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训练及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训练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训练及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 15 课 探寻新航路 一、选择题 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当时,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已经很先进,出现了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此描述反映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结果 B.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3.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
2、奉帝王之命,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而在西方,殖民者的航海探险受到王室的极大支持,带有赤裸裸的殖民和掠夺黄金财富的特征。造成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统治者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B.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差异 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同 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4.“他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的 60 倍。”材料说明他的航行是()A.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 B.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C.使葡萄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D.最早建立欧洲和亚洲的联系 5.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
3、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是()A.葡萄牙人最早来到印度 B.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葡萄牙人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D.开辟新航路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 6.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B.汉漠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2 C.亚历山大曾经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马可波罗行纪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7.经过了 70 天的航行,虽然他没有到达中国,也没有到达印度,
4、但他根据地图,仍将他到达之地称为“印度”(Indian),将他遇到的原住民称为“印度人”(Indians),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这里的“他”是()A.迪亚士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达伽马 8.1565 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 B.达伽马的远航 C.哥伦布的远航 D.麦哲伦的远航 9.1492 年 8 月 3 日,哥伦布率领船队开始了
5、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单调的航海生活使水手们吵着要返航,但是哥伦布绝不会让他的船队半途而废。他有时候甚至拿出宝剑,强令水手们向前、再向前。上述材料表明,哥伦布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具体因素是()A.哥伦布答应将黄金分给船员 B.哥伦布意志坚定,甚至采取强制手段 C.地圆学说对当时水手们的极大影响 D.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哥伦布的远航 10.“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 1522年 9 月 6 日返回了西班牙。为此,人们称这次航行的人是“第一次拥抱地球”的人,这里“第一次拥抱地球”的含义是()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6、实现首次环球航行 D.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起的 11.1492 年 10 月 2 日,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新大陆”指的是今天()A.非洲的好望角 B.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C.亚洲的菲律宾 D.亚洲的印度 12.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是因为在 1492 年人类横渡大西洋,那么全球化始于()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D.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 13.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
7、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 50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1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公元 1500 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15.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
8、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 30 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亚洲的东方到欧洲,陆路本有四条:(一)自西伯利亚逾乌拉岭入欧俄。(二)自蒙古经天山北路,出两海之间。(三)自天山南路逾葱岭。(四)自前后印度西北行,两道并会与西亚。材料二:自欧洲至东洋的海路:一自叙利亚出阿付腊底斯河流域。二泛黑海,自阿美尼亚上陆,出底格里斯
9、河流域。两路均入波斯湾。三自亚历山大黎亚溯尼罗河,绝沙漠而出红海。自土耳其兴,而一二两道都入其手;第三道需经沙漠,不便;乃不得不别觅新航路。其结果,海道新辟的有二:一绕非洲的南端而入印度洋。二绕西半球而入太平洋。上述材料均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是四条中的哪一条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列举成功开辟材料中两条新航路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综合上述材料,影响古代欧亚陆海路交往的因素有哪些?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 材料一:当黑死病和封建主义危机在欧洲漫延的时候,一片灿烂的阳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冉冉升起,
10、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就此开始。下列作品就是当时留下的杰作:(1)选择其中一幅作品,指出其作者及作者的历史地位。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是 14-16 世纪欧洲巨变时代的又一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示意图(2)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指出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的字母代号,并简要叙述其经过路线:(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发展的共同作用。5 第 15 课 探寻新航路 三、选择题 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
11、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商业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故 B 正确。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故 A 错误。资产阶级革命使各国确立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与题意不符,故 C 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设问“直接原因”不符,故 D 错误。故选 B。2.“当时,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已经很先
12、进,出现了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此描述反映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结果 B.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至 15 世纪后期,地圆学说逐渐被人们相信,哥伦布才敢设想向西航行到达东方。此时的地图绘制技术、造船水平、导航设备等都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故 D 正确。AC 题干主旨是关于条件,不是结果和影响,故排除 AC。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商业的利益和宗教的因素,本题也不涉及这些,故排除 B。故选 D。3.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奉帝王之命,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13、。而在西方,殖民者的航海探险受到王室的极大支持,带有赤裸裸的殖民和掠夺黄金财富的特征。造成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统治者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B.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差异 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同 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远洋航行和西方的新航路开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郑和下西洋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而西方进行新航路开辟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6 的基础之上,因此二者最根本的区别是经济结构方面的差距,故 D 正确。统治者受教育程度不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故排除 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只是起到影响作用,不起决定作用,故排除 B
14、。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是政治体制上的差别,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C。故选 D。4.“他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的 60 倍。”材料说明他的航行是()A.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 B.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C.使葡萄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D.最早建立欧洲和亚洲的联系【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他的航行主要目的是将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卖出,再买进在欧洲比较稀缺的物品,以牟取高额的利润,所以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故 B 符合题意 A 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排除 A。葡萄牙在近代并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故排除 C。最早建立欧洲和亚洲
15、的联系是通过丝绸之路,故排除 D。故选B。5.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是()A.葡萄牙人最早来到印度 B.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葡萄牙人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D.开辟新航路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答案】D【解析】据题干“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自人刚踏上一个新发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在 15、16 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九年级 历史 15 探寻 航路 同步 训练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