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T-SZAPA 1—2021).pdf
《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T-SZAPA 1—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T-SZAPA 1—2021).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35020 CCS I 6421 团体标准 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 Standards for urban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2021-02-18 发布 2021-03-02 实施 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 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 发布 深圳市标准化协会 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1 5 建设要求.1
2、附录 A(资料性)无障碍城市信息的建设要求指引.26 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深圳市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谛信息无障碍
3、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深圳市标准化协会、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伊莎、黄发科、罗绮卫、陈雷、余冠彬。本文件参与起草人:欧阳明国、陈威钢、张建宗、典春丽、张昆、杨忠伟、辛科、但丹、牛原、王孟琦、李洪玉、丁建华、吴益明、陈玉珠、杨骅、原烨豪、席天宇。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III 引言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理解、交互和利用信息。信息无障碍是弥合“数字鸿沟”、保障“信息平等”、促进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所有群体拥有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公益事业,是信息社会重要的公共服
4、务设施,是建设包容性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008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章第五十二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2012年8月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并采取措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2015年8月,国务院“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加强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网站无障碍改造,推进电信业务经营者、电子商务企业等为残疾人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城市在推进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实现社区和公共环
5、境无障碍的同时,应对政府网站、重点网站、手机应用软件等全面实施信息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引导和鼓励无障碍科技新产品的研发,推广通用设计,为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设计专属无障碍用品;帮助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运用互联网、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无障碍产品;积极推进水、电、气、交通、金融、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终端丰富无障碍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场所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无障碍服务。城市应大力培育无障碍文化,把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文明、智慧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社会参与感。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突破行业、领域等带来的壁垒,积极投入信息
6、无障碍建设,制定无障碍文明规则。城市应探索开展无障碍治理,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模式在无障碍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呈现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坚持通用化、系统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将信息无障碍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的信息通讯技术应具有包容性和可访问性,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以市民为中心的使用方法和和手段,并让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服务于更多的民众,并且适应不同的环境。为明确智慧城市中常用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中的无障碍要求,弥补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及通讯手段的差距,帮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涵盖相关的产品、服务、功能,遵循相
7、关规范,将用于信息和通讯领域中的产品、服务、功能所需要的无障碍要求,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类产品、服务的无障碍特性,也可作为信息及通讯技术中无障碍方法、技术的规范文档,用于测试某类产品或服务,在设计、开发、采购环节的无障碍问题,帮助生产商和服务商把控质量水平。对于某类产品的必要性功能,尽可能的提供参考文件,涉及了多种技术、产品、服务技术、产品、服务可能需要遵循不同的条款,应确保结果能够一并通过。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1 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建设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信息无障
8、碍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532.2-2015信息无障碍 第2部分:通信终端设备无障碍设计原则 GB/T 37558-2019 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信息无障碍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3.2
9、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旨在执行或帮助用户执行特定任务的软件。3.3 标签 Label 文本或具有文本替代的组件,呈现给用户以相关的内容标识。标签呈现给所有用户,而名称可以被隐藏并且仅通过辅助技术暴露,某些情况下,名称和标签是相同的。3.4 平台 Platform 与硬件交互的软件,或为其他软件提供服务的软件。平台可以运行或托管其他软件,并且可以将它们与底层软件或硬件层隔离。单个软件组件可以具有平台和非平台方面。通常平台指: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移动系统、网络浏览器、插件,用于呈现特定媒体或格式的Web浏览器、以及允许其他应用程序执行的组件集,例如支持宏或脚本的应用程序。
10、4 分类 根据充分考虑城市成员更好的使用当今社会最为常用的信息通讯技术需要,无障碍城市信息可分为:视觉信息无障碍、听觉信息无障碍和其他类信息无障碍。5 建设要求 5.1 基本原则 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2 城市(城区)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考虑基础设施全场景式覆盖,未来发展趋势应朝着系统化、智能化(互动性)和人性化三个方面发展,并且构建了一个新型的无障碍设施体系。充分运用包括但不仅限于5G、AI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人类增强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语音识别技术等,为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营建一个安全、便利、可靠的环境
11、。为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活动中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无障碍环境。5.2 总体目标 5.2.1 城市(城区)在规划、设计、开发建立无障碍助残电召综合服务平台时,系统整合业务咨询、信息获取、服务预约、紧急呼叫等功能的信息无障碍应遵循此文件的相关规范。5.2.2 城市(城区)在推动信息系统、软件、硬件和服务的信息无障碍设计或改造应遵循此标准的相关规范。以方便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及时、准确地获取和使用信息。5.2.3 城市(城区)在鼓励围绕信息无障碍展开的相关产品研发与应用应遵循此文件的相关规范,树立产品的通用性,让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平等享受科技便利。5.2.4 城市
12、(城区)在对辖区内的报警、医疗急救等紧急呼叫系统进行无障碍升级改造,并重点关注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与厕位、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住房等特定场所,以方便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等社会成员报警与呼救。5.2.5 城市(城区)在促进行业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出或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行业产品无障碍测试要点,重点关注食品药品行业信息识别无障碍,有效推动医疗、教育、电信、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的信息无障碍建设情况。5.2.6 城市公共信息终端应完善信息无障碍建设,市政服务网站应进行无障碍信息改造应遵循此文件的相关规范。5.3 视觉信息无障碍 5.3.1 通用公共服务场所信息无障碍要求 5.3.1.1 室外导航
13、5.3.1.1.1 导识类设施 导识类设施应纳入城市环境或建筑内部的引导标志系统,形成完整的系统,清楚地指明无障碍设施的走向及位置,导识类设施包括视觉标识、触觉标识、听觉标识、感应标识、交互标识以及应急报警设施。导识类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主要步行街、商业街、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及桥梁、隧道和立体交叉的人行道等空间内设置导识设施,指示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b)指示建筑物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 楼电梯、轮椅坡道、无障碍厕位或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浴室、低位服务设施、轮椅席位、无障碍客房内等空间内设置的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c)指示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内
14、设置的无障碍设施位置及走向;d)听觉标识包括语音提示器、音响等;e)感应标识包括与其他类型标识相结合的具有红外等电子感应、提示、识别功能的设施;f)交互标识包括具备触摸功能,可双向传递信息的显示器、显示屏及可移动、可携带的设备等;g)应急报警设施是集合视觉、听觉、交互多重功能,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急报警并能提供紧急救援的设备设施,包括警示器、对讲机、音响频闪显示灯等。5.3.1.1.2 听觉标识 听觉标识包括语音提示器、音响等,应符合以下规定:a)通过声音提供建筑信息、通行导航等信息,听觉标识应与视觉标识及感应标识组合使用;b)听觉标识设置应考虑发信声音方向、大小和各个声源发出声音的时间等,
15、应避免不同听觉标识之间的发信声音对使用者干扰;c)听觉标识的设置在一定语言干涉声级或噪声干扰声级下语言清晰度不应小于 75%,强度不应小于背景环境噪声 15dB;d)听觉标识应使用间歇或者可变的声音信号。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3 5.3.1.1.3 触觉标识 触觉标识包括盲文标牌、盲文物理按钮、盲文地图等,应符合以下内容:a)以可触摸图形和盲文形式,提供完整、持续的空间信息;b)在公共建筑空间中所有无障碍设施均应设有触觉标识,并应与听觉标识整合设置;c)触觉标识应与扶手、抓杆设施相结合,并应形成完整的视觉残障人群行走流线;d)
16、触觉标识可触摸内容的边缘应光滑,触摸内容高出底面或低于底面不小于 0.8mm。5.3.1.1.4 应急报警设施 应急报警设施是集合视觉、听觉、交互多重功能,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急报警并能提供紧急救援的设备设施,包括警示器、对讲机、音响频闪显示灯等,应符合下列规定:a)公共场所及建筑内的应急报警设施应结合互联网技术,同时具备视觉、听觉提示及交互功能,满足信息无障碍要求;b)应急报警信息除文字显示外,应同时提供声光预警及逃生指示等;c)应急报警对讲设施应同时支持语音对讲及文本显示功能,保障对视觉、听觉障碍者和其他类障碍者的有效救援。5.3.1.2 室外地图 5.3.1.2.1 无障碍地图 城市(
17、城区)主要路口和公交站点的城市地图中应配备盲文说明和增设无障碍设施分布点位和路线图,方便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使用。其标示内容应包括:周边区域无障碍出行路线、无障碍公交站点、机动车无障碍停车点、无障碍休息场所、绿地(带)内无障碍游憩路线、无障碍卫生间和可享受视听无障碍服务的设施点位。5.3.1.2.2 电子地图 城市(城区)地图的设置点位和高度应考虑视障者及肢体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的使用需求,有条件的公交站点应设置电子信息屏,实时显示车辆行驶信息,应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并增加语音和触屏功能。5.3.1.3 户外广场 5.3.1.3.1 交通标识 城市(城区)户外广场应布置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的分隔、导流
18、等设施,并配置完善的交通导识系统。游憩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盲文地图,为视障者服务的活动区域应设置语音服务和盲文铭牌。危险地段或地形险要地段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提示标志、安全警示线及安全防护设施。5.3.1.3.2 无障碍标识 城市(城区)户外广场标识系统应设无障碍设施标识内容,带指示方向的无障碍设施标志牌应与其他无障碍设施标志牌形成引导系统,满足通行的连续性。无障碍路线沿途应设有连贯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主要建筑物、构筑物、植物树木和艺术品等的主要介绍说明部分高度宜应在1.00m1.50m之间,同时便于坐姿和站姿阅读,主要信息应配备盲文说明或语音说明。无障碍路线夜间照明应确保连续性以及无障碍引导标识
19、的可视性,台阶起止处应设置补充低位照明,避免出现眩光或无照明区域。开放绿地内应设置系统的无障碍导向标志,面积大于0.40hm2的开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还应设置园区全景图,标明无障碍游览路线和无障碍设施位置。5.3.1.3.3 智慧标识 城市(城区)户外绿地公共区域进行数字化处理,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经常活动的公共空间应设置与随身电子设备(手机)相结合的交互标识设施,满足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安全精准导航的要求。5.3.1.4 公共交通 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4 5.3.1.4.1 引导标识 交通枢纽设施标识引导规划,应连接室外场地出入
20、口、售票柜台(机)、安检(票)出入口、问询台、等候休息区、登车(机)站台区(口)、公共卫生间、各类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和地下停车库(楼)中的无障碍停车位,应在公共通道上设置引导标识。无障碍电梯候梯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楼梯梯段各层起止和休息平台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扶梯起止处应设置语音提示功能,并设置引导标识。交通枢纽出站处设置信息服务点,服务点内应以语音、文字(包括盲文)等方式提供景点、博物馆、住宿、餐饮等信息。5.3.1.4.2 无障碍交通 交通枢纽无障碍规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交通枢纽周边道路和站前广场无障碍路线、周边街区公交站点与人行道路的无障碍接驳、周边街区平面和立体无障碍过街方式、该
21、枢纽内车辆接站和送站停靠位无障碍接驳、该枢纽地面和地下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布局和人行道无障碍接驳、该枢纽周边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路线、与其他功能建筑相连接的无障碍路线。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等部位的车站信息栏中应标注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并应设置盲文地图和语音提示系统,车站内各项无障碍设施应设置无障碍标志。5.3.1.4.3 智慧交通 智慧公交系统应结合当地公交行业信息化成果,共享公交行业基础数据和公交运行状态信息资源,构建人、车、路协同,精准个性化地建立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公交助乘系统,触摸式物理地图或具有语音功能的电子触屏,有条件的应结合随身电子设备提供智能引导。实现人与公交车、公交站
22、点和场站设施的互联互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感知和监控整个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运行状况,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交通数据,为相关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合理有价值的参考。5.3.1.5 公共建筑 5.3.1.5.1 引导标识 城市(城区)公共建筑连接办公建筑出入口、服务区域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公共卫生间等场所,并应与周边街区无障碍路线相连通。电梯候梯处、自动扶梯和每层楼梯梯段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楼梯抓杆应设置楼层盲文提示,楼梯踏面前缘均应设置色彩鲜明的提示。5.3.1.5.2 无障碍设备标识 城市(城区)公共建筑主要
23、出入口、无障碍通道、停车位、建筑出入口、公共厕所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置无障碍标志,并应形成完整的无障碍标识系统,清楚地指明无障碍设施的走向及位置,无障碍停车位宜靠近建筑主出入口、服务大厅和地下车库电梯厅处设置,并设置引导标识。5.3.1.5.3 室外导盲系统 城市(城区)公共建筑出入口和楼、电梯前室宜设楼面图示,在重要信息提示处宜设语音提示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幕系统。当配置自助服务设备时,应采用同时具备语音和文字功能的低位设施,包括自助取号机和叫号机、自助查询办事机等;应配置楼宇导盲系统,将定位和路线规划信号发送到使用者的随身电子系统或 IC卡中,对公共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与随
24、身电子设备(手机)相结合的交互标识设施,满足残疾人及其他障碍者安全精准导航的要求。5.3.1.6 室内导航 5.3.1.6.1 引导标识 应提供盲文信息或文字立体化处理的无障碍标识,并应与周边街区无障碍路线相连通。5.3.1.6.2 电子地图 T/SZSACA 1-2021,T/SZAPA 12021,T/SZAS 29-2021 5 应提供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电子地图,明确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及服务咨询台、公共无人值守设备/装置、人工值守窗口/柜台、无障碍设施等位置。5.3.1.6.3 室内导航系统 应提供无障碍室内导航系统和自助智慧导航服务硬件设备,根据用户提供的业务办理需求进行正确导航,根据办
25、理业务类别确定办理窗口,提供最优导航路线。5.3.1.7 电梯 5.3.1.7.1 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应提供安全语音提示功能。5.3.1.7.2 垂直升降电梯视觉辅助 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内操控面板应为视障者提供带盲文的选层物理按钮,提供语音播报楼层信息功能。5.3.1.7.3 垂直升降电梯听觉辅助 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内应为听障者安装楼层报警闪光装置。5.3.1.7.4 垂直升降电梯行动受限辅助 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应降低操控面版高度、电梯内安装镜子,方便乘轮椅者操作及进出电梯。5.3.1.8 公告信息设备 5.3.1.8.1 公共广播设备 使用电子公告设备应为视障者提供语音播报功能,公共广播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障碍城市信息标准T-SZAPA 12021 障碍 城市 信息 标准 SZAPA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