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T-GDP 030—2021).pdf
《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T-GDP 030—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T-GDP 030—2021).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01B 16T/GDP广东省农药协会团体标准T/GDP 0302021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Field operation technology procedures of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podopterafrugiperda using semiochemicals2021-4-16 发布2021-4-16 实施广东省农药协会发 布T/GDP 0302021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本标准由广东省农药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
2、农药协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汉虹、张志祥、崔艮中、崔国卿、李拥虎、王琳、汪诗凯。本标准为首次发布。T/GDP 03020211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信息素进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监测及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应用技术、应用效果调查。本标准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与草地贪夜蛾具有相似生态学习性的夜蛾科昆虫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3、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NY/T 3093 昆虫化学信息物质产品田间药效试验准则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原分布于北美洲,拥有极强的迁飞能力。信息素监测与防控以成虫与幼虫的形态学特征作为该虫的主要依据,其它特征作为参考(参见附录A)。3.2化学信息物质 semioch
4、emicals化学信息物质是由生物体释放的,能够影响其它个体行为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其可用于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交流(种内)及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交流(种间)。3.3性信息素 sex pheromone性信息素是昆虫进行种内交流的一类化学信息物质,昆虫个体通过性腺分泌性信息素,吸引种群内的异性个体,完成交配活动。通常表现为雌成虫对雄成虫的吸引。3.4性信息素挥散芯 sex pheromone lure&dispenser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的模仿昆虫性信息素的一类物质,使用特殊的缓释载体装载以维持其持续稳定的释放,该类物质与缓释载体共同构成性信息素挥散芯。生产中应用于害虫诱捕的性信息素挥散芯常称为
5、性诱剂诱芯,应用于干扰交配的性信息素挥散芯常称为迷向散发器。T/GDP 030202123.5食诱剂 food attractant食诱剂是通过模仿对害虫具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挥发物制成的一类试剂。利用昆虫进行种间交流作用的昆虫信息素而研制。相较于性诱剂诱芯,食诱剂通常对雌雄两类个体同时具有引诱作用。3.6诱捕器 trap用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器具。诱捕器依据昆虫生物学习性设计,配合具有引诱作用的昆虫信息素引诱靶标昆虫,通过粘附、物理隔离等方式限制虫体的活动,捕获昆虫。3.7虫情监测 monitoring监测昆虫的发生动态。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使用特定的装置和方法监测昆虫的发生情况,精准的监测能够有效指
6、导施用农药防治害虫,在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时节省生产成本,并能够减少环境污染。3.8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 automatic insect monitor based on sex pheromone应用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搭载相应昆虫的性诱剂诱芯,自动完成对一定区域内靶标昆虫的虫情监测及数据传输,实现虫情数据的远程实时传递、共享、存储与分析,基于以上原理开发的装置被称为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3.9大量诱捕 mass-trapping大量诱捕是利用具有引诱作用的昆虫信息素防治靶标害虫的一种方法。在目标区域设置适当数量的诱捕器并装载具有引诱作用的昆虫信息素,诱杀区域内的靶标害虫,以降低靶标害虫交配
7、率,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3.10干扰交配 mating disruption干扰交配是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干扰成虫交配以大幅度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的害虫防治方法。在田间大面积设置迷向散发器,使高浓度性信息素弥漫于田间,致使环境中的雄成虫无法定位雌成虫,以干扰成虫完成交配活动,实现对靶标害虫的防治。4信息素监测及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技术4.1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4.1.1药剂器械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草地贪夜蛾诱捕器(现阶段推荐使用通用桶型诱捕器配2米杆)或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4.1.2作物对象玉米、水稻、小麦、甘蔗等。4.1.3使用时间草地贪夜蛾成虫羽化始期至当年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末期。T/GDP
8、030202134.1.4使用方法诱捕器按照产品说明书安装,将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置于诱捕器内,诱捕器底部高于植株顶部20cm为宜。监测区内每田块放置3个诱捕器,苗期玉米等低矮作物田,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相距50米以上,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米;成株期玉米等高秆作物田,选田埂走向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的田块布置,诱捕器距田边距离1米。诱捕器内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根据持效期定期更换。挂设诱捕器时,根据田地环境、气候因子等,选择地势较好,便于作业的位置。为避免位置等因素对监测效果的影响,需定期移动诱捕器。关键地区使用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进行长期监测,以更高效的监测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每监测点
9、安装1套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将草地贪夜蛾诱芯安装到相应位置。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进虫口高度在1.3米-2米之间,进虫口高度在玉米成株期前保持高于植株顶端20cm。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根据持效期定期更换。4.1.5注意事项草地贪夜蛾监测工作对性诱剂诱芯要求较高,可使用多种性诱剂诱芯产品进行对比,使用的性诱剂诱芯应具备以下特点:灵敏度高,在虫害发生初期首先诱到成虫;专一性强,单位诱虫量杂虫率低;诱虫总量高,单位时间内诱捕到的草地贪夜蛾总量高。4.2草地贪夜蛾大量诱捕4.2.1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大量诱捕4.2.1.1药剂器械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草地贪夜蛾诱捕器(现阶段推荐使用通用桶型诱捕器
10、配2米杆)。4.2.1.2使用时间以性诱监测为标准,即性诱剂诱芯监测到首头草地贪夜蛾开始,田间增加诱捕器设置数量以用于防治,持续到作物收获。4.2.1.3使用方法诱捕器按照产品说明书安装,将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置入诱捕器内,诱捕器底部高于植株顶部20cm为宜,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及诱捕器设置密度一般为1-3套/亩(1亩=667m2),诱捕器内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根据持效期定期更换。4.2.1.4注意事项当诱捕器捕获的草地贪夜蛾虫体占诱捕器体积的1/3时,及时进行清理,清理前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灭活。大量诱捕作为常规防治的补充,有助于提高防控效果及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但防治初期需结合其他防治手段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程T-GDP 0302021 草地 夜蛾 信息 监测 田间 应用技术 操作规程 GDP 030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