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测试方法(T-CSTM 00991—2023).pdf
《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测试方法(T-CSTM 00991—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测试方法(T-CSTM 00991—2023).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31.180 CCS L 30 团 体 标 准 T/CSTM 009912023 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of coating/plating for the high speed printed board 2023-04-07 发布 2023-07-07 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发布 T/CSTM 009912023 1 目 次 目 次.1 前 言.2 引 言.3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一般要求.4 5 厚度.5 6 粗糙度.5 7 可焊性.6 8 特性阻抗.8 9 插入损耗.9 附录 A(规范性)显微剖
2、切制作方法.11 附录 B(资料性)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12 T/CSTM 009912023 2 前 言 本文件参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 4 部分: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电子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51)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电子材料标准化领域委员会(CSTM/FC51)归口。T/CSTM 009912023 3 引 言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
3、发展,电子产品信号朝着更高频率和更高速度发展,高速印制板上传输线趋肤效应更为明显,相关线路或导体表面的涂/镀层就会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本文件在规定表面涂/镀层可焊性这一基本性能的前提下,重点对与信号传输相关的测试项目进行了补充完善,测试方法更符合高速印制板的需求。对比国内外现有标准情况,本文件改进优化的地方:a)在厚度测量方面,传统的方法是使用 ASTM B568-2014 荧光测厚仪的测量方法,但该方法无法兼顾测量非金属类的 OSP 膜表面涂层,本文件改为使用显微剖切+离子束抛光+SEM 测量的方法,更好地兼容了非金属类的 OSP 膜表面涂层的测试需求;b)在粗糙度测量方面,传统的方法是使
4、用 GB/T 29847-2013 接触式轮廓仪的测量方法,其分辨率为毫米级,本文件改用基于激光轮廓仪的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在测量分辨率上从微米级别提升至纳米级别,更适用于表面涂/镀层这类低粗糙度的测量。c)在信号完整性验证方面,提出在同一测试传输线上分别测试有涂/镀层和去除涂/镀层情况下的特性阻抗或插入损耗,两次结果差值用于评估表面涂/镀层对特性阻抗或插入损耗等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T/CSTM 009912023 4 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测试方法 重要提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
5、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的测试方法,包括厚度、粗糙度、可焊性、特性阻抗和插入损耗等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主要包括:有机可焊性保护层(以下简称 OSP)、沉锡、沉银、化学镍金、化学镍钯金、电镀镍金等,其他行业印制板用表面涂/镀层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CSTM 00908 高速印制板用阻焊油墨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T/CSTM 00908界定
6、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3.1 高速印制板 high speed printed board 存在单根信号传输导线的传输速率在3.25 Gbps以上的印制板。来源:T/CSTM 009082022,3.1 3.2 涂/镀层 coating/plating 通过化学沉积或电镀方式在印制板铜导线、铜焊盘、孔表面上增加的一层保护层,典型的印制板涂/镀层为 OSP、沉锡、沉银、化学镍金、化学镍钯金、电镀镍金等。4 一般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常规试验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a)温度:15 35;T/CSTM 009912023 5 b)相对湿度:25%75%
7、;c)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4.1.2 仲裁试验环境条件 如果测试参数依赖于温度、湿度与气压,则试验应在下列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a)温度:23 27;b)相对湿度:45%55%;c)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4.2 试验报告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试样的基本信息:试样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商、试样数量、送样单位等;b)试验条件信息:环境条件、测试条件、依据文件等;c)试验设备基本信息: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等;d)人员与日期信息:试验日期、检测人和批准人等;e)试验结果。5 厚度 5.1 目的 用于测试表面涂/镀层的厚度。5.2 设备和
8、材料 厚度测试所需设备和材料如下: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低温磁控离子溅射仪:用于在样品表面溅射上一层薄的导电层(碳层、金层或者铂层等);c)附录A所需的设备和材料。5.3 程序 除非另有规定外,需要按照如下试验程序进行:a)将需要测试的指定位置从印制板上进行切取;b)按照附录A进行切片制作;c)采用低温磁控离子溅射仪在切片截面上喷溅导电层后,置于SEM测试仓内,一般至少3000倍的放大倍率下测量表面涂/镀层的厚度,视厚度情况可放大更高倍数测量,确保表面涂/镀层清晰可见并便于测量;d)指定位置上应至少测量左中右三个涂/镀层均匀连续位置的厚度,并以三个位置的平均值作为单个指定位置最终测
9、试结果。5.4 试验报告 除4.2的规定外,试验报告还应包括指定位置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涂/镀层厚度值及其平均值。6 粗糙度 T/CSTM 009912023 6 6.1 目的 用于测试表面涂/镀层(除喷锡外)的粗糙度。6.2 设备和材料 粗糙度测试所需设备和材料如下:a)激光轮廓仪或者等效设备,激光轮廓仪参数需满足如下要求:1)X/Y方向图像显示分辨率至少为1 nm,重复精度(3)在50倍物镜测试时至少为40 nm;2)Z向显示分辨率至少为0.5 nm,重复精度()在50倍物镜测试时至少为12 nm。b)压缩空气。6.3 程序 除非另有规定外,需要按照如下试验程序进行:a)用适当的粗糙度基准Ra
10、标样校准轮廓仪的Ra值。把在基准标样6个不同部位测量的测量值与标样的标准值(非标称值)进行比较,如果平均结果超过标准值的 2%,应重新校准轮廓仪;b)把试样置于载物台上,试样上应至少包含三个尺寸大于300 m300 m的焊盘。仲裁试验时,应用清洁的压缩空气吹扫被测试样表面,以去除松散的碎屑;c)调节载物台,使待测位置移至中央,逐级转换物镜镜头至50倍,并调节焦点,使图像清晰可见;d)转至测量模式,选择测量位置开始采集图像信息并保存图像信息;e)选取基准面,对测量平面进行调平;f)选取轮廓测量位置,输出测试结果Ra;g)分别按上述步骤c)步骤f)测量其他焊盘的粗糙度Ra值,以三个焊盘测量结果的平
11、均值作为最终样品的测量结果。6.4 试验报告 除4.2的规定外,试验报告还应包括三个焊盘的Ra值及其平均值。7 可焊性 7.1 目的 用于测试接收态下表面涂/镀层的可焊性。其中浸焊法适用于尺寸0.5 mm0.5 mm或等效面积在0.25 mm2以上的焊盘可焊性测试;浮焊法适用于孔径不小于0.3 mm的通孔可焊性测试。7.2 设备和材料 可焊性测试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下:a)助焊剂:将重量比为(250.5)%的松香和重量比为(0.390.01)%的二乙胺盐酸盐溶解于重量比(74.610.5)%的分析纯异丙醇中而制成;b)焊料:成分应当为Sn96.5Ag3.0Cu0.5(SAC305),焊料内杂质的
12、控制应符合表1要求;c)异丙醇:分析纯;d)焊料槽:可以保障焊料温度稳定维持在255 5 范围内;e)计时器:能精确至0.1 s;f)显微镜:至少可放大10倍。T/CSTM 009912023 7 表1 焊料槽杂质含量最大值 杂质元素 杂质含量(wt%)铜 1.000 金 0.200 镉 0.005 锌 0.005 铝 0.006 锑 0.500 铁 0.020 砷 0.030 铋 0.250 银 4.000 镍 0.010 铅 0.100 7.3 程序 7.3.1 浸焊法 除非另有规定外,需要按照如下试验程序进行:a)在印制板上裁剪出不大于50 mm 50 mm的试样,或是能够反映出印制板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印制板用涂-镀层测试方法T-CSTM 009912023 高速 印制板 镀层 测试 方法 CSTM 00991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