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pdf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 9 个历史阶段把黄河改道纳入黄淮海平原发育的整体格局的演变中综合全面研究,以弥补只视改道为各个孤立、偶发事件的研究方法局限由此认为,20 世纪后期是黄河和黄淮海平原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而 21 世纪开始了黄河的新纪元 在此转折点时期提出供考虑研究的若干治河意见方案 关键词:黄河 水利史 治黄 河道演变 入海流路 河道冲刷 1 概述 常称“善淤、善决、善徙”为黄河的特点,对“淤
2、”、“决”、“徙”的记载和研究充满了史册和各种文献一般说法是: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加上中游孟津以下的河段)决口泛滥约 1593 次,较大的改道 26 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六七次,泛滥、冲积变迁于 25 万 km2的黄淮海平原上,不断改变着水系的面貌。20 世纪末,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地质、地理、历史学者,对黄河改道过程的分期和原因展开了又一轮的关注和探讨这是进一步治理黄河的需要,已取得了新的成果和业绩在大量勘查考证、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切有价值的历史事实和地理现象来努力提高对现代治黄思路的研究水平,是水利工作者的任务。任务的关键在于掌握恰当的研究尺度和层次,区分和结合不同的尺度在不同层
3、次进行研究对待黄河治理决策,在水利工程的科技基础上,必须增强不太熟悉的两端:一是在认知方面,扩大空间上大范围的环境整体和时间上远古的和未来的过程演变;一是运用最现代的最高新技术手段和思想方法但同时必须生根落脚在必要与可能的现实的时间空间尺度上,数千米到数百千米,数年到一百年的范围之内的一切运动变化规律和人为对策措施 黄河的淤、决、徙的变化活动,主要发生在各种汛期,决溢改道的活动大多发生在伏秋大汛,漫溢总由于洪量增大,决口则主要发生在大溜和险工段,而改道则必须顺其“水性就下”,而相对稳定、相对集中的改道只能流经低洼地带,如是较稳定较长期的改道又必须能较长期地直接下注入海淤、决、徙几乎是黄河常年累
4、月不断进行的活动,而足以称之为改道且有历史意义的也只有二三十次,至于大改道,禹贡维指提出“五大徙”,近半个世纪提出 5 次、6 次、7 次或更多次数的阐说都有,在划分原则上和事实依据上也都信而有征,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凡所列举,难以简单取舍 对黄河河道的重大演变,本文只对现有被认为是大改道的资料成果进行分析,并不完全都以改道的规模变幅大小为判据,而从河道发育演进的总体格局及其特性功能的变化出发,将其分为若干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发育演化阶段 河道迁徙是一重大、主要的演化特征,但作为河道的总格局还应包括更广的内容,如入海情况,全线贯通情况,黄河干流和支流的变动情况,黄河开发和功能作用
5、的变化情况,黄河水流与其它水文情势变化的关系,黄河河道和相邻大江大河水系之间的互相影响,黄河河道与其它人工水道以及流域内其它水体如湖泊沼泽的相互消长联系情况等,都是需考虑分析的因素对影响微小的、偶发的、个别局部的只能忽略,而重大的、常发的、累积的、涉及整体特性的必须重视 本文所列黄河河道改变主要是指黄河下游(包括中游末段孟津以下),但着眼于总体格局就不能不牵涉到全河的问题了 2 黄河河道格局发育进化的 9 个时期 本文将黄河发育进化分为 9 个时期(或阶段)a 初始格局 黄河河道的初始形成时期 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体 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从公元前 25106 年到公元
6、前 21104 年之间直至传说中的禹河故道即公元前 21 世纪 b禹河故道最早的、最北边的、人类社会开始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无地上河出现的、较稳定的河道,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 c周秦时期初次决口改道,开始建设堤防系统,又开始出现地上河的过渡阶段,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 d秦汉时期黄河已出现悬河,进入决溢频繁的时期,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1 世纪,黄河下游已开始与淮河流域有联通 e王景治河以后,公元 16 世纪 f隋唐阶段公元 712 世纪,黄河中下游大兴南北水道建设,向海河、淮河甚至长江伸展,黄淮海打破界限,水系联通交叉时期 g黄河夺淮,长期南徙时期,公元 1219
7、 世纪 h黄河离淮北迁时期,公元 1920 世纪 i20 世纪中叶至 21 世纪初,合理控制治理时期 21 初始格局 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线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 25106 年前至公元前 21104 年前之间)有人说:“黄河发育史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从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可粗略概括: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的主要动力西部高原、山地强烈隆起,东部冀辽平原不断沉降,自西向东地势高差愈益扩大而出现阶梯性地形
8、,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位于第三梯阶低地区域这一整体地貌与全球大气环流运动相结合,逐渐出现我国的大江大河,东流入海,形成了这样雄丽的山川,这样巨大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在早更新世,黄河、长江都未形成贯通的水系,黄河还分为 4 段: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受阻于积石山,未曾通向北方水道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受阻于中条山地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 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不知经过多少地质运动变化,断裂坳陷,升隆起
9、伏,接触整合,滑动迁移,冲刷堆积但宏观纵览,在现代格局形成后黄河的峡谷河床的深层构造还是比较稳定的初始格局以后的四千余年间,即使是河相冲积变化唯一的邙山滑坡迁移,也不属于深层构造性运动 黄河决溢漫流游荡,祸延百代,灾害南北,但黄河活动的范围是被严格地规范着的:孟津以下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东有泰山和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和其自身挟带堆积的若干障碍,更不必说近代人造的堤坝体系但宏观类比,多次河线流路的改动也都可归纳于同一范畴,仅是相似模式的重复变形组合而已 因此若干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黄河,初始格局总体上迄今还是稳定的,在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如不出现特别重大的天变地异的朕兆也将继续保持这总
10、体的稳定 第四纪也同时被认为是与现代人类有亲缘的人类祖先开始出现的时代,可追溯到三四百万年前,而“古代社会”、“古代东方”、“古代文明”等最远也只指四千年以前,因此这个初始格局时代虽十分久长,而黄河的一切发育进化,都只能被认为是人类活动未起影响作用的纯自然演变 因此这个初始格局确定是黄河研究的基础和本底 22 禹河时期 最早人类社会开始干预管理,下游流路本出现地上河的最北边的河道,河道区比较稳定的阶段,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 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以后留下的业绩,因此只能以禹王年代纪年,1996 年 5 月我国“夏商周工程”启动后,就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所正式公布的成果,把我
11、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 多年,订夏商分界为公元前 1600 年,而夏初计为公元前 2070 年这一点与原来常用的“夏世纪表”一致,都是公元前 21 世纪 由于古史研究中曾对禹这个人的存在有怀疑,也由于以往历史治黄争论中,常有人对引“禹河故道”为经典而讥刺为“经义治河”,因此一直还常认为禹河是个非现实的假设但史前时代黄河曾有大洪水,又曾经过统一有组织的治理而总体稳定很长时期,这是肯定的;禹河故道又经过近现代的地质勘查发掘证明确切存在,也是肯定的至于“经义治河”,也不必完全看成是迂腐,一是立论者未必盲目相信,可能是为了需要包装和打出旗帜而已,并且树立一个理想规范性河道作为讨论的准则,也是正常
12、的现代既有事实依据、又是黄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保留列入是有意义的 对“禹河故道”的简述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贡导水 关于下游就是:向东经过洛河转变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进入华北平原,通过漳河(“降水”),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都由潮汐河口入海这大体描述了当时的线路,虽然遗漏了当时大量湖泊、湿地情况及其重要作用,对海域的进退也无记载 现代许多文献所提“禹河故道”实际上所指的还是“初始格局”时期的地质运动的继续 我们以黄河形成并贯通为初始格局,实际上经过长期地壳运动作为补充
13、调整而过渡到相对稳定 这段过渡时期当以数万年计,仍归入“初始格局”时期,由于北段地势下沉,比降较大,而大量湖泊湿地足以容纳挟带下泄的堆积物,因此河线流路不致大变 进入流路稳定的过程和大湖泊消亡的过程,大洪水泛滥加多增大的过程也大体同步进行从“初始格局”到“禹河故道”的转变过渡也就是由“华北湖盆”到“华北平原”的转变过渡为了分界,“禹河”只能由夏禹开始,而“禹河故道”的演进实际向古远插伸进数万年 这就是禹河时期的特点,虽然洪水泛滥而地上河的现象还不会出现 这个时期不但海河水系没有形成,海河流域平原也正在发育之中所谓“北播为九河”可能由此时开始形成后世海河的干流支流的一部分,现传下的河水名称如清河
14、、滱水、巨马河、滹伦河、潞河、沽河、徒骇河等都是当时黄河的支河在当时也主要由天津入海 至于淮河流域,当时和黄河还是互不相干的 有些学者根据河流记载的经典出处而称“禹河”时期为“禹贡河”,而称禹河故道以前的河为“山经河”,后者本文纳入“初始格局”,因为“禹贡”和“山经”的区别主要在黄河下游,下游两者的区别在“山经”时华北主要是湖盆型地貌而缺少较独立成型的河槽断面 按现代地质学者的勘探分析,全新世中后期后的尧舜时期和大禹治水后: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的“禹河故道”基本上全线都位居大地构造的上升
15、与下降区的过渡地带,凸起与凹陷的地带,从这类构造过渡部位的地质营力考虑,水流应是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并有地壳差异运动参与的侧向侵蚀、冲蚀作用孟津以下,有部山大伾山等一系列残丘高阜控制了禹河的基本流向,东进后有泰山及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作为正面的屏障而分流,然后只能东北折向华北的湖盆地带按 4133 年的记载,黄河下游流经东北方向的时间约占 80,而东西向和东南方向的时间一共约占 20但 3000 多年的东北向时间都在隋唐以前1.从今河南地区禹河故道地下覆盖的厚度看,主要是河流堆积层,这充分证明了禹河的存在 23 周秦时期 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
16、 6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这时期的黄河演化特点是:开始建造堤防系统,人类活动干预加剧 下游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河流由分散的放任漫流演变到较集中的溃决改道 河道开始明显南移,由天津入海改为由章武(现沧县东北,或黄骅)入渤海 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 现所见涉及黄河史的几乎都说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但也有学者认为“周定王五年河徙”根据不足,并无其事也有学者认为此事发生在东周“贞定王”,不是公元前 602 年,而是公元前 463 年这些可由专家进一步考证2,3但从禹河故道到秦汉之间的黄河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从无堤防到有堤防,从地下河到出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频繁
17、溢决进而有第一次较重大改道,从方位最北的河道开始南移,这是个必经的阶段 在先秦时期,禹河经过 1500 年,燕山南麓的洪积、冲积扇也淤了 1500 年,湖荡湿地也被填塞了 1500 年,造平原、变地貌 1500 年后,大规模堤防体系虽未形成,但局部堤防已有必要,在大河向东流又往北转折的弯道上决口不仅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在古籍记载上“洛绝”、“淇绝于旧卫”、“偿绝于梁”、“河绝于扈”等多次,在宿胥口决溢的记载也不止一次,因此宿胥口改道事件也许不坐实于公元前 602 年,但在该地点的附近,该时间的前后有较重大的决口改道发生是不必怀疑或否定的 这是黄河河道发育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 从此以后黄河再也没
18、有回到过更北的地区,而是让给海河去酝酿营造另一个新的水系了 在这一阶段,还必须提到的是开始出现多次以决口为“灌敌”手段,进行战争原因大概一是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征伐很多;二是黄河已出现堤防甚至地上河;三是已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技术足以扒决控制了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人认为他距战国时代很近,说法可靠 其实春秋以前肯定已有相当规模的堤防 否则哪有“无曲防”的规定,没有河堤哪有那么多的决口,“川壅而溃”,不壅河溃?贾让的话也对,“近起战国”,如“远”起就该上溯到春秋以前了 24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黄河下游进入“地上河”,决溢频繁阶段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19、 1 世纪,是国家(特别是黄河流域)统一时期,既是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也是黄河大决口增多时期,也是治黄研究大进步时期 这三者其实是一致的没有国家的统一,也就没有政权的重视和充裕的人力财力,也就没有高大坚实的堤防;而对多沙河道最集中最长期保护之处往往就是肇祸的根源 自公元前168 年(汉文帝 12 年)河决酸枣以后,连年决口,公元前 138 年平原漫溢、顿丘改道,公元前 132 年(汉武帝元光 3 年)濮阳瓠子决口改道,至公元前 109 年才恢复又决于馆陶,以后经过 6 次大决口,到公元 11 年王莽新朝又在魏郡大决口以前决溢虽多,但多是局部分散的,淹没泛滥也相应地是比较局部分散的水势之大,影响
20、之广,灾害之重,重视程度之高,拖延时间之久,动员力量之强,看来在西汉极盛时代的部子决口改道大概是传说中大禹治河以后所空前的了 “史记”中在叙述瓠子堵复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这几十年中连续决口改道使黄河的威力。危害和特性展示得更加明显,对水利和治黄的研究、讨论也更深广,达到较高的水平 明末清朝所确立的遥堤、缕堤体制的指导思想最早应认为来源于这个时代的贾让和张戎的主张的结合 对瓠子决口泛滥的情况,记载很简略,但很重要“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久不复塞也”严重的黄河夺淮,在此整整一千年以后,而这一次开始漫溢到淮河,淹填了“巨野泽”,流入淮河,进到泗水,接近长江岸边,也已经规
21、模不小了 其实春秋时在长江边已向北开了邗沟,(约公元前 410 年)战国在其西面又形成了鸿沟(约公元前 360 元)已使黄河支流与淮河支流通航,但黄河干流的挟沙洪水直下东南,参与了皖北、鲁南、苏北的造陆活动,还属初次 瓠子堵复后,接着又北决于馆陶,分流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入渤海看来是瓠子决口后的流道偏南了,故道新道之间是更低洼地带,馆陶决口又去冲填“兖州以南,六郡无水忧,恐水盛,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在沙丘堰又有向南分流,到今东光县西面又回大河本流大体原河口入海公元 39 年屯氏河淤垫,又在清河鸣犊口决口,两川分流变为一条,承受不了又分南北各支,几年以后又淌流经过
22、济南、千乘入海到公元 11 年又在魏郡附近改道,经阳谷、聊城、惠民,至利津入海 古籍中记载不少,但流道所经地点也很难准确详明,现有文献中的说法也不完全一致 但大体的规律和趋势还是能可靠地分析认识的:这一阶段时一期是在统一强大的政权下,在比较承平的时代、比较安定的地区中,大力治理黄河,重视堤防建设,而竟决口改道接连不断,或则溢决后近三十年未堵复,或则此堵彼破,随缮族决整个黄河干道逐步南移,入海由天津、沧州到千乘、利津很多时间无法整治,放任自流,常有分流汊道,但又给予了水流自动天然地选择了邻近的低洼带的条件,大趋势迁南,南道淤塞后,北部有低地就再度北迁插补,北边大部分淤高后又继续南迁此后的两千年也
23、是如此度过的 25 王景治河以后 王景治河以后公元 16 世纪,是禹河以后最长的相对稳定时期 在西汉与东汉交替,经过大水灾、大战乱以后的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 69 年),王景负责修汴渠、治黄河,工程浩大,投力甚巨,而工期很短完成后很长历史时期内水灾的记载较少史册记载少见有各种原因,而且实际决溢已有记载和估计出现的次数也相当频繁,但河流改道现象并不严重确是不能否认的 相对稳定的时间算到唐末已有 838 年,加上五代就更长了 因此后人评价为“八百年之功”、“千年无患”、“功成,历晋唐五代千年无恙,其功之伟神禹后所再见者”历来受到重视研究然而对这工程的全部叙述,都只有简短的一段:“发卒数十万,遣景与
24、王吴修渠,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徊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投费,然犹以百亿计”其中所说大多被认为是治河技术的老生常谈,注意力就集中在有创新价值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徊注”上,提出各种注解和设想,意见不一,似都难说得通,更难以凭靠这 11 个字就说明足以取得“千年之功”王景以后的河道能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只可能是选择开发了一条河线,是当时相对最低洼的又入海最短最近的通道记载中最核心的一句是“商度地势”,读者常易认为是凡搞水利必不可少的套话,其实功夫各异,深浅不同,正误有别所选定是北方线路中最偏南的一条,因此可能
25、通过某些裂谷带后而往东穿越或贴近了泰山隆起的北山麓边缘,不仅在冲积洪积堆积物上施工而且“凿山阜、破砥碛(近代文献引文中都印为“绩”,疑有误),“直截沟涧”,做了大量石工 这条线路所经地点,难以细考,但有作者根据片段记载估计“河水大概经于东郡。魏郡、济阴、济北、平原等郡国境中”这些郡国中只有东郡、魏郡和平原三郡是西汉时黄河曾流过,而济阴郡、济北国(西汉时的泰郡)及平原等以下都“不曾走过黄河”4“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表明确是最短的入海路线黄河的“初始格局”和“禹河改道”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在有堤防和转入地上行河的周、秦、西汉时期虽不断有决溢灾害,也支持了 8 个世纪,新莽三年(公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河道 格局 历史 演变 及其 现代 治黄 思路 启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