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王羲之兰亭集序》2课时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王羲之兰亭集序》2课时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王羲之兰亭集序》2课时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兰亭集序 王羲之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2、了解书序的特点。3、体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4、掌握文中出现的“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5、掌握文中出现的“之、于、所、夫”等重点实虚词的含义。教学重点:1、王羲之对生与死的理解和认识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2、“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教学难点:1、理清作者感情的变化思路从而背诵课文。2、“之、于、所、夫”等重点实虚词的含义。教学方法:1、朗读法:2、问答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兰亭集序朗读磁带。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
2、导入课题:“东床快婿”这个成语,是出自一个故事。故事所说的是:王羲之二十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王羲之的叔父王导家选女婿。王导的儿子和侄儿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打扮起来,只有王羲之好像没有听到这件事一样,他坐在东边的床(古人坐具)上敞开衣襟吃饭。郗鉴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说,“这正是我要的女婿啊”!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王羲之之所以能被太尉郗鉴看中,就因为王羲之有才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羲之的著名散文 板题:兰亭集序 解题:兰亭:亭名;兰亭集:诗集名。序:序文。(见“同步辅导”第三十页)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是写在书籍或诗文前边的说明文字,一般是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介绍内容,
3、评价作品等。如腾王阁序 时代背景:公元前约 636年,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晋文公。到了公元前 632年,晋国、楚国在城濮发生战争。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并在公元前 632年 5 月郑国在衡雍与晋国结盟。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感化晋国。公元前 630年,晋文公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于是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妄图发动战争。于是出现了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翻译与分析: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了解文章大意。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癸(gu)丑 修楔(x)流觞(shng)游目骋(chng)怀趣(q)舍万殊
4、齐彭殇(shng)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一)记叙兰亭盛况;(二)抒发人生感慨;(三)交代作序目的。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羲之兰亭集序 高中语文 王羲之 兰亭集序 课时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