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T-CI 023—2023).pdf
《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T-CI 023—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T-CI 023—2023).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35.240.60CCS L70/84T/CI 0232023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Ke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guide of industrial logisticsequipment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fusion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 布2023-3-6 发布2023-3-6 实施团体标准I目次前前言言.IIIIII引引 言言.IVIV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1 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1射
2、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13.2.13.3.1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13.4.2光电传感器(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 sensor).23.5.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23.6.2紫蜂协议(ZigBee).23.7.2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23.8.24 总体设计.34.1 基本原则.34.2 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总体思路介绍.34.
3、3 关键装备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44.3.1 关键装备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概述.44.3.2 堆垛机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54.3.3 穿梭车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64.3.4 密集存储装置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9II4.4 关键装备的多源信息通信传输技术.104.4.1 关键装备的多源信息通信传输技术概述.104.4.2 自动化立体仓库通信网络.114.4.3 数据传输与网络通信方式.114.4.4 数据传输通信协议.134.5 关键装备的多源信息互联融合技术.134.5.1 关键装备的多源信息互联融合技术概述.134.5.2 多源信息互联融合模型.154.5.3 多源
4、信息互联融合的系统结构.164.5.4 多源信息互联融合技术.174.6 基于粗集理论的 BP 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混合式信息融合框架.18I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为首次发布,今后将根据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要求及发展情况适时修订。本文件由安徽大学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方工业
5、大学、重庆大学、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杭州三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南瑞捷鸿科技有限公司、欧亚高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重庆中益建方新材料有限公司、电智汇(重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源和电力机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大荣、许水清、米波、任璐、黄德青、张振源、田野、穆朝絮、王永超、秦娜、吴天舒、段文彬、胡冲、王晶、缪志强、吴朋、王福文、宋洪庆、卓玲佳、唐环、马万玉、杨庆军、吴华东、何燕燕、陶松兵,李思霖、和显泽。IV引 言为拓展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进一步实现
6、物流设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同时为了顺应我国工业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提升和升级改造需求,本文件制定了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通用指南。本文件针对工业物流装备,主要包括工业物流系统关键装备(堆垛机、穿梭车、密集存储装置等)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关键装备(堆垛机、穿梭车、密集存储装置等)的多源信息通信传输技术、关键装备(堆垛机、穿梭车、密集存储装置等)的多源信息互联融合技术等。由安徽大学负责具体技术指标的解释工作。若发现问题或有修改意见请及时联系安徽大学,以便今后的修改与补充。联系方式: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 111 号。邮编:230601。1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
7、术及应用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术语和定义、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多源信息通信传输、多源信息互联融合等关键技术的指南。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的研究、设计、技术路线,可作为工业智能物流设计与研究的技术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GB/T 38668、GB/T 4365、GB 7665-87、GB/T 33008.1、GB/T 20271、GB/T 29261.3、GB/T 37033.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8、)在频谱的射频部分,利用电磁耦合或感应耦合,通过各种调制和编码方案,与电子标签交互通信唯一读取电子标签身份的技术。3.2电子标签(electronic tag)用于物体或物品标识、具有信息存储功能、能接收阅读器/读写器的电磁场调制信号,并返回响应 信号的数据载体。注: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简称标签3.3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枸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23.4光电传感器(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 sensor)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
9、,它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3.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存储器内存储与运行。3.6紫蜂协议(ZigBee)紫蜂协议是为低数据速率、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定义的一系列通信协议标准。3.7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 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一般由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组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3.8通信链路(communicat
10、ion link)射频识别系统中阅读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空中接口通信信道、阅读器/读写器与管理单元之 间的网络传输通信信道。阅读器/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通过无线空中接口进行通信。阅读器/读写器与管理单元之间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或者混合网络进行通信。34 总体设计4.1 基本原则(1)对标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需求为研究命题导向,以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为研究目标。(2)紧跟学科和工程前沿。以前沿科学技术驱动智能物流的发展创新,加速实现工业物流装备智能化升级。(3)密切联系实际工业物流场景和复杂物流装备系统。以向大型化、高速化、信息化、多样化、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为目标。4.2
11、 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总体思路介绍堆垛机、穿梭车、密集存储装置是大型工业物流装备系统自动化运行控制的关键部件。在这些关键装备中部署相应的传感器,用于收集货物信息、轨迹距离、存储信息等;在通讯传输控制信号作用下,各装备执行操作功能,实现货物密集存储与快速存取。由于工业物流系统所涉及的关键物流设备具有种类繁多、分工各异、功能复杂、协同困难等特点,各种关键工业物流装备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信息融合。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与应用一直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关键途径,亦是工业物流系统智能化升级的重点难点问题。面向服务体系的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应从关键装备的传感器部署出发,结合
12、通信传输方式及通信协议等关键介质,实现多源信息有效融合进而研发信息互联融合系统,最后,为贯彻产研相结合的理念,将该信息互联融合系统应用于数个大型工业物流系统,以应用实践反馈作为改进方向,形成良性循环。值得说明的是,本文件所提供的是一种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的通用技术架构,所涵盖的应用对象为典型对象,即与如图1 所示的相同或类似的对象。4图 1 总体路线图4.3 关键装备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4.3.1 关键装备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概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各自独立的传感器为基础的第一代系统已不能满足现实中提出的诸多要求,如系统的顽存性、低可观测性、目标分类与识别等,而采用分布式多传感器
13、网络,可提供大量数据,还能进一步获得目标的分类特征,所以分布式多传感器网络的合理部署在系统中必不可少。分布式传感器是以分布式计算机为参考建立的一种多传感器数据处理方式。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每个传感器都可独立地处理其自身信息,提供大量数据,还能进一步获得目标的分类特征,以及避免电子对抗对单个传感器系统所造成的严重性能下降。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经常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结构。在集中式数据融合结构中,传感器信息被直接送至数据融合中心进行处理,具有信息损失小的优点,但数据互联复杂、可靠性差、计算和通信资源要求也高。而在分布式融合结构中,每个传感器都可独立地处理其自身信息,之后将各决策结果送至数
14、据融合中心,再进行融合。在工业物流系统的逐步发展中,系统中关键装备(堆垛机、穿梭车、密集存储装置等)的性能发展尤为重要,传感器与工业物流系统的结合对工业物流系统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效果。在下文将分别对关键装备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进行论述。54.3.2 堆垛机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堆垛机又称为堆垛起重机,主要作用是在立体仓库的通道内来回运行,将位于巷道口的货物使用货叉存入货架的货格,或者取出货格内的货物运送到巷道口。堆垛机主要由下横梁、行走机构、升降机构、立柱、上横梁、升降载货台、货叉、下轨道、上轨道、供电导轨、控制盘等几大部分组成。下面表 1 给出了堆垛机所需用的传感器种类,其中图 2 给出
15、了堆垛机所需传感器的位置摆放。(1)光电传感器用于监视货架占用情况,置于升降载货台。货物放置于堆垛机载货台上,需要对载货台上的货物位置以及高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启动搬运。通过在载货台支架上设置对射式光电开关对货物上的进口、出口、两侧的位置以及高度进行检测,而对射式光电开关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在检测时需要保证发射端和接收端对准,才能实现货物位置的检测。(2)电感式接近开关通常布置在货叉固定部分,在货叉可以移动部分布置检测支架。货叉回到中位时接近开关检测到信号,通过堆垛机控制系统完成货叉的收叉操作。(3)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通常会在堆垛机的下横梁或者立柱上固定
16、激光测距仪,并在相应的高度对应放置铁板,贴好专用的反光纸,配合使用。通过激光测距仪实时监测出的距离可以使实现堆垛机的水平、竖直方向的定位控制。(4)限位开关加装在堆垛机水平行走和竖直升降过程中用于控制行程及限位保护。当堆垛机三个方向达到极限位置时,固定位置块便会撞击行程开关触发其触点动作并断开电路。(5)测量光幕作为分拣里面的一个重要硬件设备,安装在货叉上,利用光幕分别测量出产品的长宽高,并把数据发送到后台程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确保货物的大小符合存取标准。(6)安全光幕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安装在堆垛机立柱外围。当人和物体进入光幕屏障区域时,控制系统迅速转换输出电平信号,使负载动作停止机器
17、。当人和物体离开屏幕警戒区域时,负载正常自动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7)RFID(射频识别技术)包括三部分: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其中电子标签贴装于货物上,芯片标签内存 EEPROM 有货物品名、类别、货号、数量、等级、生产厂家等数据。读写器与天线在安装在堆垛机货叉上,当堆垛机货叉向货位运动过程时不断地发射微波能量与接收从电子标签发回的微波能量。用读写器通过天线激活电子标签并读取货位上有无货物号及其它的数据,将其传送至 PC 机上,从而实现了货物有无的鉴别。能确保仓储系6统实时掌握货物所在位置和状态,完成商品的收发与转运等全过程的监控。表 1 堆垛机所使用的传感器总览图 2 堆垛机所
18、需传感器的位置4.3.3 穿梭车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穿梭车是一种智能机器人,简称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可以编程实现取货、运送、放置等任务,并可与上位机或 WMS 系统进行通讯,结合 RFID、条码等识别技传感器种类应用数量传感器使用功能光电传感器1 个堆垛上货监视,货架占用情况监测,货凸出监视电感式接近开关2 个保障堆垛机安全激光测距仪2 个堆垛机水平/竖直方向距离测量及堆垛距离测量区域扫描仪16 个巷道货物掉落监测,堆垛机托盘损坏监测限位开关2 个移动终端位置检测,如果驶过终端位置,立即使驱动装置停止测量光幕2 个测量货物的尺寸安全光幕2 个防止堆
19、垛机工作时,工作人员误入,保护人员安全RFID12 个堆垛机自寻轨道,空间定位,货物抓取识别7术,实现自动化识别、存取等功能。在硬件的可靠性方面,每辆穿梭车车身需要配置多个传感器,用于防撞,托盘检测,行走轮角度监测、探货等,确保实时掌握车体运行情况。AGV主要包括车体、蓄电和充电装置、驱动装置、导向装置、通信装置、安全与辅助装置、移栽装置、中央控制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下面表 2 给出了穿梭车所需用的传感器种类,其中图3、图 4、图 5、图 6 给出了穿梭车所需传感器的位置摆放。(1)光电传感器用于监测货物有无以及货物的稳定性和穿梭车的方位等,主要包括速度传感器、导向传感器、避障传感器。速度传感
20、器安装在车身,用于检测小车的行驶速度;导向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小车的左上角、右下角以及车身中央,用于弯道检测以及降速检测和行驶路径检测;避障传感器采用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在小车车身的前后位置,用于路障检测。(2)在穿梭车的前方安装若干电感式接近开关,检测有无物体遮挡小车及小车是否偏离轨迹,实现精准循迹。图 3 穿梭车所需传感器位置(3)激光测距仪用于进行水平位移检测,保障在运行过程中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并保障人员安全,通常安装在穿梭车的车身四周。(4)区域扫描仪水平或竖直安装在穿梭车车身,用于监视小车周围的危险区域,当小车进入危险区域时,立即减慢或停止小车。图 4 穿梭车所需传感器位置8(5)在
21、穿梭车行走过程中在小车的竖直前侧与上侧加装限位开关用于控制行程及限位保护。当穿梭车三个方向达到极限位置时,固定位置块便会撞击行程开关触发其触点动作并断开电路。(6)测量光幕作为分拣里面的一个重要硬件设备,安装在穿梭机的货叉上,利用光幕分别测量出产品的长宽高,并把数据发送到后台程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确保货物的大小符合存取标准。图 5 穿梭车所需传感器位置(7)安全光幕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安装在穿梭机外围。当人和物体进入光幕屏障区域时,控制系统迅速转换输出电平信号,使负载动作停止机器。当人和物体离开屏幕警戒区域时,负载正常自动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8)RFID 的标签安装在 AGV
22、 小车行进的路径上,RFID 读写设备安装在 AGV 小车的车身下方,并提供一个合适的横向读取范围。AGV 小车行驶时,RFID 读卡器读取地标标签获取信息,根据标签当前的坐标信息确认自身的位置,判断是否需要停留将货物卸下,或选择正确的线路前进,或依据算法寻找最优路径,节省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在分岔路线上,RFID 读写器读取地标标签的信息,判断 AGV 小车转弯的方向。RFID 标签需要更换时,更换的 RFID 标签内的数据内容必须与原标签数据内容相符。因为 AGV 小车经常采用非接触式电感回路供电,因此选择相应的 RFID 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的 EMC 特性。图 6 穿梭车所需传感器位置9表
23、3 穿梭车所使用的传感器总览传感器种类应用数量传感器使用功能光电传感器6 个监测货物有无及货物稳定性、车的方位等电感式接近开关4 个监测有无物体遮挡小车及小车是否偏离轨迹激光测距仪4 个保障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对叉车及负载进行定位区域扫描仪4 个小车到达危险区或有障碍物体阻挡时,及时使小车减速或者立刻停止限位开关2 个保证 AGV 装货、卸货的安全性测量光幕2 个测量货物的尺寸安全光幕1 个保护工作人员安全RFID1 个识别到 AGV 地标,在各种关键节点对 AGV 实现控制;实现 AGV 小车托盘对货物抓取的识别4.3.4 密集存储装置的分布式多传感器部署策略密集存储系统是物流仓储设备中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物流装备信息互联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指南T-CI 0232023 工业 物流 装备 信息 融合 关键技术 应用 指南 CI 023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