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示范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示范文本).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示范文本)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6)第一节发展基础(6)一、金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6)二、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7)三、服务实体能力显著增强(7)四、惠小微保民生卓有成效(8)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9)第二节面临形势(10)一、发展机遇(10)二、存在问题(11)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12)第一节总体要求(12)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3)第二节发展目标(14)一、总体目标(14)二、阶段目标(15)第三章发展定位与战略布局(18)第一节“枢纽+中心”定位(18)第二节“1234”发展战略(19)第四章建设“一个开放高
2、地”(20)第一节开创金融开放新局面(20)第二节强化区域性集聚功能(21)第三节加快跨区域融合发展(22)第五章争创“两大先行试点”(23)第一节开展产融合作先行试点(23)一、加大“产业集群”金融扶持(23)二、提高“产、城、景”融资水平(25)三、推动“保险+产业”纵深发展(26)第二节开展金融科技先行试点(28)一、培育金融科技企业.(28)二、创新金融科技业务.(29)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30)第六章健全“三大金融体系”.(31)第一节深化金融业态体系.(31)一、壮大传统金融业规模.(32)二、完善新型金融业态主体.(32)三、丰富金融业中介机构.(33)第二节强化金融功能体系
3、.(33)一、强化资金融通功能.(34)二、强化支付结算功能.(35)三、强化保险保障功能.(36)第三节优化金融服务体系.(38)一、做优金融后台服务.(38)二、做精专业平台服务.(39)三、做深金融人才服务.(40)第七章开展“四大创新示范”(42)第一节建设供应链金融创新示范区(42)一、培育供应链金融专业机构(42)二、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43)三、扩大供应链金融市场需求(44)第二节建设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44)一、完善绿色金融机构组织体系(45)二、鼓励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45)三、推进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46)第三节建设文旅金融创新示范区(47)一、打造凤凰湖文旅基金公
4、园(47)二、拓宽文旅项目融资渠道(48)三、创新文旅金融产品服务(49)第四节建设普惠金融创新示范区(50)一、加大普惠金融信贷支持(50)二、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51)三、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51)第八章严守金融安全底线(52)第一节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机制(52)第二节增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53)第三节妥善做好金融风险处置(53)第九章保障措施(53)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54)第二节加大政策支持(54)第三节加强资源统筹(55)附录一部分政策依据(56)附录二X区金融机构名单(58)为推动X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和助力X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X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根据X区国
5、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X区金融业发展成效显著,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四五”时期X区金融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节发展基础一、金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X区实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产业规模逐年壮大,金融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4.80亿元,同比增长2.8%,占GDP比重3.44%,金融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10%,金融业占GDP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0.94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X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200.
6、8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95.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18.50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末增加330.55亿元、356.94亿元,分别增长71.03%、98.72%。2020年,全区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63.72亿元,同比增长23.11%,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分别达5590元/人、6.3%;全区4家证券机构代理证券交易额423.37亿元,同比增长37.73%。二、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X区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增长,机构牌照不断健全,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20年末,全区共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20家,保险机构40家(财产保险机构17家、人寿保险机构13家、保险中介机构1
7、0家),证券机构4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典当公司4家,在渝西地区率先设立4家科技支行,全区金融机构数量居渝西地区第一。监管机构方面,X区是同时拥有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银保监分局的行政区,确保了金融业在审慎监管框架下稳健发展。上市企业方面,全区拥有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XOTC挂牌企业55家。三、服务实体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X区金融业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2020年,X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企业授信136.07亿元,新增企业贷款112.32亿元;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债券、保证保函等各类表外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43.47亿元。截至2020
8、年末,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5.24亿元、同比增长20.5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1.84亿元、同比增长18.33%。“十三五”时期,X区先后设立多项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区内产业发展,资本金总额达3.18亿元,累计支持贷款85.73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转贷应急周转金累计帮助企业实现转贷17.64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贷款担保37.07亿元,建立了5只分别支持中小企业、扶贫、科技企业、企业信用知识价值、农业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基金总规模6400万元,与11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发放贷款19.31亿元。此外,全区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区内596家科技型企业
9、获得授信21.33亿元,贷款规模及基金放大倍数在全X市位于前列。专栏1:“十三五”时期X区金融扶持政策情况1.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贷款:累计发放314笔、11.19亿元2.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发放133笔、1.49亿元3.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授信22.5亿元4.农业担保风险补偿贷款:累计发放3.75亿元5.农业风险补偿贷款:累计发放1.11亿元6.中小企业转贷应急周转金:累计帮助企业实现转贷17.64亿元7.中小企业担保:累计提供贷款担保37.07亿元四、惠小微保民生卓有成效“十三五”时期,X区不断挖掘普惠金融深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扩面增量。截
10、至2020年末,X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62.03亿元,较年初增加10.23亿元,增幅19.76%;辖内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4067.39万元,获贷率70.51%。2020年,X区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30%、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34%、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5%,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55个百分点、0.78个百分点、0.72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X区积极督导保险机构回归保险保障民生,探索“信贷+保险+担保+风险补偿”的创新性普惠保险服务,服务民生,保障生产生活稳定。全区保险机构已开展各类政策性、公益性保险项目49项,提供保障超20
11、00亿元。其中,承保民营小微企业保险项目,保额563亿元;承保生猪、仔猪和能繁母猪3.2万头,保额4647万元;承保茶叶、蔬菜、食用菌等农作物种植险,保额951万元;承保巨灾保险114万人,保额近10亿元;承保公共区域停车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等,保额39亿元。专栏2:“十三五”末X区降低融资成本情况2019年2020年同比降幅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法人)加权平均利率5.85%5.30%0.5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12%5.34%0.78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47%5.75%0.72个百分点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三五”时期,X区
12、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成立了X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金融工作,保障全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了政银企事项协调办理机制,协调处理辖内银行和企业融资难题;建立了X区便捷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机制,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积极发挥债委会作用,提升不良贷款化解合力。全区共组建债委会54家,融资余额277.84亿元,除1家关注类企业外,监测企业未发现风险信号,总体运行平稳。截至2020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6.96亿元,不良率0.97%,低于全市同期不良率平均水平0.51个百分点。在确保X区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效维护了区域安
13、全稳定的大局。第二节面临形势未来五年,X区金融业发展既迎来新趋势、新机遇,也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一、发展机遇尽管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金融要主动适应经济形势变化,更好满足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
14、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当前,X正抢抓机遇,深化金融改革。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步伐。全市依托稳步提升的经济金融实力,抢抓“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X)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X)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为X区加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X区正大力推进“双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X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两大定位,加快推动主城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着力发挥节点和支点城市功能作用。直辖以来,全区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
15、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2.37亿元,增速4.6%,增速位列全市第三位,为“十四五”时期X区金融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二、存在问题尽管X区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但是问题和不足依然存在。一是金融业总量规模相对不够大。金融业产值规模相对较小,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未达到5%的支柱产业标准,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亟待提升。二是区域性金融优势不突出。X区金融业GDP占比较江津区、璧山区低0.5-1.2个百分点;存贷款余额较江津区、泸州市、内江市低500-1600亿元。与周边城市相比,X区金融业优势相对不突出。三是新型金融业态发展相对不足。私募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担
16、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兴业态的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产业规模较小;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与X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金融发展较为滞后。四是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占比偏大,全区仅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无境内外上市公司,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五是金融风险防控压力相对较大。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经营受阻,银行机构贷款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面临集中爆发压力,债权机构及区域信用风险压力有所增加。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X区金融业将紧紧围绕“1234”发展战略,努力将X区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和
17、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第一节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对X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两大定位,紧紧围绕“1234”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区域性开放高地,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推动实现金融与产业、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争创产融合作和金融科技两项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金
18、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服务三大金融体系建设,提质现代金融业;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旅金融、普惠金融四大创新示范区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通过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创新、开放、人才、生态等要素集聚和辐射能级,努力将X区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和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合理配置资源。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投融资结构、提高信贷质量,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布局结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以推动金融业高
19、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对外开放,持续增强全区金融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加大不同类型产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产业与实体产业的高质量同频发展。发挥支点作用,辐射区域发展。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和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发展定位,不断增强X区的区域性支点作用,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程度、金融能级和辐射能力,与周边城市密切合作,实现开放、协调与共享发展。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金融风险。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为监管底线,加强风险识别、动态监测,“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序处置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同时,在合规范围内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
20、油门和刹车平衡协调,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第二节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X区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三个“翻一番”以及境内外上市企业一个“零突破”,实现基金规模一个“50亿元”和金融生态三个“不低于”,金融集聚程度、金融能级和区域辐射能力大幅提升,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和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金融总量持续增长,实现三个“倍增”。到2025年,X区金融业增加值达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以上,成为全区支柱产业;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500亿元,与GDP之比超三分之一;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5%,达1600亿元;贷款
21、余额年均增长15%,达140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7%,保险密度达到8500元/人,力争保险资金运用达到2亿元。资本配置结构合理,实现一个“零突破”。加快实现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零突破”。到2025年,全区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以上,预期上市公司市值达到800亿元以上,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以上,资产证券化率达55%,融资结构更加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加高效。金融体系逐步完善,打造一个“50亿元”。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业态稳步发展,加大股权投资、租赁、基金、信托、消费金融、财务公司、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结算支付、直销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培育、引进力度。到2025年末,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5家
22、,其中银行金融机构5家,全区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100家,基金规模达50亿元,机构类型更加丰富,金融市场更具活力。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保持三个“不低于”。“十四五”期间,全区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信贷占比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市场稳定有序,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二、阶段目标规划前期(2021-2023年):夯实基础与提升能级的推进阶段。牢牢把握金融工作“四项重要原则”和“三大任务”,坚持市场化发展,紧紧围绕“枢纽+中心”的发展定位,建设金融开放高地,
23、以健全“三大金融体系”为总揽深化金融改革,以打造“两大先行试点”为抓手助推服务实体经济,逐步实现金融业态、功能与服务同步集聚、能级提升,初步实现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基本形成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支持科技的良性互动格局。到2023年末,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基本达到5%,存贷款余额接近毗邻先进区县水平,设立国家高新区科技支行1家,新增境内外交易所上市企业5家,金融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规划中期(2024-2025年):扩大开放与创新示范的深化阶段。在金融业态、功能与服务三大体系持续完善,产业与金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逐步走深走实的基础上,深化金融开放,逐步扩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影响力,
24、同时加快推进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旅金融、普惠金融发展,形成创新示范。到2025年末,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6%以上,全面实现规划目标,金融业增加值、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存贷款余额、上市企业规模、金融创新与安全等各项指标领先周边区县,基本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和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规划远期(2026-2035年):要素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强化阶段。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创新、开放、人才、生态等要素集聚和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区域性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显著增强,金融集聚功能与作用进一步凸显,X金融的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形成良性的金融生态发展和人才汇聚格局。专栏3
25、:“十四五”X区金融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主要指标名称指标属性2020年2025年预期目标一、总体规模1金融业增加值(亿元)预期性34.7690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期性3.563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亿元)预期性500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预期性355金融机构数量(家)预期性751006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预期性795.9416007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预期性718.51400二、服务实体8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亿元)预期性95.242809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预期性13.26201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预期性121.842801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6、占比(%)预期性172012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亿元)预期性【21】【100】三、资本市场13境内外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家)预期性0【7】14境内外交易所上市企业市值规模(亿元)预期性080015新增基金公司(家)预期性【10】16基金规模(亿元)预期性05017资产证券化率(%)预期性55%四、保险市场18保费收入(亿元)预期性63.7210019保险深度(%)预期性6.3720保险密度(元/人)预期性55908500五、绿色金融21绿色信贷年均增速约束性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2绿色信贷占比约束性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六、其他23金融IP渗透率预期性川南渝西领先、全市前列水平24银行不良
27、贷款率(%)约束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备注:带【】为五年累计数。第三章发展定位与战略布局“十四五”时期,X区金融业将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发展定位,实施“1234”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一节“枢纽+中心”定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坚持金融开放,坚持跨区域合作,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挥区域性金融枢纽作用,提升区域性集聚辐射力,促进金融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的高效流动配置,构建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将X区建设成为辐射主城都市区、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开放高地。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
28、融中心。坚持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金融业态、金融功能、金融服务三大能级,努力将X区建设成为有力支持X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现代化金融集聚地;坚持创新理念,坚持市场化,争创产融合作、金融科技两个先行试点,稳步开展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旅金融和普惠金融四大创新示范,努力将X区建设成为主城都市区金融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先行区。第二节“1234”发展战略“1”,建设“一个开放高地”。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发展定位,发挥X区机构集中、资金融通、业务创新和信息集中的枢纽作用,提升X区金融业的区域性集聚辐射力,将X区建设成为辐射主城都市区、支撑成渝地区
29、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开放高地。“2”,争创“两个先行试点”。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加大产业集群的金融扶持力度,提高“产、城、景”融资水平,不断推进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产融合作试点。立足培育“金融+科技”的创新生态圈,创新金融科技业务,加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争创市级首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3”,健全“三大金融体系”。深化金融业态体系,持续推进传统金融业态提档增效,加快培育新型金融机构与新型金融业态,不断完善金融专业中介;强化金融功能体系,重点强化资金融通、支付结算与保险保障功能,实现业态体系与功能体系协同发展;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做优金融后台服务、做精专业融智服务、做强金
30、融人才服务,助推金融生态良好发展。“4”,开展“四项创新示范”。立足X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产业特点,结合全市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X市在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旅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的相关创新示范政策支持,在金融业态、功能、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开展四大金融领域的创新示范区建设。第四章建设“一个开放高地”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金融枢纽,X主城都市区现代化创新型金融中心”发展定位,坚持对内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发展战略,着力提升X区金融业的集聚辐射力。第一节开创金融开放新局面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1、,紧跟国家和X市金融开放步伐,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X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等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加大开放力度,促进跨境金融协作。支持国际或东盟地区金融机构在永设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的展业(运营)中心或代表处。适时开展资本项下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双资本改革开放”。加大政策对接力度,争取中新(X)示范项目和X自贸试验区涉及金融领域的项目或政策在永落地,推动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试点、放宽银证保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和业务范围等金融开放政策落地,拓展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帮助企业通过海外债券发行、跨境银团贷款等方式获得国际融资,开展一批如“跨境RE
32、ITS+银团贷款”等亮点项目,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聚。专栏4:“十四五”时期X区可试点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1.允许X市辖内企业外债管理模式从“投注差”模式调整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2.取消非金融企业外债的逐笔登记,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外汇局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借入外债资金;3.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4.辖内银行可在风险可控、审慎管理的原则下开展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5.支持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辖;6.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7.探索开展X与新加坡基金互认外汇管理试
33、点。第二节强化区域性集聚功能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加大对X区建设百万级规模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资金支持,助推X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点。发挥X区机构集中、资金融通、业务创新和信息集中的枢纽作用,努力使X区成为区域性的资金聚集中心,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建立和完善金融业态体系、金融功能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为主线,实现产业链、资金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引领成渝地区中部区域发展。突出X区金融特色,开展产业链金融、绿色金融、文旅金融和普惠金融创新示范,探索为沿江经济、内陆开放经济服务的金融模式。到2025年末,把X区建设成为辐射主城都市区乃至成渝地区的金融开放高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
34、。第三节加快跨区域融合发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区融合发展,探索创新金融业跨行政区组团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泸永江、永荣大等组团共同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将跨区域金融合作纳入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金融合作常态化协调机制,促进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的合作;推动金融服务永荣大组团一体化发展,将金融业作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重要抓手,助推永荣大组团打造全市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拓展区域金融市场合作,研究建立机构互设、产品互认、资金互通、市场互联的合作机制。探索设立区域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服务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定价、交易和结算平台,促进金融资源协同
35、配置。建立跨区域金融共享机制,加大金融管理与市场运行信息、社会公共信用信息、行业协会自律信息的共享,为区域金融市场合作提供信息保障,助推金融资本、人才等资源跨区域流动。建立跨区域长效金融监管协作机制,力争实现监管互认,加强对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跨区域风险的监管合作和协调,统一监管标准、方法和手段,协调跨区域案件处理。第五章争创“两大先行试点”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为立足点,推动金融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产融合作先行试点,力争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以X成为全国首批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城市、成立X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为契机,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开展金融科技先行试点
36、,力争入选市级试点城市。第一节开展产融合作先行试点主动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供给,重点加大“产业集群”扶持力度、提升“产、城、景”融资水平,推动“保险+产业”纵深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一、加大“产业集群”金融扶持扶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政银企联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有金融机构贷款的重点企业、重点培育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支持企业债券市场融资,对成功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融资工具并用于X区内项目的按照融资金额进行奖励。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投放、转贷应急周转、降低贷款利率、
37、困难行业企业贷款贴息、担保费减免等扶持力度。到2025年末,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28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占比增至2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8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占比超2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在境内外上市、在“新三板”挂牌、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加大科创板企业孵化及培育,尽快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零突破”。“十四五”时期,预期累计入库企业160家,实施企业股改115家,累计辅导备案企业30家。到2025年末,力争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以上,预期市值规模800亿元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35家以上,XOTC挂牌企业20家以上。鼓励各类创投基金面向机器人及智
38、能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物联网、环保、页岩气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符合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的产业进行股权投资,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等各类创投基金机构给予补助。支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城市矿产和纸业五大主导产业,对符合有关条件且发生流动资金贷款的企业给予贴息。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形成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加强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贴息或担保支持,吸引高层次人才开展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专栏5:“十四五”时期X区金融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产业集群产值目标(亿)汽摩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39、1000智能装备产业集群300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500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00先进材料产业集群400大健康产业集群100二、提高“产、城、景”融资水平加强“产”的培育,拓宽产融合作融资渠道,助推建设大型现代产业基地。结合企业融资需求与企业成长类型,依托南翼港桥产业园、北翼三教(板桥)产业园,鼓励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等资本市场融资。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加大银行信贷支持,鼓励软件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科技园内初创型企业拓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途径;鼓励新城片区、旺龙湖片区、老城片区等区内成长型企业拓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融资途径;鼓励凤凰湖产业园、港桥产业园、三教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以及其他
40、产业基地内的成熟型企业利用各种资本市场融资手段满足资金需求,积极扶持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或其他OTC市场上市融资,积极探索境内外企业债券融资新途径。加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力度,到2025年末,区内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总额达100亿元。加速“城”的壮大,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商贸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助推建设成渝地区“双百”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财政出资、贷款贴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风险补偿等方式,有序、高效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协调开发性金融机构参与“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为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探索改组国
41、有投融资平台公司,鼓励社会资本出资参股。鼓励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加大港区、交通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力度。鼓励开展消费金融等业务,围绕支持保税贸易、跨境电商、时尚消费城等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打造“金融+商贸+物流”的“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引导金融机构依托“3+4+3”商贸集中区域,创新消费信贷新模式,推出电子产品、旅游、教育、汽车、房产等信贷消费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景”的提升,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文旅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助推建设近悦远来的美丽之地。抢抓X创建长江经济带(X)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机遇,依托西部特色产业区、东南部现代农业区、东北部生态产业区,以山水城市生态建设为引领,推进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支持 “山、水、田、园”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激发各类金融主体参与文旅金融创新示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金融在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到2025年,基本建成凤凰湖文旅基金公园,远景规划到2035年,形成“一山一湖一小镇”的创投基金格局。三、推动“保险+产业”纵深发展促进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与保险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支持电子信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展科技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促进科技成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