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直销行为检查工作指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直销行为检查工作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直销行为检查工作指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直销行为检查工作指引一、抽查事项(一)重大变更事项的检查(二)超出直销产品范围从事直销经营活动的检查(三)宣传和推销行为的检查(四)直销员招募的检查(五)直销员证的检查(六)直销员业务培训的检查(七)直销员报酬支付的检查(八)退换货的检查(九)信息报备和披露的检查二、检查内容和方法(一)重大变更事项的检查1.该项检查仅针对直销企业总公司,即仅当直销企业总公司被抽中时,才进行检查。2.并非所有变更都进行检查,仅对重大变更进行检查,目前仅投资者变更属于重大变更。如果直销企业是非上市公司,仅检查股东变化是否有商务部审批文件;如果直销企业是上市公司,因股东数量可能很多,仅检
2、查实际控制人变化是否有商务部审批文件。3.在检查中,对于股东是否发生变化,需查看直销企业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时股东信息、之后的股东情况变化信息、检查时股东情况,如股东发生变化的,需查看企业是否有商务部审批文件。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化,需要求企业提供书面陈述,如果企业陈述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的,需查看企业是否有商务部审批文件;如果企业陈述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的,可不用查看企业是否有商务部审批文件。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二)超出直销产品范围从事直销经营活动的检查1.需检查直销企业是否以直销的方式销售直销产品范围的公告之外的产品;检查直销企业是否以直销的方式销售非本企业或其
3、母公司、控股公司生产的产品;检查直销企业是否以直销的方式销售本企业或其母公司、控股公司生产的超出备案范围的产品。2.在检查中,需调查实际行为人与直销企业的关系;需对实际销售产品的类别、生产来源进行界定,直销企业备案的直销产品信息列表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信息系统、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查询。需查看与产品销售相关的财务、电子、物流等数据。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三)宣传和推销行为的检查1.需检查在直销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研讨会、激励会、表彰会、产品推介会、业务沟通会、美容或者营养讲座等)中,是否存在宣扬、发布、推送含有虚构或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虚
4、构产品专利和名优认证、虚假优惠折扣和有奖回报、产品升值回报、虚假成交记录和使用评价、虚假名人代言等信息。需检查直销员在推销直销产品过程中,是否存在向消费者提供虚假的服务网点信息,做不真实的退换货承诺,骗取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或阻碍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需检查在直销活动中是否存在提供其他不实信息和隐瞒对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信息的情况。2.在检查中,需查看演示用PPT、产品说明手册、宣传材料等;需对参与人员接受哪些方面的宣传进行着重询问,与违法主体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比对;需查看直销企业委托制作涉案广告、宣传材料的制作合同、付费凭证。需调查当事人实施欺骗、误导行为的影响范围,是否对消费者人身和财
5、产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后果,以及销售产品违法获得的金额大小。如具体行为人非直销企业,需调查直销活动中直销企业是否委派负责人员参与;需查看直销企业与具体行为人的邮件等往来材料;需查看直销企业为具体行为人支付宣传费等费用凭证;需查看直销企业因具体行为人行为受益并支付相应报酬的材料。如有条件,应对各类活动现场的讲解、宣传情况进行录音、录像,对讲解人员所有电子设备保存的文稿等进行电子证据固定。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四)直销员招募的检查1.关于直销员招募的检查,需检查如下事项:(1)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2)直销企业是否以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作为
6、成为直销员的前提条件;(3)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针对不得成为直销员的特定人群发布招募消息,并从中发展直销员;(4)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设置合理的拟招募人员身份审查程序,是否在招募审查过程中未尽审慎义务,导致行业禁入人员成为直销员;(5)直销企业是否采用合理的直销员退出制度,是否在日常人员管理过程中未尽审慎义务,致合法直销员发生不宜从事直销活动的身份变动而未能及时采取措施;(6)直销企业是否与直销员签订推销合同;(7)直销企业是否对拟招募直销员进行培训、考试,是否考试不合格即发证。2.在检查中,需审查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发布的广告、消息及活动讲解演示过程中是否含有宣传直销人员劳动报酬和
7、待遇、讲解直销技巧和话术方案等内容。应取得被招募人员的直销员证以确认其直销员身份,采用直销企业对外披露的直销员信息作为证据的应排除企业披露错误信息的可能。需取得被招募人员所在单位的证明材料, 以对其身份确认,教师等特殊供职人员应取得其在相关监管部门的认证或备案材料。需注意收集企业工作人员和被招募人员的证人证言,也可要求直销企业提交留存的培训资料等,以核实直销企业是否未与直销员签订推销合同、未对拟招募直销员进行培训考试或考试不合格即发证。同时需注意对因违规招募直销员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证据固定。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五)直销员证的检查1.关于直销员证的检查,需检查如下
8、事项:(1)是否存在未取得直销员证,采取直销方式推销直销企业产品 (包含介绍、招募其他自然人以直销方式推销产品) 的情况;(2)是否存在直销员未与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签订推销合同,就开展直销活动的情况;(3)是否存在直销员超出分支机构所在区域或在未设立服务网点的地区开展直销活动的情况。2.在检查中,需查看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招募直销员进行培训时制作的培训计划书、教材、受培训人员名册和身份证复印件、直销员提请的申请书、考试资料、与直销员签订的合同、直销员证明细,通过与未取得直销资格而实施直销行为的公民身份进行对比确认。除当事人销售相关产品的证据外,还应收集当事人与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关联证据,
9、包括销售合同、资金和产品往来记录、报酬发放记录凭证等。需对当事人以直销企业的名义举办各类会议、进行直销培训或为直销企业提供服务等行为进行现场取证。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六)直销员业务培训的检查1.关于直销员业务培训的检查,需检查如下事项:(1)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违规向参加直销员培训人员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2)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招募不符合直销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要求的人员组织实施直销员培训;(3)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招募境外人员实施直销员培训;(4)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未向直销培训员发放直销员培训证或委托未备案的直销培训员组织实施直销员培训;
10、(5)直销培训人员是否未佩戴直销培训员证进行培训;(6)直销培训人员是否伪造、涂改或租借他人直销培训员证件;(7)直销企业是否以召开激励会、表彰会等形式变相组织直销员培训;(8)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是否在未设置服务网点的地区或在不得召开直销员培训的地点组织实施培训;(9)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组织实施直销员培训过程中是否未尽审慎义务,致培训秩序混乱产生后果;(10)直销培训内容是否合法的;(11)直销企业是否未对直销培训讲授内容进行录音,未对参与人员名单、直销考试试卷进行保存,未对上述材料完整保存3年以上;(12)是否存在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组织直销员业务培训。2.在检查中,需查看组织直销培
11、训的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营业执照等,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个人组织培训的,要采集实际主办方的身份证明材料。需查看(1)培训场所证据,如场地租赁协议、房屋产权证书等,在“经销商”等经营场所进行培训的,还应采集场所提供者与主办方的关系证据。(2)直销培训人员的培训笔记,有培训音视频资料的应进行证据固定。(3)对参与人员进行询问,着重了解参与人员被召集的理由和方式以及培训的主要内容,主办人员是否要求参与人员为企业推销产品,是否要求发展其他人员,是否宣传推销报酬等。对非法收取培训费用的,应对收费方式和金额进行统计,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应取得电子凭证;现金支付的,应取得支付人员名单和参与花名册等对数额
12、进行佐证。同时应调查违法行为的规模、影响范围,非法收取费用的金额大小,违法主体实施行为的主观故意。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七)直销员报酬支付的检查1.需检查直销企业是否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检查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是否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检查直销员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是否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2.检查中,需查看企业的直销员计酬制度,企业的直销员报酬发放记录等信息。如企业有专人负责计酬和报酬发放,还应询问具体工作情况。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八)退
13、换货的检查1.需检查直销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建立并实行完善的退换货制度或者虽然建立制度但并不执行;需检查直销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给消费者或直销员退换货;有其他法律规定的是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执行退换货。2.在检查中,需查看直销企业退换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相关资料,通过对当事人的询问来明确是否存在变相的推诿扯皮事实;在当事人的询问笔录和证人证言中要重点突出询问直销企业是否明知或应知,对因直销企业未落实制度造成的实际后果,给直销员和消费者造成的实际侵害应予以固定。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九)信息报备和披露的检查1.该项检查仅针对直销企业总公司
14、,即仅当直销企业总公司被抽中时,才进行检查。2.关于信息报备和披露的检查,需检查如下事项:(1)直销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备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2)直销企业是否建立了中文网站向社会披露直销信息;(3)直销企业的直销信息披露网站是否与政府部门建立的直销行业管理网站链接,向政府部门报备的网址是否与实际披露网址一致,社会公众登陆企业官网后是否能轻易找到直销披露网页或版块;(4)在企业的直销信息披露网站上,直销企业是否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公众披露以下信息:直销企业直销员总数,各省级分支机构直销员总数、名单、直销员证编号、职业及与直销企业解除推销合同人员名单;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名称、地址、联系
15、方式及负责人,服务网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负责人;直销产品目录、零售价格、产品质量及标准说明书,以及直销产品的主要成分、适宜人群、使用注意事项等应当让消费者事先知晓的内容。涉及国家认证、许可或强制性标准的直销产品,相关认证、许可或符合标准的证明文件;直销员计酬、奖励制度;直销产品退换货办法、退换货地点及退换货情况;售后服务部门、职能、投诉电话、投诉处理程序;直销企业与直销员签订的推销合同中关于直销企业和直销员的权利、义务,直销员解约制度,直销员退换货办法,计酬办法及奖励制度,法律责任及其他相关规定;直销培训员名单、直销员培训和考试方案;涉及企业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及处理情况。上述内容若有变动
16、,是否在相关内容变动(涉及行政许可的应在获得许可)后1个月内及时更新网站资料。(5)直销企业是否在每月15日前通过政府部门建立的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报备以下上月内容:保证金存缴情况;直销员直销经营收入及纳税明细情况(含直销员按月直销经营收入及纳税金额,直销员直销经营收入金额占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比例);企业每月销售业绩及纳税情况;直销培训员备案;其他需要报备的内容。3.在检查中,需查看企业信息报备披露制度,查看企业直销信息披露网站内容,查看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如企业有专人负责直销信息报备披露,还应询问具体工作情况。检查人员也可采用自己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查。三
17、、检查依据(一)直销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与重大变更检查相关的条款第七条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当有3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二)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三)依照本条例规定在指定银行足额缴纳了保证金;(四)依照规定建立了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第八条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下列申请文件、资料:(一)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二)企业章程,属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还应当提供合资或者合作企业合同;(三)市场计划报告书,包括依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场监管 随机 公开 直销 行为 检查 工作 指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