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必修五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必修五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必修五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届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必修五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试题(满分120分,用时90分钟)一、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2)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如果武帝准许他终养祖母的请求,他就将“ , ”,来报答武帝。(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_,_”两句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
2、24分)2下列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B.吴楚东南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亲朋无一字(文字,指书信)C.惟有幽人自来去(隐居者,诗人自指) 我欲因之梦吴越(于是)D.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应) 老病有孤舟(年老多病)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既自以心为形役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 而彼
3、且奚适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今臣亡国贱俘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D 问征夫以前路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5下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楼,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恰当的一种是( )(3分)玉垒浮云变古今 可怜后主还祠庙 万方多难此登临西山寇盗莫相侵 花近高楼伤客心日暮聊为梁甫吟 北极朝廷终不改 锦江春色来天地A.B.C.D.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散文尚处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其中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属说理性散文。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
4、“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C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如“垂髫”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 指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D古代称呼一个人,可以称其名、字、号、谥号、斋名、籍贯、行第等, 唐代习惯以行第称呼人,如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以行第称其侄韩老成为十二郎。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付梓, 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稿件定稿叫做付梓,和杀青的意思一样。B簪笏,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和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可用于代指官员。C楚辞,战国时代楚国屈原
5、、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歌集,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D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也可指被推举的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_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传奇。国际金融危机_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6%的较高增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_,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超出预期,提升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社会公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在经济
6、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的形势下,中国秉持“和”“合”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_的动力和活力。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就是对世界贡献巨大。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推动暴发态势滔滔不绝B推动爆发趋势源源不断C拉动爆发态势源源不断D拉动暴发趋势滔滔不绝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世界而言,中国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自己把事情办好了,就是巨大的贡献。B对于世界而言,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贡献巨大。C对于一个拥有近14
7、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D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初事武皇,胆气智数皆过人。久在云中,谙熟边事,望烟尘之警,悬知兵势。以功加检校左仆射。天复中,汴将氏叔琮来逼晋阳。时诸军未集,城中大恐,德威与李嗣昭选募锐兵出诸门,攻其垒,擒生斩馘,汴人枝梧不暇,乃退。李思安之寇潞州也,筑夹城,围潞州,内外断绝。德威以精骑薄之,进营高河,令游骑邀其汴人。汴军闭壁不出,乃自东南山口筑甬道树栅以通夹城,德威之骑军,倒墙堙堑,日数十
8、战,前后俘馘,不可胜纪。初,德威与李嗣昭有私憾,武皇临终谓庄宗曰:“进通忠孝不负我,重围数年,又似与德威有隙,以吾命谕之,若不解重围,殁有遗恨。”庄宗达遗旨,德威感泣,由是励力坚战,竟破强敌,与嗣昭欢爱如初。以功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振武节度使。七年十二月,帝亲征,进薄汴营,营于野河上。汴将韩勍率精兵三万,铠甲皆被缯绮,金银炫曜,望之森然,我军惧形于色。德威谓李存璋曰:“贼结阵而来,观其形势,志不在战,欲以兵甲耀威耳。此时不挫其锐,吾军不振矣!”乃遣存璋谕诸军曰:“尔见此贼军否?是汴州天武健儿,皆屠沽佣贩,纵被精甲,十不当一。”德威自率精骑击其两偏,左驰右决,出没数四。是日,获贼百余人,贼渡河
9、而退。八年正月,德威率骑军致师于柏乡,令三百骑以压汴营。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古者师行不逾一舍。今贼远来决战,纵挟糗鞴,亦不遑食。晡晚之后,饥渴内侵,士心既倦,将必求退。乘其劳弊,以生兵制之。以臣所筹,利在晡晚。”诸将皆然之。汴军自未至申,阵势稍却,德威麾军呼曰;“汴军走矣!”庄宗等因冲其阵,夹攻之,大败汴军,杀戮殆尽。十五年,晋军将大举以定汴州。德威自幽州率本军至。庄宗使问战备,德威奏曰:“以我深入之众,抗彼激愤之军,不以方略制之,恐难必胜。”庄宗曰:“河上终日挑战,恨不遇贼,今款门不战,非壮夫也!”乃率亲军成列而出,德威不获已,从之。谓其
10、子曰:“吾不知其死所矣!”汴之游军入晋辎重,众骇,奔入德威军,因纷扰无行列。德威兵少,不能解,父子俱战殁。庄宗恸哭谓诸将曰:“丧我良将,吾之咎也!”天成中,诏与李嗣昭、符存审配飨庄宗庙廷。晋高祖即位,追封燕王。选自旧五代史(唐) 列传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B.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C.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D.王景仁悉其众结阵而来亭午/两
11、军皆阵/庄宗问战时/德威曰/汴军气盛造次/较力殆难与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中,古郡名,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有时泛指边关。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一句中,“云中”指的是云中郡。B.舍,舍本义是简易的居所,给人临时歇息所用。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也可用作谦辞。C.未,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总结出十二时辰计时法,“未”对应的是十五时至十七时。D.配飨,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在皇帝的批准下,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二 语文期末 综合 检测 必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选修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