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试题库和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保护法试题库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法试题库和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保护法试题库和答案一、 填空题1、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2、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3、 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4、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5、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6、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7、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
2、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8、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9、 环境保护法确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10、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11、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12、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13、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14、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施行。15、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
3、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16、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共7章70条。17、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18、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19、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0、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21、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22、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
4、目,不得开工建设。23、进入生产单位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24、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25、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2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27、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
5、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28、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2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3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31、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3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33、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
6、整治。34、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35、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36、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3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38、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39、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
7、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40、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41、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42、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43、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44、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45、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8、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46、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47、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48、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49、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5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51、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52、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
9、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5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54、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55、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56、提起环境损
10、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57、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58、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59、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可以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6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
11、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二、选择题1、保护环境是国家的(A)A.基本国策 B.政策 C.法规 D.方针2、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A)为环境日A.6月5日 B.7月10日 C.11月9日 D.10月1日3、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C)连续处罚。A.季度 B.月 C.日 D.年4、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B)。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5、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护法 试题库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