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一河西堡镇规划的依据、原则和进展条件分析1.1 规划建设依据本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22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方法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19862022永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222022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河西堡镇历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及河西堡各驻镇单位的调查资料,1.2 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对河西堡的规划秉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促进河西堡镇的快速发 展,建设经济富强,布局有序,有利生产,便利生活,生态良好的甘肃第一
2、镇的原则。以进展工业为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规划过程中 在规划中应首先为城镇的工业进展制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充分考虑与金昌市区和永昌县城的互补与协 调,充分发挥河西堡建设的区域带动作用,坚持区域协调进展原则。然而我们 认为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和敬重城镇进展的历史。要在历史形成的现状上进展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尽量避开大拆大建,同时也要敬重上一次规划的成果,对上版规划合理的局部予以继承,缺乏的局部进展修改完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也要坚持生态可持续原则,以自然生态的承受力量为限制,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的和谐进展为目标。河西堡地处干旱地区,水、土资源是制约城市进展的最根本因素,
3、因此在河西堡镇规划中应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限,确定合理的进展规模,并提倡建设节水型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实现城镇的可持续进展。1.3 区域条件分析河西堡镇位于金昌市和永昌县城的中间部位,是金昌市的几何中心,既起着联系金昌和永昌北南两城的作用,又是金昌市的铁路枢纽。优越的区位条件打算了河西堡在金昌市无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河西堡镇域内矿产资源较多,储量丰富,目前已觉察并可供开采利用的有:煤、铁、铜、镍、膨润土、花岗岩、陶瓷用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岫石、磷、玛瑙等十多种。四周地区有雅布赖盐湖,林木口图盐湖的盐,阿右旗巴丹吉的自然碱,红泉的膨润土等。不利条件为生
4、态环境差,河西堡地处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155.8 毫米,区内水资源格外有限,河西堡地区植被掩盖率低,周边多为荒滩、戈壁,冬春季节多发沙尘暴,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威逼。区内水资源格外有限, 仅靠金川峡水库供镇区生活及工业生活用水。河西堡地区植被掩盖率低,周边多为荒滩、戈壁,冬春季节多发沙尘暴,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威逼。镇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中温带干旱区,属干寒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受西伯利亚枯燥的高气团及内蒙疆的高压气团等把握,气候枯燥,多风沙,雨量稀有,蒸发量大。境内水资源较为匮乏,仅有金川河河流一条,发源于祁连山主峰冷龙岭北坡,属河西内陆石羊河水系,年平均流量 4.36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
5、量为 1.45 亿立方米,金川河中游建有水库,最大蓄水量为 7250 万立方米。工业二元构造明显, 缺乏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在设计时应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适当调整当地的经济构造。永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河西堡鸳鸯池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就是先民们才智与劳动的结晶。商周时期,为西戌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支族驻牧于此。汉初为邪王所辖,西汉时永昌为凉州刺史部张掖郡和武威郡四县之地。三国魏至西晋,永昌仍为番和、显美、骊革干三县之地。至元十五年,元世祖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
6、州,永昌之名自此始,意为永久兴盛,并沿用至今。1982 年 2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归金昌市管辖。河西堡北部有古长城穿越,古时曾在此设堡,因地处金川河西岸而得名。解放前属宁远乡管辖,仅有数百户农民。1955 年归三堡乡管辖,1958 年归金川公社,1964 年设河西堡公社,1983 年 12 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河西堡镇,归永昌县管辖。因此在河西堡规划过程中考虑和敬重城市的历史,在历史形成的现状上进展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尽量避开大拆大建。1.4 河西堡镇建设的场地条件分析河西堡镇四周三面环山,南及西南面山岭重迭,相互穿插,有营盘山、风门山、西北为东大山,东北为板门山低山丘陵,东南方向为
7、平坦的走廊地带,通向武威盆地,形成由武威盆地向西北方向延长的一段尽端走廊形峡谷。 北距金昌市 23 公里,南距永昌县 26 公里。面积 475.45 平方公里。河西堡位于金昌市辖区中部,属永昌县管辖,古长城遗址在镇北穿过。镇域地形狭长,地势由 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 17001800 米之间,境内水资源较为匮乏,仅有金川河河流一条,年降水量较少,金川河中游建有水库,最大蓄水量为 7250 万立方米。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在 100 米以下。镇域平原地区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从历史地震和近代地震观测,与河西堡镇相邻的武威、山丹均为屡次大地震的震中,地震裂度大,频率高,地震裂度为七八度。由此可
8、推断,河西堡属于地震活泼地区。故设计时居民区应主要沿河向两岸进展,工业企业位于河道下游以避开污染生活用水。1.5 河西堡镇建设的根底设施条件分析河西堡建成了东大山铁矿、河西堡铁厂,河西堡氮肥厂今金昌市氮肥厂,东方红铁厂今铁合金厂面粉加工厂,县水泥厂、磷肥厂、水泥厂等企业,金融商业、效劳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也相继布局于此,至此城镇已初具规模。镇区驻有金化集团公司、永昌电厂、酒钢河西堡铁厂、金泥集团、电焊条厂、市膨润土厂、农垦分公司,省建九公司等省、市、县企事业单位 73 家,乡镇企业 205 家,工矿企业密集,经济根底比较雄厚,目前已形成了工、农、商并举, 以工促农的进展格局,尤其是乡镇企业,
9、规模化养殖业进展较快,河西堡镇是金昌市乃至河西走廊的工业重镇之一。河西堡镇交通便利,有兰铁路通过镇区,设有二等中间站,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兰铁路在镇境内全长 46 公里,镇区内还有金川公司专用线 5 公里,永昌电厂专用线 4 公里,河西堡铁厂专线 3.2 公里。镇境内有省道 212 线 18 公里,县道河清大路 30 公里。河西堡镇为金昌市和永昌县的对外交通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全镇现有市属完全中学 1 所,农垦中学 1 所,一般中学 3 所,小学 15 所,教职工人数 500 余人,在校学生 9000 余人。全镇有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永昌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 42 处,有医护人员 450 余人,有
10、病床 340 余张。二河西堡镇的建设目标2.1 人口规模河西堡镇城市规划区内现有常住人口共 37198 人,其中居民 27775 人,农业人口 9423 人。另外还有每天通勤人口 1000 人,流淌人口约 3000 人。据推测河西堡镇近远期的规划常住人口分别为:近期:43754 人,远期:66208 人。暂住及通勤人口近期增长到 5000 人,远期增长到 10000 人。流淌人口近期增加到 8000 人,远期将增加到 15000 人,那么城镇的总规模将为:近期:48754 人 按 50000 人把握,远期:76208 人 按 80000 人把握,目前总人口:80000 人,预期人口12022
11、人2.2 城镇性质通过前述分析,河西堡镇规划的城镇性质是:以进展化工、电力、建材工业主的工业重镇。2.3 主要的建设目标河西堡交通便利,资源充分,目前还是金昌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要进展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建设。同时为实现城镇建设的快速进展,应实行优先改善城镇根底设施的建设方针,乐观进展根底设施建设,制造良好的城镇环境。由于河西堡将以工业建设作为城镇进展的重点,加之河西堡本身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城镇环境的保护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即成为河西堡城镇建设中一个严峻的,不行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河西堡进展中应坚持进展与保护并重的环境建设策略。建设以工业进展为主导产业,居民休憩、医疗、教育、商
12、业、交通等根底设施健全,自然环境美丽的城市。改善河西堡目前建设片区散乱,功能分区不明显,二元构造太明显,缺乏与当地社会经济融合,对当地经济带动不够的现状。三建设区现状与用地分析3.1 场地现状与分析河西堡三面环山,东西方向为平坦的走廊地带,金川河自西南经镇区东部流向东北。区内地形平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本区降水量年仅 158 毫米, 比较干旱,植被掩盖率较较低,生态环境恶劣,生态功能脆弱。由此可见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多向南进展,利用好金川河,在其两岸多设置绿化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二在建设工业用地时应留意其地理位置应处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在其下风处不设居住区以免影响居民生活。3.2 用地布局现
13、状与存在问题分析河西堡镇的突出职能是工业与交通,因此其建设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开放的。铁路站场位于镇区西部,它是兰铁路线上的一个中间二等站。除兰线的正线以外,区内尚有到电厂、铁厂、化工厂的铁路专用线,以及至金昌的铁路支线。铁路线对镇区形成三面围合之势。工业现状布局比较散乱,根本可分为四个片区。西南片区有铁厂,镇区中部有化工厂和电厂,北部为水泥建材工业,金川河东为乡镇企业片区。生活居住区主要沿金昌路分布,主要公用设施,如医院、学校、商业及行政办公都分布在这一条线上。其问题在于过于布局分散。工业区分散四周限制了城市的进展规模,其二元构造使得建设医疗教育等公共用地极为不便。在治理方面居民不够集中使得城
14、镇面积扩大,增加了治理难度,并铺张很多建设用地。3.3 建设用地进展方向我们在规划河西堡时主要将各个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将位于镇区西南部的铁厂迁移到了北部水泥建材工业的北部,原先的电厂、铁厂、化工厂位置没有变动, 将镇中部的化工厂和电厂都迁到了河西堡镇西北,将一二类工业迁移到河西堡镇东南部,将除此以外,考虑到河西堡镇将来的进展,我们将北部全部化为了工业区,另外沿兰线东段也设为工业区,还有局部工业跨过河流,位于和东北部。考虑到仓储的便利性,我们划分有两处仓储用地,主要在两个铁路战场四周。河西堡中南部全部划分为居民区,居民区集中建设一个市中心,市中心集中进展商贸与消遣,改善河西堡镇的环境。依据河西堡
15、镇人口的进展趋势,我们将和的东南部也划分为居民区。并在居民区建设有很多绿地,沿着河流和高压走廊我们布置了大量防护绿地,在河流中段预留有大片的景观绿地,为河西堡居民供给休闲消遣的场所,并到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河西堡镇的环境的目的。四河西堡镇的总体布局规划4.1 布局原则大力进展工业,将河西堡建设成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协调其余周边城市共同进展。规划设置规模合理、功能齐全、形象鲜亮的功能区,避开城市各片区布置过于分散,便于建设各项效劳设施,将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分开,减小居民受工业进展的影响,将居民区与商业区充分结合,一方面提高城市的商贸进展,另一方面便利居民生活,改善河西堡
16、二元构造过于明显的现状,与当地经济社会相融合,带动当地经济进展。除此以外还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保护和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河西堡作为一个干旱城市由于缺水而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协调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为今后的进展留有进展的余地。在布局时避开大规模转变现有的布局,做到能保存尽量保存。在设计用地时不能破坏原有历史遗迹,并要保存相当面积的绿化用地,坚持绿色进展。4.2 功能分区与空间构造在功能上分为工业区,居民区,教育区,行政区,商业区,科研区。在空间构造上工业区集中在城镇的东北角,位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其下风处无居住用地。在其布局上由东北向西南渐渐建设污染小的一二类工业用地,而污染大的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西 城市 总体规划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