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doc
《民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民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突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强化根本民生保障 1、切实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从2023年4月起,_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月550元调整到60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年4300元调整到5500元。3月启动了城乡低保续保核查登记工作,6月启动了困难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核算工作。截止2023年5月,全市共纳入社会救助对象32514人,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537.9万元。其中:城市低保14044人1897.2万元;农村低保17041人1870.4万元;城市特困供给74人64.9万元;农村特困供给1355人673.3万元;医疗救助9681人次752.9万元;
2、临时救助1246人次279.2万元。全市社会救助实现了动态治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 2、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给。从2023年4月起,城市特困供给标准由月1100元调整到1200元,农村特困供给标准由年8300元调整到9500元。6月启动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给年度核查工作,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给效劳协议治理。工程化推动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建立,2023年规划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对茶庵岭镇、中伙铺镇、黄盖湖镇、蒲圻办事处、神山镇、余家桥乡等6所农村福利院安装消防喷淋系统,目前已初步完成工程设计工作。 3、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一是资助全部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孤儿参与了2023
3、年城乡居民根本医疗保险。二是对40名农村特困居民,向咸宁市农村特困居民大病医疗救助促进会申报,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41.7万元。三是开展低保五保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工作,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资助全部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给对象参与商业保险,对初次发生并经二甲医院及二甲以上的专科医生明确诊断为30种大病范围的,补助大病救助金30000元,目前报送市政府常委会议讨论通过。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一是提高临时救助标准。从2023年4月起,年度累计救助标准由6600元提高到7200元。二是充分运用核对机制。按规定对申请临时救助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开展调查核实并出具核对报告。三是建立标准体系。贯彻落实民
4、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精神,建立了临时救助针对不怜悯形的标准体系,提升临时救助实效。 5、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兜底。一是加强兜底保障工作。截止2023年5月,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69人纳入到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给范围,实行政策兜底保障,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872.9万元。其中:农村低保3838人669.5万元;农村特困供给431人203.4万元。二是确保社会救助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从2023年4月起,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年4300元调整到5500元,农村五保供给标准由年8300元调整到9500元。三是落实安康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享受补充医疗保险后个人自
5、负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的,通过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兜底,共计发放301人196.7万元。 (二)突出救灾应急机制建立,提升灾难应急救助力量 1、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一是细心组织512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活动”,联合市应急办、市消防大队、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人防办、市气象局等10家单位在全市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积极推动防灾减灾学问和政策法规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集中在市赤马港学校联合举办了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宣传周期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7万余份,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72块,横幅52条,各单位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习12次,
6、举办学问讲座17次,排查灾难风险110处。二是指导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立工作。组织指导陆水湖办事处青泉社区和泉门社区健全防灾减灾治理机制,增加居民防灾减灾自救意识,提高社区救灾应急力量,加强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立,积极创立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扎实有效开展灾难救助。一是妥当安排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发放2023-2023年冬春生活救助资金291万元,发放物资折款24.54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8633户1.27万人。二是完成2023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1户重建户1月30日前全部搬入新居入住。三是积极开展灾难救助。上半年发生2次自然灾难,1.24雪灾和4.22水灾,两次灾难共造成7.79
7、万人受灾,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元。民政部门积极应对,第一时间组建主要负责人带队的应急救助工作组,主动帮扶并进展妥当安置,发放救灾棉衣被469件,大米、食用油228件。灾后对1.24雪灾中的倒损房户进展了核查,发放重建救助资金10.2万元。同时,加强救灾资金监管,4月份组成工作组,在全市范围开展2023年度救灾资金治理使用状况检查,标准了救灾款物治理使用。 3、加强综合减灾力量建立。一是做好应急救灾备灾工作。制定市民政局2023年自然灾难应急工作方案,成立救灾应急工作队,建立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工作制度;以乡镇为主体,对各类困难群众救助需求进展摸排,做到状况清、底数明。组织全市各镇(办、场、区
8、)摸查。全市共摸查灾难易发点110处。四是开展灾难易发点和应急避难所摸查工作。要求各乡镇(办、场、区)登记全部能用于集中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应急避难所。通过摸查,目前,城区共登记避难场所 21 个,可容纳4.37万人。二是建立健全灾情信息收集、报送制度。加强与涉灾部门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做到重大灾情在24小时内反映,为灾难损失评估供应科学依据。 4、开展新建救灾物资储藏库工程前期预备工作。市救灾物资储藏库是“十三五”期间国家安排中心预算内投资工程,工程拟投资300万元,2023年年初已经争取到中心投资135万元,规划在2023年下半年开工,分三年完成,本年度12月前做好建立土地规划、设计蓝图、
9、公开招投标等前期各项预备工作。 (三)突出维护优抚对象权益,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 1、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资金的发放。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标准,根据“民政供应名单、财政核拨资金、银行实行代发”的方式实行社会化发放,2023年上半年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691.4万元,其中提标补发34.09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门诊医疗费用20.49万元。 2、开展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协作市委、市政府组织完成了春节期间的双拥走访慰问活动,其中走访慰问了驻赤部队7个8万元,慰问优抚福利事业单位6个6万元,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88人4.4万元,资金慰问663人14.19万元。发放春节慰问信9000份。
10、3、切实落实复退军人解“四难”工作。上半年共为复退军人解“三难”1662人(其中享受抚恤补助的对象1158人,一般复退军人504人),临时救助591人、医疗救助265人、落实危房改造2人、慰问726人,投入资金111.37万元。 4、加大优抚数据标准化建立力度。根据省厅下发的湖北省优抚对象数据信息治理工作标准,优抚数据库信息化建立“真、准、全、实、密、责”六字要求,上半年根据规划开展重点无对象的核查和更新优抚数据库录入工作,规划于7月前百分之百完成省下达的核查任务。 5、切实做好涉军群体的稳定工作。加大排查疏导解困力度,协作维稳办、信访局、国安大队做好我市涉军群体的信访稳定,确保了清明期间、4
11、.12、4.16事务部挂牌、4.28、“五一”、“6.1”漯河大事期间我市无涉军人员参与。 6、推动退役士兵安置。一是做好了退役安置信访稳控工作。半年接待退役士兵及家属来访及政策宣讲超过900人次,回复书记、市长批示件1件。二是仔细做好根底工作。制定了2023年度全市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方案,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做好了2023年冬季退役士兵档案材料审核、整理、归档工作。三是做好有意愿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安排了2023年度有意愿的185名退役士兵参与教育技能培训,同时据实完成了万通驾校2023年度首批54名退役士兵驾驶结业核定申报工作。 7、强化军供给急保障。一是为提升效劳质量,组织单位骨干
12、到武汉、襄阳、岳阳等军供站学习军供保障效劳治理标准等方面的阅历做法,取长补短。二是加强根底设施建立,餐厅、客房、办公室等根底设施设备添置修理、更换,已到达二级站的标准配置。三是做好军供保障效劳的技能培训。组织全站干部职工学习军供业务学问技能,会同麻城站组织了一次区域应急保障演练。四是推动军供站战备设施专用通道工程建立。目前,经国土、规划等职能部门同意,对可行性予以批复,已报市发改委立项。 8、提档升级烈士纪念设施。一是推动烈士陵园升级改造暨军队离退休干部户外活动基地建立工程,完成了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审批工作,下一步规划完成该工程的规划设计、图纸审批、工程招标工作。二是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
13、站等各种新闻媒体进展宣传,收集整理烈士故事编辑书本在全市推广,开通烈士陵园官方微信公众号。三是筹备组织了清明节大型纪念活动。接待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生团体3万余人进行祭扫活动,讲解150场次。 (四)突出坚持关注弱势群体,大力进展社会福利事业。 1、落实待遇发放保障根本生活。联合市残联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发放工作,完成了1至2季度两项补贴的发放工作,生活补贴6003人,护理补贴5647人,共发放资金519.375万元。调整孤儿供给标准,4月1日起散居孤儿由1100元/人月调至1200元,集中供给孤儿1760元/人月调至1920元。发放1至2季度孤儿根本生活费98人65.6万元。发放2023
14、年一二季度全市精简退职对象生活费23人48474元。 2、落实关爱爱护农村留守儿童。2023年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3662人,逆境儿童418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根本信息数据库治理,准时动态更新农村留守儿童根本信息数据。建立了儿童福利主任工作机制,设立儿童福利主任188人,制作了200份_市留守儿童福利主任工作手册分发各乡镇村(社区),明确职责要求。 3、做实做细孤儿集中供给工作。一是通过政府选购方式确定咸宁市灵悉社会工作效劳中心为第三方社会效劳机构并签订收养评估效劳工程合作协议。二是依据省厅和咸宁市的要求开展孤弃儿童哺育状况大排查工作。三是加强对家庭寄养孤儿的回访,为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的孤儿供应
15、有针对性指导和效劳15次。四是做好孤儿接收和档案治理工作。对全市孤儿、事实孤儿、逆境儿童进展摸底调查,接收符合条件的2名孤儿集中供给。五是组织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接待上级领导及爱心人士来院慰问儿童15次。 4、加快工程实施进展养老效劳。一是抓好居家养老效劳建立。申报咸宁市2023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效劳中心工程15个,农村11个,社区4个。二是开展了居家养老签订医疗效劳试点工作,出台了_市居家养老签约医疗效劳试点方案,确定我市桃花坪社区为试点单位,通过前期摸底排查确定30位老人为试点效劳对象,与陆水湖卫生院启动了上门医疗效劳签约协议。三是抓好养老机构建立。联合消防大队对全市福利机构进展安全治理隐患
16、排查和整治。在全市全部养老机构和农村福利院启用全国养老机构业务治理系,进展网上登录加强养老机构进展监测。四是开展养老机构效劳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市15家养老机构均已就近就便与医疗卫生气构签订了医疗效劳协议,开展医疗保健和巡诊等安康养老效劳。 5、实施标准建立提升养老效劳质量。一是开展养老机构效劳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比效劳质量检查表重新修订治理制度,注意对干部职工业务培训,邀请蒲纺医院医师讲授护理学问,细化考核工程与奖惩挂钩,提高效劳质量。二是抓好平安建立。每月开展消防和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和台账上报工作,每季组织职工和老人开展一次消防演练,积极协作市蒲圻派出所来院开展的“反恐”活动,定期检查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政局 2023 上半年 工作总结 下半年 工作 安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