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5套精华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工艺学5套精华试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制造工艺学模拟试卷一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形。2.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和。3. 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及抛光等方法。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5. 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转变生产对象、及6. 零件的标。的过程。、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7. 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承受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8.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9. 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加工精度就越。10. 粗加工
2、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1.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2.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 。13.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加工精度就越。14. 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牢靠性和三个方面。15. 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掌握法。二 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问题的空格内每题 2 分,共 10 分1. 工件承受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 C:心轴中心线 D:工件外圆柱面2. 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3. 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
3、度。A:5B:4C:3D:24. 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A:卧式车床B:台式钻床C:立式钻床D:摇臂钻床5. 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此定位方式属于A:完全定位B:局部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三、问答题:共 30 分,每题 6 分1. 钻头麻花钻头的构造与组成?2. 什么是基准重合的原则?3. 机床夹具的组成?4. 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时,用那些定位元件定位?5. 机床夹具的作用?四、综合分析题共 30 分,每题 6 分1. 从构造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b2. 图示毛坯在铸造时内孔 2 与外圆 1 有偏心。假设
4、要求:1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孔;122内孔 2 的加工余量均匀。请分别答复如何选择粗基准为好?123. 根本投资相近时,从经济性角度对不同工艺方案如何选择?ESSNkN4. 图示零件的 A、B、C 面, 及 孔均已经加工。试分析加工 孔时,选用哪些外表定位比较合理?为什么?350.212H72.004AB10H7? 30H7C6.从构造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AB汽车制造工艺学试 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椭圆2、加工精度、加工外表质量3、珩磨研磨超精加工4、工艺文件5、外形尺寸相对位置性质6、几何(尺寸,外形,位置)精度、 外表质量 、物理机械 性能7、加工经济精度8、中心孔9、
5、小大高低10、获得高的生产率11、使各主要外表到达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12、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 、 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 、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 、 工件的安装误差13、小大 高低14、有用性经济性15、定尺寸刀具法二、选择题1A2A3D4D5B三、问答题1、构造分为三局部:工作局部切削局部和导向局部 柄部颈部2、 (1)装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可以直接保证装配精度(2)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可以直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3)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可以避开进展简单的尺寸换算,还可以避开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1). 定位元件用以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的元件 (2)
6、夹紧装置工件定位后 将工件夹紧的装置(3). 对刀导向元件用于确定或引导刀具,能使刀具相对于机床夹具的定位元件取得正确位置的元件(4). 连接元件保证夹具在机床上定位和夹紧用的元件 (5)其他元件及装置如分度转位装置 靠模装置等 (6)夹具体连接夹具各元件及装置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根底件4、(1)支承钉 (2)支承板 (3)可调支承 (4)自位支承 (5)关心支承5、(1)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率(3)减轻工人劳动强度(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四、综合分析题1、B 构造的工艺性好,钻头切入和切出外表应与孔的轴线垂直,否则钻头易引偏,甚至折断。2、1为保证与外圆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孔应与外圆外表,
7、即1 为基准加工内孔,加工后孔壁厚薄均匀。2因要求内孔 2 的加工余量均匀,则以内孔 2 自为基准加工,即可保证。3、Nk 为临界年产量,当根本投资相近、产量为变值时,假设年产量 NNk 应承受方案,假设年产量 NNk 应承受方案4、选 A 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f30H 7 孔定位元件为圆柱销、f10H 7 定位元件为削边销作为定位基准。选f30H 7 孔和 A 面可以符合基准重合原则。5、图 A 中孔太深,加工不便利,而图 B 构造中孔加工较简洁。汽车制造工艺学模拟试卷二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 、推断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 加工外表上残留面积越大、高度越高,则工件外表粗糙度越大
8、。2. 工艺尺寸链中,组成环可分为增环和减环。3. 通常车间生产过程仅仅包含以下四个组成局部:根本生产过程、关心生产过程、生产技术预备过程、生产效劳过程。4.切削速度增大时,切削温度上升,刀具耐用度大。5.由于试切法的加工精度较高,所以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产。6.切削用量中,影响切削温度最大的因素是切削速度。7.积屑瘤的产生在精加工时要设法避开,但对粗加工有肯定的好处。8.工件定位时,被消退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完全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不完全定位。9.定位误差包括工艺误差和设计误差。10.工艺尺寸链中,组成环可分为增环与减环。二 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问题的空格内每题 2 分,共 20
9、 分1. 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前、后刀面2. 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3. 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d、空气介质4. 切削加工时,对外表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刀具材料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工件材料5. 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外表层 的结果。A:剩余应力作用 B:氧化C:材料成分不匀 D:产生回火6. 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 A:进给力 B:背向力 C:主切削力 D:总切削力7. 前刀面上消灭积屑瘤对
10、有利。A:精加工 B:半精加工 C:光整加工 D:粗加工8. 钻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D:空气介质9. 为消退一般机床主轴箱体铸件的内应力,应承受 A: 正火B: 调质 C: 时效D: 外表热处理10. 定位误差主要发生在按 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A: 试切法B: 调整法 C: 定尺寸刀具法D: 轨动法三、问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 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2. 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3. 简述尺寸链中增环、减环推断方法?4. 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5. 浅谈划分加工阶段的缘由?四、综合分析题前 3 题 6 分,最终一题 12 分
11、,共 30 分1. 指出图示哪种粗加工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2. 以下图中存在构造工艺不合理之处,说明缘由并改图。3. 定位原理分析:以下图所示零件,各平面和孔已加工完毕,现在工件上铣槽,试: 指出必需限制的自由度有哪些;选择定位基准面; 选择定位元件,并指出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ZYX4. 依据六点定能原理指出以下图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 12汽车制造工艺学试题二参考答案一、推断题1、2、3、4、5、6、7、8、9、10、二、选择题1A2B3C4B5A6B7D8B9C10B三、问答题1、1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
12、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外表。(3)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外表本身作为定位基准。(4) 互为基准原则对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外表,可以承受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5) 牢靠、便利原则 应选定位牢靠、装夹便利的外表做基准。2、1 粗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切除大局部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2)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外表的加工,并为主要外表的精加工作好预备。3) 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外表到达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4) 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外表,需进展光整加工,主要用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外表粗糙度值。3、一是依据定义,另一是顺着尺寸链
13、的一个方向,向着尺寸线的终端画箭头,则与封闭环同向的组成环为减环,反之则为增环。4、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 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关心工具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艺定额 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填写工艺文件。5、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等缘由,工件的加工余量往往不是一次切除,而是分阶段逐步切除的。四、综合分析题1、图示 a 方案较好,a 方案先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再以床腿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有利于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较均匀,提高导轨面的耐磨性。 2、键槽的尺寸、方位一样,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
14、槽,效率较高。3、 必需限制的自由度: X、Z、X 、Y 、Z 选择定位基准面:第一基准:工件底平面 A;其次基准:工件上侧面 B;第三基准 C:孔允许不选 选择定位元件:第一基准承受支承板定位限制了 3 个自由度;其次基准承受两个支承销定位限制了 2 个自由度;第三基准承受削边销定位限制了 1 个自由度。4、1底面支承钉:X 转动,Y 转动和 Z 移动 活动 V 形块:Y 移动;左面:X 移动,Z 转动2V 形块:Y 移动,Z 移动,Y 转动,Z 转动 关心支承:不限定汽车制造工艺学模拟试卷三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 、推断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 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退
15、。2. 工序力量系数与被加工工件工序公差无关。3.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4. 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遵循了互为基准原则。5. 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关心支承可每批调整一次。6. 承受六个支承钉进展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6 个自由度。7. 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8. 现代制造技术是一门信息、光、电学科融合的综合体。9.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只包括毛坯的制造和零件的机械加工。10. 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都是特种机械加工方法。 二 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问题的空格内每题 2 分,共 20 分1. 车削一批工件的外圆时,先粗车一批工件
16、,再对这批工件半精车,上述工艺过程应划分为 A:二道工序B:一道工序C:二个工步D: 一个工步2. 外形简单的零件毛坯如壳体应选用A:铸件B:锻件C:型材D:焊件3. 粗基准选择时,假设要保证某重要外表余量均匀,则应选择 A:余量小的外表B:该重要外表C:半精加工之后D: 任意4. 工件的调质处理一般应安排在 A:粗加工前B: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C:精加工之后D:任意5. 大批量生产的外形较简单的中小型轴宜选用的毛坯是A:铸件B:自由铸C:模锻件D:渗碳淬火6. 由一个工人在一台设备上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局部工艺过程,称为 A:走刀B:工步C:工位D:工序7. 提凹凸碳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
17、加工性,常承受 A:退火B:正火C:回火D:淬火8. 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常实行 A:完全互换法B:分组装配法C:调整法D:大数互换法9. 当精加工外表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选择定位精基准的原则是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10.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外表要求尺寸精度较高、外表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承受的加工方案为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D粗磨精磨三、问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 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2. 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3. 简述尺寸链中增环、减环推断方法?4. 简述制定工艺规程
18、的步骤?5. 浅谈划分加工阶段的缘由?四、综合分析题前 3 题 6 分,最终一题 12 分,共 30 分1.指出图示哪种粗加工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2.以下图中存在构造工艺不合理之处,说明缘由并改图。3.定位原理分析:以下图所示零件,各平面和孔已加工完毕,现在工件上铣槽,试: 指出必需限制的自由度有哪些;选择定位基准面; 选择定位元件,并指出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ZYX4.依据六点定能原理指出以下图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 12汽车制造工艺学试题三参考答案一、推断题1、2、3、4、5、6、7、8、9、10、二、选择题1A2A3B4B5C6D7B8B9D10C三、问答题1、1基准重合原则
19、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外表。(3)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外表本身作为定位基准。(4) 互为基准原则对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外表,可以承受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5) 牢靠、便利原则 应选定位牢靠、装夹便利的外表做基准。2、1 粗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切除大局部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2)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外表的加工,并为主要外表的精加工作好预备。3) 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外表到达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4) 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外表,需进展光整加工
20、,主要用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外表粗糙度值。3、一是依据定义,另一是顺着尺寸链的一个方向,向着尺寸线的终端画箭头,则与封闭环同向的组成环为减环,反之则为增环。4、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 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关心工具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艺定额 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8填写工艺文件。5、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等缘由,工件的加工余量往往不是一次切除,而是分阶段逐步切除的。四、综合分析题1、图示 a 方案较好,a 方案先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再以床腿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有利于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
21、较均匀,提高导轨面的耐磨性。 2、键槽的尺寸、方位一样,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效率较高。3、 必需限制的自由度: X、Z、X 、Y 、Z 选择定位基准面:第一基准:工件底平面 A;其次基准:工件上侧面 B;第三基准 C:孔允许不选 选择定位元件:第一基准承受支承板定位限制了 3 个自由度;其次基准承受两个支承销定位限制了 2 个自由度;第三基准承受削边销定位限制了 1 个自由度。4、1底面支承钉:X 转动,Y 转动和 Z 移动 活动 V 形块:Y 移动;左面:X 移动,Z 转动2V 形块:Y 移动,Z 移动,Y 转动,Z 转动 关心支承:不限定汽车制造工艺学 模拟试题四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22、成绩 一、名词解释1. 工艺过程:2. 工序:3. 生产纲领:4. 定位:5. 设计基准:6. 六点定位原则:7. 加工精度:8. 粗基准:9. 夹紧:1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1. 工位:12. 工步:13. 经济精度:14. 大量生产:15. 工艺基准: 二、问答题1. 钻头麻花钻头的构造与组成?2. 什么是基准重合的原则?3. 机床夹具的组成?4. 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时,用那些定位元件定位?5. 机床夹具的作用? 三、综合分析题1.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2. 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3. 热处理工序安排原则?4. 如何评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5. 连杆的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
23、艺学 模拟试题四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工艺过程:指在生产过程中,转变生产对象的外形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2. 工序:一名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局部工艺过程,称为工序。3. 生产纲领:指企业在打算期内应生产的汽车产品的产量和进度打算。4. 定位:将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机床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定位。5. 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承受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6. 加工精度:加工精度:指零件在机械加工以后的尺寸几何外形和各外表见的相互位置等实际数值与抱负数值想接近的程度。7. 粗基准:用未经加工过的外表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8. 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
24、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9.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机床设备上利用切削刀具或其他工具利用机械力将毛坯或工件加工成零件的过程。10. 工位:为了完成肯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后,工件与机床夹具或设备的可动局部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局部的位置变动后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局部工艺过程,称为工位。11. 工步:在加工外表、切削刀具及切削用量中的主轴转速与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局部工艺过程,称为工步。12. 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承受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该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13. 大量生产:
25、一台机床设备上常年进展某一零件的某 12 个固定工序内容的加工这样的生产类型称为大量生产。14. 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承受的基准为工艺基准。二、问答题1. 钻头麻花钻头的构造与组成?答:构造分为三局部:工作局部切削局部和导向局部、柄部、颈部2. 什么是基准重合的原则?答:装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可以直接保证装配精度 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可以直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可以避开进展简单的尺寸换算,还可以避开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3. 机床夹具的组成?答:定位元件用以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的元件 夹紧装置工件定位后,将工件夹紧的装置对刀导向元件用于确定或引导刀具,能使刀具相对于机
26、床夹具的定位元件取得正确位置的元件 连接元件保证夹具在机床上定位和夹紧用的元件 其他元件及装置如分度转位装置 靠模装置等 6夹具体连接夹具各元件及装置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根底件4. 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时,用那些定位元件定位?答支承钉 支承板 可调支承 自位支承 关心支承5 机床夹具的作用?答:保证加工精度 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三、综合分析题1.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答机床误差如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刀具误差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压移 工艺系统的热变形 工件内应力剩余应力其他缘由如测量,调整等误差2. 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答先加工基准外表,后加工其他外表先安排粗加工,
27、后安排精加工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先加工主要外表,后加工次要外表3. 热处理工序安排原则?答 为提高工件材料外表硬度等物理力学性质,而进展的各种热处理工序如淬火等,通常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为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而进展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为消退工件内应力而进展的热处理工序,要依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进展安排。如何评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 答零件构造要素的标准化尽量承受标准件 和通用件提高产品的继承性 承受切削加工好的材料 具有牢靠定位用的定位基准和夹紧外表 抑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保证能以高生产率加工 保证刀具能正常工作 和改善刀具的工作条
28、件零件加工时应当具有足够的刚性。5. 连杆的制造工艺?答连杆的机构特点及构造公艺性分析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连杆主要外表的机械加工连杆的检验汽车制造工艺学 模拟试题五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6.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形。7.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和_ 。8. 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研磨、超精加工及_等方法。9.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10. 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转变生产对象、及的过程。11. 零件的、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12. 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承受符合标准的设备,
29、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13.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14. 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加工精度就越。15. 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6.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7.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18.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加工精度就越。19. 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和三个方面。20. 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 量掌握法。21. 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22.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23. 工艺上的 6原则是指有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范围内 、主动及自动测24.
30、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毛坯25. 外表剩余拉应力会_ 加剧或减缓疲乏裂纹的扩展。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8 分1. 加工铸铁时,产生外表粗糙度主要缘由是残留面等因素引起的。A塑性变形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C积屑瘤D切屑崩碎2. 在车削瘦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承受较大的车刀进展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D副偏角和后角3. 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主轴回转精度B导轨误差C 传动链误差D测量误差4.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A保证主轴孔外表加工余量均匀B保证箱体顶面的
31、加工余量均匀C 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D削减箱体总的加工余量5. 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 A试切法B调整法C成形运动法D划线找正安装法6. 车床上安装镗孔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将会比标注角度A前、后角均变小B前、后角均变大C 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角变大,后角变小7. 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 A YW 类BYT 类CYN 类DYG 类8. 定位基准是指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
32、共 50 分 1减小受迫振动的措施?2.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3. 周密车削的必要条件?4. 某一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的装夹如图 1(a)所示。图中:前顶尖为固定顶尖,后顶尖为活动顶尖。问:零件加工后消灭如图 1(b)所示的外形误差,试分析造成该外形误差的可能缘由是什么?5. 简述六点定位原则以及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的概念。三、分析题共 22 分(b)(a)1. 试分析图 2 所示零件的构造工艺性,分别指出图2 (a)、图 2 (b)的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11 分图 22. 指出以下图所示零件需限制的自由度。11 分汽车制造工艺学 模拟试题四 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3、 20 分1.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2.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外表质量。3. 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5. 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转变生产对象 外形 、 尺寸 、 相对位置、及 性质 的过程。6. 零件的 几何(尺寸,外形,位置)精度、 外表质量 、物理机械 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7. 加工经济精度 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承受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8
34、.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 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9. 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 小大,加工精度就越 高低 。10. 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获得高的生产率。11.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使各主要外表到达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12.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 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 、 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 、 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 、 工件的安装误差 。13.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 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14. 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有用性、牢靠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15. 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定尺寸刀具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掌握法
35、。16.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17.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18. 工艺上的 6原则是指有99.73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范围内19. 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毛坯20. 外表剩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乏裂纹的扩展。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8 分1. 加工铸铁时,产生外表粗糙度主要缘由是残留面等因素引起的。DA塑性变形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C积屑瘤D切屑崩碎2. 在车削瘦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承受较大的车刀进展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A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D副偏角和后
36、角3. 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CA主轴回转精度B导轨误差D 传动链误差D测量误差4.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AA.保证主轴孔外表加工余量均匀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D 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D削减箱体总的加工余量5. 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 BA试切法B调整法C成形运动法D划线找正安装法6. 车床上安装镗孔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将会比标注角度DA前、后角均变小B前、后角均变大D 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角变大,后角变小7. 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
37、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 AYW类BYT类CYN类DYG类8. 定位基准是指C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减小受迫振动的措施?【答案】受迫振动是由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所引起的,其振动频率等于激振力的频率或为激振力频率的倍数,可依据振动频率找出振源,并实行适当的措施加以消退。主要途径包括:1削减激振力 2调整振源频率 3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4实行隔振措施 (5)承受减振装置2.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答案】在肯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低的本钱,依据打算规定的速度
38、,牢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3. 周密车削的必要条件?答:周密车削的必备条件包括:1周密车床要求车床实现周密的回转运动和周密的直线运动。(2) 车刀车刀对加工外表的粗糙度起打算性作用。(3) 加工环境包括消退振动干扰及保持稳定的环境温度。4. 某一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的装夹如图 1(a)所示。图中:前顶尖为固定顶尖,后顶尖为活动顶尖。问:零件加工后消灭如图 1(b)所示的外形误差,试分析造成该外形误差的可能缘由是什么?答:工件短而粗,刚性好,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不易变形,而前后顶尖有肯定刚性,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肯定的相对位移,故刀具位于两头位移较大,零件加工后就消灭如图1(b) 所示的外形误
39、差5. 简述六点定位原则以及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的概念。承受六个定位支承点合理布置。使工件有关定位基面与其相接触,每一个定位支承点限制了 工件的一个自由度,便可将工件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使工件在空间的位置被唯一地确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件的六点定位原则。依据零件加工要求,六个自由度都应限制加工时,这种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的定位方式称为完全定位。依据零件加工要求应当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的定位方法称为不完全定位。如工件在某工序加工时,依据零件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而未被限制的定位方法称为欠定位。 欠定位在零件加工中是不允许消灭的。三、分析题共 22 分1. 试分析图 2 所示零件的构造工艺性,分别指出图2 (a)、图 2 (b)的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11 分(b)图 2(a)答:图 2 (a)孔底部为平面,不易加工图 2 (b)小齿轮的齿面无法加工完整图 A:底部应当为尖角图 B:两齿轮间应有退刀槽答案:左图 A 需限制 4 个自由度即 : 5 分右图 B 需限制 5 个自由度即 : 5 分2. 指出以下图所示零件需限制的自由度。11 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