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23年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23年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细心下,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进展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建立全省绿色畜牧业基地为目标,以扩量提质增效为总抓手,着力加快肉牛产业进展步伐,全面提升生猪产业进展水平,努力推动肉鸡产业起步进展,重点工作有了较大突破,整体工作保持了良好的进展势头。 一、畜牧业生产状况 至目前,全县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到达12.23万头和2.1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2和5.9;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到达17.44万头
2、和6.9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4和6.1;羊饲养量和出栏量到达2.75万只和0.9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3和3.2;鸡饲养量和出栏量到达120.3万只和41.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9和5;肉、蛋、奶产量到达8536.5吨、1015.7吨和658.9吨,同比分别增长10.4、1.3和6.8。 三、重点工作推动状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要求,第一季度我们突出抓了五项重点工作的推动落实。 1、突出扩量提质,产业开发进展顺当。肉牛产业以草食畜牧业进展行动为载体,抓规模,抓质量、抓示范,建成万头养牛乡10个,千头养牛村42个,百头养牛社216个,十头以上养牛大户2418户。生猪产业
3、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抓调整、抓预警,抓提高,建成万头养猪乡2个,百头养猪场(小区)2个,5000头以上养猪 村12个,30头以上养猪专业户3311户。肉鸡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抓规划、抓根底、抓培训,起草了201*年肉鸡养殖实施方案,对乡镇兽医站18名技术干部进展了肉鸡养殖培训,为全县全面启动肉鸡养殖供应了技术支撑。组织人力先后赴陕西宝鸡、内蒙古突泉现场参观学习了肉鸡养殖和圈舍建筑技术。 2、落实综合措施,疫病防控全面加强。调购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疫苗24.3万头(份),消毒药品1000公斤,为村级动物防疫员每人配发了乳胶手套、雨鞋、
4、听诊器、充电式手电筒,注射器、针头等物资,3月15日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开头,猪、牛、羊、禽的死亡率稳定掌握在4%、1%、3%、8%以内。指导12家养殖小区、规模场(户)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落实消毒措施。切实强化动物卫生监视工作,运输、屠宰检疫率到达100%;组织开展生产、流通、屠宰环节以及活畜禽交易市场的监视治理工作,全面落实病死畜禽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转运和实施无害化处理的“四不一处理”制度,没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强化行政执法,行业监管成效明显。仔细贯彻落实市政府和省农牧厅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相关要求,狠抓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兽用生物制品等畜牧生产投入品
5、的市场治理,兽药饲料质量抽检合格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对全县72家奶牛养殖户存栏的882头奶牛进展了化验监测,未发觉在养殖过程中添加非法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组织开展龙头企业、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登记备案工作,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全程记录畜禽种苗来源、品种、数量、免疫,兽药、饲料投入品使用,养殖过程中的疫病、死亡,以及经检疫合格后上市的产品主要销售去向等状况,监视落实休药期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养殖环节监视治理逐步标准。 4、加快科技推广,效劳水平得到提升。坚持从强化效劳功能入手,以设施技术为根底,良种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动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推广,调购液氮4
6、00立升,冻精201*支,完成黄牛冻配改进3120头,新进展规模养殖专业村1个,累计到达33个;新增规模养殖大户32户,累计到达6344户,养殖畜禽总量63.78万头(只),占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的35.9%,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 5、多方连接争取,工程建立稳步推动。坚固树立进展抓工程的理念,仔细组织实施,多方连接争取。一是狠抓工程实施。201*年乡镇兽医站根底设施建立工程,建成乡站兽医站5个,购仪器设备162台件,完成投资79万元;动物疫病预防掌握中心根底设施改扩建工程,新建业务用房45,改扩建试验室200。购仪器设备16台(件),完成投资57万元;党原乡高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工程
7、,改造猪舍10栋2400,新建排污管道300m,购饲养设备、防疫设备、粪污处理设备32台套,完成投资45.86万元。二是强抓工程争取。调研论证了党原乡丁寨村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改扩建工程,工程已经市农牧局、市发改委审定上报省农牧厅。三是大抓工程储藏。论证储藏百万元以上工程8项,规划总投资9.35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猪饲养本钱上升。一是饲料价格上涨。从201*年5月玉米价格不断攀升,价格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去年5月份玉米价格每1.36元/公斤,201*年2月玉米到达2.0元/公斤,每公斤增长0.6元左右,增长了47。同时豆粕等蛋白原料价格持续高位,一度到达4元/公斤,进一步推动了饲
8、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养猪本钱。二是人工本钱增加。虽然由于品种改进和饲养技术的进步,今年各种规模生猪平均饲养天数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用工数量也随之 削减,但由于农夫收入快速增长,劳动日工价提高,致使人工本钱均有肯定的增加。 2、生猪生产供大于求。受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的优待政策的吸引,大量的相关企业和不养猪的农户进入养猪行业,已有的规模场扩大规模,使能繁母猪存栏比例过高,由于母猪总体存栏量大,生猪存栏量依旧较大,生猪出栏量相对增加,生猪生产供大于求. 3、疫病风险依旧存在。新发疫病种类不断增多,混合感染、多重感染、继发感染普遍,对养殖户的饲养、治理、疫病防治、经营等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局部养殖户
9、尚不具备这些素养,难以满意生产的需要,同时,在市场低迷的状况下,局部养殖户为节省本钱而放松防疫工作,疫病风险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准备 下一步,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下功夫抓好五项工作: 1、全力抓好产业开发。一是抓好草食畜牧业进展行动,新建肉牛养殖专业村3个,培育“一户一棚一池”模式肉牛养殖示范户127户,户均新建暖棚牛舍1栋33平方米,青贮池1座30立方米,配套铡草机1台,养牛5头(其中能繁母牛3头)。二是做好生猪产业的提质增效,新增万头养猪乡1个,5000头规模养猪村4个,50头以上规模养猪大户150户。三是抓好肉鸡
10、标准化养殖小区建立,新建养殖小区(场)4个,进展5万只肉鸡养殖大户24户,出栏肉鸡120万只。 2、全力抓好疫病防控。全面落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防疫制度,加快建立补栏畜禽补免及免疫后畜禽适时强化免疫机制,确保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免疫密度到达 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到达70%以上。坚持动物耳标、免疫证、免疫档案“三位一体”的免疫标识制度,规模养殖场(户)动物耳标佩带率到达100%,散养户不低于80%;切实强化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工作,检疫率到达100%; 3、全力抓好行政执法。以强化全程监管为重点,严峻打击
11、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和制作、销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标准畜牧业投入品市场。监视落实休药期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场)档案建立到达100%。 4、全力抓好科技推广。新建黄牛冻配改进点18个,完成肉牛冻配改进4万头,其中南德温肉牛2.4万头,力争使全县肉牛良种化程度在现有根底上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新建各类青贮池10万立方米,青贮玉米秸秆15万吨以上,力争使全县玉米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率到达71%以上。新增规模养殖专业村5个,新进展规模养殖大户300户;新建暖棚圈舍300座,新增暖棚养畜1万头(只)。 5、全力抓好工程建立。
12、严格根据工程建立要求,切实抓好草食畜牧业进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等根底设施建立工程及政策性补贴等国家和省投工程的实施、完善和验收工作,集中抓好前期工程的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力争使工程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供应资金支持。 二一年四月六日 扩展阅读:景泰县畜牧兽医局201*年工作总结(草稿) 景泰县畜牧兽医局20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需升位”的总体要求,以“畜牧业提升年”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建立为契机,狠抓了动物防疫、动物检疫、畜牧业产业构造调整、畜
13、牧生产方式转变、畜禽品种改进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防范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进展态势。现将201*年全县畜牧业生产状况和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经济及生产状况 201*年,全县生猪饲养量到达36万头,其中出栏22万头,同比增长6.5%和6.2%;牛饲养量到达7082头,其中出栏1200头,同比增长24%和25%;羊饲养量到达120万只,其中出栏65万只,同比增长4.2%和4.5%;家禽饲养量到达98.5万只,其中出笼34.6万只,同比增长7.7%和8%。特色养殖方面:饲养生殖母兔为1.2万只,年出栏肉兔30万只;饲养肉驴为7300头;饲养鸵鸟为30只。全县肉类总产量到达1.
14、96万吨,同比增长6.5%;禽蛋总产量为0.36万吨,同比增长16%;鲜奶总产量到达0.42万吨,同比增长23%;畜牧业总产值到达2.8亿元,同比增长16%。 全县已建成养猪小区38个,建成万头猪场(户)2个,千头猪场25个,百头猪场(户)540个;建成肉牛养殖小区6个,千头肉牛育肥场3个;建成奶牛养殖小区4个,千头奶牛场1个,500头奶牛场2个,百头奶牛场2个;建成养 羊小区29个,千只羊场8个,500只羊场(户)22个,百只羊场(户)900个;建成养鸡小区16个,万只以上标准化蛋鸡场13个,千只养鸡场(户)124个。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安康进展。一是
15、全面落实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强制性免疫工作。全年共投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30多万元,积极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性免疫工作。全年共累计免疫注射猪O型口蹄疫苗23.49万头,密度达99.82%;牛双价口蹄疫疫苗0.87头,密度达100%,羊双价口蹄疫疫苗91.51万只,密度达99.69%;鸡禽流感疫苗88.95万只,密度达100%;猪蓝耳病疫苗22.44万头,密度达100%;猪瘟23.54万头,密度达99.57%;鸡新城疫88.29万只,密度达98.74%,有效地掌握了重大动物疫病
16、的发生和流行,全县畜牧业生产保持着稳定、安康进展的良好势头。二是积极开展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预报体系。依据省、市动物疫病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免疫抗体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共采血清854份,送省兽医试验室做了抗体效价监测试验,抗体合格率均到达100%;同时做了480只羊和629头牛的布病检测,均没有发觉阳性监测合格率达100%。通过疫情监测工作,为全县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供应了科学依据,确保了防治效果。 (二)加大动物卫生监视检疫工作力度,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坚持以检促防抓好动物检疫工作,积极推动和完善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强化动物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工
17、作,做到“上市必防,有宰必检”。全年共宰前检疫猪1.1756万头,羊1.2642万只,大牲畜0.9824万(头、匹),检疫各类动物产品97.8万公斤,肉品受检上市率达100%,出证率达100%,同时在宰后检疫中检出可疑染疫动物11头,其中猪瘟胴体9头,猪丹毒胴体5头,病害肉类211公斤,检出的染疫动物和病害肉类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全部进展了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调运和流通环节的检疫工作,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车辆进展仔细检疫和消毒。全年共检疫运输动物5.56万只(头、匹),其中生猪0.51万头,羊只2.56万只,大性畜(牛、马、驴)0.23万头(匹),禽类2.26万只,检疫动物产品
18、291万公斤、(毛、骨、皮张、蹄等),消毒过境车辆0.26万辆。有效杜绝了流通环节动物疫情的传播。三是加大兽药、饲料行业的监管力度。积极协作省市县执法部门,不定期开展兽医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和质量打假活动,全年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办理各种违法案件12次,罚没金额2696元,查获各类假兽药、过期兽药、伪劣兽药518袋,174盒。有效标准了兽药、饲料市场的经营秩序。四是准时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围绕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三个关键环节,完善制度,加强监测,对于不具备开办生鲜乳收购站条件的兰炼三联农牧公 司奶牛场临时予以关闭,通过不定期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了牛奶市场的平稳供给和奶业生
19、产的安康进展。 (三)突出养殖小区建立,大力进展规模化、生态化养殖 一是重点抓好养殖小区建立。根据“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的要求和“五统一分”的养殖小区建立原则,积极兴办猪、牛、羊、鸡四大产业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立,201*年建成养殖小区11个,其中养猪小区2个,养牛小区3个,养羊小区4个,养鸡小区2个。二是大力进展规模养殖。引导扶持养殖户进展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规模养殖场,指导和帮忙规模养殖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市场,提升带动力量。201*年,新建成千头猪场2个,千头羊场3个,百头肉牛场3个,千只鸡场2个。全县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到达1600户,5头以上规模养牛户到达13
20、6户,5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到达2200户,千只以上规模养鸡户到达137户,规模养殖产值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三是积极进展生态养殖,大力推广林下养殖生态滋补鸡立体种养,在红水镇、上沙沃镇、草窝滩镇、一条山镇、五佛乡等5个乡镇和条山集团进展枸杞园生态放养滋补鸡,面积达1000亩,放养鸡10万只,涉及养殖大户12家;积极探究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我县顺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全市首家引进益康发酵床养殖技术,建成生态养猪示范基地1处,年出栏生态猪3000多头,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应用,使养殖场实现了省水省工省料和粪便污染的零排 放,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我县屡次组织养殖户进展参观学习,
21、并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 (四)狠抓畜禽品种改进,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加大优良品种引种力度,在原有畜禽良种的根底上,从山东、会宁、省良种羊场等地引进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德克赛尔、杜泊等种肉羊240只,滩羊450只;从内蒙、吉林等地引进西门塔尔等良种肉牛1200头;从兰州猪场、正大猪场等处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种猪300头;从兰州、宁夏等地引进良种肉蛋鸡6万套。有力促进了我县畜牧业的良种化程度。二是标准种畜禽场生产治理,目前,全县共有种畜禽场8个,其中种猪场3个,种羊场3个(201*年新建一个),种奶牛场1个,种鸡场1个。为提高我县畜禽良种供种力量和供种质量,严格根据种畜禽治理条例,加
22、强对现有种畜禽场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监视治理,并从品种引进、饲养治理、人工授精、奶牛冻配等多个方面赐予技术支持,确保种畜禽场能为全县广阔养殖户供应大量的优质种畜。三是积极推广生猪人工授精及牛羊冻精配种技术。依托8个猪人工授精点,4个牛人工授精点和20羊人工授精点,共杂交授配母猪8000头,推广良种仔猪14万头;引进良种高产奶牛冻精1800支,授配母牛900头;引进肉牛冻精800支,授配母牛500头;用引进的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肉羊做终端父本,进展三元杂交技术推广,生殖推广三元杂交羔羊2.4万只。通过一系列品种改进措施的实施,我县的良种繁育体系日益完善、畜禽良种掩盖率到达88%以上。 (五)
23、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畜牧业快速进展 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夫”的理念,根据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大富乳业、昌欣乳业、盛大猪场,康辉养殖、巨宏养殖、杰达清真加工、常兴农牧、昌庆农业、盛大实业等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使其进展成为产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量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舞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场、区)农户”或“合作组织+基地(场、区)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进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对周边村镇农户的辐射带动。目前,全县共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84个,辐射带动农户2万多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六)大力进展草食畜牧业,加快农业产业构造调整步伐 根据省委、省政府“六大行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
24、关于进一步加快草食畜牧业进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全省草食畜牧业进展现场会精神,我县实行多项措施把加快进展草食畜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构造的突破来抓。一是大力宣传我县进展草食畜牧业资源优势和进展前景,宣传草食畜牧业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夫增收渠道、增加农夫收入的重要意义,引导广阔群众积极参加,营造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的社会气氛。二是仔细落实好财政支农政策,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治理和使用,以扶持壮大草畜产业,进展支柱龙头企业为重点,将有限的支农资金捆绑使用,促进支农资金整体效益发挥。201*年我县整合草食畜牧业进展行动工程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暖棚养畜建立工程资金共计647.91万元,建成养羊小区3个,
25、养牛小区1个,种羊场1个,扶持21 户牛羊养殖户建成大中型青贮窖20座1.3万立方米,建成牛羊暖棚4900平方米。通过工程整合,撬动民间资金1.2亿元投资进展草食畜牧业,有效促进了我县草食畜牧业的快速进展。三是制定出台一系列进展草食畜牧业嘉奖政策,促进草畜产业做大做强。养殖小区嘉奖政策。每新建一个养殖小区(场),养羊500只以上,养牛200头以上,县上补助每个小区(场)水电路根底设施建立资金10万元。良种引进嘉奖政策。养殖户引进良种奶牛100头以上,县上嘉奖10万元,引进良种奶牛200头以上,县上嘉奖20万元;引进良种肉牛100头以上,县上嘉奖5万元,引进200头以上,嘉奖10万元。规模养殖嘉
26、奖。养牛规模到达200头以上,养羊规模到达500只以上,并配套建立青贮窖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县上一次嘉奖3万元。养殖贷款补贴政策。对于新建养殖小区的贷款(规模:牛100头以上,羊500只以上),政府将赐予贷款贴息,阅历收合格后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分年度赐予补贴,贴息期2年。同时,将养殖大户等经济能人选进村两委会班子,推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挥“致富一人、带动一方”的能人效应,带动农户进展草畜业。 (七)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畜牧业投入。 一是加大工程争取力度。主动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抢抓当前国家推动农村改革进展、拉动内需、支持甘肃经济社会进展的三大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
27、,并强化工程资金整合使用力度,在资金渠道不改、用途不变的原则下,将工程资金进展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办 大事,提高畜牧业工程建立效益,201*年共落实工程资金万元。二是争取金融部门的资金扶持。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进展养殖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尽量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切实解决养殖户融资难的问题。201*年,全县从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共贷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进展养殖业。三是引导社会力气投资畜牧业。全县上下积极制造进展规模养殖的良好环境,发动鼓舞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企业老板兴办规模养殖场,201*年,投入畜牧业的民间资金到达1.4亿元,为我县畜牧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八)加强草原
28、建立与爱护,加大秸秆饲料开发利用。一是仔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进一步实施依法治草。加强草原执法日常监视,加大草原违法案件的查处,集中力气查处非法开垦草原和非法占用草原案件。依法开展草原资源调查勘测,确定草原权属,核发草原使用权证,推动草原划定工作。做好草原防火防灾和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草原灾难,提高草原生产力。二是围绕肉牛、奶牛、肉羊等草食家畜产业园区建立和养殖小区建立,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搞好青贮饲料加工,提高秸秆利用率。201*年,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其中省级补助65万元),新建青贮窖2万m,使全县青贮室到达6万多立方米,年青贮饲料6.2万吨,氨化饲料100多吨,
29、秸秆综合利用率到达45%。通过秸秆青贮氨化,变废为宝,把潜在的丰富饲料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起来,为我县牛羊产业大进展供应了充分的饲草保障。 (九)努力推广畜牧有用技术,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一是加强县、乡、村三级畜牧科技人员的业务培训,特殊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检疫员、配种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学问水平和工作力量。全年共举办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技术人员130人次。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阳光工程”培训规划,举办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360人次。同时,结合“阳光工程”在全县多个乡镇举办了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会,培训养殖户600多人。三是屡次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各养殖场进展畜牧科技学问培训,共开展培训12场、次,培训农夫32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00份。培训内容涉及到奶牛饲养治理技术、牛羊品种改进技术、牛羊育肥技术、养鸡技术、特种养殖技术、动物防疫和牲畜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和青贮饲料技术等新技术和有用技术。通过培训,使养殖户的饲养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十)抓水产养殖工作,大力进展休闲渔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泾川县畜牧兽医局20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