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的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雀的教案5篇.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灰雀的教案5篇学问力量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惋惜”、“果真”、“诚恳”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恳男孩的宠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预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宠爱。列宁每天漫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
2、动画:列宁在树下仰视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觉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 师:列宁在四周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观察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1)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 (师巡察,辅导) (2)检查学生自读状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
3、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 (学生自读后抽查) (体会出列宁特别焦急、惋惜的心情。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怀。)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4比拟体会。 (多媒体:课后其次题(2)的句子。) 师:教师也认真体会了这句话。来,认真听听教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特别惋惜的心情。(师读) (抽生读) 5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焦急、担忧、惋惜、关怀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 (师板书:爱 灰
4、 雀 爱 列宁 男孩 师:可是,列宁宠爱的灰雀毕竟哪儿去了,聪慧的孩子们,你们能告知列宁吗 (学生七嘴八舌答) 师: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争论争论! (师巡察,并参加争论,然后检查争论状况。)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 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焦急地问“孩子,你观察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留意体会列宁
5、焦急的心情。(生接读)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观察,我没观察。” (师教读,生读。) 师:可怜的小生命毕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肯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缄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惋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怀地问 “会飞回来” (假如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决地说 :“肯定会飞回来!” (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
6、读再体会。)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打算怎么做? (放鸟归园) 板书: 7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表达语。(2)去掉表达语,直接朗读“对话”。)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表达语言。) 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三、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 (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
7、好朋友。 (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师表达12自然段。)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答复吗) 2师:是啊,教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争论争论吧。 (生同桌争论,师巡察并参加争论。) (体会列宁敬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损害这个得意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师:你们肯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快乐吧!拿起书来,高快乐兴
8、地读读课文最终三个自然段。 鼓励学生美滋滋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师: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仔细书写,师巡察辅导。表扬学生卓有见地的话语。 (师插话:99昆明世博会的胜利举办,不是已经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爱吗) 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其次课时 一、感情朗读。 二、阅读评价。 三、领悟表达特点。 四、生字识记与书写。 五、布置作业。 1、写本课的生字与词语。 2、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教后小结: 情融于课文,却溢于言表,如何让学说真实地感受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必需让学生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世
9、界去走一遭。学习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列宁和孩子,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读,让情感谢发情感,让心灵滋养心灵,学生读得投入,感情读效果特别好。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灰雀的教案2 学习目标 1熟悉“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漫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恳的表现。 课前预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
10、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沟通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沟通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日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宏大首领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状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 “胸(xing)脯(p)”、“白桦(hu)树”。留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展读书竞赛,相互提提意见
11、、帮忙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详细写列宁查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详细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知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动听”、“来回跳动”、“惹人宠爱”。 3教师引读列宁宠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奇妙结尾、设置悬念:其次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围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连续学习。 灰雀的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12、 2、学习1-10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 4、初步懂得做错事情应当改正的道理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灰雀得意品析人物对话。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超群的育人之道。 一、谈话导入,走进中外名人的世界 1、上课之前,教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有自信吗? 2、那好,教师问你们,你们知道嘉兴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徐志摩、金庸、茅盾。) 看来,我们嘉兴的名人还真不少啊。 3、除了我们嘉兴,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名人,俄国的列宁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教师给列宁爷爷制作了一张“名片”,请大家观看一下。 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
13、创始人 列宁 苏维埃政府主席 (18701924) 从名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走进文本 1、导入:了解了列宁,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列宁有关的课文。 2、示题齐读,设疑:那是几只怎样的灰雀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先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 3、读了课文第一遍,你觉得灰雀是怎么样的?(指名说) 评:是的,据我了解,灰雀的确是一种特别美丽的鸟。 是嘛!我想那声音肯定特别好听。 4、示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动听地唱歌,特别惹人宠爱。 (1)自由读 (2)指名读 评:1、不错 2、你也很棒,特殊是“来回跳动”这个词语念
14、得最棒!谁也能把这个词语念棒了。(多么活泼的灰雀呀) 3、除了“来回跳动”,它还会“动听地唱歌”,“动听地唱歌”这个词谁能读? (3)多么甜蜜的声音啊,我们一起来感受。(齐读) (4)是呀,特别惹人宠爱,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那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三只惹人宠爱的灰雀。(课件展现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看了之后,你们是不是还想读读?再指名读 评:1、果真有进步 2、听了你的朗读,仿佛真的让我看到了漂亮的灰雀,听到了悦耳的歌声。 (6)过渡:这么惹人宠爱的灰雀,我们喜爱,列宁爷爷也喜爱。 5、示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视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常常给它们带
15、来面包渣和谷粒。 (1)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列宁爷爷喜爱灰雀? 评:1、有道理 2、是呀,正由于喜爱他,所以才会特地来看它,还常常给他们带吃的,一起来读好它。 (2)齐读 三、披文悟情,感受列宁超群的育人之道 1、是呀,列宁爷爷也喜爱,可是有一天,(课件展现)他又来到公园,来到白桦树下,却发觉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心里特别焦急。 它究竟到哪儿去了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己读读210自然段,想一想。 2、读中感悟210段 (1)自由读(出示210段内容) (2)过渡: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教师也想参加,可以吗?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案一,来自网! (3)
16、教师读列宁的话,一男生读小男孩的话,一女生读表达局部 (4)听着我们的朗读,你们想读吗?(四人小组合作读) 读完一遍后再换过来读一读。 3、研读小男孩的话 (1)过渡:第三只灰雀,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究竟去哪儿了呢?会回来吗?请大家读读小男孩的话。(出示内容) (2)指名2人答:灰雀去哪儿了? (3)可一开头,他不是说没观察吗?究竟他有没有说实话,让我们来当回小侦探,认真侦探一下。(自由争论) (4)绽开争论 1、没观察,就不行能知道灰雀没有死 2、课文上讲他不敢讲,确定是他一开头没讲实话。(说出来他怕什么) 3、这两位侦探分析的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4、没观察就不行能知道灰雀肯定会飞回
17、来的,而且是一次比一次确定。 (5)看来,他一开头没讲实话呀,既然是在说谎,那么,请大家想一想,他在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怎么想呢?(紧急、慌、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请你。地说一说 (6)师引读:你能说吗?那好,我们也来说一说。 小男孩紧急地说。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7)从小男孩支支吾吾的话中,我们知道的是,灰雀是小男孩捉走的。但我们知道,灰雀肯定会飞回来的,由于小男孩知道,列宁也在深深地期盼着 3、研读列宁的话 (1)示句: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惋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自读,什么是自言自语,你来自言自语地读一读。 (2)列宁真的是自言自语吗?他在说给谁听? (3)列宁在示意什么? (
18、4)你们读懂了列宁心里想说的话,那我想,小男孩他肯定也听懂了。那他又会怎么想呢?(写下来) (5)是这些不愿损害小男孩自尊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也使小男孩从开头的说话支支吾吾,到后来的决心越来越大。 (6)读小男孩后来的两句话(齐读) 可以想象,小男孩最终肯定把灰雀放了。 四、拓展延长,想象灰雀重回枝头的感谢 1、(播放课件)漂亮是大家共赏的,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灰雀又从小男孩手中回到了公园,你听,它们又可以一起在枝头欢快地唱歌了,那么,它们在对谁唱歌,唱的又是什么歌呢?请你做做小灰雀唱唱看。 小结:教师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而快乐,为小男孩改正错误而快乐。 五、写字指导
19、胸脯: 1、说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2、说说写时留意什么 3、生写三个,评议。 灰雀的教案4 【教学要求】 学问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与动物间的友好与真诚。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收集有关列宁的材料,了解列宁的一生及他的奉献。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熟读课文的根底上,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重点难点、关键】 小男孩每次答复时心中的想法。 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列宁的一生及
20、他的奉献。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学习生字新词。 【教具预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让学生收集列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沟通材料,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课文肯定是写什么的? 3、听录音朗读,对比课文。 4、思索:课文讲了什么事? 5、谁情愿说一说你收集到有关列宁的资料? 二、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2、在预习的根底上,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3、着重理解:自言自语:自己与自己说话。郊外:城市四周的地方。 4、开火车拼读生字词。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思索题:(1)列宁在公园里
21、的大树上看到了什么?(2)这三只灰雀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特别喜爱他们? 3、读本段,动手找出相关的句子争论。 4、联系理解:惹人宠爱:指灰雀特别逗人宠爱。 5、指导朗读,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四、总结 这只得意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1、讲读21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列宁怎样宠爱小麻雀,以及在他爱鸟的影响下,小男孩怎样自觉订正错误。体会小男孩诚恳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当个知错就改,诚恳的孩子。3、能把自己喜爱小动物的感情表达出来,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具预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配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
22、习导入 1、听写局部生字新词。2、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10自然段 1、听朗读录音。 2、争论作答。(1)当列宁发觉深红色的灰雀不见时,是怎么问小男孩的?小男孩又是怎么答复的?从中说明什么?(2)分角色朗读二人对话,从中体会小男孩说话时的心情。 3、小结:列宁的爱鸟之心感染了小男孩使他订正了错误。 4、再听录音,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思索题,作答。(1)文中“果真”一词是什么含义?(2)这里用上“果真”可与前文哪些照顾?(3)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他在想什么?(4)分角色扮演小男孩,进展内心独白。(5)列宁此时怎么说的
23、?读一读列宁的话,从中你知道列宁明白了什么?(6)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个“诚恳的孩子”? 3、小结:列宁看到那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时,知道男孩是个诚恳的孩子。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变化,读出快乐之情。 四、总结全文 在学习这篇课文中,你受到什么教育? 五、作业 写一个你喜爱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形状、特征、生活习性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宠爱之情。 板书设计 灰 雀 列宁 小男孩 灰雀的教案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18页至120页。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恳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
24、解课文内容,能答复“思索,练习”中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殊留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正音:散,惹,渣,坚。 2、简单写错的字:惹,或,郊。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惋惜:值得惋惜。 欢蹦乱跳:形容安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诚恳:言行跟内心思想全都,不虚假。 4、朗读课文,正音。 四、默读课文,思索课后的问题。 其次课时
25、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自然段。 1、在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请翻开课本第118页,请大家小声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笔画一画。 2、全班争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特别惹人宠爱。列宁特别宠爱它们。) 板:惹人宠爱 3、课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宠爱的? 出示句子: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特别惹人宠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宠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宠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详细、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宠爱。) 4、指导朗读句子(1)。 5、灰雀这么惹人宠爱,课文是
26、怎样说列宁特别宠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常常带 二、讲读其次自然段至最终。 1、师:灰雀这么惹人宠爱,列宁特别喜爱它们。课文还写了哪些人宠爱灰雀? 板:男孩 2、认真默读课文其次自然段至最终,特殊是小孩说的话。 思索: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3、全班争论: (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男孩说:“没观察,我没观察。” 那个男孩原来想告知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肯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决地说。 板:“没观察”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27、?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 “肯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决的说。 板:“肯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 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惋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觉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表达列宁特别宠爱灰雀) 指导朗读句子 4、指导朗读对话。 (1)同位分角色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教师读表达局部。 5、小声自由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思索:课文是怎样写灰雀回来的?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恳的孩子? 板:果真。 (2)四人小组争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恳的孩子? 6、质疑。 7、总结全文。 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宠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知我们有了错误成认了,改正了,就是诚恳的孩子。 板书。规划: 18、灰雀 惹人宠爱 列宁男孩 每次都要“没观察” 常常带“肯定会飞回来” 惋惜果真 学生质疑:(课堂实录) 1、小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抓回去? 2、为什么要用“常常”而不用“经常”? 3、为什么小男孩要抓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 4、为什么写“天气寒冷”,不写“天气严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