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docx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对纯净物进行分类。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1)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2)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可能
2、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良好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良好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注意: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
3、CO、CO 、HCO 、Na CO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22323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 、H22CO 、Na CO323等碳酸盐。3)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氧化物可分为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 O23、CaO、MgO 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 O、SO 等。2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
4、化合物。三、物质转化的规律:1) 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S + O2=点燃= SO2C + O2=点燃= CO2C + 2S = CS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 +H22O = H CO23SO +H22O = H SO23SO +H32O = H SO242) 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Fe + S=FeS2Fe + 3Cl2= 2FeCl33Fe + 2O =点燃= Fe O34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CaO + H2O
5、=Ca(OH)2Na O + H22O = 2NaOHK2O + H2O = 2KOH3) 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 。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C + 2CuO = 2Cu + CO2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1、分类:有机化合物一般含C、H 等元素,因此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 H O22、区别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等。石墨虽然是非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水银(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6、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S + O2= SO22Mg + O2= 2MgO(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4P + 5O= 2P O2252Cu + O= 2CuO2(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C + O= CO (氧气充足)223 Fe + 2O= Fe O2342C+ O= 2CO(氧气不足)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对应的酸2、某些金属氧化物+水对应的碱CO + H22O = H CO23CaO+H2O =C
7、a(OH)2(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 KO+H22O =2KOH紫色。)CuO、Fe O23则不能,因其对应的碱不溶。SO + H22SO + H32O = H SO23O = H SO24三、金属的冶炼1、常见的三种还原剂:C、CO、H 等2C+2CuO = 2Cu+CO23CO+Fe2O = 2Fe+3CO32H +CuO = Cu+H O222、H2还原氧化铜实验:1) 现象: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2) 操作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 H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 H ,2直到试管冷却。3、氧化还原反应:四、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任何
8、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盐和盐、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2、以图为例,选择制取MgCI2的几种方法:1)金属+酸:Mg + 2HCI = Mg CI + H2)金属+盐:Mg + CuCI22= Mg CI22+ Cu3) 酸+碱: 2HCI + Mg(OH)2= Mg CI2+ 2H O24) 酸+盐: 2HCI + MgCO= Mg CI32+ H O + CO225) 盐+盐: MgSO + BaCI = BaSO + Mg CI4242五、物质的鉴别:1、盐酸及盐酸盐的检验:用 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CI+Ag
9、NO =AgCI+HNONaCI+AgNO =AgCI+NaNO33332、硫酸及硫酸盐的检验:用 BaCI2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 SO +BaCI =BaSO +2HCINa SO +BaCI =BaSO+2NaCI242424243、碳酸盐的检验: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CO2 气体。CaCO +2HCI =CaCI +H O+CONa CO +2 HCI=2NaCI+H O+CO322223224、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 试纸。六、物质的推断:寻找突破口。1、常见沉淀Cu(OH)2蓝色沉淀;Fe(OH)红褐色沉淀;AgCI、BaSO
10、34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2、溶液颜色Cu2+溶液蓝色:CuSO4溶液、CuCI2 溶液为蓝色;Fe3+溶液黄色:FeCI3溶液为黄色;Fe2+溶液为浅绿色:FeCI2溶液、FeSO4溶液为浅绿色。3、氧化铜和碳粉为黑色,铜为红色。七、物质的俗称:烧碱、苛性钠(NaOH);纯碱、苏打(Na CO23);熟石灰、消石灰: Ca(OH) ;2生石灰:CaO;大理石、石灰石:CaCO ;胆矾:CuSO 5H O342八、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问题:相互间能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离子间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例如:H+和OH-,Ag+和CI-,Ba2+和SO42-,H+和CO
11、32-等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3、背景: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碱性溶液中有大量的OH-。第三章基础知识分析第一节雪崩时的能量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人造卫星: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特技跳伞: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植物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水电站(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二节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 功的计算公式:W=Fs=Pt 功的单位:焦3. 功率1)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12、叫功率。3)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Fv。4)功率的单位: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5)1 千瓦=1000 瓦;1 兆瓦=106瓦第三节 一、杠杆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2.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3、 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4、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二、杠杆的分类1)L1L2 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
13、、老虎钳、道钉撬等。2)L1L2 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3)L1=L2 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三、滑轮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F=1/nG,拉力所 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我们把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2)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
14、那部分功。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W 有用/W=Gh/FL100。5)W 总=W 有用+W 额外;W 有用W 总;1 3.研究杠杆的平衡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大小)。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 和阻力臂L2 的大小。4)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4.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1)光滑斜面:FL=Gh W 额外=0 =100;2)有摩擦的斜面:W 总=FL W
15、 有用=Gh W 额外=FL=Gh/FL;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第四节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2、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相同时,高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高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3)同一物体的弹性 形变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1)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物
16、体的速度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弹性形变减小,速度增大。4、机械能守恒1)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2)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多少;势能减小了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第五节1.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 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微粒作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1)内能的单位:焦耳。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就减小。但是物体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九年级 科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