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忙学生坚固地把握字形。 教具预备: 自制的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见过洞庭湖吗,它漂亮、富裕是出名的鱼米之乡,你想去看看吗? 板书课题。洞庭鱼米乡 二、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 1、自由轻声读,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 2、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把握状况。 三
2、、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现在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在心里读,也可以和同桌读。要求:遇到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娃娃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嬉戏:捞鱼儿)你瞧,这些鱼儿活蹦乱跳的,多得意呀,哪些小朋友情愿来认一认它们? 重点指导:“祖、仓”两字都是平舌音,“庭”是后鼻音;“担”是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读“dn”。 4、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四、试读课文 1、师生共同订正读错的地方。 2、指导读好长句。 A、漂亮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B、宽敞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C、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3、。春天,禾苗青青;夏季,稻浪滚滚。 D、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E、真的,收割季节,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F、漂亮富裕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 五、练习写字 1、记生字 学习小组在组长带着下学习生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记住的生字最多。 2、沟通记字巧方法。 3、指导书写 “庭”是半包围构造,应根据从外到内的挨次书写,即先写“广”部,再写“廷”。 “稻”右下局部的“臼”不能写成“白”。 “湖”是左中右构造,留意三个局部应写得紧凑。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按笔顺描红。 3、抄写生字。(两遍)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
4、地朗读课文。 2、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喜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 难点:体会喜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为什么说洞庭湖是鱼米乡呢?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感悟 1、小朋友,请你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洞庭湖是鱼米乡? 2、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子进展理解和感悟。 (1)“宽敞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从“船儿来往”理解捕鱼的人许多?从“鱼儿蹦跳”理解洞庭湖的鱼儿鲜活肥美。 (2)“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通过朗读,体会洞庭湖是个大鱼库。 “一筐筐,一担担“这
5、么的鱼,难怪爷爷说“洞庭是个大鱼库”。 板书:大鱼库 师述:假如你以为洞庭只是个大鱼库,那你就错了,不信,你接着往下读。 (3)“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春天,禾苗青青;夏季,稻浪滚滚。 引导学生从“一望无际”“禾苗青青”“稻浪滚滚”来理解洞庭粮食作物的多。 师述:到了收割的季节,那丰收的景象更是喜人。你看 (4)“真的,收割乐观,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怪不得爸爸这个种田能手都夸“洞庭是个大粮仓”。 板书:大粮仓 师述:不光如此,我们的洞庭湖还有更多的画面让你赞叹。引读第8段 板书:花园、果园、菜园、荷塘 小结:漂亮富裕的洞庭,是祖国的。(引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
6、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喜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喜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生字检测稳固。同桌相互检测,统计全对的同学,再依据学生生字把握状况确定是否需补救教学。 二、我会说 用“漂亮的洞庭湖,是”句式说话。 三、我会读 1、词语练习 明珠宽敞鲜活漂亮一望无际富裕来往稻田 2、同桌分段读课文,相互评议。 四、我会写 选择你情愿写的几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六、自我评价 自己评一评,能得多少,就画多少,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一、教
7、材说明: 这是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美丽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漂亮的洞庭湖画卷,突出了洞庭漂亮、富裕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是一篇训练语言、进展思维的好文章。 二、教学目标: 1、在朗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结合句子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想象语言描述的美丽画面,体会洞庭湖的漂亮富裕以及喜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句子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想象语言描述的美丽画面
8、,体会洞庭湖的漂亮富裕,体会喜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 课件、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教师在课前就布置你们去搜集了解关于洞庭湖的有关资料或信息,大家找到了什么资料呢?我们一起来沟通一下吧! (1)学生汇报。 (2)教师补充介绍: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其次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青翠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区面积1 .878万平方公里,自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积有3900平方千米,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
9、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终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是的鱼米之乡,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宝贵的河鲜。 (3)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洞庭鱼米乡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新课 1、整体感知洞庭湖是鱼米乡 (1)课件出示洞庭湖的美景图,学生观赏,初步感受洞庭湖的漂亮和富裕。 (2)在小组内说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4)边读边思索: A、漂亮富裕的洞庭湖是祖国的什么? B、课文哪局部讲洞庭湖是祖国的“大鱼库”?哪局部讲洞庭湖是祖国的“大粮仓”? (5)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2、细细品读,理解内容 (
10、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留意读出喜爱的语气。 (3)指名读,说说自己喜爱句子的缘由。 (4)学习第一自然段。 A、齐读。 B、找出本段中的生字词语读一读,结合句子来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洞庭湖祖国 C、这一自然段告知了我们什么?(指名说) D、结合本段文字出示标有洞庭湖的地图,让学生知道洞庭湖的位置。 (5)学习其次、三、四自然段。 A、分小组读课文,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 B、结合课文理解“大鱼库”、“一筐筐”、“一担担”。 C、从哪儿可以看出洞庭湖是个大鱼库?(指名说并相机板书) 船儿来往鱼儿蹦跳一筐筐一担担 D、课件出示洞庭湖鱼汛季节时的捕鱼景象
11、,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爷爷说,洞庭是个大鱼库”。 板书:大鱼库 E、学生想象捕鱼时,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小组内沟通并指名汇报) F、假如你以为洞庭只是个大鱼库,那你就错了,不信,你接着往下学习。 (6)小组合作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 A、分角色读。 B、说说你最喜爱哪一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C、检查学习效果。 a、指名读生字新词,结合句子说说词语的意思。 湖畔一望无际稻田粮仓谷子 b、指名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评议。 c、课件出示洞庭稻谷丰收图,学生观看,并从课文中找出形容粮食作物多的词语,指名汇报并板书。 d、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呢? e、这几个自然
12、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找找看。 f、洞庭不但是个大鱼库,而且还是个大粮仓。 板书:大粮仓 D、洞庭湖丰收的景象让我们沉醉了,我们把这几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7)观赏歌曲洞庭鱼米乡,想象课文中描述的画面。 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8)学习第八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思索:这一自然段里描写了什么事物?把什么比作一幅画?宠爱它吗?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师生合作完成) C、指导学生读出宠爱之情。 D、观赏歌曲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再次感受洞庭湖的美景,体会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9)学习最终一自然段。 A、学生齐读。 B、在文中理解新词“富裕”。 C、这段话讲了什么?(学生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一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