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SZTY 0001—202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SZTY 0001—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SZTY 0001—2021).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33.160.10M 72团体标准T/SZTY 00012021T/CA 1122021T/CAIACN 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Wireless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and Earphones2021-11-30 发布2022-06-15 实施深圳市天易检测标准技术研究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发布中 国 电 子 音 响 行 业 协 会T/SZTY 00012021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15 技术
2、要求.25.1 外形尺寸、外观及机械质量.25.2 功能要求.25.3 听音检验.25.4 蓝牙要求.25.5 主要电声性能(音乐模式).25.6 通话性能(通话模式).35.7 无线射频.35.8 电磁辐射.35.9 安全要求.35.10 环境适应性.45.11 有害物质.46 测量方法.46.1 测试条件.46.2 测试设备.46.3 外形尺寸、外观及机械质量.46.4 功能要求.46.5 听音检验.46.6 蓝牙要求.46.7 主要电声性能(音乐模式).46.8 通话性能(通话模式).76.9 无线射频测试.76.10 电磁辐射.76.11 安全性能.76.12 环境适应性试验.86.1
3、3 有害物质.87 检验规则.87.1 定型检验.87.2 交收检验.87.3 例行检验.98 产品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10参考文献.11T/SZTY 0001 2021II前言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无线降噪耳机,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团体标准。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的规则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深圳市天易检测标准技术研究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瑞森新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由我科技股
4、份有限公司、广州番禺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爱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北京群力天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美格信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本文件参编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连平、董桂官、彭泓、刘丹、袁奇、韩海云、张增英、王莹、郑晓航、刘鑫楠、庄少宏、曾庆法、王红霞、肖国中、郑广昌、何芊、陈高、陈孝良、赖少兵、廖文生、左巍、杨易达、陈旭顺、肖永舒、秦晓红、章调占
5、、王俊伴、温煜、何艳。T/SZTY 00012021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线降噪耳机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环境要求和可靠性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无线降噪耳机的产品设计、生产定型和检验,只支持模拟输入的降噪耳机可以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6、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 2859-1:1999,IDT)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 22:2006,IDT)GB/T 12060.7-2013声系统设备 第 7 部分:头戴耳机和耳机测试方法(IEC 60268-7:2010,MOD)GB/T 14471-2013头戴耳机通用规范GB/T 17618-2015信息技术设备 抗扰度 限值和测量方法GB
7、/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YD/T 1884-2013信息终端设备声压输出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T/CAIACN 003-2020蓝牙耳机测量方法T/CA 109-2020蓝牙耳机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12060.7-2013、YD/T 1884-2013、T/CAIACN 003-2020 和 T/CA 109-2020 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QL:接收质量限(Acceptable Quality Level)RQL:不合格质量水平(Rejecta
8、ble Quality Level)T/SZTY 0001 202125技术要求5.1外形尺寸、外观及机械质量应符合GB/T 14471中5.1条的规定。5.2功能要求应符合T/CA 109-2020中4.3条的规定。5.3听音检验应符合GB/T 14471-2013中5.3条的规定。5.4蓝牙要求应符合T/CA 109-2020中4.4条的规定。5.5主要电声性能(音乐模式)5.5.1额定阻抗支持模拟输入的耳机,额定阻抗应符合GB/T 14471-2013 5.4.1条。5.5.2声压级应符合GB/T 14471-2013中5.4.9条的规定。5.5.3频率响应应符合GB/T 14471-2
9、013中5.4.8条的规定。5.5.4耳机左右声道的频率响应之差应符合 GB/T 14471-2013 中 5.4.10 条的规定。5.5.5总谐波失真应符合 GB/T 14471-2013 中 5.4.11 条的规定。5.5.6降噪性能音乐模式降噪性能应满足表 1 要求。T/SZTY 000120213表 1音乐模式降噪性能要求指标技术要求备注耳罩式、压耳式、贴耳甲式入耳式耳塞式(半入耳式)【数据偏高】全频带最大降噪深度(主动)-25dB-30dB-15dB全频带统计范围为50Hz至20kHz。全频带最大降噪深度(综合)-30dB-35dB-25dB全频带统计范围为50Hz至20kHz。主动
10、降噪频段内平均降噪深度(主动)-12dB-15dB-8dB特定频段的频带统计范围为50Hz至1kHz(主动降噪频带范围内)。主动降噪频段内平均降噪深度(综合)-18dB-20dB-12dB透传频宽符合产品标准符合产品标准符合产品标准仅当被测样品支持透传的功能,并在该功能工作状态下执行测试。通话模式降噪性能技术要求待定。5.6通话性能(通话模式)应符合T/CA109-2020中4.6条的规定。5.7无线射频应满足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测试与认证要求。5.8电磁辐射(1)无线电骚扰经T/CAIACN 003-2020中6.11.2试验后,应符合GB 9254的要求。(2)抗扰度经T/C
11、AIACN 003-2020中6.11.3试验后,应符合GB/T 17618的要求。5.9安全要求5.9.1声压要求经T/CAIACN 003-2020中6.3.3试验后,应符合T/CA 109-2020的4.5.6的要求。5.9.2锂电池安全T/SZTY 0001 20214应符合GB 31241的规定。5.10环境适应性高温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低温试验、振动(正弦)试验、碰撞试验、跌落试验、盐雾试验、耐汗液试验应符合T/CA 109-2020的4.11条。按键寿命按照6.11.1测试后应符合5.2、5.3、5.4要求。连续工作老化按照6.11.2测试后应符合5.2、5.3、5.4要求。5.
12、11有害物质应符合 GB/T 26572 的规定。6测量方法6.1测试条件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 2测试条件序号项目正常大气条件仲裁大气条件1环境温度()15352012相对湿度(%)457563673气压(Kpa)8610686106注:若无特殊规定,测试条件即为正常大气条件;有争议时,测试条件为仲裁大气条件。6.2测试设备测试人工耳、头和躯干模拟器应符合应符合GB/T 12060.7的5.3条。测试噪声源按照GB/T 12060.7执行。6.3外形尺寸、外观及机械质量按照GB/T 14471-2013的6.1条执行。6.4功能要求按照T/CAIACN 003-2020的6.1条执行。6.5听
13、音检验按照GB/T 14471-2013的6.2条执行。6.6蓝牙要求按照T/CAIACN 003-2020的6.2条执行。6.7主要电声性能(音乐模式)6.7.1额定阻抗T/SZTY 000120215按照GB/T 12060.7-2013的6.2.1条执行。6.7.2声压级按照T/CA 109-2020的6.3.3条执行。6.7.3频率响应按照T/CA 109-2020的6.3.4条执行。6.7.4耳机左右声道的频率响应之差按照GB/T 12060.7-2013的 6.6条执行。6.7.5谐波失真按照T/CA 109-2020的6.3.5条执行。6.7.6降噪性能测试6.6.6.1音乐模式
14、降噪性能6.6.6.1.1降噪性能(1)按图1连接,不佩戴耳机状态下,扫频测试仿真耳处频率响应,建议按照1/12oct测试(噪声源到端声压级为1kHz单频信号100dB,建议采用图1所示4个噪声源布置方式,4个噪声源相同且输入信号一致,单个噪声源与耳机距离1m,四个噪声源分别位于头和躯干模拟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且水平高度一致),各频率点处声压级记为iL1。(2)多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取不少于5组测试数据,剔除明显异常数据后,多组数据取平均值为iL1。图1测试示意图1(3)关闭耳机主动降噪功能,将耳机放置于仿真耳上,放置时应注意耳机与仿真耳平板间弥合程度应为最佳(可以通过监测仿真耳声压级,当其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SZTY 00012021 无线 耳机 技术 要求 测量方法 SZTY 0001 20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