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团双新焦化厂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7团双新焦化厂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团双新焦化厂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2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伊犁双新焦化厂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说 明 书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3第一节 井田概况13第二节 地质特征15第二章 井田开拓1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1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第三节 井田开拓2第四节 井筒特征17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19第三章 井下运输及设备21第一节 运输方式21第二节 矿车21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22第四章 采煤方法与采区布置24第一节 采煤方法24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33第三节 巷道掘进37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40第一节 矿井通风40第二节 矿井防灭火1第三节 矿井瓦斯抽放7第四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措施15第六章 提升、通
2、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26第一节 提升设备26第二节 通风设备32第三节 排水设备34第四节 压缩空气设备35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1第一节 煤质及其用途1第二节 煤的加工1第三节 生产系统1第四节 矿井辅助设施2第五节 地面运输3第八章 总平面布置1第一节 概况1第二节 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1第三节 场内运输2第四节 其它工业场地布置3第五节 地面运输3第六节 防洪排涝3第九章 电气1第一节 供电电源1第二节 电力负荷1第三节 地面供配电1第四节 井下供配电2第五节 监控与计算机管理4第十章 地面建筑1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1第二节 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2第三节 工业场地行政福利建筑3第四
3、节 职工住宅和单身建筑4第十一章 给水与排水1第一节 给水1第二节 排水4第三节 消防及洒水4第十二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7第一节 采暖、通风7第二节 井筒防冻10第三节 锅炉房设备11第四节 室外供热管网12第十三章 职业安全卫生与节能1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1第二节 节约能源4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9第一节 环境保护9第二节 水土保持12第十五章 建井工期15第一节 建井工期15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18第十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19第一节 建设资金概算及筹措19第二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21第三节 生产成本概算22第四节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24第五节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7附录
4、: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2、项目立项批复;3、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的批复;4、采矿许可证;5、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6、供电协议书;7、设计委托书。附件:1、主要机电设备清册;2、投资概算书;3、井巷工程量汇总表;4、附图。图 纸 目 录顺号图 名图 号备注新 制采 用1矿区地形地质图及井上下对照图地质报告1:50002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报告1:5003勘探线剖面图地质报告1:50004勘探线剖面图地质报告1:50005勘探线剖面图地质报告1:50006A7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地质报告1:50007A6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地质报告1:50008A5煤层底
5、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地质报告1:50009A4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地质报告1:500010A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地质报告1:500011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C1713GK10911:500012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C1713GK10921:200013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C1713GK16311:200014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C1713GK16321:200015井底车场平面图C1713GK12111:25016巷道断面图册C1713GK12217井下运输系统示意图C1713GK124118矿井通风系统图(容易时期)C1713GK171119矿井通风系统图(困难时期)
6、C1713GK171220井下注氮系统示意图C1713GK174121地面生产系统平面图C1713GK430001:50022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剖面图(1)C1713GK430011:50023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剖面图(2)C1713GK430021:50024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C1713GK44711:50025主井广场10/0.4KV变电所供电系统图C1713GK261.11126副井广场10/0.4KV变电所供电系统图C1713GK261.11227地面10/0.4KV变电所供电系统图C1713GK261.11328井下供电系统图C1713GK261.2129井上下通信系统图C1713GK
7、262130矿井安全监测监控(KJ90)系统图C1713GK274131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布置图C1713GK85411:2000前 言一、概述新疆兵团农四师伊犁双新焦化厂煤矿位于尼勒克县城以东约90Km,西距伊宁市约200Km,矿区-尼勒克县城-伊宁市由315省道相连,南距新源县城40Km,矿区-新源县城由316省道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行政区划属于尼勒克县管辖。该矿井始建于1958年,由小窑发展而来。现井田内有二个生产矿井。一矿为斜井开拓,现生产能力为60kt/a,二次改扩建设计能力为90 kt/a,矿井现开采水平为+1518m。二矿为斜井开拓,现生产规模为150 kt/a,矿井现开采水平为+
8、1570m。目前,双新焦化厂煤矿开拓、开采存在以下问题:1、井口分散,生产规模小,矿井整体经济效益差。2、采煤方法落后,采区回采率低,资源浪费严重。3、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矿井抗灾御险能力差。4、生产系统不健全,运营费用高。在自治区及伊犁州经济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该地区经济发展对煤炭总量需求亦呈稳步增长。现伊犁州所辖矿区煤炭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煤炭供应紧张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同时为保持本企业今后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该煤矿根据国家有关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及自治区、兵团煤炭工业未来发展规划要求,决定对本矿区资源进行整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和
9、采区回采率。为此,新疆伊犁双新焦化厂煤矿特委托我院进行双新焦化厂所属两个煤矿合并后的改扩建设计工作。我院接到委托后,派相关设计人员下现场收集资料,在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完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1团双新焦化厂煤矿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兵团发改委能源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审查,并通过审批。二、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一)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产高效为标准,以安全生产为重点,以环境保护“三同时”为原则。结合矿井的具体条件,依照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本着经济实用,通过生产系统合
10、理配套,简化地面辅助设施,力求减人增效,缩短工期,节约投资,将矿井建成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二)设计的主要原则1、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和设施,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集中生产。2、结合矿井条件,对矿井的开拓方式、运输系统、采煤方法等主要内容进行方案比较,坚持技术和经济的先进合理性。3、简化和集中工业场地布置,总平面布置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完善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4、扩建配套工程与现有工程设施及生产正常接替紧密结合,尽量为生产施工创造条件,节省工程项目投资。5、新增改扩建能力按实际生产需要定岗定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员效率。6、煤炭运输系统采用机械化运输,以达到运输连续化、自动化,保证矿井运输环节畅
11、通,确保矿井增产潜力。三、设计依据1、2006年9月由新疆煤田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新疆尼勒克县兵团农四师71团双新焦化厂煤矿勘探地质报告;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新国土资储评2006302号文新疆尼勒克县农四师71团煤矿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3、关于农四师伊犁双新焦化厂煤矿60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立项的批复兵发改能源2006163号;4、本院编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双新焦化厂煤矿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5、采矿许可证;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展望;7、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1团
12、双新焦化厂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四、设计主要特点1、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布置三条井筒:主皮带斜井、副斜井及斜风井。大巷水平标高为+1450m,通风方式为分区式。2、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井筒附近的A5号煤层中,采用走向长壁双翼开采,首采区直接利用副斜井作为采区轨道上山,巷道布置简单,工程量省,从而大大缩短了建井工期,矿井的建井工期为29个月。3、根据全国地方矿井高产高效的经验,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条件,本矿井达产为“一矿一区两面”,生产能力0.6Mt/a,矿井全员工效为4t/工。4、由于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倾角大,而且煤种不同,为了确保矿井稳产达产,实现分采分运,初期布置两个工作面同时生产,一个综采工作
13、面,一个普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选用大倾角综采液压支架及配套采煤设备。普采工作面选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架及配套设备。矿井投产后初期布置四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一个煤巷综掘工作面选用了AM-50型半煤岩掘进机组,另三个炮掘工作面选用普通机械化作业,并配备相应锚喷设备。5、主斜井提升选用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带宽B=1000mm。副斜井提升采用单滚筒提升绞车,选用JK2.52.5型提升机作为矿井辅助提升。6、矿井改扩建后新建专用回风斜井,后期利用一矿的主、副斜井合并作为矿井西部煤层开采时的专用回风井,利用皮带主斜井和轨道副斜井进风,通风方式为分区式。改扩建后矿井初期风量为84m3/s,后期风量为88m3/s。
14、通风机设计选用FBCDZ-8-23B型高效、节能、低噪声煤矿专用对旋式轴流通风机。7、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2.4m3/h,最大涌水量为153.6m3/h,设计选用了D155675型矿用离心式排水泵3台,作为矿井主排水。8、根据本矿井煤质特征及用途,设计产品定为二级:焦煤+50mm,-50mm;动力煤+30mm,-30mm,焦煤供本系统焦化厂炼焦,动力煤供民用和其它工业动力用煤。9、双新焦化厂煤矿现有一座35/10KV 变电站。该变电站现有三回35KV电源进线。其中两回电源分别引自寨口电站和则科台电站,另一回电源引自金忠焦化厂电厂,可满足矿井供电需要。10、工业广场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合理布置,井筒
15、与工业场地位于煤层露头之外,不占用井田煤柱,从而大大减少了煤炭资源损失。11、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坚持“三同时”原则,且考虑了相应的措施,并将措施费用列入矿井总投资。五、主要问题及建议1、井田范围内有两条常年性河流,井田北部边界靠近喀什河。由于矿井开采历史悠久,除目前井田内采空区较清楚外,其它老窑及采空区范围难以查清,积水情况不明,采空区积水及封孔质量不良的钻孔可能成为导水通道。断层具导水性,并与地表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设计留设了河流、采空区及断层防水煤柱,矿井在未来生产中应采取超前探放水措施,预防地表水通过采空区塌陷裂隙及断层破碎带溃入井下造成危害。2、老钻孔封孔质量可靠性差,在将来生
16、产过程中,应注意防范。3、瓦斯等级鉴定虽为低瓦斯矿井,但A3煤层鉴定的瓦斯含量较高,另外从钻孔煤层瓦斯测试成果看,井田深部A3、A5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矿井在未来生产中应按高瓦斯矿井管理,及时测定矿井瓦斯含量,适当调整矿井通风参数。4、现有两个矿井合并后的矿区范围不利于改扩建后矿井的开拓开采布局,建议按设计要求调整矿区范围及开采下限。六、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0.6 Mt/a2、设计服务年限 38.3 a3、井巷工程量 8408/92860 m/m3 其中:岩巷 3697/47349 m/m3 煤巷 4711/45511 m/m34、移交生产时工作面个数/长度 2/100m5
17、、矿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 7.86 hm26、工业场地新增建筑物及构筑物面积 9960 m27、工业场地新增建筑物及构筑物体积 57641 m38、职工在籍总人数 513人9、矿井改扩建后全员工效 5 t/工10、矿井建设总投资 18620.75万元11、吨煤投资 310.35元/t12、原煤生产成本 86.48元/t13、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10.29%14、投资回收期 9.75%15、投资利润率 5.21%16、建设工期 29月0-34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矿区位于尼勒克县城以东约90Km,西距伊宁市约200Km,矿区-尼勒克县城-伊宁市由315省道相连,
18、南距新源县城40Km,矿区-新源县城由316省道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中天山山脉尼勒克含煤盆地东部喀什河谷地中,区内植被发育,为广阔的天然牧场和松林带,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较大,河谷一带地形平缓,南岸山坡坡度一般在2030,最大坡度约40。井田北部为近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喀什河谷地,平均宽度近2Km。井田为阿吾拉勒山山前地带,海拔高程+1621m+2000m,最大相对高差380m,山体近北西方向展布,属中低山地形。三、地表水体喀什河从井田北部流过,河水一般宽30m,水深2.50m,流速3.5m/s,流量一般为120m3/s。融雪及暴雨时常有洪水突发。喀
19、什河为伊犁河的三大支流之一,平均流量124m3/s,最大流量380m3/s。四、气象及地震区内属北温带气候,矿区由于来自西北部的干燥风和寒流多被北面的婆罗科努山所阻隔气温状况随地形变化十分显著,年平均气温57,年极端气温1月份最低-39.9,7月份最高为37.9。年平均降水量353.4mm,年蒸发量1463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夏秋季多雷阵雨,十月上旬初雪,次年4月陆续融化,最大积雪厚度达0.58m。全年无霜期103天,冻结期160余天,最大冻土深度0.82m,年均日照2795h。多年平均风速2.5m/s,风向西。井田位于天山地震带。据新疆地震局资料,该区为8级烈度带。五、矿井水源及电源
20、1、矿井水源喀什河为地表水水源地,矿化度为0.108g/L、PH为7.7、总硬度为90.64mg/L(CaCO3计)、硫酸盐、氯化物含量低,分别为11.52、0.85mg/L,硝酸盐、亚硝酸含量为0.00及微量,氟0.35mg/L,均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水。喀什河供水条件十分优越,无论其质,其量可满足煤矿生活之需。矿井的水源是可靠的。2、矿井电源双新焦化厂煤矿现有一座35/10KV 变电站。该变电站现有三回35KV电源进线。其中两回电源分别引自寨口电站和则科台电站,另一回电源引自金忠焦化厂电厂,矿井改扩建后可改造利用。矿井的电源是可靠的。六、矿区煤炭生产概况井田内现有生
21、产井两处,现分述如下:1、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伊犁双新焦化厂一矿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伊犁双新焦化厂一矿(新疆尼勒克县三号井)始建于1958年,经过48年的发展,目前生产能力6万吨规模,累计产煤196万吨。该矿现有职工80余人,采用斜井开拓,井田内共有四个井筒,即副斜井、主斜井、行人井和回风斜井。分+1621m、+1572m、+1518m三个水平开采A3、A1 4、A2 4、A5、A6五个煤层。采煤方法为房柱式、仓储式联合开采,顶板管理为自然垮落法,主斜井斜长243m,井口标高+1621.11m,井底标高+1518m,井筒倾角25。2、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伊犁双新焦化厂二矿新疆兵团农四师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团双新 焦化厂 煤矿 初步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