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与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docx
《知识论与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论与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论与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主体教育管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发展至今,己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尽管它在某些具体的方面也许还比不上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自然连贯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但是它具备发展成为最具科学性的教育管理理论的可能性。所以,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知识论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一、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理念主体教育管理理论是一种以主体教育管理观为核心,以范畴逻辑的展开作为表现形式的教育管理理论。所谓主体教育管理观是相对于从属教育管理观而言的,其基本理念是,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上,既要把
2、人看作是组织中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组织结构本身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人的理性方面,也要关注人的非理性方面;在人的理性中,既要关注认知理性方面,也不能忽视价值和伦理理性方面。这种教育管理观不仅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要求教育管理有助于他们主体性的发挥,而且还要承认管理者、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更有生命力,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1。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理念是,要求管理者在处理组织与人的关系时,要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性的目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从本质上说,管理与人的自由发展并不是对立的,管理本身应该是有利于人自由发
3、展的,教育管理活动的最高指向应该是人的自由,为人的自由而管理是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最高宗旨。二、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主体教育管理理论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知识论的基石。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由于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使事实与价值相互渗透,人的理性与非理性、认知理性与非认知理性相互对立而又能达到相对统一。可以说,人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事实与价值、人的理性与非理性、认知理性和非认知理性辩证统一的基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赖以支撑的知识论基础,都不是从实践活动主体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只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谈论人。第二个特点是主体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是多元范式的综
4、合,而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大多是单一的范式。例如,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单一的实证主义范式,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单一的现象学的范式,教育管理理论批判理论的研究范式主要是批判主义范式,而教育管理文化理论的研究范式主要是解释学的范式,等等。1知识论与教育管理学科论关于教育管理学科论,还有如下几点值得进一步的研究。第一点,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目的不应该仅仅限于表达自己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认识,更应该将这种认识付诸实践,改善教育管理的现状。因此,在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结构中应该加入教育管理培训论这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认识走向实践的中间环节,它既表达了主体教育
5、管理理论主动地接受实践检验的意向,又体现了主体教育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现象的更为完备的认识过程。第二点,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体教育管理理论坚持“现象说”,即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现象。因为只有先弄清楚教育管理现象的属性,我们才可能进一步谈论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和怎样构建教育管理学的问题。尽管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认为教育管理现象的“三性说”,即教育管理现象具有实在性、理解性和批判性,恰恰可以作为补充和注解,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第三点,主体教育管理理论认为学科性质和学科任务是构成学科论的基本要素。但是这种说法就目前而言可能还不适用于教育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主体 教育 管理 理论 新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