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课“游览‘包公文化博物馆’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
《综合活动课“游览‘包公文化博物馆’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活动课“游览‘包公文化博物馆’教学设计及评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活动课“游览包公文化博物馆教学设计及评析【设计初想】【设计思路】1.情境串联,激发兴趣。整个活动以参观游览“包公文化博物馆”为主线,把初识包公、了解生平、知晓故事、创编节目等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展区的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3.前移后续,综合历练。课前组建学习共同体,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教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课后拓展延伸,学生自选操练。以大语文观来看待活动课程,将语文能力的操练与传统艺术的鉴赏交融渗透,提升人文素养,发展综合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多方位了解家乡名人包拯,感受其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2.通过开展阅读、调查和展演等活动,促进知
2、识的综合运用,提高语文实践能力。3.转变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树立学习自信心。【活动课时】课内一课时,课外时间自定。【活动准备】1.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合理分工,可以设置组长、PPT制作人、讲解员、美术指导、文字处理等岗位。1.“青天”故里游学。利用节假日,到合肥、肇庆或开封的包公园等名胜古迹开展“青天故里亲子游学”活动,亲临现场了解包公的生平与奇闻轶事,感受包公文化。【教学过程】一、衔接课内,引出实践活动内容师:同学们,你们最近正在阅读上下五千年,从中知道了很多历史故事,认识了不少历史人物。那么,你们知道哪些安徽的历史名人呢?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著名的北宋
3、清官,名叫包拯,人们尊称他为“包公”。他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现在,在合肥的城市名片上就有“包公故里”这一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包公文化博物馆游览一番。二、漫步博物馆,感受“包公文化”的多元形式1.“以面取人”,从脸谱品读人物性格。出示:脸谱墙师:一进“包公文化博物馆”的第一展区,首先是一堵画满脸谱的照壁,你能否从中找到今天的主角包公?你是怎么判断的?师:是的,朱砂黑的无私铁面孔,宽阔眉宇间光照青天的月牙,炯炯如炬、犀利似箭的眼睛脸谱化的包公形象,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到了关于脸谱的相关内容,对包公的脸谱也有了一些认识。这里的设计一方面是回忆所
4、学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打下基础。】2.导游导览,全方位介绍包公生平。(1)各共同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搜集到的图片、拍摄的视频,个性化地展示他们对包公的认识,可以是生平介绍,也可以是经典故事。(2)师:你们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生交流信息获取方法)3.作品鉴赏,领略包公文化博大精深。(1)包公戏剧。(播放京剧铡美案片段)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对,是京剧。据统计,元、明、清三代写包公的戏有31种,近代京剧里有34种包公戏。那么,这一出戏讲的是什么故事?对这个故事你有多少了解?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京剧段子?(2)包公小说。师:包龙图传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小说都脍炙人口,其中的包公
5、形象刚正不阿,替民众伸冤,显示了一个清官所具有的正直品质和内在魅力。(3)其他包公艺术。剪纸包公过寿,版画包公上任包公割麦,根雕刚正不阿包拯的故事,连环画不持砚归师:欣赏了这么多的包公主题艺术珍品,你们想到了什么?师:从元朝至今,经戏曲、传奇、绘画、话本、小说、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包公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些艺术作品集中体现了包公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继承历史、传承文化的无价之宝。【设计意图:创设“鉴宝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让活动充满情趣,又将多种能力训练熔于一炉。以包公文化为核心的各类文化艺术都是相通互融的,在学生介绍藏品的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活动 游览 包公 文化 博物馆 教学 设计 评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