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2工业位(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2工业位(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2工业位(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2工业位(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1-工业区位课标要求: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各个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能应用于工业区位
2、的分析。认识并熟记世界主要的工业区。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能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情感目标: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工业区位规划意识,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学情分析:高一的新生,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加深,思维要求提高,往往难于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造成部分入学成绩逐步下降,经过调研发现,导致学生衔接不好的主要问题有:1、课程内容容量增加,难度加大初中课
3、程内容比较简单,进入高中后学习内容加深,系统化,特别是上册的自然地理课程内容难度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更新学习方法,那么部分学生会发生跟不上的情况。2、学习方法不科学,被动接受较为普遍。新入学的大部分学生仍用初中甚至小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高中的内容,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材内容不理解和掌握就去急急忙忙做作业,机械地死记硬背,对地图不重视,不少学生表现为很用功去又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往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付出的精力不成正比,于是这部分学生也容易落伍。教材分析:教学简单流程:1导入:以分析中关村为什么成为科技园区的首选为例导入工业区位影响因素。2以具体的实力解析影响工业区为的各个因素。有原材料、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环境因素、等等因素。总结,以高考题目来提升学生的掌握程度。3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4在前面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工业带。(识记内容)5工业生产活动队地理环境的影响。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以高考题解答来检查学生学习掌握程度。6、布置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三 生产 活动 地域 联系 32 工业 课时 教案 图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