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习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ppt





《高考生物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习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习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专题16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纲要求要求-3-特色梳理选考提升神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4-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元的功能地位、种类及特性(1)功能地位: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2)按照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反射中枢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反射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然后再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另一神经元,而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3.神经元的基本特性: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即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
2、出去。-5-特色梳理选考提升4.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6-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2016浙江4月选考,23)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D-9-特色梳理选考提升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
3、与传递1.动作电位的传播与概念(1)图示静息时,电表上没有电位差(图1),说明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当在坐骨神经一端(a)给予刺激时(图2),靠近刺激端电极处(b)先变为负电位(图3),接着恢复(图4)。传至另一电极处(c)又变为负电位(图5),接着又恢复(图6)。可见刺激坐骨神经时,产生一个负电波,它沿着神经传导,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10-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若该过程,电流右进左出为正,绘制的电位双向变化图示应为:_.-11-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产生静息状态(极化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K+外流,Na+通道关闭)去极化反极化状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Na
4、+内流,K+通道关闭)复极化极化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K+外流,Na+通道关闭)-12-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传导传导过程图示-13-特色梳理选考提升-14-特色梳理选考提升3.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1)定义与类型: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的节点叫做突触,又叫神经肌肉接点。除此之外,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处也组成突触。(2)突触的组成-15-特色梳理选考提升(4)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单向传递。原因:化学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6-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1(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
5、考)在某功能正常的神经纤维的膜外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然后在该神经纤维上给予一个足够强的电刺激,当指针出现如下图偏转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位点不可能在a和b的正中间B.刺激位点在a的左侧,兴奋由a传向bC.此时a处可能处于极化状态D.此时b处的钠离子通道可能处于关闭状态B-17-特色梳理选考提升解析若刺激位点在a和b的正中间,兴奋同时传到a、b两点,电流表不发生偏转,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B项错误;图中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说明a侧膜电位为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处于极化状态,C项正确;神经细胞处于反极化状态时,钾通道可能开放,钠通道可能关闭,D项正确。解题点拨电流表指针发
6、生偏转,说明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了电位差,根据电位差判断电流的方向,进而判断不同电极所处的状态。-18-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2下图是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abcd的波形可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从右向左传导的B.a处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因钾离子大量外流而低于膜外C.b处发生去极化,其机理是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D.c处发生复极化,其机理是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B-19-特色梳理选考提升解析由曲线图可知,去极化过程是由负电位变正电位,因此是膜内电位变化,右侧是复极化过程,兴奋是由右侧向左侧传导,A项正确;a处是兴奋前状态,膜内钾离子高于膜
7、外,B项错误;b处是去极化过程,由钠离子内流引起,C项正确;c是复极化过程,由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引起,D项正确。-20-特色梳理选考提升知识强化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分析(1)图示-21-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解读AB段:静息电位。Na+不能内流(Na+离子通道关闭)、K+却能外流(K+离子通道打开。此过程中物质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耗能,为易化扩散),呈外正内负。BC段:动作电位产生过程。Na+能内流(Na+离子通道打开。此过程中物质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耗能,为易化扩散),K+却不能外流(K+离子通道关闭)。C点:0电位。Na+内流、K+不外
8、流。CD段:动作电位。Na+内流、K+不外流,呈外负内正。DE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EF段:恢复到静息电位。-22-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1)图示-23-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解读AB段:极化状态(静息电位)。神经冲动已经通过该段神经纤维,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BC段:超极化。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CD段:复极化。静息电位恢复过程。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DE段:去极化、反极化。神经冲动刚传至该区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Na+通道打开,K+通道关闭。EF段:极化状态(静息电位)。神经冲动还未传至该区段神经纤维,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2
9、4-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3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解析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A项错误;传出神经去极化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对K+的通透性减小,B项错误;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与Na+进出神经纤维膜有关,C项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降低膜外K+浓度,增加了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则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项正确。D-25-知识强化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16 神经系统 结构 功能 复习 获奖 公开 优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