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整理后(共5页).doc





《临床药理学-整理后(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整理后(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1药理学概念: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内容:阐述药动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目的意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和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2职能:1新药的临床研究和评价2市场药物的再评价3药品不良反应检测4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5开展临床药理服务3临床药理学试验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对照:(1)随机平行对照试验(2)交叉对照试验(3)序贯对照试验 随机:(1)单纯随机抽样(2)均衡随机(3)均衡顺序随机:主要特点是可使主要因素得到均衡处理,
2、次要因素随机处理,增加了可比性,减少了主观性。 盲目试验法:盲法:分双盲和单盲。双盲法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病人及医务人员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单盲法,即仅对病人保密而不对医生保密,因而并不能排除医生的主观偏因,不能真正达到盲法的目的。 安慰剂:主要作用(1)排除医师、患者精神因素在药物治疗中的干扰。(2)排除治疗过程中疾病自身变化因素。(3)作为阴性对照用于随机对照试验,使新药在盲法条件下得到确切评价。(4)在有阳性对照时,安慰剂对照以监控测试方法的灵敏度。 安慰剂使用的场合:(1)在新药研究 中可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2)安慰剂可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
3、合暗示,可获得疗效。(3)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期治疗用药。(4)其他一些已证实不需要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可以给予安慰剂。在使用安慰剂时必须注意:不得用于危、重、急性病人;以安慰剂为对照组时,受试者应得到可靠的监护;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临床药理工作者指导试验。参加试验工作人员应接受过临床药理学培训。4赫尔辛基宣言是全世界人体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受试者均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而知情同意书是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与某一试验的文件证明。第二章 5临床药动学:它应用动了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
4、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意义: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于药物处置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各种临床条件对体内过程的影响,根据计算出的药动学参数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以及给药剂量和给药频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6首关效应(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如硝酸甘油。7血浆蛋白结合率:如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9%)与解热镇痛药保泰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和合用时,前者被后者置换而下降1%时,具有药理活性的游离型双香豆素的浓度在理论上可增加至100%,将导致抗凝过
5、度,发生出血倾向。甲苯磺丁脲和复方新诺明合用会使血糖降低增加,引起低血糖。8诱导药:巴比妥类 受影响药物:巴比妥类、氯霉素、氯丙嗪、可的松、香豆素类、洋地黄毒苷、地高辛、阿霉素、雌二醇、保泰松、苯妥英钠、奎宁、睾酮 灰黄霉素 受影响药物:华法林 保泰松 受影响药物:氨基比林、可的松、地高辛 苯妥英钠 受影响药物:可的松、地塞米松、地高辛、氨茶碱 利福平 受影响药物:双香豆素、地高辛、糖皮质激素类、美沙酮、美托洛尔、口服避孕药9抑制药:异烟肼 受影响的药物:安替比林、双香豆素类、丙磺舒、甲苯磺丁脲 西咪替丁 受影响的药物:地西泮、氯氮 、华法林 双香豆素类:苯妥英钠 口服避孕药:安替比林 去甲替
6、林: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10房室模型:是药动学研究中按药物在体内转速率的差异,以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相结合而设置的数学模型。房室是一个假想的空间,它与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无关,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同一房室。常见的有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和三室模型。(1)开放性一室模型:该模型假定机体由一个房室组成。给药后药物可立即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房室(全身体液和组织),并以一定速率(速率常数为Ke)从该室消除。(2)开放性二室模型:该模型假定身体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与周边室。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并在该室瞬间均匀地分布,而后才较慢地分布到周边室。药-时曲线主要反映药物从中央室的消除过程。11消除
7、速率过程:一级动力学过程的特点:(1)药物转运呈指数衰减,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不变,即等比转运,但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转运量随时间而下降。(2)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3)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所给予的单一剂量成正比。(4)按相同剂量相同间隔时间给药,约经5个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消除完,达到稳态浓度。 零动力学特点:(1)转运速度与剂量或浓度无关,按恒量转运,即等量转运。但每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是可变的。(2)半衰期不恒定,剂量加大,半衰期可超比例延长。(3)血药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剂量增加,其面积可超比例增加。米-曼速率过程:是一级动力学与零级动力学互相移行的过
8、程。12药动学参数:(1)半衰期t1/2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消除速率常数Ke 计算。(2)表观分布容积Vd:是一个假想的容积,它并不代表体内具体的生理空间。但从表观分布容积值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和组织中摄取程度。(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吸收后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代表吸收的程度和速度。(4)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其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Cmax的时间即达峰时间Tmax。生物利用度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5)总体清除率TBCL:是指体内诸消除器官在单
9、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药物被机体清除。第三章 13治疗药物检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检测CPM: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目的:指导临床个体化给药的重要依据。14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尤其是血浆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可间接地反映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血药浓度与药效学密切相关。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远远高于药物剂量与疗效的相关性。15治疗药物检测实施的临床指征:需要进行TDM(1)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2)有些药物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个体间
10、血药浓度差异,从而在不同患者间有较大的药动学差异,如三环抗抑郁药。(3)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性,尤其是非线性发生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或小于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时,如: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减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清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5)发现长期用药的患者的不依从性或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在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的时候。如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时,过
11、量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响疗效时。16目前临床常需进行TDM的药物: 强心苷类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丙吡胺,奎尼丁,胺碘酮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乙琥胺,卡马西平抗哮喘药 茶碱氨基苷类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其他抗生素 氯霉素,万古霉素抗肿瘤药 甲氨蝶呤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 抗风湿药 水杨酸17TDM临床指征的一般原则:(1)病人是否使用了适合其病症的最佳药物?例如,当其他抗生素更为有效时,使用氨基苷类并辅以TDM并不合理。(2)药效是否不易于判断?若有明确的药效指标就不
12、需要TDM。(3)血药浓度和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例如,当用氨基苷类治疗下泌尿道感染时,血药浓度与药效并不相关,而尿药浓度与药效相关。(4)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他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例如,截瘫病人使用由肾脏清除的药物时,其肾清除率并不代表肾功能,因为由于求得肾清除率的血清肌酐值差异较大。(5)疗程的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例如,临床常见产后病人使用氨基苷类并测血药浓度,其实,此类病人通常在72小时内停用该药,并不能受益于TDM。(6)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果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则TDM将是合理和有意义的。18血药
13、浓度测定方法:光谱法 色谱法 免疫法第四章 19量效关系: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或浓度呈一定关系。量效曲线:以药物效应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20量反应的量效曲线提供的药效学参数:最小有效量或阈剂量:指药物剂量逐增到刚能产生效应时的剂量。最大效应或效能:指药物效应达到最大,继续增大剂量但效应不再增大时的纵坐标数值。效价强度: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剂量愈小者效价强度愈大。21质反应的量效曲线提供的药效学参数:半数有效量: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时的剂量,ED50;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即LD50/ED50之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14、时效曲线:一次用药后,药物作用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动态变化,相隔不同时间测定药物效应,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第五章 22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药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24纽伦堡规定人体试验,并要签署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25病例报告表CRF:中的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试验中的任何观察、检查结果均应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于病历和正确地填写至病例报告表中,不得随意更改,确因填写错误,作
15、任何更正时应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由更正者签署姓名和时间。26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期: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是健康的志愿者。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对象是病人。期临床试验基本原则: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合理性。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象是病人。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由申办者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内容:扩大临床试验、特殊对象的临床试验、补充临床试验、不良反应考察。第六章 27新药的概念: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申请,是
16、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药品的注册申请。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28处方药POM ,非处方药OTC1.妊娠早期的用要注意:妊娠早期是指妊娠312周期间,胚胎、胎儿各器官高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胎儿被药物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的最敏感时期,故此期用药应特别慎重。2.妊娠中、晚期用要注意:妊娠4个月胎儿致畸敏感性降低而致畸的可能性减少3.分娩期用要注意:(1)哌替啶是常用的分娩镇痛药,胎儿娩出前(14h)应用较为恰当;或于胎儿娩出潜伏期使用,可能对胎儿心率下降,但又不致造成胎儿窘迫,且能增强宫缩频率与强度,调整不协调宫缩及改善孕妇的一般状况
17、4.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1)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加之肌内或皮下注射给药时注射容量亦有限,而且药物往往滞留于局部,形成硬结影响吸收,故一般不主张肌内或皮下注射给药。()(2)体液与细胞外液容量:新生儿体液总量一般约为体重的80%(成人60%),由于新生儿体液量大,水溶性的 内酰胺类、氨基苷类等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而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而浓度下降,若按体重计算给药量,则应需要相对较大的剂量。(3)新生儿更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超敏的反应,如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洋地黄常规用量可发生中毒,过量的水杨酸盐因酸、碱和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而致酸中毒,应用氯丙嗪易诱发肠梗阻及长时间应用糖皮
18、质激素而诱发胰腺炎等。新生儿惊厥:首选药物(苯巴比妥)反复发作的惊厥可使用下列药物治疗:地西泮2苯妥英钠3苯巴比妥;新生儿黄疸治疗常是:1 应用肝微粒体酶诱导药为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口服蒙脱石110页: 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粉被推荐为儿科的首选解热用药。157页: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定义是: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品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常用的ABC法A型不良反应:其程度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较高
19、而死亡率较低。A类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B型不良反应: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B类反应又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C型不良反应 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 1副作用 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次性可逆性功能变化 2毒性作用 3 后遗效应 4 首剂效应 5 继发反应 6 变态反应 7 特异质反应(属B型不良反应)8 依赖性 9 停药综合症 10 致癌作用 11 致畸作用 12 致突变作用 179页 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间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意义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药理学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