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7 页 2022 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 【 典例分析 】【2022蚌埠市第九中学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75.3的同学有较为明确的考研意向,仍在考虑的占 20.2。而根据参与调查的学生的各种维度进行分类发现,这种近乎盲目的考研热几乎是不分年级、不分性别、不分学校层次的。那么,是什么驱动着这么多大学生对考研趋之假设鹜呢 81的同学认为,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给自己的学历加码。这是考研热出现的重要原因,背后折射出的是严峻的就业压力。麦可思研究院 6 月 12 日在京发布的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
2、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22 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6,根本保持稳定。外表上看,就业率根本保持稳定与多数大学生考虑读研存在反差,实际上,其内在核心问题是大学生就业质量亟待提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谈到该考研还是工作时提到,很多人说,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考研的。这句话就不客观了,不应该是找不到,而是不满意,或者说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 麦可思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22 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动机是就业前景好(53)和职业开展需要(49)。(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考研调查:七成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有明确的考研意愿,2022年 8 月 l6 日) 材料二 从年初以来
3、,据周刊君不完全统计,至少有 10 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 500 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那么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根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 5 年,博士生不超过 7 年。为什么不能像兴旺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周 第 2 页 共 17 页 刊君,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依赖行政拨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
4、的后勤没有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效劳压力也大。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2022 年 2 月 26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标准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新闻周刊:研究生
5、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2022 年 3月 22 日) 材料三众所周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历贬值似乎已成普遍认知。在此背景下,如果不狠抓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无疑会加速学历贬值,影响公众对我国高校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心。此前坊间流传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正说明了严进宽出现象的普遍性。除了警示作用,对长期不毕业的学生进行裁汰,也在公平性上迈出重要一步。要知道,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每年的招生指标都是有限的。那些偏离研究生学习的学生,是现实版的 第 3 页 共 17 页 南郭先生,他们长期占用着高校的教学资源,这对其他潜在入学者是不公平的。高校清退研究生是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上的自我革新,对纠正以往严进
6、宽出的教育模式大有裨益。从目前来看,被清退的不合格研究生相对于庞大的基数而言,比例不算大,学校还是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容错空间,处置措施称得上是人性化。当然,我们在为淘汰超学制研究生叫好的同时,也应反思高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问题。近年来,高校教育资源的丰富并没有跟上研究生扩招的步伐,有些高校甚至出现本研倒挂现象,造成教育资源被稀释。一定程度上,扩招会造成导师带的学生过多,很容易分散导师精力,进而影响学生毕业进度,拖长其毕业年限。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及早正视和解决。(摘编自澎湃新闻韩中锋:清退不合格研究生,“严进严出”当成常态,2022 年 3 月17 日) 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7、哪一项A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可见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出现考研热的重要背景。B中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高且根本保持稳定,这外表上与考研热存在着反差,但实际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亟待提高的问题。C年初以来,已至少有 l0 所高校的 500 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但此数据只是不完全统计,实际的数据远超这一统计。D我国之所以不能像兴旺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是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依赖行政拨款,还有我国大学的后勤未能社会化。2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延期的研究生进行清退,表达了高校对研究生的从严要求,其背景是教育部
8、最近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B学生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不够重视,只要健全了导师制,就可防止延期的发生。C20222022 年,中国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只在 2022一 2022 年增长幅度出现了较大的反弹。D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现象,清退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高校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心。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意义及影响。【答案】 第 4 页 共 17 页 1C 2B 3有助于严格学风,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维护公平,使有限的高校教学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有助
9、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革新,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解析】C 项,“实际的数据远超这一统计”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一段“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可知,“实际的数据远超这一统计”是周刊君“相信”的,即估计的情况,而不是确定的情况。应选 C。2此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异,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B 项,“只要健全了导师制,就可防止延期的发生”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七段“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
10、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可知,健全导师制对防止学生延期有作用,但是不能说“只要健全了导师制,就可防止延期的发生”,B项说法太绝对。应选 B。3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相关的意义及影响,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准确答题。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意义及影响,可从材料四第四段“对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严格学风的表现。这能警示学生,催促其专心学业和科研,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以概括出要点一:有助于严格学风,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依据材料四第三段“除了警示作用,对长期不毕业的学生进行裁汰,也在公平性上迈出重要一步。要知道,高校的
11、教育资源和每年的招生指标都是有限的”,可以概括出要点二: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使有限的高校教学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依据材料四第四段“高校清退研究生是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上的自我革新,对纠正以往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大有裨益”、第五段“我们在为淘汰超学制研究生叫好的同时,也应反思高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问题”,可以概括出要点三: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自我革新,反思现行体制存性问题。 第 5 页 共 17 页 【 精要点拨 】【 答题思路 】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 一个原那么: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 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
12、;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方法小结 】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13、对点综合提升训练 】一、【2022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到达 10%,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到达 7%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19 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兴旺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现象在局部国家出现。1851 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的开展中国家扩散,进入 21 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2022 年,全球有 6.17 亿人口年龄在 65 岁以上;预
14、计到 2022 年,13 个国家将成为 第 6 页 共 17 页 超高龄国,即 20%以上的人口超过 65 岁。到 2050 年全球将有 16 亿老年人,届时将有94 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占比超过 21%,其中有 39 个国家的老龄化比例达 28%以上。1982 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1991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那么;2002 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被纳入各国开展框架。摘自全球老龄化状况及其应对策略材料二: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
15、育态势,20222022 年 年份 新增出生人口万人总出生人口万人总和生育率 2022 339.9 2022.9 1.97 2022 463.8 2188.6 2.09 2022 402.8 2077.3 2.04 2022 352.8 1935.8 1.96 2022 160.2 1689.1 1.77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到 2035 年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 0.5 个百分点,而到 2050 年也仅降低 1 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开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1 世界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 岁以上老年
16、人口比重高达 40%,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到达 35%。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开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第 7 页 共 17 页 材料三:1999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 10%;2022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到达2.22 亿,占总人口的 16.1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预计到 2025 年,老年人口突破 3 亿,2033 年突破 4 亿,2053 年到达 4.87 亿,占亚洲老年
17、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00 年2022 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 10%提高到 2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 10%提高到 34%。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2050 年,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到达 1 亿,占老年人口总量的 22.3%,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的的四分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兴旺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兴旺地区高于兴旺地区。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兴旺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开展,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
18、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同时也为养老效劳业的开展带来巨大机遇。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效劳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摘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4以下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率会有短暂上升,不过很快又回落到较低水平,生育率的短暂上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十分有限。B人口生育
19、率的提高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因此,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开展的老龄化进程。C应对、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不只是短期内改变人口结构,还需要从长期开展的角度设计综合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体系。D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开展的最有效举措。5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上世纪 80 年代,联合国就开始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已纳入各国开展框架。B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增多,不仅带来了我国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 第 8 页 共 17
20、页 更使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难度加大。C养老配套设施不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养老效劳业开展滞后,这是我国高龄、患病老年人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D中国在全球老龄化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中国是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6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答案】4D 5D 61绝对规模大,增长速度快;2失能化、高龄化趋势不断加剧;3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兴旺地区高于兴旺地区;4超前经济开展,未富先老。【解析】D 项,“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开展的最有效举措”错误,依据材料二“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开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可知,效果上是“无
21、法缓解”,故 D 项“遏制”和“最有效的”都是错误的。应选 D。5此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异,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A 项,“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应法规、政策”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故 A 项扩大了范围。B 项,“使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难度加大”错误,材料三第二段“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故 A 项张冠李戴,且扩大了范围。C 项,“这是我国高龄、患病老年人不断
22、增多的重要原因”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二段“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效劳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可知,C 项因果颠倒。应选 D。6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相关的方面和特点,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第 9 页 共 17 页 分析原文,材料集中在材料三第一段。从 1999 年到 2053 年老年人的数量不断攀升和“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可知,说明绝对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依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复习 调查报告 实用 文本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