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结晶[过滤和结晶的化学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结晶[过滤和结晶的化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结晶[过滤和结晶的化学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结晶过滤和结晶的化学教学设计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能力目标:1.学习过滤操作和结晶操作;2.溶解度曲线与结晶的关系讨论。情感目标:通过粗盐提纯和硝酸钾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注意区分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不要混淆2.在讲过滤的操作方法时,注意强调:(1)主要仪器包括哪些(2)操作注意事项3.应明确在操作的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4.对于学生素质较好的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后,可结合上节所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适当补充在温度改变时,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另加一课时)(1)高
2、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例:71时的溶解度是140g,9时是20g,将71时的饱和溶液200g降温至9时,问能析出多少g晶体(100g)(2)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需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溶质,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例:将20时250g饱和溶液,加热至8时,需加入多少g晶体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已知20时的溶解度11.1g,80时为21.4g)关于过滤和结晶的教学建议1.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应用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知识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重结晶属选学内容,可根据当地化工生产情况作适当处理。在学法上,从如何得到粗盐
3、,又如何精制为精盐这样的问题引入课题,提出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接着教材分两段,分别介绍过滤法分离固态物质和结晶法分离可溶性固体的道理。2.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晶法,可以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利用热饱和溶液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从它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达到使硝酸钾晶体与氯化钠母液分离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从温度变化对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的不同,讲解应用这种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总结分离、提纯物质的两种方法,可用下表表示:方法过滤结晶适用范围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结晶与母液分离。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依据原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滤和结晶的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 结晶 过滤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