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我们生活在“符号化”的世界中,文学、语言、电码、医学、交通等,符号无处不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可以说符号性是数学学科的特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把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因此,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习得数学符号的意义和使用符号解决数学和数学以外的问
2、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一、在低年级教学中,对学生形象地引入符号,激发学生对符号意识的兴趣刚入学的学生,在已有的现实生活中,已接触到了很多的符号,如停车牌、交通标志、路标等,在他们的头脑中,符号记忆并非空白,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点拨性的话语,唤醒学生记忆中的符号表象。如,学习数字1、2、3、4时,它就表示的是一种数字符号,这些数字是怎样表示出来的?教学中我运用数字歌谣让学生形象地记忆它们:“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学生在形象的比喻中有了学习数字的兴趣,同时,对数学符号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在教学“同样多”这个数量关系时,运用两种图形符号上下两部分一一对应地表示出“同样多”
3、的物体数量,从而引出上下两横对齐且一样长的“等于”符号,即“=”。认识并出现了等于符号,学生和教师避免了枯燥的重复“同样多”这个短语,任何图形和记号都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线段更能确切地表示相等的符号了。同样的方法还能讲解“多”与“少”这两个量之间出现的“”与“二、逐步渗透,循序渐进,自主建构数学符号意识低年级数的计算教学中,很多未知数会用、()、?等代替变量,随着年级的增高,在教学“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时,出现用字母某表示数的,如求某+18=40中的未知数某。还出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vt,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每个数学符号的出现,往往就意味着新的知识、新的观点
4、、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的降临。到了高年级,可以激发联想活动,提高学生驾驭数学符号的能力,例如,由符号“1”可以联想到、单位“1”、0.5+0.5、一个事物的整体等,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复合应用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自创符号(图形、标记)来表达题意,灵活、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数学符号,自主建构字母模型进行运算、推理,得出具有一般性的规律,以便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日常语言与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数学表达是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采用的方式,数学表达实质上就是以数学符号作为媒体的一种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成为当今课堂关注的目标。如
5、,在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时,任何一个运算定律用数学语言表达后,都可以用数学符号清晰简洁地表示出来。此时,数学符号的压缩信息功能体现了出来。数学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不只是形式上的,而是全面的、完整的。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与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训练的内容还体现在数学计算公式、常用的数量关系式上,这既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符号意义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四、整理归纳,形成数学符号的知识体系,优化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丰富多彩的,随着知识的更新,要教会学生善于总结、积累。数学符号分为很多形式,有个体符号,即数的符号,如1,2,3;a,b,c;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符号;运算符号+,-,某,;关系符号=,;结合符号(),等等。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可以运用数学符号表示公式、定律,含有字母的数量关系式,还可以采用列表、图像、线段图等多种符号表达方式来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符号,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数学符号,是实现符号意识优化的有效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