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凤秧歌艺术表征及传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平凤秧歌艺术表征及传承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平凤秧歌艺术表征及传承研究摘要原平凤秧歌风格独特、价值多元,2022年更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当时当代,其濒危状况严峻,亟待保护与发展。本文在综合考察凤秧歌艺术价值及现状之后,就其传承与发展之路提出建议。关键词凤秧歌;非遗;保护原平凤秧歌是流传于原平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其舞蹈形式、演唱风格、服装道具、文化内涵,在全国独树一帜。随着2022年凤秧歌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舞蹈文化、民俗文化等也不断为人们所重视。一、凤秧歌的艺术特色(一)表演形式:多元亲民对凤秧歌的表演形式进行综合考察之后,可发现其主要由“过街”“踩圈”和“轱辘
2、”三部分构成。“过街”,别名“踩街”“过街秧歌”。是在街头穿行或广场打场子的表演,主要人物除了“疯公子”和“野太医”,还有几对男、女角,执花鼓、手锣等道具,由击镲者在前指挥。队形变化多元,“二龙出水”等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常引来观众阵阵叫好。“过街”之后,便是定场表演“踩圈”,别名“踩圈秧歌”。“踩圈”开场前必先一舞,此时场上只需一男角,其他演员则头扎毛巾或更换服饰扮成女角,众人由男角指挥。男角最先登场,然后将女角一一引出,众人定好队形后按“掏8字”“扭麻花”等形式边走边唱,最后围成圈。演唱方式亦不单调,其中以清唱为主,无乐器伴奏;至于领唱,则由指挥者即兴点出。由此可见凤秧歌的随性和热闹。除
3、“过街”和“踩圈”,“开轱辘”也是“原平凤秧歌”中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表演时以演唱为主。歌唱的内容都是本土的人物、事件或风景,故事跌宕起伏,角色个性突出,情节引人入胜,唱词虽短小精悍,但其中加入大量虚词,并以地方小调的形式喝出,给观众以熟悉感和亲切感。综上所述,“过街”“踩圈”和“轱辘”构成了原平凤秧歌的三大表演形式,也是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过街”时以舞蹈表演为主,舞步轻缓宜人;“踩圈”则以营造热烈气氛为主要目标;“轱轆”部分重点在于演唱。独唱、合唱、说唱兼而有之。在凤秧歌具体的实景表演中,此三部分既可连贯而出,又可单独进行。(二)服装道具:新颖丰富在服装道具方面,原平凤秧歌无疑
4、是新颖独特,且丰富多样的。表演中每个角色所搭配的服装道具都不尽相同。男角的服装是武士服,配饰为竹圈甩帽,使用的乐器为腰鼓;女角则以彩衣为服装,并配以彩色凤冠和彩绸为装饰,使用的乐器为小锣;疯公子提襟、舞扇,身着长袍;丑婆以扫帚为道具,扮相似媒婆;野太医服装一般为灰色长袍,并配以高高的毡帽,主要道具为响铃、绳掸。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服饰和道具,不仅有效突出了各个角色的个性和独特魅力,而且为剧情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有力地抓住了观众眼球,为整出凤秧歌节目增加了几多灵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和道具也在发生变迁。无论质地还是款式,抑或图案、色彩,都在不断与时俱进。这对凤秧歌艺术视觉效果和凤秧歌本体魅力的提升
5、,都是裨益匪浅的。(三)舞蹈动作:灵动别致谈到原平凤秧歌的舞蹈动作,就不可不提其经典道具竹圈甩帽。竹圈甩帽在男角舞动时随男角舞步逆时针旋转,一般为4/4拍节奏,曲调舒缓均匀。受竹圈甩帽的牵制,男角在舞动时步伐柔韧,不紧不慢,身体前后荡漾,帽子随之甩动,令观众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不免为帽子掉落担忧,极富幽默感和刺激感,因此甩帽动作如平甩、“8”字甩极考验男角基本功扎实性。当然,男角在甩帽的同时还不忘敲击腰鼓,击鼓动作有传统击法的如交替击鼓、单臂“8”字绕击鼓等,后又创新了快甩、蚂蚁走步式甩、地面翻转甩、马步式进行击鼓等一套新动作,在保留了凤秧歌原有的乡土风味的同时,又提升了男角的阳刚气质,使人物个性
6、更为丰满。女角的舞蹈动作与男角大相径庭。凤秧歌中,女角在肩负击锣使命的同时,还要舞动身体各个部分,一般头部、两胯呈左右方向划“8”字摆动,两臂、两肩则前后方向弧线敲锣,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别具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凤秧歌在吸收其他民间舞蹈类型动作之后,又加入了平圆、立圆、体旁大弧线及相关连接等一系列新动作,使女角的舞步更具动感,女角活泼灵动的个性亦更为突显。由此可见,无论男角还是女角,凤秧歌的舞蹈动作都灵动别致、别具美感。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后人保护与发展。(四)音乐唱词:活跃欢快一方面,受伴奏乐器音鼓、大锣、小锣、唢呐、笙、管等的影响,原平凤秧歌的音乐唱词极具表现力。尤其是融入现代作
7、曲技法之后,甚至可模拟男女声进行对话,唱词诙谐幽默、活泼生动,本土气息浓郁。另一方面,受竹圈甩帽等独特道具的影响,原平凤秧歌的音乐唱词与其他地方民歌、小戏相比别具一格,曲调悠扬舒缓,不紧不慢,再加上夹杂的大量虚词,男角的粗犷幽默、女角的活泼娇羞被表现得非常到位,观众眼前恍若展开了一幅层次丰富、朴实灵动的晋北乡村生活图景。原平凤秧歌的旋律美,就是这样引人入胜。二、凤秧歌的艺术价值(一)艺术本体价值首先,竹圈甩帽这种新颖别致的道具,为原平凤秧歌增添了不少个性和神采。作为舞蹈的伴同因子,竹圈甩帽独到的设计对凤秧歌舞蹈形态与音乐节奏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凤秧歌动感、灵性魅力的形成亦是不可或缺的。对比山西乃至全国其他民间歌舞,竹圈甩帽的独特性亦非常典型,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次,虚词在凤秧歌唱词中大量存在,这在山西乃至全国其他民间歌舞中也是不多见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虚词并没有确切的歌词,而是根据演唱者的个人能力与当时当地的心情现场唱出,这无疑为凤秧歌增添了几许野趣和神秘。这种即兴性在极大考验演唱者功力的同时,也对凤秧歌魅力的形成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