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平朔通风救护部综合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位论文-—平朔通风救护部综合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平朔通风救护部综合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朔通风救护部综合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六月目 录1、编制依据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重点1.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原则2、工程概况2.1建筑和结构特征2.2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3.施工部署3.1项目管理目标3.2 项目计划安排3.3 项目管理总体安排4. 土建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1测量控制及放线4.2 沉降观测4.3、基坑开挖4.4回填土工程4.5 钢筋工程4.6 模板工程4.7 混凝土工程4.8 砌体工程4.9 脚手架工程4.10屋面工程4.11装饰工程4.12建筑节能5. 安装施工方案5.1安装工程特点5.2电气工程简述及主要施工措
2、施5.3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简述及主要施工措施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6.1 施工组织准备6.2 施工技术准备6.3 施工现场准备6.4 施工队伍准备6.5 施工物资准备6.6 施工资金准备7、施工进度计划7.1 施工控制点计划7.2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8. 施工总平面控制8.1 施工总平面图及说明8.2 施工总平面管理9. 技术组织措施9.1 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9.2 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9.3 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9.4 文明施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9.5季节性施工措施9.6 降低成本措施10 交工资料汇编10.1 交工资料编制依据10.2 交工资料编制要求11附件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工程施工组
3、织设计编制依据1.1.1、编制依据1.1.1.1、施工合同文本1.1.1.2、设计图纸。1.1.1.3、本工程所用部分图集类 别名 称编 号国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4G101-3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地方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02J121-1地下工程防水做法05J2楼梯05J8工程做法05J1室外工程05J9-1、05J9-2电梯05J13排风道J05J105水暖管道穿楼板做法05J121.1.1.5 、国家及地方现行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准、规范(规程)。类别名 称编 号备注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GB132
4、4-200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标准GB50189-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1.6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名 称编
5、 号备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2002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7-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钢筋焊接验收规范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1.2.1 认真贯彻国家及地方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1.1.2.2 遵循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工
6、序和施工顺序。1.1.2.3 采用穿插施工,线性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1.1.2.4 科学地安排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项目,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1.1.2.5 认真执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1.1.2.6 充分利用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与程度,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工程建设。1.1.2.7 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施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1.1.2.8 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2、工程概况2.1建筑和结构特征本工程为平朔通风救护部综合楼
7、,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建设单位为中煤平朔煤业责任有限公司。建筑面积约7542.6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结构主体采用框架结构。2.2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2.2.1独立一栋楼体,周边有已完工和在施工项目,施工现场距离近;2.2.2合同总工期约为150天;2.2.3施工现场距离公路远,材料运输需要进矿后才能运达现场;结合上述特点,项目部必须科学管理、严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并满足使用功能。3.施工部署3.1项目管理目标3.1.1 工期目标计划2012年6月25日开工,2012年11月25日竣工,日历工期150天。3.1.2 质量目标朔州市合格工程。3.1.3 安
8、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0.2%以内,争创“朔州市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3.1.4 环境保护目标按照集团“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项目重大环境因素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排污、噪声、扬尘、建筑垃圾等污染源,确保现场周围及院区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3.2 项目计划安排3.2.1 劳动力安排该项目工程工期紧,必须保证投入充足的劳动力。具体安排计划见劳动力需求计划表。3.2.2 专业安排土建及安装项目:防水、面砖、装修、设备安装工程。我公司及项目部将按施工进
9、度计划要求,分别会同业主及监理考察各专业队伍、签订合同、及时安排进场,穿插施工。3.2.3 主要材料钢材、混凝土,以及水泥、加气混凝土砌块、给排水管材、电气材料、电梯、空调机组等。所有材料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提前考察、确认、组织进场。主要周转材料包括: 48钢管,竹胶板模板,方木,密目安全网,架木板,竹笆。3.2.4 主要机械设备选用(1)垂直及水平运输:主楼选用1台TC5312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主要负责基础、主体阶段的钢筋、模板、管材、钢管工具、的垂直运输。安装、装饰施工阶段,设一台SC200200客货施工电梯,主要负责人员、施工材料及小型安装、装饰机械的垂直运输。(2)钢筋加工机具:
10、钢筋焊接机、弯曲机、切断机、调直机、直螺纹机床,木材加工机械等小型机械,3.3 项目管理总体安排3.3.1 施工阶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将其划分为3个施工阶段:3.3.1.1 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主要内容:土石方开挖3.3.1.2 地上主体结构主要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预留预埋、竖向管道、砌体;3.3.1.3 室内外装饰及安装主要内容:屋面防水、室内粗装修、室外镶贴及抹灰、室外粉刷、玻璃幕墙、室外面砖、室内精装修、强弱电安装、暖通及设备安装;3.3.2 施工区段的划分 3.3.2.1 主体结构:在钢筋工绑扎施工中,木工支设楼层顶板模板。待顶板模板支设完毕后钢筋工绑扎顶板钢筋,在此过程中木
11、工支设墙柱模板。整个钢筋绑扎过程中安装类的预留预埋穿插其中。待各工种完成,且经验收通过后,浇筑该层混凝土。3.3.2.2 室内装饰、安装:室内装饰与安装分项必须进行合理协调穿插,以保证装饰安装阶段的工期。3.3.3 施工程序本工程遵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的原则安排施工。3.3.3.1 基坑开挖;3.3.3.2地下室及基础:基坑清理地基验槽定位放线混凝土垫层独立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支设基础砼浇筑砼养护模板拆除。3.3.3.3 地上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放线、复核柱钢筋、顶板支设、预留预埋验收柱封模、顶板钢筋绑扎预留预埋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砌体:清理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
12、墙体、墙内埋管竖向及走廊水平管道安装管道试压、保温砌竖井及封堵水平管道墙体。3.3.3.4室内装饰及安装:结构处理放线吊顶拉杆、各类管道支架各类管道水平支管墙面抹灰、刮腻子管道试压吊顶做墙面地面清理做地面安门窗、小五金墙面粉刷灯具、洁具安装调试清理交工。3.3.3.5 室外装饰:主楼抹灰粉刷:清理基层抹灰刮腻子刷涂料;玻璃幕墙:测量放线安装预埋板安装龙骨玻璃面层安装打密封胶铝塑板幕墙:定位放线安装预埋板安装龙骨安装铝塑板打密封胶。4. 土建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1测量控制及放线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由项目部施工员全面负责,质量员及资料员协助复核。测量结果报监理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13、由测绘院给定的轴线控制桩位于基坑顶部。控制点应土质坚硬(对于达到要求的需用灰土分层夯实处理),开挖800 mm800mm,深度为700的坑洞,然后用120砖砌筑。然后预埋控制桩且固定好并浇筑砼并振捣密实,在砼终凝前用经纬仪及钢尺检测其正确性。控制点位置应设置在安全、不易破坏的地方,加设显著标志牌,并定期复核,做为工程定位的依据。BM点的移交:甲方提供BM点。 测量放线所用仪器须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测量仪器有:J2经纬仪,DSZ2水准仪 。4.1.1 平面控制网布设及水准点引测根据总平面图及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点及相对位置,在现场选择通视条件好、易于保护、距建筑物轴线数米的位置引出
14、四个坐标基准点,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由监理、业主复核,并经规划部门验收。4.1.2 轴线及高程的测设4.1.2.1轴线的测设地下部位:垫层施工完毕后,根据顶部的轴向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坑垫层上投测定位控制轴线,投测后应将轴线进行二次校核,保证两轴线垂直。在两控制轴线上拉钢尺确定其它轴线与控制轴线的交点位置,用经纬仪投测确定基坑中其它轴线的位置。建筑物四大角控制轴线应经闭合校核。主要轴线测设完成后,根据基础图纸,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边界线、墙宽线、地梁线、基础线等细部位置线。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再将轴线引测至底板。地上部位: 一层基准点采用预埋150mm150mm6mm钢
15、板,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将各控制点投测到预埋铁件上,打2mm孔,孔心作为平面控制点,经监理、业主校核无误后作为整个主体的轴线控制点使用。地上各层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做上下贯通的预留孔洞作为整个建筑物上下通测垂直度的内控通视点,采用铅垂线吊线并采用经纬仪复核的方式确定孔洞位置、轴线位置及建筑物的垂直偏差。4.1.2.2标高的测设1)地下部位:根据业主给定的BM点,在基坑壁上引测标高控制点,并注明其高程,作为施工用水准点。结合本工程的0.00,算出差值,确定其相对标高,用红油漆做出明显标志。该点标高需经校核后报甲方、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根据基坑中标高控制点,在基坑中大量设置基础垫层标高控制点
16、,标高控制点的高度应经过校核,垫层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垫层顶标高,保证垫层标高正确无误。底板钢筋绑扎过程中及时将基坑壁上的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工程内部,做为钢筋绑扎、模板架设及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的依据。底板砼浇筑完毕后及时将控制标高引测至塔吊塔身部位,做为标高向上引测的起点,应做好校核与传递。2)地上部位:一层墙柱拆模后,将0.50m标高线抄测在核心筒及框架柱上,用红色油漆涂抹出倒三角,每层至少设3个标高固定标志。由0.50m标高线向上测量出结构标高,并用水准仪复核无误后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逐层上返,主体工程施工到一半时对标高进行一次复测,以免造成累计误差,往返数次测量,确保标高传递的准确性
17、。标高传递至楼层后,以楼层建筑标高上0.50m为控制标高,做好标高的传递,控制好梁底、板底、预留洞口、钢筋绑扎高度等的标高。混凝土浇注时,根据柱钢筋上标注的楼层建筑标高上0.50m的控制点,拉线确定其浇筑厚度,保证板面上平标高正确。柱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标高控制点传递至柱面上,做好校核,做为后续工程标高控制的依据。砌体工程施工时,以楼层上0.50m线为标高控制线,制作皮数杆,控制好门窗过梁、预留洞口等的标高。装修阶段,墙面抹灰后弹设+0.500m标高控制线,做为地面、吊顶及其它安装工程的标高控制依据。装修工程施工前,应将各层标高控制点再次进行校核,检查地面、过梁、预留洞口等的标高是否能正确,是否
18、能满足建筑面层做法的需要,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4.1.3测量允许误差测量允许误差应小于施工允许误差,层间标高误差不超过3mm,建筑全高控制在10mm内。层间竖向投测误差应控制在3mm内,全高竖直偏差控制在10mm内。4.2 沉降观测如需要沉降观测,就按照设计要求在一层设置沉降观测点,由甲方委派专业测量机构进行沉降观测。4.3、基坑开挖4.3.1 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4.3.2 在挖方上侧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4.3.3 在挖方下侧弃土时
19、,应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堆表面应低于相邻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之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场地。4.3.4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4.3.4.1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4.3.4.2通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措施;4.3.4.3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4.3.5 人工清理配合人工配合机械施工,主要负责边坡清理和监督基底边线,基底的人工挖清理层挖方,平整基底平面。人员配备20左右。4.3.6 土方开挖的质量控制4.3.6.1基坑开挖测量是关键工序,一旦测量有误纠正是困
20、难的。坡度、边线、高程都要测控。特别是标高快到底时,不得超挖。先打上基底上方500线,然后边线到平面深度要打小标高桩,不但控制机挖而且控制人工清理。若有超挖部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有关误差控制:基底标高:0,30。4.3.6.2边坡开挖时要控制坡度和深度,机械开挖应留有人工清理厚度,本工程为300厚,然后再进行人工修整边坡,每开挖一步采用线坠、直尺、横干测量坡度。并经常监督边坡状态,有问题时及时调整和处理或加固。细砂层及砂砾层特别加以关注。4.3.6.3 基坑内不需要考虑地下水影响。但必须防止地面雨水及污水涌入坑内,四周设挡水墙和做散水坡。挡水墙为砖砌120200小墙,内外抹灰。散水外做地
21、面水排水系统。 4.3.6.4基底标高到位后发现基土有夹层、弱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要根据设计意见处理,不得自行处理。4.3.6.5挖掘中管理人员要认真监察土层变化及边坡状态。4.4回填土工程4.4.1 填方施工要点4.4.1.1填方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出记录。4.4.1.2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施工。4.4.1.3在土质情况不好(如滑坡、长年浸水和软弱土层等)的地段填方时,其边坡坡度应由计算确定。4.4.1.4 填方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4.4.
22、1.5 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段分层填土、压实和测定压实后土的最大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压实系数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4.4.1.6 填料为粘性土时,填土前应检验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或吸水性填料)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能压实机械等措施。4.4.1.7 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下表选用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系数压 实 机 具每层铺土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遍)平 碾20030068羊 足 碾200350816蛙式打夯机20025034人式打夯不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位 论文 通风 救护 综合 办公楼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