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荷塘月色说课稿-荷塘月色的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荷塘月色说课稿-荷塘月色的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荷塘月色说课稿_荷塘月色的说课稿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参阅书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登陆了高中语文课改网,和123课件站,利用百度收集了图片和课文美读。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教学要点: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
2、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三、初步感知课文(播放幻灯片4)1.打开课件,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结合画面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2.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3、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一)阅读鉴赏第四段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2.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
4、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1.学生朗读。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三)诵读、鉴赏第6段1.齐声朗读。2.提
5、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4.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总结4、5、6段,讨论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题。一、导入,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二、总
6、结4、5、6段,理解文中的情与景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五、结合课后练习三,认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谈你对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二、说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1、学生情况分析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初中的学习已经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鉴赏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审美的技巧和能力上,还有待加强。四、说学法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五、教学设想由
7、于荷塘月色是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读是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授课中我始终贯穿了“朗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听读和学生自己的朗读来走近文本。初读感受画面美;二读领略语言美;三读体会情感美;四读投入学生生命体验。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依靠“文本”本身来说话,让学生自己来与文本对话,得出自己的结论。由看景到赏景,引导学生达到无我之境,和学生一起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永远留在美丽的荷塘,不再回到纷繁杂乱的现实。这就足够了。六、教学课时:一课时。提问:看到我设计的篇头了吗看到花儿盛开,心情怎么样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人很高兴的,与花开有关,是什么心花怒放。花儿开放是写什么写景。你们看到花儿开放,很开心是写什么写情。
8、写景是为了什么抒情。(导出本课主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三)、诵读四五段,感知画面美。引导学生诵读第四五段。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听完范读后
9、,竞读交流:分组竞赛,各组推举优秀者在班上朗读表演。通过多形式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四)、仔细品读,体验感情美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四五段,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段,带着感情来读。(五)、诵读品味,领悟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七)、学以致用,活用鉴赏方法品读赏析第四五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分析两个写景片段。(多媒体展示材料)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麂(j)。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选自西游记,大家猜猜长老是谁思考一下这段景物描写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这段景物描写中大家能听到些什么声响什么发出的可以断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纷杂声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再看下一个材料(多媒体展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哪句是林黛玉的诗,哪句是史湘云的为什么两人身世相似,都是自小没了双亲,为什么她们笔下会有如此不同的景物两人性格不同。无论什么性格的人,都可以写出感人至深的景。景中必须有情,才会感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