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设计-》.doc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5奇妙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透镜特点及区别。(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会利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区别透镜及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2)组织学生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领会测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前面我们学过了平面镜,事实上生活中还有一种透镜,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比如说:眼镜使人
2、的视力得以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照相机、摄像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投影仪、放映机,可以展现历史的画卷。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光学仪器,以至我们的眼睛心灵的窗户,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观察凸透镜、凹透镜的形状区别图35l凸透镜;中心部分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凹透镜:中心部分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可分为两类: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2透镜对光的作用【做一做】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文字。【提示】透镜距书较近。【议一议】看到物体的像相对于物体来讲,像的大小有何变化?【小结归纳】通过凸透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3、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思考】那么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呢?【点拨】师:辨别某一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1:根据透镜的厚薄来区别。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方法2:可以透过透镜观察物体,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像和凹透镜成缩小像的特点。方法3:利用太阳光来区别。让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能会聚于一点的是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试一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方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的凹、凸。【提示】近视眼镜镜片为凹透镜,远视眼镜镜片为凸透镜。【演示】(按课本图344)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注意】教室内
4、的光线要暗一些。【小结归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介绍透镜相关知识如图353所示,有:光心(O):透镜的中心;主轴: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思考】若将某一光源放在焦点F处,则会聚光线通过凸透镜会以怎样的光线射出?【点拨】根据光路可逆,如图354所示,通过凸透镜的光为平行光。【说明】同样材料制成的凸透镜,凸得越厉害,其焦距越短。【拓展】与凹透镜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如图355)。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交于主轴上的F点,由于
5、这一交点F不是光线实际会聚的点,因此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思考】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那么如何利用这一特点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呢?【点拨】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采用平行光测焦距的方法,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做一做】请同学们按自己设计的方案来测凸透镜焦距。【讨论交流】(1)如何确定焦点的位置?(2)如何测量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类型之一透镜对光的作用给定如下器材:手电筒、光屏、规格不同的几块凸透镜和凹透镜。(1)用手电筒直射到光屏上,观察光照的范围和亮度。(2)在光屏和手电筒之间放上一个凸透镜,观察凸透镜后光照的范围和亮度(光屏的距离要放置合适)。(3)在手电筒和光屏之间放上凹
6、透镜,观察此时的光照的范围和亮度。(4)由(2)、(3)两种情况对比,你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呢?【解析】当手电筒直射到光屏上,光照的范围和亮度相对于光源来讲,不发生变化。当手电筒和光屏之间放上凸透镜后,会发现光照的范围变小,亮度变亮;调整光屏的距离还可以在屏上看到一个亮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当放上凹透镜后,会发现光经过凹透镜后照射的范围变大,亮度变暗。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类型之二透镜的光路图将图356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解析】由图可知,此透镜为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一定通过右方焦点F,过焦点F的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答案】其
7、光路图如图357所示。(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结】透镜对光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予以点评)。【点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拓展】凸透镜为什么能聚光呢?先猜想一下,然后同学们共同研究找出原因。【解析】猜想凸透镜由许多三棱镜组成,通过画图可知,光线经棱镜后,向棱镜的底边偏折这就是凸透镜聚光的道理。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
8、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9、、火柴、小玩具等。【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那么,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就要进行实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在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向学生介绍光具座的正确使用方法,同
10、时指出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由于不同组桌面上的凸透镜的焦距不同,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测量,也可查说明书)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让其中一组把实验步骤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可行,给予肯定;如果不可行,应予以纠正。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同学们进行实验。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5)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用自己的话把凸透镜成像规律表达出来。6)交流与合作请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实验研究的结果,看看得出的规律是否一致。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2、放大镜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放大镜的有关知识: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2)使用放大镜时要想让物体的像变大些,应
11、怎么办?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或做过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思考:若两个凸透镜大小相同时,透镜的厚度对放大倍数有影响吗?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观察图350: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及用其观察到的像。二、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进行归纳,特别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三、巩固练习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2、写出实验探究报告。3、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四、反思本节教学安排及设计还是比较充分的,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进行到结论的得出,学生做得既全面又准确,效果较好。五、板书设计3.7 眼睛与光学仪器【三维目标】1
12、、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等。2、通过图示结合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经历模拟眼睛成像的实验过程,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通过对照相机实物的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拍照的大体过程。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3、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能主动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器具,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3、: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不要求学生记住眼睛的各组成部分,能回忆起生物课上学过的视觉形成过程即可,同时,学生要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注意用眼卫生,能自觉保护视力。2、影像的保存: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应用,了解照相机的使用及成像的大体过程。3、眼睛的好帮手:让学生通过讨论阅读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知道怎样矫正和保护视力;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原理。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教学用具】【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
14、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大家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要注意眼睛的卫生。板书:透镜与影像二、新课教学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教师:眼睛的作用跟凸透镜一样,可把物体的景像投影到视网膜上。你了解眼睛的结构吗?你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吗?现在,有部分同学带有近视镜,你知道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吗如何矫正呢?1)指导学生观察文中图片352和353,结合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讨论,了解人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完成文中空格的
15、填写。来自物体的光角膜水样液瞳孔晶状体一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类比: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想一想:眼睛看物体符合凸透镜成像的哪一条规律?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板书: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人的眼睛看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请一个同学在教室的最前排和最后排看黑板上同一个“许”字。请大家思考一下,人要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到底什么在变化?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板书: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近视和远视是最常见的眼睛缺陷,如不依靠眼镜矫正视力,在视网膜上就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指导学生先结合P64的图354自学“近视眼及
16、其矫正”。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进行分析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还有其它办法吗?(设疑)板书:2、视力的矫正: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指导学生先结合P65的图355自学“远视眼及其矫正”。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进行分析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配戴凸透镜)。板书: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指导学生阅读P65的STS“激光治疗眼病”,回答上述的“问题”。提问一个近视的同学,让他说出所戴眼镜的度数,并问他知道眼镜的度数的计算吗?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眼镜的度数”,学会计算眼镜的度数。2、影像的保存同学们,你是否用过照相机?你了解照相机吗?指导学生阅读P66的“
17、认识照相机”,然后回答问题: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它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在此,也可向学生介绍上述各部件的基本作用:镜头是一组凸透镜;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根据光照的实际情况可调大些或小些;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根据光照的实际情况可调大些或小些。板书:3、照相机的原理、构造。问:要让底片上的像变大些,怎么办?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讨论的情况,给予肯定或指正。3、眼睛的好帮手在实际生活、工作等方面,有时需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物体,如SARS病毒,有时需要观察很远很远的物体,如观
18、察某些天体。利用透镜的性质,人们制成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活动1:认识显微镜1)指导学生结合实物及图片,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体放在物镜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这个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示:指导学生阅读“电子显微镜”。活动2:认识望远镜1)指导学生结合实物及图片,认识望远镜的构造及作用。2)弄清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物体放在物镜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这个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指导学生浏览“哈勃空间望远镜”。板书:4、眼睛的好帮手1)显微镜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2)望远镜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三、
19、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四、巩固练习:1、课文P70的“自我评价与作业”2、本节“基础训练”。五、反思本节教学,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类比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把眼睛看物体与凸透镜成像类比,把照相机照相与眼睛看物体类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六、板书3.8 揭开色彩的奥妙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谈起课程目标1知道物质的形态2理解温度的概念3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重点: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及测温原理二、导入新课情境:“冷”
20、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寒冬腊月,我国北方的哈尔滨在展现冰灯奇景而南方的海南岛却仍鲜花盛开,新疆沙漠地区在盛夏时节“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吗?三、知识点击1地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近20年来已明显变暖按照目前二氧化碳的增长情况,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3.5,到2102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比1990年上升6气候变暖,将会出现:长期干旱,土地干裂;冰山熔化,海平面上升;树木干枯,经常出现森林火灾,这些将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活2物质的形态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将会发生物态之问的变化,例如:钢
21、锭在高温下变成钢水;火山爆发时,岩石变成岩浆;干冰变化成二氧化碳气体等除了常见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形态外,科学家还发现物质还有:第四态,叫做等离子态;第五态,叫做中子态3温度和温标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测量标准叫做温标常用的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摄氏温标:规定纯净水结冰时的温度为零摄氏度(0);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10)常用的温度计上的温标符号为,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4温度的读法例如,人体的正常体温记作“37”,读作37摄氏度”,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一523”读作“负523摄氏度”或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设计- 粤沪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