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千亿斤粮食区域植保站观测场实施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国千亿斤粮食区域植保站观测场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千亿斤粮食区域植保站观测场实施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xx区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二一三年十一月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xx区2010年区域植保站观测场续建项目二、项目主管单位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xx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建设单位单位名称:聊城市xx区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联系电话:单位地址:法人代表:四、建设地点 嘉明开发区境内,火车北站以东,铁路牵引变电站以南B块土地。五、主要建设内容 在原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药品及药械仓库的基础上续建综合检验检测楼530m2, 配电室仪器设备1台(套)。六、资金筹措续建项目总投资230万元,。全部为地方配套资金七、建设年限6个月八
2、、建设性质续建九、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适应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初步具备现代化水平的防灾减灾体系,农业有害生物信息处理能力和预警控制能力明显增强。xx区植保站观测场工程的建设,将使我区的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工作初步实现观测规范化、数据传递网络化、预报信息可视化,防控无害化,对重大病虫的应急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经济效益农业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将在现在基础上提高510个百分点,灾害预警能力实现从短期中期向长期的跨越,预警时间提前30天左右,将大大增强灾害应急控制的主动性,防治效果提高,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安全得到保障。作物病虫危害损
3、失率将由现在5%-15%左右下降到3%5%,农产品质量整体合格率提高5%以上,农药使用量比目前减少30%以上,每年可挽回粮、油等损失1900-2400万公斤,可增产值2850-36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政府及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及时的依据,及时向广大农民发布防治技术信息,指导全区及周边地区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使我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工作初步实现调查观测规范化,数据传递网络化,预报信息可视化,监测管理制度化,应急防治指挥与协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显著,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品质将有所提高,有效供给进一步得到保障;外来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及农药残留的下降,
4、将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通过新农药的开发利用、农药和药械的市场监管,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稳定植保队伍,提高广大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将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态效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的强化和先进防治技术的推广普及,将大幅度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植保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每年将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同时,提高农药利用率,使农药飘移量减少50%以上,土壤流入量降低20%左右,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对空气、土壤、水域的污染,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控害、护益、保产、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第二章
5、区域概况xx区历史上以农业为主,种植业比较发达,是北方地区粮棉重要产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花生、芝麻、大蒜等。且林果业发展迅速,目前8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林网化,林木覆盖率高于全省水平,是全国平原绿化的先进县(市)。主要树种有优质毛白杨、泰青杨、泡桐等。果树面积达6万多亩,主要有苹果、梨、葡萄、大枣、山楂等。全区粮食总产68万吨,农业产值达23.88亿元。本区交通比较发达,三级公路网纵横交错,沟通冀鲁豫三省各大中城市及本区各乡镇。京九、济邯铁路途径本区西部、北部,南水北调工程经本区腹地。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xx区区域植保站观测场续建项目,旨在加
6、强我区植保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植保队伍,运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先进信息传输设备以及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从而提高对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的监测水平,及时、准确提供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发生趋势,承担本区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农业植物检疫、农药、药械安全使用、新农药、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同时汇总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信息,为本区域提供信息服务。通过项目实施,使先进的植保技术这一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将损失控制在3%-5%以内,有害生物成灾面积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0%以内,防治效果提高到90%以上,平均每亩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20公斤以上。确保
7、我区无公害蔬菜、玉米、小麦等优质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同时加强植物检疫,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进传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第四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xx区植保站观测场项目利用我区现有的土地进行建设,该土地使用权属聊城市xx区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植保观测场应选在作物种植种类具有代表性、病虫发生频繁、能代表全县耕作及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交通方便,无环境污染,水、电等设施配套,离县城较近,且在长远规划中未被规划为建设用地。项目场址位于嘉明开发区境内,火车北站以东,铁路牵引变电站以南,面积3.16亩。该区域常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和蔬菜等,该处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暖、土地连片集中
8、、肥力中等,所种植的作物及病虫发生在全区具有代表性,供水、供电等条件较好,符合标准植物保护观测场建设的基本条件。项目建设地周围无污染源,地势稳固,交通方便、公用设施配备齐全,资源、交通、通讯、运输以及水文地质、供水、供电等条件符合要求。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一、农艺技术选择的原则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本着“安全、经济、高效、增产”的原则,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预测预报为先导,加强生态调控措施,提高自然控害能力;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农作物的抗病耐虫能力和补偿作用,配合施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
9、毒、低残留、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实现农产品品质优质化、生产无害化,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保障环境和人们的食物安全,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农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的要求进行有关调查,结合天气预报,历年病虫发生等因素,作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长、中、短期预警,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信息发布演示设备,可视化预报等渠道,将有害生物预警信息传送到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省级分中心和各级领导、广大农民手中,指导当地农户准确防治。在农业有害生物控制方面,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如发生重大病虫灾害,则出动应急防治设备进
10、行集中控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严格按照防治指标,使用农药防治。二、农艺技术方案通过虫情测报灯、自动孢子捕捉仪等对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进行适时监测,结合当地天气预报、历年病虫发生情况、栽培制度、品种布局、迁飞性病虫异地发生态势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通过病虫可视化预报的方式宣传到基层干部及广大农民,以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动态信息上报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及山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分中心。如发生重大病虫灾害,则出动应急防治设备进行集中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千亿 粮食 区域 植保 观测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