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中心管理制度3篇.docx
《作业中心管理制度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中心管理制度3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业中心管理制度3篇【第1篇】物业辖区报警中心管理作业规程制度 物业辖区报警中心管理作业规程 1目的 规范报警中心的日常工作管理,确保报警中心设施设备的有效运行和业主生命财产的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报警中心。 3职责 3.1保安部分管经理助理负责对报警中心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抽查。 3.2保安队长(安保部经理)负责对报警中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3报警中心班长具体负责报警中心的管理。 4作业规程 4.1报警员的岗位要求 4.1.1未经保安部经理、管理处主任、保安队长(安保部经理)的同意或陪同,应谢绝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报警中心参观、闲聊,并做好相关记录。 4.1.2当班人员不可因私占用通
2、信电话,不做与本职无关的事情。 4.1.3报警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应熟悉设施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在辖区的分布情况,掌握独立操作的技能。 4.1.4未经保安部授权或同意,不可擅自修改、替换、设置各报警系统内原有的数据和程序,不可向外泄漏相关情况,不准擅自开关运行正常的报警设备。 4.1.5当班人员在当班时,应始终保持警惕性,密切关注操作台的动态画面、静态(声光)信号,严格按程序处理警情。 4.1.6当班人员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设施设备无尘、物品摆放整洁、温(湿)度符合要求、入室需换拖鞋;不准带入与工作无关的任何物品。 4.1.7当班人员应及时做好当日值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交接班、处
3、警方式、设备运行、故障及维修情况等方面。 4.1.8报警中心的监控录像应保存7天以上,以便备查。 4.2设备的操作与检查 4.2.1报警员要熟练掌握消、监控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分布位置。 4.2.2备好、管好、维护好报警中心的备用电源,确保辖区停电期间报警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 4.2.3报警员应严格按程序对报警设备进行操作,并密切关注报警设备的运行情况 具体包括: a)电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电源插头是否接触不良; b)监视屏画面是否清晰,摄像探头的角度是否准确,录制的画面是否清晰; c)红外报警装置能否正常运行; d)户内报警器能否正常工作; e)消控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f)对讲机是否收发正常。
4、4.2.4在设备运行期间发现不正常现象或故障,报警员应立即向班长报告,经检查、判断后做出处理决定。 4.3报警的处理 4.3.1户内报警 报警发生应做到: a)当主机发出报警信号时,报警员应立即查看报警位置,确认报警类型; b)立即用对讲机向辖区保安员发出指令。报警员发指令时,应口齿清楚,语言简练,报警内容和具体位置要连呼三遍。如对讲机受到干扰,一方送话或接受不灵,应迅速改用电话联系; c)保安员接警后应立即赶赴报警区域进行处理,并把情况反馈到报警中心。事后,报警员和保安员应做好相关的记录。 4.3.2周界报警 报警发生应做到: a)当主机发出报警信号时,报警员应仔细查看报警区域图像; b)辨
5、别警情内容,如系行人误入防区的可及时复位;如发现行迹可疑之 人翻墙进入辖区的,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安员:讲清具体的位置、嫌疑人员的体貌特征,由保安员前往制止或抓捕; c)对无电视监控系统的周界报警,应参照本规程4.3.1内容执行; d)若同一防区出现多次误报警,保安队长(安保部经理)、报警员应及时 向保安部汇报,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维修中心或安装单位进行报修; e)报警员如发现周界报警系统在24小时内无报警现象时,应立即通知辖区保安队(安保部)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向报警中心进行反馈; f)报警员应作详细的警情处置记录。 4.3.3电视监控 有不正常情况发生应做到: a)报警员通过监视屏进行动态
6、观察时,如发现出入口、车库(停车场)、大堂、电梯、楼层有异常情况或可疑人员,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安员:讲清具体的位置,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由保安员前往查处; b)通过监视屏进行跟踪监视,及时给保安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c)作好相关的记录。 4.3.4火灾报警 报警发生应做到: a)当主机发出火警讯号时,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安员前往检查并讲清火警的具体位置,如系误报,应及时复位;如经常发生误报应及时向保安部报告,并把信息反馈到维修中心或安装单位进行报修; b)如确认是火警: -立即向有关领导进行报告; -根据火情的大小及现场最高负责人的指令,启动消防水泵、排烟阀、送风阀,关闭分区防火门,启用消防广播
7、; -通过监视屏对火警现场进行监控,为义务消防员的扑救和疏散工作提供准确信息;并监控有否异常情况和可疑人员; -检查是否有电梯困人现象; -坚守岗位,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工作,等待指令。 c)对火警的处置过程进行记录。 4.4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4.4.1报警员负责做好报警设施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4.4.2维修中心负责每周对住户和报警中心之间的联网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4.4.3维修中心负责每周对周界报警系统的探测器、摄像机、红外灯、支架的牢固度进行检查与除尘,同时测试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4.4.4保安队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做好报警监视区域障碍物的
8、清除工作,并做好记录。 4.4.5维修中心负责每季度对户内报警系统进行检查,测试探测器、门磁等的工作状态;对备用电源(ups)的充放电情况进行一次测试。检查与测试,应做好记录。 4.4.6如遇台风、暴雨、冰雹,维修中心应在恶劣天气过后,对周界报警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测试,保证报警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4.7报警员应按报警设备的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高温的工作,正确使用空调机,保证设备的运行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 4.4 .8报警中心应禁止的行为 有下列现象与行为报警中心应禁止: a)禁止吸烟,以防烟雾侵蚀电子元件; b)禁止把监控电脑、备用电源、录像机、电话机挪作它用; c
9、)禁止带入、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d)操作台上禁止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5记录 5.1报警中心值班记录表 5.2报警中心报警情况记录表 5.3报警中心来访人员登记表 5.4报警中心监控录像带使用情况登记表 6相关支持文件 6.1保安员培训实施作业规程 6.2保安员交接班管理作业规程 6.3保安员行为规范管理作业规程 【第2篇】中心小学作业布置批改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强化教学制度建设,规范教学常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研活动实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县zz中心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制度(试行)。 l、各科教师
10、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分层布置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不布置或少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更不能把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布置适量课外作业。小学的科学、品德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要当堂消化,课外不布置书面作业。 3、可适当布置社会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4、控制作业量,平衡作业负担。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小学中高年级课外作业日总量控制在l小时以内,小学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 5、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规范。布置的全部作业一般应全批全改,及时总结学生作业情况,进行作业讲评
11、,解决共性问题,个别学生的问题可采取面批面改。三至六年级要指导学生画好规范的批改等第格,等第格长4厘米,宽2厘米,左边上栏写书写规范的评定批改等级,批改等级分为“甲、乙、丙”;左边下栏写作业正确性的评定,批改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右栏画左下到右上横线,写明批改日期(如24/5),批改中不得出现红错、漏批、漏改现象,杜绝只写一个“阅”字、或一页只划一个“”等不负责现象。更不得让学生代批代改。教师要适当运用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 6、严格规范学生作业。学生作业书写工整、整洁,格式规范。不合规范的要求重做,未做的要求补做、补交。 7、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予以
12、订正,注重二次批改,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得到提高。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需备有批改笔录,收集记录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类型,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整改后的情况。每单元至少1次(记录在a4纸上放入备课笔记)。 8、学生语文课堂作业次数不少于所上课时数的60%,作文每单元一篇大作,另外不少于一篇小作或练笔,学生数学、英语课堂作业次数不少于所上课时数的80%,补充习题全批全改,与课堂同行或练习与测试批改不少于所做作业的60%,美术和科学、品德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填图册作业当堂完成。 9、学校安排每两周检查一次学生作业,并如实填写检查记录表。作业项目设计总分100分。检查中作业次数少于规定数1次扣1分,批改不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业 中心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