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沟煤矿C七401高水充填采面设计.doc





《吕沟煤矿C七401高水充填采面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沟煤矿C七401高水充填采面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吕沟煤矿C七401高水充填采面设计第一章 设计依据1.1 上级部门批准的设计:七4煤层深部开采设计,批准时间:2010年元月1.2 设计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边界)的地质情况:1.2.1 采面位置及范围C七401采面位于吕沟煤矿七4煤层八号水平东翼,东至Y=38441590坐标线,西至Y=38441400坐标线,北至七4集中运输平巷保护煤柱,南至矿井边界(-400米水平等高线)。采面上限标高为-198m,下限标高为-400m,地面标高+172+160m,走向长190m,倾向长约770m,面积14.63万m2。 C七401采面上部为七4802采空区,采面范围内无村庄。地形为构造
2、剥蚀类型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山坡冲沟发育,常与山脉走向垂直,且呈“V”型及“U”型。为第四系地层半覆盖区,基岩零星出露,地面标高为+172+160m,有大量农田,采面范围内地面无任何河流和湖泊及较大池塘。1.2.2 煤层赋存特征赋存于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七煤段中部,上距平顶山砂岩220m,下距六2煤层(原采矿证五2煤层)90m。煤层直接顶、底板多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煤厚01.51m,一般0.801.10m,平均厚度0.86m,以薄煤层为主。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一层炭质泥岩夹矸,厚0.050.29m。1.2.3 瓦斯2010年工信厅批复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68m3/t,绝
3、对瓦斯涌出量为4.34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C七401采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6m3/min,二氧化碳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0m3/min1.2.4 煤尘根据2009年5月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报告,矿井所采七4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8.38%,具有中等强度爆炸性。1.2.5 煤层自燃2009年5月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七4煤层属自燃煤层。但在50年实际开采过程中无发生过自燃发火现象。1.2.6 水文地质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12m3/h。主要水源来自上部东翼小煤窑老空水,以及七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可造成七4煤层顶板淋水,但水量小
4、、持续时间短,对开采偶有影响。C七401采面防治水工作简单易行,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1.3 邻近采面及边界小窑采空、积水情况资料:C七401采面范围内无小煤窑采空和积水。第二章 矿井概况吕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45万吨/年;开采六2、七4两层薄煤;矿井采用片盘斜井开拓,两翼对角式通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瓦斯矿井;所采六2、七4煤层煤尘具有中等强度爆炸性,均属级自燃煤层;正常涌水量为100m3/h,最大涌水量120m3/h。矿井目前有2个生产采面。1、 矿井现生产采面情况: 92采区:布置一个炮采工作面,六2901采煤工作面,可采储量83.2万吨,截止2012年
5、1月底,剩余可采储量69.3万吨,预计2014年12月回采结束。91采区:布置一个炮采工作面,六2902采煤工作面,可采储量36.7万吨,截止2012年1月底,剩余可采储量22.6万吨,预计2013年4月回采结束。2、新采面、新水平情况:C七401采面施工情况及首采工作面形成时间C七401采面:预计2012年9月布置完毕,合计可采储量21.22万吨,预计2013年1月具备生产条件。3、开采C七401采面的必要性吕沟煤矿目前生产布局来看,矿井在六2水平布置2个采面(六2901采面、六2902采面),六2901采面预计2014年12月回采结束;六2902采面预计2013年4月结束,为确保采掘接替和
6、矿井可持续发展布置C七401采面。C七401采面位于七4煤层八水平东区,利用七4八东大巷做为回风巷形成生产系统,巷道工程量小、工期短,是矿井采面接续的最佳途径。第三章 C七401采面概况第一节 采面位置及范围、储量1、采面位置及范围C七401采面位于吕沟煤矿七4煤层八号水平东翼,东至Y=38441590坐标线,西至Y=38441400坐标线,北至七4集中运输平巷保护煤柱,南至矿井边界(-400米水平等高线)。采面上限标高为-198m,下限标高为-400m,地面标高+172+160m,走向长190m,倾向长约770m,面积14.63万m2。C七401采面上部为七4802采空区。2、地面情况及受生
7、产影响程度2.1地面建筑、设施等采面范围内无村庄。2.2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采面范围内为构造剥蚀类型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山坡冲沟发育,常与山脉走向垂直,且呈“V”型及“U”型。为第四系地层半覆盖区,基岩零星出露,地面标高为+172+160m,有大量农田。2.3水系及地面水范围采面范围内地面无任何河流和湖泊及较大池塘。2.4采掘影响及破坏程度回采工作面布置为超高水充填工作面,因此回采不会造成地表塌陷,对地表影响很小。3、 采面储量C七401采面开采七4煤层,可采储量21.22万吨。第二节 地质勘探情况C七401采面无地质资料。第三节 地层及标志层1、地层七4煤层层位属二叠
8、系下石盒子组。从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采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在0.9m左右,属薄煤层。煤层为半暗光泽型。2、主要标志层田家沟砂岩:位于上石盒子组底部,由灰色厚层状中、粗粒、底部砾状砂岩组成,层位稳定,厚016.21m、一般3.612.3m,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以厚层、含砾、具明显的文理层理为主要特征,该标志层上下分别为七煤段和六煤段,其煤岩层组合与其它煤段有明显区别易于确定:七煤段含煤段位于中上部,含煤3-4层,以七4、七2煤层较稳定,其间为含较多大白云母片、层面具炭质的细中粒砂岩,组合清晰特征明显。第四节 地质构造C七401采面范围内无地质构造第五节 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1、C
9、七401采面水文特征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12m3/h。主要水源来自上部东翼小煤窑老空水,以及七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可造成七4煤层顶板淋水,但水量小、持续时间短,对开采偶有影响。C七401采面防治水工作简单易行,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2、C七401采面主要充水因素主要水源来自上部东翼小煤窑老空水,以及七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在顶板砂岩破碎处或断裂带内往往含少量裂隙水,在采矿揭露时常形成顶板淋水,但持续时间较短。表明其富水量弱、均为静储量特征,对矿井安全生产无影响。第六节 煤层赋存特征1、煤层赋存特征赋存于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七煤段中部,上距平顶山砂岩220m,下距六2煤层(原采矿证
10、五2煤层)90m。煤层直接顶、底板多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煤厚01.51m,一般0.801.10m,平均厚度0.86m,以薄煤层为主。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一层炭质泥岩夹矸,厚0.050.29m。2、瓦斯2010年工信厅批复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6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4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C七401采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6m3/min,二氧化碳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0m3/min3、煤尘根据2009年5月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报告,矿井所采七4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8.38%,具有中等强度爆炸性。4、煤层自燃2009年5月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提供
11、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七4煤层属自燃煤层。但在50年实际开采过程中无发生过自燃发火现象。5、地温矿井现开采深度420m,温度22左右,地温正常。煤层顶底板岩性表煤层类 别岩石名称平均厚度(m) 主要岩性特征七4顶板老 顶中粒砂岩2.75灰白色,以粗粒为主,主要成分为石英。直接顶泥岩1.2灰黑色、底部含炭质。底板直接底细粒砂岩0.81深灰色老 底中粒砂岩2.72灰色。第七节 地表特征采面范围内为构造剥蚀类型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山坡冲沟发育,常与山脉走向垂直,且呈“V”型及“U”型。为第四系地层半覆盖区,基岩零星出露,地面标高为+172+160m,有大量农田。采面范围内地面无任何河
12、流和湖泊及较大池塘。回采工作面布置为超高水充填工作面,因此回采不会造成地表塌陷,对地表影响很小。第八节 煤质七4煤:为黑色,条痕黑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顶部常有一层致密状暗煤,中部主要为暗煤和亮煤,下部亮煤、镜煤为主。煤质特征表 煤层指标 项目Ad(%)St,d(%)Pd(%)Qgr,v.d(MJ/kg)Y(mm)和GVdaf(%)ST()七4煤数值30.550.700.01023.2716.577718.831400等级高灰低硫煤低磷分中热值煤较高软化温度灰第四章 采面设计方案的确定第一节 方案的提出、确定1、设计方案 方案(1)开放式充填方法该方法是指在仰斜开采条件下,对采空区不进行任
13、何调控,即允许采空区上覆岩层部分垮落,采空区完全处于开放与自由状态的充填方式,如图4-1所示。具体做法是:自开切眼始,工作面推进适当距离后,即对采空区实施充填。随着充填工作的不断推进,充填浆体液面不断上升,逐渐将低于工作面位置水平以下的采空区充填密实,并将部分垮落下来的矸石(若存在)胶结起来,形成整体支撑上覆岩层的充填胶结承载体,如图4-1所示。图41方案(2)采空区全袋(包)式充填法采空区全袋式充填方式是在采空区范围内全部布置充填袋,袋内充入超高水充填材料,凝固后对上覆岩层直接进行支撑,如图4-2所示。 图422、方案对比方案 优点: 充填与开采互不影响,工作面产量不受充填工艺制约; 充填工
14、艺简单,人员需求少,易于组织与管理,工作面支护方式不变; 不控制直接顶,人员作业不在采空区,充填过程安全可靠。缺点:当采高较大或煤层倾角较小时,该方法对控制临近采空区上覆岩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在工作面后方构筑挡浆体,使充填浆体液面水平升高,缩短顶板悬跨距,可较好实现对采空区的充填。此外,当工作面涌水较大时,对充填效果有一定影响,需采取疏治水措施。方案优点:全袋(包)式充填能适用于现有大多数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条件下的采空区充填要求。与开放式充填相比,适用性更广,特别是对水平或近水平条件下的煤层有较好的适应性; 可直接控制直接顶,充填效果直观。在工作面有涌水的条件则完全不受影响。缺点: 充填袋
15、(包)架设工序与劳动组织较复杂,工作量较大,对作业环节安全要求高; 充填与回采两工艺存在相互影响,配合管理技术要求高。经过永锦公司以及吕沟煤矿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探讨、研究、论证,方案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因此确定选用方案进行C七401采面的设计开采。第二节 设计方案、设计原则本次设计遵循以下原则进行1.1 炮采采煤为主的原则。1.2 系统简单、可靠,便于管理的原则。1.3 提高采面防灾、抗灾能力的原则。1.4 以超高水充填开采,不搬迁村庄的原则。2、巷道布置2.1 采面总体布置情况根据C七401采面范围及地质情况,在八号石门中部测16点以北16.7m处以90的方位角向东掘进联络巷20m,然后再掘
16、进一条与八号石门平行方位角182的集中运输石门长度246m,与集中运输平巷贯通,在联络巷东边布置一个溜煤眼与六2煤层九号煤仓西上仓巷垂直连接(溜煤眼与九号煤仓间距53.7m),溜煤眼设计长度33.4m,在C七401机巷28m处掘进七4集中运输平巷,向西以270的方位掘进97m与集中运输石门贯通,向东以90的方位掘进190m到达C七401采面回风巷,然后再以0方向向上掘进运输联络巷46m与七4八东大巷贯通,C七401采面构成。2.2其他辅助巷道为满足C七401采面供电需要在集中运输石门布置采面移动变电站。 第五章 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能力、服务年限1、采煤方法:采用超高水充填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17、。2、采煤工艺:炮采采煤,一次采全高。3、采面设计能力3.1工作面单产工作面平均面长:L 190m工作面日推进度:I 2m煤层采高:M 1m煤的容重:r 1.5 t/m3工作面回采率:C 0.97工作面单产: A1 LIMrC 1901.511.50.97553(t/日)3.2 采面生产能力AS(综) 330 k1A1 /10000 3301.1553/10000 20.1(万t/a) 式中:k1为采面生产系数,系数取1.1 采面设计能力按21万吨/年计算,各生产系统按21万吨/年的规模进行配备。3.3采面服务年限3.4 C七401采面服务年限:T CZ/AS 21.2221 1.01(a)第
18、六章 采面安全生产系统第一节 主运输系统1、主运输路线:工作面煤流工作面机巷集中运输平巷集中运输石门溜煤眼九号煤仓主井地面2、采面运煤设备选型:2.1.1胶带输送机初步设计参数:计算胶带宽度,选定胶带速度因为输送能力m=400t/h,大于设计运输生产率A=208t/h,所以胶带宽度一定满足要求,选定胶带速度=2m/s。对带式进行块度校核 B2amax+200=2200+200=600mm故胶带选定800mm宽度能够满足要求。2.1.2 运行阻力计算重段运行计算 Wzh=g(q+qd+qg)Lcos+g(q +q0)Lsin =28.8+4.62+7.33)5000.03cos0+(28.8+4
19、.62)500sin010=51552N其中 q=qd=1.1B(+1+2) =1.10.8(1.251+3+1)=4.62kg/mqg= qg=空段运行阻力 Wk= g(q0qL cos- q0Lsin =(4.62+3.7)5000.025cos0-4.62500sin010=-5442N2.1.3胶带张力计算 (1)用“逐点计算法”求胶带各点张力 S2S1 S3=1.04 S2 S4=1.04 S3=1.042 S2=1.042 S1 S5= S4+Wk=1.042 S1+ Wk S6=1.04S5=1.042 S1+ 1.04 Wk S7= S6+ Wk=1.042 S1+1.042
20、Wk +Wzh S8S9=1.04S7 =1.042 S1+1.042 Wk+1.04 Wzh =1.17S1-1.0425442+1.0451552 =1.17S1+47954(2)按摩擦传动条件考虑摩擦力备用系数列方程,得 S9=S1 =2.47S1(3)方程(1)和方程(2)联立解得 S1=36887N S2=36887N S3=38362N S4=39896N S5=34454N S6=35832N S7=87384N S8S9=90879N 2.1.4带式输送机胶带强度的验算(1)、垂直度最小张力点张力S6=35832N、按垂直度要求重段允许的最小张力为 Smin=11(q+qd)L
21、gcosg =11(21.7+4.62)1.5cos1410=4213NS6 故胶带悬垂度满足要求2.1.5胶带强度验算 胶带允许承受的最大张力为 Smin=6.1 故胶带强度能满足要求.2.1.6计算牵引力与电动机功率 输送机主轴牵引力为: W0=S9-S1+0.04(S9+S1) =90879-36887+0.04(90879+36887)=48881N 电动机功率为:N=通过以上计算,证明在所给条件下可以使用DTL800/2*40型 2.1.7胶带输送机初步设计参数:计算胶带宽度,选定胶带速度因为输送能力m=400t/h,大于设计运输生产率A=208t/h,所以胶带宽度一定满足要求,选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401 充填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