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
《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项目商业 计划书目 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1 我国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现状2 我区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现状第二章 工业园的功能定位、目标1 功能定位2 发展目标第三章 工业园开发模式设计1 工业园的设立方式2 体制框架3 开发模式4 产业选择5 开发原则与规划6 自主经营与招商服务第四章 园区开发投资估算1 估算范围及依据2 土地费用3 基础设施投入4 不可预见费用5 建设期利息6 总投入第五章 财务效益分析1 土地定价2 土地转让收入3 税费4 利润估算第六章 经济社会效益评价1 经济效益评价2 社会效益评价第七章 开发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1 本工业园开发主要风险2 主要风险的防范第八章
2、 环境保护1 执行标准规范2 环境治理规划第九章 结论第一章 项目背景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二五”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推动循环发展,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城市低值废弃物集中处置,开
3、展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县。一、我国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现状1、总体概况我国的再生资源利用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各项管理工作已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再生资源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办法等法规。“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阶段,物资再生利用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首次将废旧金属的再生利用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门类,并且开始着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的产业政策。目前,
4、全国已有各类再生资源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厂3000多个,从业人员140多万;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量已突破5000万吨,年回收总值450亿元。回收加工利用的范围已经不仅是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等,而是向着更广泛,高科技等领域发展,其利用价值也向更高层次攀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收进来、卖出去”的粗放经营模式,基本上朝着“多拆解、细挑选、精加工、先利用、再回炉”的方向发展。2004年,我国炼钢利用的废钢量为3300万吨,废钢利用的比率为19%,低于国外的利用废钢比率。2006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达到453万吨,
5、比2005年增长21%。其中再生铜168万吨、再生铝235万吨、再生铅39万吨、再生锌11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8%、21%、39%和29%。2007年1-9月,中国再生资源总产量达到395万吨,同比增长15.8%。其中再生铜156万吨、再生铝200万吨、再生铅32万吨、再生锌6.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8%、13.6%、6.7%和-24.4%。废纸由1999年的300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800万吨,预计2015年将接近一亿吨,回收利用率年均达38%。据调查统计,2005年电冰箱、电视机、空调器、洗衣机、电脑等五种主要家电和电子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共计14.57亿台,按正常的使
6、用计算,每年电子产品的数量综合报废近300万吨。按目前国内大中型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平均处理电子废物仅4000吨左右,不到电子废物总量的1%。另据统计,我国废塑料的回收率为25%,废橡胶的回收率为32%,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还很低,还有大量的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国每年大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旧有色金属,80万吨废塑料,2000万台废旧家电、电脑没有回收或者没有充分有效地回收利用。据估算,每年约有200亿-350亿元的再生资源白白流失浪费。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化的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和经济建
7、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材料来自再生资源,这为缓解我国资源短缺,保持资源永续,减轻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遍布全国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和体系已经形成。随着再生利用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将成为我国原材料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新型的再生资源现代物流代理、配送体系逐步得到实现。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出,为支撑再生资源中长期发展目标,在2006-2020年间,中国将重点发展废杂金属机械拆解、分选分类技术;
8、表面洁净化等预处理技术;提高金属熔炼回收率技术;再生铝保持性能技术;废电池无害化处理技术;废汽车、废家电回收利用技术;钢铁烟尘回收锌技术;“三废”治理技术;研究制定再生资源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预计到2010年,中国再生资源产量将达到740万吨(占总产量30%),2020年再生资源产量将达1240万吨(占总产量40%)。目前,国内掀起一轮再生资源投资热潮,原先对再生资源行业并不重视的大企业纷纷涉猎其中,形成起点高,规模大,技术设备先进等特点。这标志着中国再生资源利用行业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向着集团产业升级的方向快速发展。3、存在的问题(1)行业整体实力不强我国再生资源虽然获得
9、了快速发展,但行业面临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金属回收率偏低、过分依赖进口等问题。因此中国必须培育一批大中型再生有色金属企业、探索走联合、改造、提高的路子、加强技术创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和完善产业法律法规,使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再生资源回收多头纵向管理,各自独立,不能形成整体规模优势由于历史原因,市政、环保、卫生、城管等众多行政单位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包括审批、监督、检查及回收全过程或分段式的管理。这种多部门的纵向垂直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广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起到了积极和推动
10、的作用。但是对回收金属的利用,这种管理职能上的交叉与扯皮,既不能形成整体的规模优势,也形不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全面保护。(3) 相关法规标准制定落后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植政策不配套,以及原有的政策有过时之嫌,造成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行业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偏低,资源利用率低下,相关污染严重等问题。二、我省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现状1、总体状况目前,某某省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已在某某地区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主要进行废旧钢铁和报废设备回收以及报废汽车拆解。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再生资源行业一直呈现出“重回收,轻加工,甚至无加工”的行业特点,发展速度明显地滞后于其他领域
11、。目前,全省从业企业不到百家,还有约2、3千个体户,分布在全省各地,主要从事废钢铁、汽车拆解等再生资源的回收。这些企业档次低,规模小,生产和加工能力低下,资源再生利用品种单一,大多处于简单维持生存的状态。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仅三、四十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之行业组织化程度低,大都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环境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2、存在的问题(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与备受关注、飞速发展的环保产业相比,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引不起社会关注。政府部门、行业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得力措施,对于再生资源资源行业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远未达到共识。(2)行业
12、进步缓慢,企业技术改造长期处于半停滞状态近年来,再生资源行业已很难得到国家和地方资金、技术的投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没有流水线和设备,行业内的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3)没有形成社会化市场经营机制,企业难以发挥应有效益 到目前为止,我省基本没有上档次、上规模的再生资源企业,仅在各地区零星分布。由于无法形成产业集群,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状态,抵御风险能力低下。(4)回收品种单一,资源浪费极大当前资源回收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废旧钢铁、废弃塑料等有限的几个品种,对于其它诸如废旧轮胎、废旧有色金属、废玻璃、废纸和电子废物等的回收利用,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资源浪费现象严重。(5)缺乏
13、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目前,仅有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178号文对废旧物资经营企业免征增值税,地方配套政策、资金支持基本属于空白。3、发展机遇(1)现实需要据测算,某某省的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固体B%N!RTts0CoDnd0k&mo!SzLjM废弃物排放量145.64千克(以2007年某某省工业增加值1378亿元测算,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201万吨),远高于全国RW*xM-$s HNzbKmx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57.4千5tmRERI n(V-lg(+FPJ&xWmQ6oDIy0J克的水平,因而,某某省废旧物资的利用前景广阔。应JJArCX)(qu1*AtjS#&vCkvNs6Mv&该
14、在某某省建立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形成回收和e!l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为工业生产提供合格d的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体系,推动a&V0-u9FeKCChXfb!dinihwBCbf(AgyY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处Detwlz6a*37VZnx6lfu67!P(9OS7$E)Vi+&L%BuT-EBFHIz2理中心建设,形成再生资源回收与加工利用并重的“回收加工预处 7&lys1k07w+B0l+#jP2h-ptw7oU+6TeiAUI*rmYa7IkMA理利用”的良性循环。(2)政策支持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到2020年,
15、在全国建成一批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实现85%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社区及乡村实现回收功能的覆盖、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亿吨左右。行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规范化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我省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六个主要任务,分类建立回收体系、完善回收节点功能、培育龙头回收企业、强化行业秩序监管、健全回收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中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16、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花园式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再生资源回收与加工利用并重的产业集群,发挥聚合效应,对于防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的运行规律,可以为再生资源产业化提供经验,为产业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章 工业园的选址、功能与定位一、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XX。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和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的要求,集中处置区规划面积不得低于80公顷(1200亩),因此,本项目首期规划面积为XX亩,第二期XX亩,第三期XX亩,总
17、计XX亩。XX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缘区位优势、综合交通优势、资源要素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选址XX区可对于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未来的开发、招商等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二、功能定位遵循“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工业园定位于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和对外经贸窗口。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合理引导园区内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力争在2025年左右建成一个XX亩左右的产业特色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再生资源生态工
18、业园区。2、近期目标到2019年左右,形成开发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明显、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工业园区和对外贸易窗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开发初具规模通过招商引资和行业整合,开发面积达到XX亩左右。(2) 产业特色鲜明通过积极培育和大力引导,形成以再生资源贸易、加工为主的优势产业。(3) 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环保、信息等基础设备配套基本齐全,构筑良好的开发平台。(4) 生态环境良好园区排放系统基本完善,企业排污治理基本达标,工业园环境保护成绩显著,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3、远期目标到2020年左右,在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运行规律的基础
19、上,积极发展六、七类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形成优势产业突出、产业高度集群、布局分工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静脉产业(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生态工业园区,成为某某省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第三章 工业园开发模式设计 一、工业园的设立方式工业园的设立有2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是报某某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二按着“一区两园”的模式,使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成为XX区的一个独立工业园。1、报批设立自治区级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以正常手续申请设立省级工业园,其优点是:(1)从提高投资者信任度看由于工业园具备足够级别和权限,政府对工业园的政策措施容易到位,投资者对工业园的信任度提高,非常有助
20、于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未来园区的招商工作。(2)从提高服务水平看工业园在开发建设、经营招商等过程中必须与政府各个层面的机构发生关系,其中将涉及到大量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分享问题。作为独立的工业园,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园区开发速度和招商服务水平。(3)从园区规划建设角度看有助于从整个工业园的全面发展出发,按照总体建设规划的要求,先投入主要力量建成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为工业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4)从土地控制角度看有助于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控制,减少以后的开发成本。2、按“一区两园”的模式,再生资源生态园可以成为XX区的延伸XX区自建区以来,积极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再生资
21、源工业园可以按照与XX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思路统筹开发建设,政策优势更加明显,功能优势更加突出,有利于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招商引资提供完善的服务平台,吸引相应行业的企业和项目在园内集中布局。第二,加强工业园和XX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一区两园”为两个园区间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建立两个园区之间在产业关联、市场占有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发挥相互耦合效应,促进各园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快实现园区经济一体化。第三,有利于制定和实施专门的政策。两个园区地理界限分明,功能区别明显,每个园区布局的企业和项目各有其性质和特点,这有利于政府
22、管理部门根据两个开发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专门的针对性政策措施,保障并促进工业园的良性发展。 3、结论根据国务院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省级工业园在设立方式上存在着政策障碍。而做为XX区的附属园区进行立项,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一政策难题。因而,我们建议以“一区两园”的形式来设立再生资源生态工业园。二、体制框架1、开发体制由XX区授权项目开发公司,具体负责工业园区内的一应事务。上海张江高科技园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工业园全部交由项目开发公司开发经营并负责招商工作。为保证开发商的巨额投资能够得到正常的补偿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在开发商经营期内,园内上缴的、由地方政府获取
23、的地税部分,应全部返还给投资商、或者根据工业园建设的不同时期,分期按不同的比例返还。这实际上是对原“蛇口模式”的一种创新,也算是一种区域开发的BOT模式,形成开发商与XX区的“双赢”格局。2、工业园开发公司的设立和职责由项目发起人设立开发公司,全面负责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开发公司的权责是:(1)统一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和运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及租用、房产经营以及招商引资工作。(2)园区市政管理、服务和收益的权利。(3)开发公司可参与创办企业和成立子公司,或吸引多个投资主体,成立合资合作公司。三、开发模式工业园项目开发公司作为土地开发的主体,也是融资主体,并承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生资源 生态 工业园 建设项目 商业 计划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