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仪礼》导读课件精品ppt课件.ppt
《【精品】《仪礼》导读课件精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仪礼》导读课件精品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仪礼导读课件一一.礼与仪礼仪礼导读礼与仪礼仪礼导读三三.仪礼书名的变迁及其结构仪礼书名的变迁及其结构七七.仪礼仪礼学习参考文献学习参考文献二二.仪礼的作者及撰作时代的争议仪礼的作者及撰作时代的争议四四.仪礼的内容及特点仪礼的内容及特点五五.历代仪礼研究概況历代仪礼研究概況六六.经典章节经典章节仪仪礼礼导导读读一一.礼与仪礼礼与仪礼o仪礼是记录我国上古时代礼仪的一部重要典籍,与周礼礼记一起合称“三礼”。仪礼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宝藏,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国上古社会的民俗民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伦理道德、语言状况等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o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仪礼这样
2、一部迥然特异的儒家经典,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乐文化的民族。在上古时代,礼仪活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习礼成为贵族教育的重要部分。礼记王制云:“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使许多贫寒子弟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演习礼典仪式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重要课程。名目繁多的礼典仪式,为仪礼成书提供了天然的得天独厚的文化条件,但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o礼在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扮演的愈益重要的角色,则是仪礼成书的必然条件。仪礼成书的条件仪礼成书的条件o关于礼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3、:其一、礼起源于宗教祭祀,王国维、郭沫若、何炳棣等持此说;其二、礼源于俗,李安宅、杨宽等持此说;其三、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礼物交换,杨向奎等持此说;其四,礼的起源是多元的,陈戍国、陈来等持此说。其五,礼起源于饮食。刘丰、张岂之等持此说。o这些说法各有其理,虽然争议较大,但是有一点认识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在中国民族的发韧期,便有了礼的萌芽,礼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礼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礼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o在原始时代,人们认为自然界处处存在神灵,天地日月星辰、四季更替等都由神灵主宰,进而对自然界产生敬畏心理,并产生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等。祭祀仪式就是原始先民对天地自然界等诸多神灵崇拜的具体而形
4、象的表达。原始先民希望通过祭神仪式上人们虔诚敬畏的心情和仪态,隆重庄严的乐舞礼仪,丰盛琳琅的祭品祭器,感动神灵,获得神灵的护佑。o与此同时,与祭祀仪式还伴生了冠、昏、丧、射等礼仪习俗。祭祀之礼主要是实现人与神的沟通和调谐。冠、昏、丧、乡、射则是维系调谐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特定习俗,体现了初民的共同意愿和共同文化心理,是初民生活方式及其文化的独特体现,是原发性的自然形态的东西。各种祭器各种祭器o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产生以后,礼俗开始了分化,一部分淡化了宗教色彩,留存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另一部分被统治者引进政治领域,经过加工改造,成为统治者表达意志和权力的工具,其中最突
5、出的是强调上下尊卑关系,强化王、天子的地位和权威。原来是全民共尚、全民共享的礼典礼仪被规定为严格的等级,成为贵族阶级的专利,所谓“礼不下庶人”。因而,礼制被当政者作为治国安民的无上法宝。所谓“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记祭统),礼在政治中起着主导作用。孔子之前的一些颇有远见卓识的智者和精英已明白地指出了这一点。例如:周惠王、襄王时代的内史曾经说:“礼,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何以长世?”(左传(左传僖公十一年)僖公十一年)卫文公的正卿宁庄子说:“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夫礼,国之纪也;国无
6、纪不可以终。”(国语(国语晋语晋语)晋平公、昭公时代以博识多闻著称的叔向也说:“礼,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左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襄公二十一年)礼已发展为上层建筑。o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遭到沉重的打击,诸侯之间动辄兵戎相见,社会陷入极度混乱无序的状态。如何恢复社会的安宁有序?在深刻反思之后,许多人作出的结论是:恢复礼在政治中的主导作用,只要人们严格守礼而行,那么社会就会自然回到秩序井然、上下敦睦、和谐有序的正常轨道。此时,礼成为人们解决社会危机的一根救命稻草。这是当时的社会和时代
7、为仪礼的撰作提出的迫在眉睫的必然要求。o综上所述,仪礼的成书既与上古先民丰富的礼仪活动有关,也与礼在后来政治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关,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仪礼的作者及撰作时代的争议 o仪礼的作者及撰作时代在学界争议较大。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一,仪礼为周公所作;其二,仪礼为孔子编著;其三,仪礼为孔子之后的儒者所作;其四,仪礼的编作权主要应归属孔子,其后有 七十子后学的续编与增益。1.1.仪礼为周公所作仪礼为周公所作 o滥觞于西汉时期的今古文两大学派的纷争。今古文学派对仪礼的作者及撰作时代的看法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对立。o古文学派坚持认为仪礼是周公所作,仪礼的成书年代在西周,东汉礼学大师
8、郑玄、六朝崔灵恩、唐陆德明、孔颖达、贾公彦、元代敖继公、清代礼学大师胡培翬、曹元弼等都持此说。古文学派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周公摄政,曾制礼作乐,仪礼就是周公所制之礼的一部分,孔颖达说:武王没后,成王幼弱,周公代之摄政,六年,致大平,述文武之德,而制礼也。礼记明堂位云:“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于天下。”但所制之礼,则周官、仪礼也。(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1224。)孔颖达根据礼记明堂位中周公“制礼作乐”之说,推断仪礼是周公制礼作乐的产物,仪礼的作者是周公。周公像o清代礼学家胡培翬总结、研究历史上对仪礼的研究和争论,作出了如下结论:礼记明堂位曰,周公摄
9、政六年,制礼作乐。故崔氏灵恩,陆氏德明,孔氏颖达及贾氏皆云仪礼周公所作也。韩氏愈云:文王,周公之法制,具在于是。亦以为周公作也。孔子、孟子所云“学礼”,即谓此书。唯仪礼为礼经之稍完者,先儒谓其文质彬彬,乃周公制作之遗。今案,据此诸说,三礼以仪礼最古,亦唯仪礼最醇矣。仪礼有经有纪有传;记、传乃孔门七十子之徒之所为,而经非周公莫能作。(胡培翬仪礼正义卷一。)胡培翬非常明确地肯定仪礼的撰作者就是周公。2.2.仪礼为孔子所作仪礼为孔子所作 o今文学家坚持仪礼的编著权应归于孔子,仪礼的成书年代在春秋。o这一说法首出汉儒,其中司马迁的说法影响很大。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10、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此礼记即指仪礼。自孔氏。”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1935页。司马迁肯定了孔子与仪礼有密切的关系,他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得更明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3115页。很显然,司马迁认为仪礼是经过孔子的编修加工而成。孔子o今文学家继承发展了司马迁的观点,同时在他们内部又分
11、为两种不同意见:o其一,以邵懿辰、皮锡瑞为代表,认为其一,以邵懿辰、皮锡瑞为代表,认为孔子是在周公制礼的遗存基础上,编订孔子是在周公制礼的遗存基础上,编订仪礼。仪礼。邵懿辰在礼经通论中认为后人所见到的仪礼十七篇是孔子在周公所制之礼的众多遗礼中加以选择而编定了仪礼,并不是周公所制之礼的全部。o皮锡瑞赞同邵懿辰的看法,并进一步补充说:仪礼十七篇,虽周公之遗,然当时或不止此数而孔子删定,或并不及此数而孔子补增,皆未可知,观“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士丧礼于是乎书”,则十七篇亦自孔子始定。犹之删诗为三百,删书为百篇,皆经孔子手定而后列于经也。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皮氏认为,仪礼十七篇是孔子
12、亲手所定。另一部分是孔子根据时代的发展、礼仪的变化增补的一些新出现的礼仪。皮锡瑞经学历史o其二,今文学家的另一种意见是仪礼是孔其二,今文学家的另一种意见是仪礼是孔子所著,与周公无关。子所著,与周公无关。廖平、康有为是持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卷十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考中说:然以诗、书、礼、乐、易为先王周公旧典,春秋为赴告策书,乃刘歆创伪古文后之说也。歆欲夺孔子之圣而改其圣法,古以周公易孔子也,汉以前无是说也。孔子所作谓之经,弟子所作谓之传,又谓之记,弟子后学展转所口传谓之说,凡汉前传经者无异论。故惟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为孔子所手作,故得谓之经。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
13、58年版。康有为的看法可归结为二:首先,在汉以前没有周公撰作仪礼的文献记载,也从未有人提及周公撰作仪礼,把仪礼归诸于周公所作,是刘歆造伪之说。其次,从“经”的概念来看,汉以前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只有孔子所作的才称为“经”,既然仪礼居于经典之列,显然它的作者非“孔子莫属”。3.3.仪礼出于孔子之后儒者之手仪礼出于孔子之后儒者之手 o滥觞于唐末,畅引于宋,延续至清末的疑古疑经学风,曾在中国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基本意见是:仪礼既非周公所定,也非孔子所撰,而是出于孔子之后的儒者之手。o疑古学者的分歧是仪礼的撰作者是战国儒者还是汉儒。南宋郑樵认为是汉儒,但他只是持怀疑的态度。清顾栋高则明确肯定仪礼
14、成于汉儒之手。理由三点:其一,孔孟书中不曾提到仪礼;其二,左传广引经文,却未征引仪礼一字;其三,仪礼是汉武帝之时忽然冒出来的。o更多的疑古学者主张仪礼成书于战国时代,如清代的经学家毛奇龄、姚际恒、崔述、袁枚等皆持此说。而现代疑古派的主将钱玄同承袭毛、姚等人的观点,进一步明确提出撰作者当为战国时荀子一派的学者。洪业在仪礼引得序中遵崇钱说。钱玄同4.4.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陆续撰作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陆续撰作 o当代礼学大家沈文倬提出仪礼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陆续撰作而成,其成书年代在春秋战国之间,此说被当代许多学者接受。他之所以肯定孔子时没有仪礼是因为:在春秋以前,礼物与礼仪相结合的各种礼典已在各级贵
15、族中普遍实行,孔子就曾担任赞礼的摈相一类的职务,亲自参加过礼典实践,同弟子的谈话多次涉及到礼的理论及礼的实践,然而在孔子的言论中却没有直接援引仪礼原文,这就有力地证明礼书还不存在,各种门类的礼典还没有被记录成文。而在孔子之后的墨子、孟子、荀子都在援引仪礼之文,说明仪礼一书至迟在墨子、孟子、荀子之前已经成书,并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墨子、孟子、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人,说明仪礼在战国早期即已成书。沈文倬o我们认为,沈文倬之说是可信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仪礼一书并非成于周公或孔子之手,但是不能抹杀二人的功劳。o首先,周公制礼作乐是不容否定的。仪礼中有一部分篇章反映了宗周的典章制度、风俗之情。其中一部分典章制
16、度应当是由以周公为首的周代统治者所制定的。因为在宗周时代,“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o其次,孔子对仪礼成书贡献尤大。孔子毕生重视礼,“克己复礼”是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从论语等先秦文献可以见到孔子论礼、问礼、演习礼以及向弟子传授礼的记载。当然孔子不可能自己创制一套礼仪,向学生灌输,而是搜集先世遗存的礼典以及当时贵族阶级正在实行的礼典,加以损益,修订成礼书,传授弟子,如礼记杂记下记载:“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由此可以推断,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在撰作仪礼一书的过程中,孔子关于礼的认识是他们撰作仪礼一书的理论指导,而孔子传授弟子礼仪的教本一定也是他们撰作仪礼的母
17、本。o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仪礼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陆续撰作而成,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三.仪礼书名的变迁及其结构 o仪礼有礼、礼经、士礼、礼记、仪礼等名称。礼是仪礼一书的原称,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看,当时的人们都称仪礼为礼。o在汉代,仪礼一书有礼经、士礼、礼记三种称呼。之所以被称为礼经,是因为汉武帝为儒家设立“五经”博士,仪礼一书就在“五经”之列。仪礼被称为士礼,则可能因为书中所言多为士人应遵循的礼仪。礼记是仪礼在汉代的又一个称呼,如史记孔子世家云:“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司马迁在这里所指的礼记就是仪礼,而非今传世本之小戴礼记。1.书名的变迁 o大约在魏晋之际,改名为仪礼,从此仪礼成为通称。之所
18、以改名,是为了与新立的经典周礼区别开来。而将其改称为仪礼,其原因有两点:o“一是由于十七篇所言多是礼节与仪式;二是由于本书十七篇中,除了以礼名篇(如士冠礼、士昏礼、燕礼、觐礼)之外,还有以“仪”名篇者(如大射仪),故以仪、礼连文作为篇名。”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57页。丁鼎仪礼丁鼎仪礼丧服考论丧服考论2.2.仪礼的篇数仪礼的篇数 o今十三经注疏本仪礼共十七篇,其目次如下: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仪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
19、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o在汉代,仪礼与诗书一样,也有今文与古文之分。汉初所传的仪礼是今文仪礼,就是现在所传的十七篇。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还有河间献王以及鲁恭王从孔壁中发现的古文仪礼,五十六篇,比今文仪礼多39篇,由于郑玄在作注时,没有为这39篇作注,因此逐渐失传,学者们把佚失的三十九篇古文仪礼称为逸礼。o今古文两种版本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仪礼一书是否是残本的争论。o一种观点认为,仪礼十七篇是一部完备的著作。清人邵懿辰就持此说。那么如何解释古文逸礼?他认为古文逸礼如果不是伪作,也很可能是“孔子定十七篇时删弃之余”,“大抵秀眉丛残,无关紧要。”o另一种观点认为,仪礼十七篇是残本。沈文倬坚持这一看法。
20、他的依据是现存十七篇经记文的记载。o以上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但是在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以前,我们持阙疑的态度。3.3.仪礼的结构仪礼的结构经、记、传经、记、传 o今本仪礼不仅有经文,还有记文和传文。今本仪礼十七篇中,除士相见礼、大射仪、士丧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外,其余十二篇每篇末尾都有“记”文。由于士丧礼是既夕的上篇,因此既夕礼的记文实际上也是士丧礼的记文,所以仪礼十七篇实际上只有四篇没有记文。o仪礼中的记文,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阐发礼的意义;其二,追述远古仪制;其三,补充说明仪制变化的原因;其四,详述器物的形制、规格和数量;其五,附录礼典仪式中所用之“辞”。o仪礼“记文”的作者,因史无
21、明文,所以也引起了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记文的作者不是经文的作者,记文的撰作年代要晚于经文的撰作年代。宋代朱熹、清人胡培翬、近人曹元弼等都持此说。o然而沈文倬、丁鼎持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仪礼的“经”和“记”本来就是经文的组成部分。经文的撰作者也就是记文的撰作者。其依据有两个:一是文献,二是地下实物。o文献方面:他们认为从汉代征引仪礼的情况来看,征引者多将“经”与“记”混称。所引的是经文,却称其经“记文”。如,郑玄、郭璞。这种混称经文、记文的现象“说明古人似乎对仪礼的经、记是不加区分的”。o实物方面:1958年甘肃武威出土了汉简仪礼七篇九卷。沈文倬分析了这七篇汉简仪礼的编排方式,发现丧服特牲馈食礼燕
22、礼三篇经文后都有今本记文,但是经文与记文之间都没有标出“记”字加以区分,由此沈先生认为:今本用以分别前经后记的“记”字实际上是后人臆加的,由于记文都属解释性、说明性、补充性的文辞,不便插入正文,故而附录在篇末。“因此经和附经之记不应看作前后撰作的两种书,而应作为同时同人撰作一书的两个部分来看待。”沈文倬汉简服传考(下),文史第二十五辑。武威汉简仪礼武威汉简仪礼o仪礼传文是仪礼丧服所独有。这就是著名的丧服传,也称服传。丧服篇不仅经文部分有传文,记文部分也有传文,以“传曰”的形式标注出来,从而显示出与经文、记文的区别。传文是解释性的文字,内容相当丰富,尤其是关于宗法制度的论述,对我们研究古代的宗法
23、制度有重要价值。传文的作者相传为子夏,但是此说一直以来屡受置疑,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4.4.仪礼的排序仪礼的排序 o仪礼篇次的排序主要有两种:o一是刘向所定的篇次,即: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仪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这种排列顺序有其特殊的意义:前十篇是吉的,是关于人的;后七篇是凶的,是关于鬼的,以吉凶人鬼为序。o另一种是戴德本仪礼的序次: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士丧礼第四,既夕第五,士虞礼第六,特牲馈
24、食礼第七,少牢馈食礼第八,有司彻第九,乡饮酒礼第十,乡射礼第十一,燕礼第十二,大射仪第十三,聘礼第十四,公食大夫礼第十五,觐礼第十六,丧服第十七。排序与刘向不同,但大家认为这种排序更为合理,因为据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戴德本的排序符合礼记昏义所说。四四.仪礼的内容及特点仪礼的内容及特点o士冠礼士冠礼:记述贵族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仪式。在加冠礼上,除加冠外,还要为受冠者起个字(别名)。加冠、起字表示他已经成年,可以享受成年人的权利,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礼仪源于古代氏族社会的“成丁礼”。(一)仪礼十七篇解题o士昏礼士昏礼:记述
25、贵族青年男女在家长的主持下缔传婚姻的一系列礼节仪式。儒家对婚礼非常重视,认为婚礼的意义在于“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按照规定,男子在昏时亲迎新妇,以昏为名,所以称作昏礼。o士相见礼士相见礼:记述贵族之间初次交往的礼节仪式。包括初次相见时的绍见、礼物、应对、复见等内容。一方携带礼物登门求见,另一方随后回拜。季节不同,地位不同,携带的礼物、回拜的方式、应对的内容和仪态也不同。士相见礼所述礼节实际并不限于士相见之礼,还包括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庶人士大夫见国君的礼仪,以“士相见”名篇,是因为士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仪礼 导读 课件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