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左传》导读课件(可编辑.ppt
《【精品】《左传》导读课件(可编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左传》导读课件(可编辑.ppt(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左传导读课件 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为六经,即六部经典著作,此说最早见于庄子天运和礼记经解,其中春秋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史书,据说后来经过了孔子的修订,故上升到经书的地位。在春秋时期,除鲁国的史书称作春秋外,其他一些国家的史书也多称作春秋,如墨子明鬼篇所提到的“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不过有少数国家的史书则采用了另外的名称,如孟子离娄下提到晋国的史书称乘,楚国的史书称梼杌。一、春秋一、春秋 有两种对立的说法:、春秋是孔子据鲁史修成 见于孟子、左传、公羊传、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杜预春 秋左传集解序等较早的文献: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
2、,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是会(指僖公二十八年冬温之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壬申,公朝于王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一)春秋的作者孔子像 由于以上几种文献在古代典籍中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史记作为一种信史的权威地位,故孔子修春秋说为历代多数学者所信从,今人范文瀾(中国通史)、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卫聚贤(古史研究)、苏渊雷(读春秋及三传札记)及沈玉成(春秋左传学史
3、稿)等学者亦均持是说不疑。、春秋非孔子所修,而是鲁国的旧史 持春秋非孔子所修说的学者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是少数派。第一个对孔子修春秋发生怀疑的学者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其说见史通惑经)。北宋时期,王安石曾讥春秋为“断烂朝报”(说见宋史王安石传宋史王安石传:“(安石)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孙觉春秋经解周麟之跋、陆佃陶山集卷十二答崔子方书)。既然视为“断烂朝报”,则自然不会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近、现代持是说的学者可以顾颉刚、钱玄同和杨伯峻先生为代表。顾氏的观点见于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钱氏通过古文字与“孔壁古文经”的对比否定了孔子与六经的联系,他在左氏春秋考证书后
4、(钱玄同文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说:我近来取甲骨刻辞及殷周两代之钟鼎款识与三体石经中之“古文”相较,更瞭然于“孔壁古文经”中之字体(三体石经中“古文”即系根据“孔壁古文经”者),一部分是依傍小篆而略变其体势,一部分是采取六国破体省写之字,总之决非殷周之真古字。由此更知“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之为谰言;而“孔壁古文经”本无此物,全是刘歆的伪造,实为颠扑不破之论也。仅凭个人对甲骨文、殷周金文与三体石经中古文的比较即肯定“孔壁古文经”全都是刘歆的伪造,这种说法未免太武断了。杨氏在春秋(收入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一文和春秋左传注前言(中华书局1990
5、年版。)中均对春秋为孔子作的说法进行了否定,其证据主要有三:三国魏 三体石经残石(局部拓片)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与其否定孔子修春秋,不如肯定孔子修春秋,因为毕竟有多种较早的文献记载了孔子修春秋之事,虽然有矛盾疏漏之处,但基本事实是一致的。沈玉成在春秋左传学史稿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较充分的肯定意见,兹将其证据撮要说明如下:第一,孟子上距孔子之卒仅一百多年,而且他是孔子学生子思的再传弟子,孔子作春秋对孟子来说只是近代史,故孟子所载必有根据,不至于向壁虚造。第二,非儒家学派对春秋也有记载,如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易、春秋六经。”韩非子内储说上:“鲁哀公问于仲尼曰:春秋之记曰:“
6、冬十二月,霣霜不杀菽。”何为记此?”鲁哀公向孔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不难窥见孔子和春秋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第三,通过一些文献记载与今本春秋的比较,可以看出孔子笔削鲁春秋的痕迹。例如,公羊传庄公七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今本三传经文都作“星陨如雨”。不修春秋显然就是孟子所说的“鲁之春秋”、司马迁所说的“史记”,即鲁国的国史,经过君子(即孔子)“修”了以后才变成今本春秋“星陨如雨”四个字。第四,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经文记载此年十一月“孔子生”,穀梁传则记作十月庚子“孔子生”。左传哀公十六年经文记载“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孔子作春秋不可能记自己的生卒年,这是春秋非孔子
7、作之说的证据之一。公、穀二传的经文原出经师口授,“孔子生”这三个字的记载必非经文原有而系窜入,左传经文即无此三字可证。至于左传哀十五、十六年的经文,历来就称之为“续经”,并非春秋原文,“孔丘卒”自然也是左传作者所记。“公、侯、伯、子男”四等爵之说始见于孟子万章下,现代的研究者据金文和其他典籍,认为这种严格的区别在孟子以前并不存在,可是在春秋中却同样严格区分,如“宋公”、“齐侯”、“晋侯”、“郑伯”、“楚子”、“许男”,丝毫没有错乱,可见春秋笔削者生活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二)春秋的价值及其书法春秋一书相当于大事年表,共一万六千余字,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
8、据春秋左传)共244年(据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均止于鲁哀公十四年,故一说为242年)间发生在鲁国及其他各国中的重要事件。其记事体例为编年体,即以鲁国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位君主在位的先后序次记事,年分季、季分月、月分日、日系事,秩然有序,一年之中可见各国之大事。、春秋的价值 前人对春秋的评价极高,认为其具有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更兴旧典,宣扬王道,劝善抑恶,维护周礼的重要作用。左传称其文:“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成公十四年)晋杜预认为:“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
9、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尊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戒。故传曰其善志,又曰非圣人孰能修之,盖周公之志,仲尼从而明之。”(春秋左氏传序)唐孔颖达指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则必尽其敬,戎则不加无罪,盟会协于礼,兴动顺其节,失则贬其恶,得在褒其善。此春秋之大旨,为皇王之明鉴也。”(春秋正义序)唐刘知几从史学的角度亦盛赞春秋“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故能弥历千载,而其书独行。”(史通六家)我们认为:春秋是一部具有重要史学价值的著作。首先,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典籍,开创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其次,它记载了春秋时期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现象,是研
10、究古代自然、地理的宝贵资料,内容涉及到日食、月食、陨石、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例如全书记载日食达三十六次之多,其中三十三次与现代天文学的推算完全相同。又如庄公七年所记“星陨如雨”和文公十四年所记“有星孛入于北斗”二事是世界文献中关于天琴星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再次,它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如根据春秋的记载,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使我们了解到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各国兼并战争的剧烈性。又如春秋记载:鲁国于宣公十五年实行“初税亩”制度,于成公元年实行“作兵甲”制度,于襄公十一年实行“作三军”制度,这
11、些均反映了鲁国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体制方面的重大变革。最后,它记载了春秋时期的盟会、外交、礼仪、通婚等社会现象,使我们从中了解到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重要活动。第五,它制定了一套相对严密系统的记事原则,这些原则及其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代史学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书法 春秋书法,是指春秋的记事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例如春秋隐公七年:(七年春,王三月,)滕侯卒。左传隐公七年指出:“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根据左传的解释,春秋对于他国国君之卒的记载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凡与鲁国有同盟关系者则书其名,否则则不书其名。上例中未书滕
12、君之名,说明当时滕与鲁未建立同盟关系。书名的例子如春秋隐公三年:八月庚辰,宋公和卒。春秋书法除遵循一定的记事原则外,前人还以为春秋的字里行间表现着对人物或事件的褒贬之义,借以达到惩戒后人的目的,此所谓寓褒贬于一字之间,例如春秋宣公四年: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左传宣公四年:“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根据左传的解释,春秋在上句话中点了郑大夫“公子归生”及郑灵公“夷”的名,这样的用词表明春秋作者认为弑君事件中的臣为有罪之臣,君为无道之君,通过点名的形式以示贬斥之义。春秋书法,前人多以为是孔子修订春秋时制定并使用,旨在体现圣人的微言大义。最早指出春秋书法的学者是东汉人何休,
13、他在春秋公羊注疏序中说:“往者略以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西晋杜预著春秋释例一书对春秋书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认为春秋的书法多被左传所发明,左传中以“凡”字起头的语句均属对春秋书法的揭示(如上例)。根据杜预的统计,左传中用“凡”的语句共五十处,即所谓“五十凡”。春秋是否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严密书法?是否每一字都寓有褒义或贬义?这是春秋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汉代及汉代以后的学者多数都坚信春秋书法的存在,他们往往把探讨春秋书法阐释圣人微言大义作为研究春秋的最高目标,但也有不少学者对春秋书法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怀疑或否定,这些学者如唐孔颖达、宋苏轼、郑樵、朱熹、元吴澄、程端学、清朱
14、鹤龄、顾炎武、顾栋高等人。其中代表性的说法如:以春秋为褒贬者,乱春秋者也。(郑樵春秋考自述)凡说春秋者,皆谓孔子寓褒贬于一字之间,此之谓欺人之学。(郑樵通志灾祥略)春秋书法肯定是有的,因为作为一部史书不可能没有它的记事条例,就左传的“五十凡”来看,多数说法都附合实际情况。不过由于春秋历时二百四十余年之久,记事非出自一人之手,许多代人的书法不可能尽同,即使经过孔子的修订也不可能完全改变原来的记载一一重写,所以把春秋书法抬到十分严密乃至神圣的地位是不可相信的。例如春秋共记弑君三十三例(据春秋大事表春秋乱贼表),其中二十三例书“弑”,二例书“杀”,八例书“卒”,同样是君主被杀,而用词不一。在书“卒”
15、的八例中,五例涉及到鲁国国君(其中鲁桓公遇害于齐),三例涉及到郑、楚、齐三国国君。同样的用词,涉及的对象却有鲁国国君与他国国君的不同,论者以为鲁君被弑用“卒”,是圣人不忍言君被弑而讳言“弑”之故,郑、楚、齐三国国君被弑用“卒”是鲁史从赴(讣)之故,实属弥缝之说,不足为训。从唐代起历代都有人指出春秋书法有不统一之处,例如: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氏,亦足以明时史之同异,非仲尼所皆贬也。(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总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清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寓褒贬之
16、说尤不可信。春秋作者在制定编写条例时要受到政治、礼制、道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难免带上主观倾向,这是完全可能的,如维护周礼、为尊者亲者讳等,但不可能做到字字都寓有褒贬,句句都是微言大义。事实上,在春秋一书中只能勉强找到部分表示贬义的用语,而很难找到表示褒扬的用语。一些今文学家为了肯定其说,多在“爵号名氏”的存舍上大做文章,甚至挖空心思在一般用词甚至日月的记载上探求褒贬,实属误入歧途。例如:春秋隐公三年:“春,公会戎于潜。”东汉何休注:“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古者诸侯非朝时不得踰竟。”孙复注:“诸侯非有天子之事不得出会诸侯,凡书会,皆恶之也。”(春秋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本来
17、一个普通的“会”字,被说成了贬义词。又如:春秋隐公元年:“(冬十有二月)公子益师卒。”左传:“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公羊传:“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穀梁传:“大夫日卒,正也。不日卒,恶也。”(春秋三传)春秋一书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一出现即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遂有不少学者为之作传(即作注),据汉书艺文志所载,为春秋作传的学者共有五家,即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和夹氏传。其中左氏传、公羊传和穀梁传流传至今,邹氏传无承传之师,夹氏传无解说之书,故此二家其后湮灭无闻。在西汉时期,公羊传、穀梁传的地位均高于左传,被立于学官,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讲授课程;左
18、传则处于被排斥的地位,但其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以及语言学价值均远远高于公、穀二传,自东汉至今,一直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二、左传的作者、宗旨及二、左传的作者、宗旨及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左传的作者、宗旨及成书年代历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1.左传成书于春秋晚期,为传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史记、汉书、后汉书、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基本上代表了这种观点: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繁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
19、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左丘明像及墓司马迁、班固、班彪、杜预均肯定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按照十二诸侯年表、艺文志序录及春秋左氏传序的说法,左传是因孔子春秋而作。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孔子生于鲁襄公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死于鲁定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左氏既然受经于仲尼,则其生活的时代及著左传的时间亦当在春秋末期,班彪更明确指出左传的成书时间是在春秋末期的鲁定公、哀公时期。2.左传成书于战国初期,作者不是左丘明,而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再传弟子,或是吴起(以其居地左氏为名),或是另外的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近人章太炎、钱穆、卫聚贤、徐中舒、杨伯峻等人
20、。左传的记事最晚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其中最后一段涉及到智伯被灭、赵襄子其人等事实。鲁悼公为哀公之子。哀公于其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或说为468年)卒,悼公于是年立,起元在公元前466年。悼公四年为公元前463年,三家灭智伯在悼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53年,赵襄子死于公元前425年。襄子为谥号,其名曰无恤,知无恤谥号意味着作者知其死年之事。悼公四年上距孔子卒年(公元前479年)有十六年,三家灭智伯上距孔子卒年有二十六年,赵襄子死年上距孔子卒年有五十四年。孔子终年七十三岁,假设左丘明与孔子同年,则左传记事到鲁悼公四年时左氏需活到八十九岁,记事到三家灭智伯时左氏需活到九十九岁,记事到赵无恤死时左氏需
21、活到一百二十七岁。左氏能活到如此高龄似不大可能,即使活到如此高龄而能坚持完成左传的撰写也不大可能,这是此派认为左传作者不可能是左丘明的重要理由。此外,左传好讲预测,一些预测的事情到了战国初期,多数都很灵验,这则是此派将左传成书时间确定在战国初期的重要理由。例如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陈大夫懿氏占卜将女儿嫁给齐大夫田敬仲很吉利,五世之后田氏(即陈氏)将成为齐国的执政大臣,八世之后将没有人与之抗衡。果然,田氏的后代在齐国日益强大。至五世陈桓子时败强族栾、高二氏,始大于齐;至七世陈成子时杀相弑君,专权于齐;至十世太公和时终于夺取了齐国的政权立为诸侯。陈成子见于鲁哀公十四年,已在春秋之末。据史记齐世家,成子
22、子襄子盤,盤子庄子白,白子太公和。襄子盤为齐宣公之相,时已在战国初期,其间晋三家灭掉智伯。又如闵公元年载: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魏氏之祖)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毕万是周代毕国国君毕公高的后代,所谓必复其始是指毕万的后代必然又会成为国君。果然毕万后代到魏文侯时,魏始由晋分出,文侯成为国君。魏文侯元年为公元前445年,时亦到了战国初期。左传中的预测多数符合事情的发展结果,在古代看来是灵验,是善恶应得的报应,在今天看来完全是作者根据结
23、果制造的欺人之作。懿氏卜田敬仲“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说明作者见到了田氏家族在战国初期夺取齐政权的事实,辛廖占毕万后代“必复其始”成为国君,则说明作者看到了战国初期魏文侯立为诸侯的事实。最早提出左传完成于战国时期并且确定了具体时间的学者是卫聚贤,他在古史研究中推断左传成书应在周威烈王元年到二十三年之间,即公元前425年到前403年之间。作出这一断定的主要根据就是左传中使用的谥号,其中赵襄子这一谥号出现的时间最晚,是在公元前425年,故左传的成书时间不能早于此年。卫氏又认为毕万占卦中“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一语为推测语气,因而断定左传作者只见到了韩赵魏三家的强大而并没有见到三家分晋和各自为侯的局
24、面,遂得出结论说:涉及周威烈王初年以前史事的卜辞都应验了,而涉及周威烈王初年以后史事的卜辞都没有应验,因此左传当撰成于周威烈王初年。徐中舒在左传选后序(中华书局1963年版,341-367页。)一文中作了这样的论证:左丘明是孔子同时人,亲见孔子,而左传作者能预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两件事都远在孔子以后。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而三家分晋在公元前403年,距孔子没已七十七年;田氏代齐在公元前386年,距孔子没已九十四年。左传作者不但能预知三家分晋(按:左传预测的是三家灭智伯)、田氏代齐,又能断言郑国先亡(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或郑先卫亡(见昭公四年)。郑国灭亡在公元前375年,距孔子没已一O四年
25、。这些历史都不是孔子同时的人所能前知的。据此言之,左传成书的年代必远在孔子以后。徐中舒 韩愈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所谓浮夸就是指的这些前知的预言。左传中预言有验的也有不验的。凡验的预言,可以说都是事后比附之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预言,书中屡见,左传作者应是看见这些历史的。凡不验的预言其初都似有验徵。左传又在秦穆公死以人殒葬时断言“秦之不复东征”,东征指向晋用兵而言。魏文侯、武侯时,魏攻取秦河西地,阻绝秦国东向用兵道路。左传作者只看见魏国攻夺秦河西地断绝了秦国东征道路,因此,就断言“秦之不复东征”;后来魏献河西、河东地于秦,又完全出于左传作者预料之外,因此,这个预言也就不验了。左传作者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左传 导读 课件 编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