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ppt(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主编卫红春面向面向21世世纪高等学校高等学校计算机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系列教材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http:/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目录第第1章章 信息系统导论信息系统导论 第第2章章 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 第第3章章 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 第第4章章 业务分析业务分析 第第5章章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第第6章章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第第7章章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第第8章章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 第第9章章 实现与测试实现与测试 第第10章章 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第第11章章 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应用 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谢谢使用!策策 划:马武装划:马武装制制 作:李林娜作:李林娜监监 制:梁家新制:梁家新单单 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电电 话:话:029-88228788传传 真:真:029-88232746主主 页:页:http:/E-mail: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第第1章章 信息系统导论信息系统导论1.1 信息信息1.2 系统系统 1.3 广义信息系统广义信息系统 1.4 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5 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功能 1.6 信息系统结构信息系统结构 1.7 信息系
3、统类型信息系统类型 1.8 信息系统在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地位信息系统在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1 信信 息息1.1.1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定义从常识讲:信信息息(Information)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以及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媒体所揭示的内容。从加工处理角度讲: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意义的数据。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数据数据(Data)是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的本质:信息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状态,是显示物质存在方式的物质属性,同时也是
4、物质间接存在性和物质自身显示自身的标志。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1.2信息的分类信息的分类1.从主客观关系分客观信息:表现物质系统的特征,是事物运行的状态和方式;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关系:客观信息是主观信息的认识对象和内容,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的能动反映。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从系统角度分系统外部信息:系统的外界环境产生的信息;系统内部信息:决定系统自身的组织和结构、调节系统各部分行动的信息。3.从自然发展分非生物信息:一切非生物的运行状态和方式;生物信息:生物的运行状态和方式;社会信息:人类社会的运行状态和方式。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信息等。第1章 信
5、息系统导论4.从逻辑层次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的直观描述,表现为符号或语言,不涉及信息内容的解释和实际效用。语义信息:揭示所描述事物内容的真实含义,确定其含义的表示方法。语用信息: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而且要揭示其对人类的价值和效用。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1.3信息的特性信息的特性1记载性 信息必须借助文字、图像、声波、电波、光波等物质形式而存在或表现。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信息本身就蕴含于物质之中。用来储存信息的物质被称为信息的载体,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文字、电波和磁盘都是信息载体,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信息载体。信
6、息载体的性质决定着信息的价值和被利用的程度。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传输性 传输性是信息源通过载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信息的传递是信息的时空运动。信息传递需要时间,接收者获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信息源。信息传输的载体和传输手段决定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信息的传输手段与信息载体的性质和采取的传输技术有关。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共享性 信息可以由一个信息源到达多个信息的接收者,被多个接收者所共享,并且可以因交流使内容倍增。共享是信息的独特性。一个物体只能被一个享用者所占有,但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所享用,而且对信息不会有丝毫影响。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传输手段加以扩展,从而让其获得广泛利
7、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4.加工性加工是指对信息的整理、变换、压缩、分解综合、排序等处理。对信息的加工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内容、形式和时效等方面的需要。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信息加工处理成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形式和结果。信息的加工性反映了信息的可塑性和增值性,它为人们更加广泛地使用信息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变换,可以在原信息的基础上得到对人们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信息。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5.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与信息产生、传输和提供的时间有关。信息的利用肯定要滞后于信息的产生,但必须有一定的时限,超过了这个限度,信息就失去或削
8、弱了被利用的价值。信息只有被及时传递和有效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内容越新,传递越快,信息的价值就越大。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2 系系 统统1.2.1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概念系统系统(System)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部分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我们日常使用较多的一个概念,像财务系统、军事系统、卫生系统、金融系统、技术系统、呼吸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系统等。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系统的目标:系统的趋态和追求的目的。系统的功能: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应该具有的能力和效用。系统功能由系统目标所确定。系统的结构:系统各要素之间所表现的模式和关系。系统的多
9、元性:系统由多个部分构成,不存在只有单个元素的系统。系统的整体性:从一定角度来描述事物的整体性,人们通过这个概念来整体地把握事物,以及事物的构成及关系。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2.2系统的特性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系统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由各个部分协调构成为有机整体,这就是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整体性反映了系统的目标。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必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系统的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系统的目标。系统整体功能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性质。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关联性系统的关联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以构成整体系统。在系统
10、中肯定不存在不与其它部分发生任何关系的元素。关联性是系统整体性的保证。如果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就像一盘散沙,也就构不成整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也就无从表现。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一种共性结构模式,具体的表现是可把系统的结构划分成为一种纵向的层次关系。我们总可以把一个系统分解成为多个相对简单的子系统,对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进行分解,这样按照抽象程度,系统就表现出由抽象到具体的分层结构。例如,一个企业系统是由计划、生产、财务、人事、供应、销售、科技、质量等子系统构成的,而财务子系统又由账务处理、成本核算、工资核算等更小的子系统构成。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系
11、统层次性反映了人们观察和看待系统的角度。从宏观角度观察一个系统时,这个系统是由几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如果我们从子系统的角度观察,它又是由几个更小的子系统所构成的。神经系统脾胃膜肌肉人消化系统胃胃腔腺液生殖系统肝胆胃液肠道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4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确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环境发生着变化。系统要满足环境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也必须跟着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就是系统的适应性。系统适应性是保证系统整体性的需要。因为系统所存在的环境是变化的,系统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2.3系统的分类系统的分类1从系
12、统的复杂程度划分图1.1按复杂性对系统的分类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从系统自然特性划分自然系统包括人类、太阳系以及地球的生态系统等。构造性系统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由人所创建的系统。构造性系统是为人类服务的。例如,汽车、自行车、电话、电视都可以被看为构造性系统;国家、地方政府、学校、教堂也是构造性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按人们认识系统的抽象程度划分1)概念系统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系统的一种抽象模型。概念系统能够表述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大致轮廓,但对系统反映比较粗糙,很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细节。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系统在人们头脑中的概要反映。例如,在我们头脑中的
13、人、社会、国家等系统,一般只是一种抽象和宏观的概念。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逻辑系统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论证并从原理上证明是合理可行的系统。逻辑系统考虑了系统的目标合理性、结构合理性、功能合理性和实现合理性。逻辑系统仍然不等同于实际系统。但在现有的技术、设备、资金和人力条件下,一定能够实现系统所规定的要求。因此,逻辑系统是摆脱了具体实现细节的合理系统。在软件工程中,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模型就是逻辑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物理系统物理系统是具体存在的系统,也叫客观系统。现实存在的所有系统都是物理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4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划分1)封闭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环
14、境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系统,也即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系统内部的运行。例如,温箱和黑匣子。并不存在绝对的封闭系统。因为外界环境对系统内部总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系统的目标要求上看,外界环境不会对封闭系统内部的运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或者外界的干扰因素可以忽略不计。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存在密切联系并形成不可分割关系的系统。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系统,系统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现实中的社会系统、信息系统等均属于开放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2.4系统方法系统方法从认识论角度看,系统则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观点和方法。事物的相互联系、
15、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本质规律,在其过程中又表现出显著的整体性。“系统”就是人们用来把握事物整体性和相互关系的观点和方法。采用系统观点看待事物时,总是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把事物分解成为多个部分或要素,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事物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结构。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在系统方法中,人们一般采用A.D.霍尔提出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的三维结构方法。1逻辑维:逻辑维反映从系统观点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以下七个逻辑步骤:(1)问题描述;(5)方案优化;(2)确定目标及评价标准;(6)决策;(3)系统分析,提出逻辑模型;(7)实施计划。(4)提出方案;第1章 信息系
16、统导论2时间维时间维指从系统工程角度,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经过的时间阶段。系统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阶段:(1)规划阶段;(2)制定方案阶段;(3)研制阶段;(4)生产阶段;(5)安装实验阶段;(6)运行阶段和更新阶段。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知识维知识是系统方法的基础和保证,系统方法需要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共性知识和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不同专业门类的知识。这些共性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构成了系统方法的知识维度。知识维与逻辑维和时间维交互作用,形成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3 广义信息系统广义信息系统1.3.1信息系统的观点
17、信息系统的观点系统和信息系统都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观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人们探讨事物的物质特性和信息特性,可以把所认识的事物分为物质系统和信息系统两种类型。信息是物质的属性和表现形式,信息与物质的关系就像波与水一样不可分割,任何一个系统中既包含着物质,又包含着信息。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强调系统的物质特性:认为系统是物质系统;强调系统的信息特性:认为这个系统是信息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系统是人们以系统的观点,从信息的角度所观测的客观系统。信息系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系统的一种观点和方法。从这个观点出发,所有客观系统无不是信息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3.2广义信息系统的概
18、念广义信息系统的概念物质系统(物质活动为主要特征)客观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活动为主要特征)物质系统是以物质特性及其运动为其主要特征,像桌子、板凳、楼房、汽车、植物等都属于物质系统。信息系统是指以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转换、存储、传输、加工和利用为主要目的和特征的客观系统。我们把这个概念所定义的信息系统称为广义信息系统。像人、组织、社会、收音机、电视机、电脑、通信系统等都是这样的客观系统,它们以信息活动为主要特征,并能够对信息进行复杂的加工处理。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图1.2广义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1.3.3广义信息系统的结构广义信息系统的结构广义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输入、处理、输出、组织和控制五部
19、分: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信息系统输入包括信息输入和物质输入。信息输入是指把外部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之中,也包括在信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单元之间的信息输入。信息输入包括信息搜集、整理和输入三个步骤。信息输入可以采用手工输入和自动输入两种方式。物质输入是指构建和添购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以及耗用材料。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信息系统处理包括信息处理和物质处理。信息处理是指根据系统的要求对信息所实施的加工、变换、传输和存储等处理。物质处理则主要指设备装置在信息系统中的有效运行过程,以及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组织是指保证信息系统有序活动的组织过程。它同
20、样包括信息组织和物质组织。信息组织是指信息在信息系统内部的有序活动以及信息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物质组织是指保证设备装置有效运行所采取的措施。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4.信息系统输出包括信息输出和物质输出。信息系统一方面输出环境所要的各种有用信息,另外也输出市场和用户需要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整个信息系统需要在有效的控制下方能正常运作。5.信息系统控制通过信息对信息系统实施有效地控制,使信息系统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3.4广义信息系统的分类广义信息系统的分类1.按自然属性分自然型信息系统是自然形成的,没有或较少掺杂人力改造的一类信息系统。像动物和自然人都是自然型信息系统。构造型
21、信息系统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制造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电视机、收款机、电话机等都是构造型信息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按所依赖的技术分传统信息系统是指普通人工信息系统或采用传统技术的信息系统。现代信息系统是指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系统。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按复杂程度分简单信息系统功能和结构都比较简单,服务面向单一,技术含量较少。像电话机、电视机、收款机、传呼机等都属于简单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较复杂,一般能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像社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政府信息系统等都属
22、于综合信息系统。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4.按服务对象分管理型信息系统面向组织的信息处理、业务处理以及管理和决策。非管理型信息系统则主要面向科学计算、过程控制、设备检测、智能仪表等应用。像导弹制导、电厂控制、数据检测等都属于非管理型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型信息系统的开发理论和方法。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4 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4.1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信息系统(IS,InformationSyste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组织组织(企业
23、)是指按照一定目的构成的社会系统,像国家、政党、政府、社团、企业、学校、医院、银行等都属于组织。信息系统是广义信息系统中的一种类型。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信息系统是系统;信息系统以处理信息为其主要特征;信息系统为组织目标服务,是组织系统的子系统;信息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是高度综合性系统;信息系统的形式广泛多样。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4.2信息系统的特征信息系统的特征1信息性 信息性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征;信息是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物质要素是储存信息和加工信息所必需的部分,物质活动也是伴随信息活动所必要的活动。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2综合性 综合了信息和物质两种复杂的系统要素;与外部环
24、境综合为合谐的更大范围的系统;综合了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变换、传输、输出等)。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3集成性1)集成是指把多个相对独立的构件或部分,根据目标的需要构成和谐、兼容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信息系统以集成方式构成,包括系统集成、平台集成和数据集成。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集成而成。平台平台集成:信息系统可由多个异构的网络、计算机等系统平台集成构成。数据集成:信息系统的数据可由分布、异构的数据库系统集成而成。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4多样性综合模式: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主管信息系统。服务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航
25、天信息系统、学校信息系统、政府信息系统等。系统规模:国际信息系统、国家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局域信息系统等。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5发展性信息系统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20世纪50年代:信息系统仅能够对企业中的一些简单业务进行处理,如工资计算、报表制作、生产报告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跨地区的具有高度复杂和综合处理能力的信息系统已经十分普遍。未来信息系统将以更快的速度向纵深发展,整个世界形成一个综合的、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将成为现实。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1.4.3信息系统的分类信息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规模分类局域信息系统:企业、单位、学校、县城所建的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多个局域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1章 信息系统导论 信息 系统分析 设计 信息系统 导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