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人教版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计划-第 2 页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北社小学韩翠菊一、学生基本情况一、学生基本情况本班现有学生 18 人,其中男生 7 人,女生 11 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 86.7 分,及格率 88.9%,优秀率 55.6%。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 7 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 7 人,中下水平的有 4 人。这 4 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如牛婷婷、曹鹏鑫等),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如常建丁、靳斐璠),不能主动去学习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二、本学期教学努力的方向本学期教学努力的方向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还算可以。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有待提高。2、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通过搞专题予以突破。3、学生书写工整性和做题的规范性方面已予以重视。4、乔慧娟和靳斐璠两位同学
3、的及格问题应抓在每天的教学课余时间。5、牛婷婷、曹栾琦、曹鹏鑫、宋梦娜这四位同学应配合各科老师重点培养!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
4、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
5、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第 3 页也不是负数。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
6、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4、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
7、单的实际问题。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四四、教学措施、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
8、下基础。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五五、本期教学
9、目标和总要求、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第 4 页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例容易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六、课时安排、
10、课时安排 及进度表及进度表一、负数(3 课时)二、圆柱与圆锥(9 课时)1圆柱6 课时左右2圆锥2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三、比例(14 课时)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 课时左右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 课时左右3比例的应用5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 课时四、统计(2 课时)节约用水1 课时五、数学广角(3 课时)六、整理和复习(27 课时)1数与代数10 课时左右2空间与图形9 课时左右3统计与概率4 课时左右4综合应用4 课时周次起讫时间教 学 内 容课 时12.162.211.负数(29)2.2.圆柱与圆锥1)圆柱(1022)一、负数(3 课时)二、圆柱与圆锥1圆
11、柱6 课时左右22.242.282)圆锥(2328)整理和复习(2931)2圆锥2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 课时33.33.73.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238)三、比例(14 课时)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 课时左右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 课时左右43.103.14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947)3)比例的应用(4855)-第 5 页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4)比例的应用(5662)53.173.21整理和复习(6367)整理和复习1 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1 课时63.243.284 统计 5.数学广角(6875)四、统计(2课时)五、数学广角(3课时)73.314.46.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7683)84.74.11式与方程,常见的量,(8488)94.144.18比和比例,数学和思考(8995)104.214.25期中考试复习、期中考试114.285.2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96102)125.55.9图形与变化,图形与位置(103108)135.125.163)统计与可能性(109113)145.195.234)综合应用题155.265.30期末综合复习测试166.26.6期末综合复习测试176.96.13期末考试复习及期末考试186.16学期结束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