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提纲(10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提纲(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提纲(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提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提纲纲-第 2 页第五章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一、电荷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
2、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 e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二、电流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
3、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
4、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A(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A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 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
5、测电流在 0.6A3A 可 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 0.6A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 3A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1e=1.610-19C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第 3 页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三、导体和绝缘体: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
6、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四、电路四、电路1、组成: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输送电能2、三种电路:通路:接通的电路。开路
7、:断开的电路。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
8、法熟练掌握)电流分析法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各用电器电源负极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断开法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节点法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观察结构法: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
9、首分类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化学电池光电池发电机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干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电能-第 4 页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经验法: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第六章第六章 电压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电阻复习提纲一、电压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
10、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注: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 mV1 mV1000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V一节蓄电池 2V家庭电压 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
11、、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 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 3V15V可 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 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 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 3A3V15V每大格0.2A 1A1V5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电学 复习 提纲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