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docx





《游仙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仙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doc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游仙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游仙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落实以 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 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绵阳市游仙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依据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和绵阳市“十四 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游仙区“十四五”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游仙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了游仙未来五年社会事业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 和具体举措,是“十四五”时
2、期游仙区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的 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基本公 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2025年。第一节开展基础过去五年,游仙区全面落实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三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服务标准化、均等步加强,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能力水平,与全面高 质量开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尚不能完全适应。综上,进入新开展阶段,游仙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 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 但总体看来,机遇大于挑战。需筑牢底线思维,着眼顶层设 计和制度建设,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
3、共服务突出 短板,以标准化供给提高均等化水平,以社会化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精准服务水平 和供给效率,实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大幅提升的 目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 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工作部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以新开展理念为引领,以高 质量开展为主线,以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 量”为方向,聚焦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文化、 体育、社会保障等人
4、民最关心的公共服务问题,立足游仙实 际,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覆盖全人群、 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兜牢基 本民生保障网底,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满 足多层次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顺应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 期待新向往。第二节基本原那么坚守底线,引导预期。立足基本国情、省情、市情和区 情,以“保基本”为优先开展方向,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务 工程和标准,严格落实、保稳守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 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切实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强调 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共享。均衡协调,突出重点。统筹运用各领域各层级公共资源,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
5、域工程和资源的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 优化整合。“十四五”时期,以实现“均等化”为重点开展 方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环节、特定 人群倾斜,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共建 共享,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主导,多方合作。明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主体责任, 强化公共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 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 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确 保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形成并扩大供给合力,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完善制度,改革增效。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绵阳市 有关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法律法规
6、和政策制度,有效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立法和法制完善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法制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消除体 制机制障碍,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推动政府 购买公共服务,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效益和群众满意 度。第三节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理念融入政府治理, 标准化手段得到普及应用,系统完善、层次清楚、衔接配套、 科学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全面构建与游 仙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 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服 务水平和运行效率居全市前列,人民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 务需求得到高水平满
7、足。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 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逐步扩大, 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游仙区的全覆盖。以基层为重点的 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服务性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开展 壮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显著提高。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 各领域制度规范衔接配套、基本完备,服务提供和享有、有 规可循、有责可督。财力投入与多元供给机制、运行管理与 共享机制、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较为完善,形成保障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共享格局总体形成。水平适度、分布合理、功能优化、 运行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遥
8、远地区基本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游仙区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 建设标准逐步统一,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村(社区)以上公共服务供给平台 全面建立,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服务设施 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 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有效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与 经济开展水平同步动态调整,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表2-1 “十四五”时期绵阳市游仙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开展指标指标名称2020年情况2025年目标指 标性质每千人口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55.2预期性育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
9、障覆盖率100%100%约束性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6%108%预期性有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93.85%110%约束性教优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98.41%98.5%预期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312.5约束性劳有应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0.320.43预期性得人均预期寿命80.3280.3预期性有病理)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 医师数(人)2.822.9预期性医良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人)3.33.45预期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95%预期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4055约束性新建城区、居住(小)老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00约有颐达标率束性养预基本养老保险参
10、保率90%95%期性养老服务床位总量(万0.320.4预张)期性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应保预住入家庭申请公租房的保障尽保期性有率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应保预居宜入群体住房平安保障率尽保期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万0.170.42预套)期性弱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有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100%100%约众标人群覆盖率束性扶优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100%100%约军服退役士兵安置率束性务障保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参训率100%100%约束性文服保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次)53007000预期性体务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1.332.6预期性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 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方 米)3060预期性第
11、三章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理念,健全完善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均等化,开展高品质多样化基本公共服 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平安感和幸福感。第一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流动人员基本公共服务, 结合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 和政策与户口性质相剥离,健全异地结算、钱随人走等机制, 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 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引导优质资源向弱 势群体倾斜,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进一步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 距。开展基
12、本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着力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性障碍,优化调整社会基本公共服务 资源布局,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 以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制定完善各领域基本公 共服务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等具体标准,加快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点建设。中心城区,要加强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尤其是高级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对人 口集聚和吸纳能力的支撑作用。农村、山区等,要加大基本 公共服务资源倾斜力度,加快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对接和标准统一,强化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
13、源辐射 农村配套政策,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落实监督评估,加强动态调整。强化目标导向,完善信息 统计,加强动态跟踪监测、推动总结评估和需求反响。根据经 济社会开展情况,动态调整基本服务工程标准,适时调整对普 惠性公共服务支持重点和方向,满足群众需求。第二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 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优军 服务俣障、文体服务保障、公共平安保障的民生保障目标,向全民提供系统、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服务内容、服 务目标和服务工程。表游仙区基本公共服务工程清单服务领域服务内容与目标服务工程幼 有善育为城乡居民提供 优生优
14、育、生殖健康 服务,保障城乡育龄 人群身心健康;为儿 童提供关爱和基本生 活保障服务,保障儿 童健康成长。农村免费孕前优生健 康检查,孕产妇健康服务, 基本避孕服务,生育保险, 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 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 障,困境儿童保障,农村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共计 9项)学 有优教为适龄儿童、少 年提供免费九年义务 教育,提供教育资助 服务,保障适龄儿童、 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 权利。学前教育幼儿资助, 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 费,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 供教科书,义务教育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试点区域学生营养膳食补 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普通高中免学杂费,中等 职业教育国家助
15、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共计9项)劳有应得为全体劳动者就 业创造必要条件,加 强劳动保护,改善劳 动环境,保障合法权 益,促进充分就业和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病有良医为城乡居民提供 平安、有效、方便、价 廉的基本公共卫生和 医疗服务,切实保障 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就业信息服务,职业 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 业指导,就业登记与失业 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管理服务,就业见习服务, 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 鉴定和生活费补贴,劳动 关系协调,劳动用工保障,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共 计11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促 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 监督协管服务,慢
16、性病患 者健康管理,地方病患者 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 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 者健康管理,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化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不断增强, 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游仙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跨越两个百亿台阶,区属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68.9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76.38亿元,是2015末的2.23倍,按照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率达8.0%,超出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七万元大关,城镇居民和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6584元、20628元,分别居绵 阳市各县市区第1
17、位、第2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由“十二五”末2.42:1进一步收窄至2.26:1。 “十三五”期 间,游仙区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 民生保障格局初步形成。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了公职人员 和村(居)干部亲属备案制度低保评议制度回避制度 等一系列低保救助制度,保证“阳光低保” “应保尽保”; 优化社会救助工作审核审批流程,将城乡低保、城乡特困、 临时生活救助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审核、审批权限 下放至各镇(街道);“十三五”期间,逐年提高救助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由350元提高到61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180 元提高到410元;农村特困由300元提高
18、到533元;城市特 困由525元提高到793元;镇(街道)临时生活救助审批金社区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 为人群干预,基本药物供 应保障服务,食品药品安 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农村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 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共计16项)老 有颐养为老年人提供基 本养老服务,保障老 年人安享晚年生活。老年人健康管理,老 年人福利补贴,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共计4项)住有宜居公租房保障,城镇棚 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 (共计3项)保障公民居住权 利,逐步满足城乡居 民基本住房需求,实 现住有所居弱有众扶为城乡居民特别 是困难群体的基本
19、生 活提供物质帮助,保 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最低生活保障,特困 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 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 法律援助,困难残疾人生 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补贴,无业重度残疾人最军服务保障保障共平安保障参与社会开展。提供优待抚恤、集中供养等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文化体育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权益。提供应急保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食药品平安保障和社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共计14项)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退役
20、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特殊群体集中供养。(共计4项)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送戏曲下乡,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读书看报,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民健身服务。(共计9项)公共平安教育和应急处置与救援救灾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会平安综合治理保障 理服务、食品平安保障服等服务务、药品平安保障服务、社会治安保障服务(共计5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应用。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 准和各领域标准规范,结合我区经济基础、空间布局、人口 结构和变动趋势、文化习俗等,积极落实相关基本公共服务 标准。建立依托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标 准化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
21、服务补齐 短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推进补齐短板项 目、缩小城乡差距,优先提高落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较多 的重点工程的保障水平。重点加大优质教育、卫健、文旅、 体育资源供给,在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层次上保障居 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 网络规划布局,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努力 构建“都市15分钟、乡村1.5小时”基本公共服务圈;加快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开展,构建覆盖全域、便捷优质、 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让居民享受 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健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扩大基
22、本公共服务资源覆盖范围。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证明互 认,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窗通办” “跨区通办”,切实解 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众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第三节开展高品质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为目标,持续投入,确保“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保持全市前 列,积极探索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平安感和幸福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品牌化创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 基层为重点,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清单”。重点 支持优势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服务专业、覆盖面广、影 响力大、放心平安的连锁机构。
23、重点围绕“建设更多家门口 的好学校” “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推动教育、医疗、 养老、托育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开展,加快业态和模式创 新,构建产业生态圈。积极发挥财政基金、政策性金融贷款 等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开展。融入“成渝双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与“成 渝双城”搭建基本公共服务在线对接平台。重点加快区域教 育合作,探索建立成绵渝跨区域联合实验室,形成需求导向 的联合共管机制;重点拓展区域医院开展联盟和医疗联盟合 作范围;重点构建区域养老信息咨询、信息发布及行业服务 管理平台,共同打造助推养老产业开展平台;重点鼓励博物 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建立合作联盟,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仙区 十四 基本 公共 服务体系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