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教案教学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课程教案教学提纲.doc(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审计学课程教案-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审计学课程代码ZX46006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授课教师张庆程职称/学位副教授/学士开课时间:二00六年至二00七年第一学期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ZX46006课程名称审计学教学单位工商管理学院课程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其他方式: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其他课程学时数总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上机学时:任课教师张庆程职称副教授教师来源本校教师外聘教师使用教材统编教材自编教材或讲义书名作者
2、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教学参考用书审计学金玉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审计学原理与实务高莹、万里霜、闫玉刚清华北京交大出版社200511审计学吴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审计刘明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第1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一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一章审计概论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审计的本质及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比不同种类的审计和审计人员;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中国审计监督体系。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一)审计的目的,特别是审计的一般目的;(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
3、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课件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如何理解审计的定义和审计的对象?2、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之间的共性与区别。3、简述审计的基本分类?4、简述报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5、简述审计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板书设计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三、审计监督体系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五、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第1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
4、发展经历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历史阶段:详细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全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在这三个典型阶段中审计的目的、方法和报表使用人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着。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包括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1、一般目的:审计的一般目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通常包括:(1)合法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法定要求,企业必须遵循。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判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2)公允性。被审计单的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
5、况。由于审计测试技术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局限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将会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漏报都审查出来,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就能把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和漏报查出来。2、特殊目的审计的特殊目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外的会计报表或其他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三、审计监督体系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政府审计体现了较强的单向独立,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注册会计师审计则体现为双向独立一既独立于委托人,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6、客观公正性,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审计监督体系三方,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领域实施审计,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因此,不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均为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两者仍在审计方式、审计对象、审计监督的性质、审计实施的手段、审计的独立性和所依据的审计准则等方面均存在区别。五、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虽然两者一为外审,一为内审,有着重大的区别,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评价内审,以确定能否利用其工作成果,从而提高审计效率。第2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二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行业管
7、理与职业规范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注册登记、业务范围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等行业管理等常识。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框架和内容,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美国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的框架和内容。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一)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注册登记;(二)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三)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四)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和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课件其
8、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简述注册会计师注册登记的条件和业务范围。2、简述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体制。3、简述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框架与内容。4、简述职业道德中注册会计师对客户、对同行应承担的责任。5、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6、举例说明注册会计师为保持独立性而应回避的事项。7、如何理解注册会计师的“保密责任”?8、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是什么?板书设计一、注册登记二、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三、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四、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体制五、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及框架结构六、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七、审计质量控制八、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九、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9、规范十、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第2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一、注册登记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申请人,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准予注册,并报财政部备案。申请注册者,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注册:(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法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之日止不满五年的;(3)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自处罚、处分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
10、不满两年的;(4)受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五年的;(5)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不予注册情形的。二、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审计业务(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报告咨询服务业务三、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1、会计师事条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制、有限责任合伙制。2、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由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审批,报财政部备案。会计师事务所按属地原则由所在地财政部
11、门负责日常管理。四、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体制1、法律规范2、政府监督3、行业自律五、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及框架结构1、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权威性判断标准。2、独立审计准则的框架与结构独立审计准则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第2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第一层次: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条件、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
12、依据。第二层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本规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也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第三层次:执业规范指南。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第一、二层次准则制定的,是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意见。第一、二层次的准则属于法定要求,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就要遵照执行。第三层次则不具有强制性。六、独立审计基本准则1、一般准则(
13、1)独立审计的目的(2)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门的学识与经验。(3)注册会计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4)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2、外勤准则(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2)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3)注册会计师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4)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应采用抽样审计方法。(5)注册会计师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
14、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6)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7)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业务助理人员和聘请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对其工作结果负责。3、报告准则(1)注册会计师应法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第2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七、审计质量控制(一)全面审计质量控制(1)职业道德;(2)专业胜任能力;(3)工作委派;(4)督导;(5)咨询;(6)业务承接;(7)监控。(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项
15、目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具体运用和展开。八、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2)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1)两者都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联系区别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目的的(1)性质不同(2)作用不同(3)内容不同独立审计准则一技术标准质量控制准则一管理标准九、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1、独立、客观、公正;2、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3、对客户的责任;4、对同行的责任;5、其他责任。(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1基本原则包括:注册会计师履行社会责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
16、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履行对客户的责任以及对同行的责任等。2具体要求包括: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以及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等。十、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1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目标为:注册会计师应当不断接受职业后续教育,以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与执业水平。2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职业规范;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规,执业所需要的其他知识与技能。3后续教育的形式及考核的标准。第3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三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三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教学目标和要求区分会
17、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错误和舞弊的概念;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之间的关系;掌握违约、过失和欺诈的概念。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内容。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一)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二)错误和舞弊;(三)违约、过失和欺诈;(四)注册会计师责任。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课件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什么是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二者有何关系?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有哪些?3、简述错误和舞弊的会议以及表现形式。4、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表现有哪些
18、?5、什么是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二者有何关系?板书设计一、 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一) 错误(二) 舞弊(三) 经营失败二、 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一) 违约(二) 过失(三) 欺诈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第3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一、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一)错误和舞弊被审计单位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和漏报。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1)被审计单位直接责任和会计责任(2)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会计报表整体的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减轻和免
19、除。但由于审计测试和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发现所有的错弊,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只能合理保证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二)经营失败经营失败是经营风险的极端情况。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发生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报表使用者在被审计单位发生经经营失败时会追究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审计失败。如果确实存在审计失败就必然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1违约2过失普通过失。普通过失(也有的称“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对注册会计师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要求。
20、比如,未按特定审计项目取得必要和充分的审计证据的情况可视为一般过失。重大过失。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未保持,对业务和事务不加考虑,满不在乎。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比如,审计不以独立审计准则为依据,可视为重大过失。“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区分注册会计师的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首先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事项,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通常应予以发现,但因工作疏忽而未能将重大错报事项查出来,就很可能在法律诉讼中被解释为重大过失。如果会计报表有多处错报事项,每一处都不算大,但综合起来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却较大,也就是说会
21、计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严重失实,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具有普通过失,而非重大过失,因为常规审计程序发现每处较小错报事项的概率也较小。3欺诈欺诈又称注册会计师舞弊,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可能被判负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这三种责任可单处,也可并处。行政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等。民事责任主要是指赔偿受害人损失。刑事责任主要是指按有关法律程序判处一定的徒刑。一般来说,因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负行
22、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因欺诈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负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4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四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四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理解审计具体目标中的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前应做的工作。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一)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二)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及审计的范围。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
23、课件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会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什么?具体目标是什么?2、简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五类认定。3、简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作用。4、会计报表中的有关要素的“存在或发生”认定有错误,与报表中相关要素的什么错误有关?5、会计报表中的有关要素的“完整性”认定有错误,与报表中相关要素的什么错误有关?6、会计报表中的有关要素的“估价与分摊”认定有错误,有报表中相关要素的什么错误有关?7、会计师事务所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前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哪几个方面的基本情况?板书设计一、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二、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三、审计业务约定书四、审计范围第4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
24、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一、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1存在或发生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需注意的是“存在或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并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2完整性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这里须注意,有关“完整性”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者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3权利和义务认定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
25、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须注意该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4估价或分摊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5表达与披露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二、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1一般审计目标(1)总体合理性具体审计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总体合理性目标,二是其他具体目标。(2)真实性所列余额真实。(3)完整性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4)所有权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算。(5)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算。(6)截止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当的期间。(7)机械准确性。(8)披露财务报表中适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
26、要求。(9)分类所列金额的分类恰当。2总目标、具体目标和认定的关系第4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1)具体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管理当局做了哪些认定,注册会计师就要相应判定审计目标,最终对认定做出确认。(2)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而项目审计目标是一般目标的延伸。三、审计业务约定书1签约前应做的工作;(1)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其他(3)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胜任能力:评价执行审计的能力;评价
27、独立性;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4)商定审计的收费(5)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1)签约双方的名称;(2)委托目的;(3)审计范围;(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5)签约双方的义务;(6)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8)审计收费;(9)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10)违约责任;(11)签约时间;(12)基他有关事项四、审计范围就会计报表审计而言,凡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有关的资料,均属于会计报表的审计范围。第5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五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特性和分类;
28、理解审计证据收集和审计证据鉴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要点。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一)审计证据的特性;(二)审计证据的获取;(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和复核要求。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课件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如何理解审计?审计和审计证据的特性?2、审计证据按外形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3、简述审计证据获取的方法。4、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作用和分类。5、请说明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6、简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
29、核,要点和三级复核制。板书设计一、审计证据的种类二、审计证据的特性三、审计证据的获取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第5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一、审计证据的种类在审计实务中,不同程序可提供不同的审计证据,而不同的审计证据可用来证实不同的会计报表认定。(1)实物证据;(2)书面证据;(3)口头证据;(4)环境证据四大类。二、审计证据的特性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特性。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数量上的要求)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证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对于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一定要注意
30、两点:第一,审计证据数量必须足够,必须达到最低的数量要求。第二,审计证据的数量只要足够,绝不是越多越好。a、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b、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获得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比未获确认内部证据可靠c、注册会计师亲自获得的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可靠d、来自内控好的内部证据比来自内控差的内部证据可靠e、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时,可靠f、客观的证据比主观可靠,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内控是否存在内控是否有效内控在所审期间是否得到一贯遵守b、实质性测试时相关事项的证据:包括交易的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分摊、分类、披露等a、复核性时相关事项的证据(1)相关性(2)可靠性2审计证据的适
31、当性(质量上的要求)适当性3获取审计证据时,可以考虑对成本效益原则三、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证据都是通过执行审计程序获取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来用检查、监督、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1)检查。它是注册会计师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复核。(2)监盘。监盘是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3)观察。(4)查询及函证。(5)计算。(6)分析性复核。第5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包括: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基本结
32、构和基本要求。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工作包括:复核内容、复核的要求。1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1)被审计单位名称;(2)审计项目名称;(3)审计时点或期间;(4)审计过程记录;(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6)审计结论;(7)索引号及页次;(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10)其他应说明事项。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1)被审计单位的未审计情况;(2)审计过程的记录;(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3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1)编制底稿的基本要求(2)获取底稿的基本要求4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内容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翔实可靠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
33、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2)复核的要求(3)三级复核制度(1)项目经理复核:是制度中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它要求项目经理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工作底稿逐张复核。(2)部门经理复核:是制度中的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它是对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进行复核。也称重点把关。(3)主任会计师复核:是中的最后一级复核,又称重点复核。它是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的复核。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计划、进度和质量的重点把握。第6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六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六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教学目标和要
34、求理解审计计划的概念、种类和步骤;理解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和应用;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掌握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区别。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一)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二)审计风险及其评估。(三)审计重要性水平理解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课件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审计计划工作的步骤有哪些?2、如何理解重要性的概念及重要性水平。3、简述重要性与审计风险。4、在计划阶段,如何确定会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的重要性水平?5、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
35、如何考虑?6、评估固有风险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7、如何理解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概念?8、审计风险组成三要素的关系是什么?板书设计一、审计计划编制与审核二、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三、审计风险及其评估第6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与作业一、审计计划编制与审核(1)审计计划的内容:总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2)审计计划的编制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3)审计计划的审核由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二、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1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
36、的判断或决策。应从以下几点理解该定义:第一,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第二,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第三,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2重要性的运用运用重要性编制审计计划时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层,账户和交易层评价审计结果,考虑重要性运用a、金额b、性质一有些错报漏报从金额并不重要但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a、判断重要性时需要运用专业判断b、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1)运用重要性水平的一般要求(2)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对其特征的考虑c、重要性运用在两个方面(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
37、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3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确定a判断基础:一般以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c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时,选低者d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b计算方法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第6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与作业(2)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分配的方法不分配的方法4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1)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用两种措施:一是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二
38、是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2)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三、审计风险及其评估1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审计风险组成要素(1)固有风险(2)控制风险(3)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为:AR=IRCRDR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固有风
39、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将检查风险尽量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3审计风险各组成要素的评估(1)固有风险评估(2)控制风险评估在评估控制风险中,应注意在对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稳健原则,宁可高估控制风险,不可低估控制风险。(3)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由于审计风险三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决定着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评估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4)检查风险对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
40、计师都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5)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如果经过实施有关实质性测试后,注册会计师仍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那么,他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第7次课程教学方案周次第七周课时数3教学章节第七章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及内部控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了解和把握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方法;理解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的3种用途;掌握了解内部控制与评价控制风险的方法。本章计划3学时。教学重点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的了解及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符合性测试及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管理建议书的性质。教学难点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41、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作业讲授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直播课堂CAI课件IP课件其他资源:作业或练习1、内部控制要素有哪些?控制程序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不相容职务?举例说明。3、在什么情况下,可将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或低水平?板书设计一、内部控制目标二、了解内部控制三、控制测试的基本对象四、内部控制评价五、管理建议书第7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案例讨论一、内部控制目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目标;(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2)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
42、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4)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2内部控制要素(1)控制环境所谓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一组因素的总称。主要有:管理哲学与经营方式、组织结构、内部审计等等。(2)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公司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3)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了合理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组成的。二、了解内部控制1确定执行了解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1)询问被审计单位有
43、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2)检查内部控制生存的文件和记录。(3)观察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4)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3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4初步评价控制风险注册会计师执行了解程序的性质决定了其并不能为评价控制风险处于低水平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证证据。因此,补步评价控制风险水平时不可能评为低。三、控制测试的基本对象1、控制测试的基本对象符合性测试是为了解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1)控制设计测试:控制设计测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设计合理、适当,能不能防止或发现和纠正特定会计报表认定的重大错误或漏报。(2)控制执行测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实际发挥的作用,具体应查清三个问题:一是,这项控制是怎样应用的?二是,是否在年度中是由被授权的人员适当且一贯应用,则该控制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运行。第7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思考题案例讨论四、内部控制评价1控制风险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只有确认以下事项的情况下,才能将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1)控制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