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目标:掌握二极管的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掌握二极管的相关特性参数;了解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熟悉电容滤波的基本形式,知道滤波电容参数的选用原那么;了解常用的几种特殊二极管的功能及使用常识。能力目标:掌握直流电源的制作方法;能看懂简易电源电路原理图;可在万能电路板上设计安装线路;可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会根据电路设计图安装电路;检查后通电,并用万用表测输出电压值;用示波 器观察变压器次级波形、整流后的波形以及滤波后的波形。素质目标: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二极管构成的各种应用;熟悉电容滤波的基
2、本形式,知道滤波电容参数的选用原那么;重点各种稳压电路的应用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电容滤波的基本形式,知道滤波电容参 数的选用原那么;集成稳压器构成的各种应用电路分析。工程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K工程描述U在工业或民用电子产品中,其控制电路通常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对于直流电源的获取,除了直接采用蓄电池、干电池或直流发电机外,还可以将电网的380/220 V交流电通过电路 转换的方式转换成直流电来获取。本工程从简易直流稳压电源入手,分析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方法,为后续各工程所需 直流电源的设计打下基础。K工程分析H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如图17所示,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3、并制作该电路。020 mAo+图17所示的直流稳压电源可用图1-2所示的方框图来表示。图17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教学学时20241N4007X4DW2CWI2200 Q220 V50 HzVD|VD苕1 000 pF25 V VDj本图2-2光敏电阻任务一认识三极管一、三极管的特性(-)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结构与符号无论是NPN型还是PNP型的三极管,内部均包括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并相 应地引出三个电极,即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同时在三个区的两两交界处形成两个PN结,分别称为发射结和集电结。发射极箭头方向表示发射
4、结加正向电压时,发射极正向电流的方 向。2.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根据所选公共端电极的不同,有三种连接方式,即共基极、共发射极和共集电极。3.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1)三极管放大的条件(1)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2)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为: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大,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且集电结面积大,基区要制造得很薄。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2)电子在基区的复合和扩散。(3)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二)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1.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是指在UCE一定的条件下,加在三极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5、UBE与产 生的基极电流IB之间的关系,可用表达式IB=f(UBE)UCE二常数来表示。2,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L一定的条件下,集电极与发射极的电压h与集电极电流lc之间 的关系曲线。1)截止区:一般将输出特性曲线IBWO以下的区域称为截止区。2)放大区:放大区指输出特性曲线之间间距接近相等,且互相平行的区域。3)饱和区:饱和区是指输出特性曲线靠近左边陡直,且互相重合的曲线与纵轴之间的区 域。二、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电流放大系数2.极间反向饱和电流D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IcEO(又称穿透电流)3.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1CM2)集电极
6、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3)反向击穿电压4.温度对特性曲线的影响1)温度对UBE的影响2)温度对ICBO的影响了解双极型半导 体三极管的结构 与特性。熟悉三极管的工 作原理、伏安特性 及主要参数。3)温度对B的影响任务二认识基本放大电路一、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放大电路的概述1.放大电路结构(1)信号源。信号源是所需放大的电信号,可由将非电信号物理量变换为电信号的换能 器(传感器等)提供;也可以是前一级电子电路的输出信号。(2)负载。负载是接受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元件或电路,可由将电信号变成非电信号的 输出换能器(喇叭等)构成;也可以是下一级电子电路的输入电阻。(3)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用以供给放
7、大电路工作时所需要的能量,其中一局部能量转变 为输出信号输出,还有一局部能量消耗在放大电路中的电阻、器件等耗能元器件中。2.实现放大的条件3.放大器的基本要求(1)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2)要具有一定宽度的通频带。(3)非线性失真要小。(4)工作要稳定。4,对输入、输出信号的要求1)对输入信号的要求放大器的输入端必然是与提供信号的信号源相连接的。2)对输出信号的要求放大器的输出端是与输出负载相连接的。(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放大倍数D电压放大倍数Au电压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电路电压放大能力的指标。2)源电压放大倍数Aus源电压放大倍数是考虑了信号源内阻影响时的电压放大倍数。3)电流放大倍
8、数Ai电流放大倍数是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幅值或有效值之比。4)功率放大倍数AP功率放大倍数是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2,输入电阻Ri例1信号源us=20 mV,Rs=600。当Ri分别等于6 kQ、600。和60。时,试 求输入电流i i和输入电压ui的大小。3.输出电阻Ro输出电阻有两种定义方法:一种是从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另一种是当 输入端信号短号(usR,Rs保存),输出端负载开路时,外加一个正弦输出电压u得到相应 的输出电流i,两者之比即为输出电阻R。4.通频带与频率失真5.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的情况下,能够向
9、负载提供的最大 功率,用Pom表示。假设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PD,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为P。,那么放大电路的 效率n为n=Po/PD。71越大,放大电路的效率越高,电源的利用率就越高。二、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一)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掌握三极管的放 大作用。1.电路组成1)三极管V2)直流电源VCC3)偏置电阻RB4)集电极负载电阻RC5)耦合电容C1和C22.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将微小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放大成幅值变化较大的输出信号。1)放大原理图275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图解2)静态值与非线性失真引起失真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放大电路的静态值设置不合理,使三 极管的工作范围超出
10、了特性曲线上的线性范围而进入非线性区。这种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3)静态值的估算静态值是直流量,可以从直流通路直接计算。4)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的测量(1)电压放大倍数Au的测量。放大倍数是衡量一个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指标,电压放 大倍数定义为:在不失真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之比。(2)输入电阻的测量。对信号源来讲,放大电路就是它的负载,这个负载可用一个等效 电阻Ri来表示,这个等效电阻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的测量。(二)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1.电路的组成2.直流分析掌握三极管各种 组态的分析方法 和放大电路的调 试方法。(a)放大电路(a)放大电路(b
11、)电流/电压波形图2-31(二)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基本差分放大电路掌握差分放大电 路的原理和分析 方法。3.主要性能指标分析D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例2在图2-20所示电路中,三极管B=100,r bb=200 Q,UBEQ=0.7 V,Rs=1 k Q,Rb1=62 kQ,Rb2=20 kQ,Rc=3 kQ,Re=1.5 kQ,RL=5.6 kQ,UCC=15 V,各电容的 容量足够大。试求:(1)静态工作点;(2)Au、Ri、R。和源电压放大倍数Aus;(3)如果发 射极旁路电容Ce开路,画出此时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和小信号等效电路,并求此时放大电路Au、Ri、Roo(三)
12、射极输出器1.电路的组成在这里所要讲的射极输出器,信号是从基极输入、从发射极输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 共用三极管的集电极,因此,射极输出器又称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最大特点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相同且幅值基本相等。2.性能指标分析(四)共基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电压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小、输出电 阻大等特点。由于共基极电路有较好的高频特性,故广泛应用于高频或宽带放大电路中。例4图2-29所示共基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0=100,rzbb=200 Q,UBEQ=0.7 V,Rb仁62 kO,Rb2=20 kO,Rc=3 kQ,RL=5.6 kO,Rb1=6
13、2 kO,Rs=1 kQ,UCC=15 V,C1、C2、C3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试求:(1)静态工作点;(2)主要性能指标Au、Ri、R。和Aus。(五)三种基本组态的比拟(1)共射极电路同时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和电流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值 比拟适中。(2)共集电极电路的特点是电压跟随,即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或小于1,而且输入电 阻很高、输出电阻很低,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常被用做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作 为隔离用的中间级。(3)共基极电路的突出特点在于它具有很低的输入电阻,使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不显著,因而频率响应得到很大改善,所以这种接法常常用于宽频带放大器中,特别用于接收机
14、的高 频头作为前置放大。任务三认识差分放大电路一、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一)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静态分析(b)克流通1.差模输入与差模特性在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入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称为差模输入。2.共模输入与共模抑制比图2-33差分放大电路共模输入在差分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如图2-33(a)所示,称为共模输入,此时,令uikui2=uid。在共模信号的作用下,VT1、VT2管的发射极电流同 时增加(或减小);由于电路是对称的,所以电流的变化量ie1=ie2,那么流过Re的电流增加2ie1,Re两端压降产生ue=2ie1Re=ie1(2Re)的变化量,
15、这就是说,Re对每个晶体管的共模 信号有2Re的负反响效果,由此可以得到图2-33(b)所示共模信号交流通路。例5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ui1=1.01 V,ui2=0.99 V,试求差模和共模输入电 压。假设Aud二一50,Auc=-0.05,试求该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o及KCMR。二、具有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一)电流源电路(二)具有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三、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一)差分放大电路的单端输入、输出方式(b)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比拟分析三种电 流源。(d)小次愉入、双端输出(二)双端变单端的转换电路K工程实施一、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筛选1.外观质量检查.元器件的识别与测
16、试1)三极管(1)管型和基极的判别。(2)集电极和发射极判别。3AX31熟悉三极管使用的基本知识,能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图2-44三极管常用的外形及引脚排列2)光敏电阻3)直流继电器(1)基本结构。(2)基本参数。额定工作电压指继电器正常吸合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直流电阻。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用万用表电阻挡直接测量。吸合电流。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释放电流。释放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3)继电器的测试。测触点电阻。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继电器常闭触点与动点之间的电阻,其阻值应为0 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之间的电阻应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哪个是常
17、闭触点,哪个是常 开触点。测线圈电阻。可用万用表RX10。挡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 存在开路现象。:那么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二、元器件和材料清单本任务所用元器件和材料清单如表2-2所示。三、电路的连接1.万能实验板万能实验板是通过印制、蚀刻和钻孔等工艺,在覆铜板上做出2连、3连或4连的焊盘,用于固定元器件和实现连接。它的使用方法和面包板相同,不同处在于它是利用焊接的方式 来固定元器件的。利用它可快捷、方便地搭接电路,特别适合样机的制作。缺点是连线易出 错,排查错误比拟困难,不适合高频电路。2.电路的连接四、电路的检测与调试1.目视检验电路连接完成后,不要通电,首先对照电路
18、原理图或接线图逐个元件、逐条导线认真地 检查电路的连线是否正确,特别是二极管和三极管管脚的连接。2.通电检测电路接通电源后,首先将整个电路(或光敏电阻)置于光亮环境中,同时用万用表电阻挡 检测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状态。正常时常开触点应处于断开状态。然后将整个电路(或光敏电阻)置于光线昏暗环境中,此时应听到继电器动铁芯(衔铁)“嗒”的吸合声,常开触点闭合,同时万用表指示电阻为零。假设此时继电器衔铁不动作,应 调整电位器RW,直至继电器动作正常。假设继电器仍不动作,说明电路存在故障。知识目标:熟悉乙类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功率与效率的估算,了解甲乙类功放的特点 及电路组成;了解多级放大电路
19、的耦合方式和分析方法;掌握反响电路的组成,了解其基本关系式;掌 握负反响放大电路类型、极性的判别,熟悉负反响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了解不同类型负反响放大电 路的性能特点;了解放大电路引入负反响的一般原那么,掌握深度负反响放大电路的特点,熟悉其闭环电 压增益的估算方法。能力目标:会识别与检测元器件;能调试常用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能按工艺要求独立进行音频放大 电路的装配、测试和调试;能独立排除装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素质目标: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和分析方法;反响电路的组成,了解其基本关系式;负反响放大电路类型、极 性的判别
20、;放大电路引入负反响的一般原那么;负反响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闭环电压增益的估算方法;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和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和分析方法;负反响放大电路类型、极性的判别。教学 内容与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占教学重占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教学学时1620工程三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K工程描述X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如图3-1所示,其最大不失真功率可达0.5 Wo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并制作该电路。K工程分析1.电路组成本工程的电路由四局部组成,分别为电子开关、前置放大级、推动级和功率放大级。电源电子开关主要由三极管V1和V2构成,为了便于分析,将
21、电子开关局部电路重画于 图3-3中。2.输出功率计算K知识链接U一、前置放大电路的制作(-)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通常很难满足电路或系统的要求,因此实用上需将两级或两级以上 的基本单元电路连接起来组成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把前级的输出端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到下级的输入端,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直接 耦合。优点是:既能放大交流信号,也能放大缓慢变化信号和直流信号,并且便于集成化。实 际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一般都是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缺点是:直接耦合使前合级之间存在着直流通路,造成各级工作点互相影响,不能独立,使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工作比拟麻
22、烦。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最突出的问题是零点漂移问题。将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对地短 路,即当输入电压恒为零时,出现输出电压不等于零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零点漂移(简称“零漂又称为温度漂移(简称“温漂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级与级之间通过电阻和电容相连接,称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图3-6所示为 两级电容耦合放大电路,电路第一级的输出通过C2与第二级的输入电阻进行信号的耦合,故 称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图3-6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这种耦合方式中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各级放大电路的静 态值可以单独考虑,这就给分析、设计和调试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此外,它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八但是阻容
23、耦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不适合传送缓慢变化的信号,其次在集成电路中,要想制造大容量的电容是很困难的,因此这种耦合方式在线性集成 电路中无法采用。3.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中通过变压器连接前后级的方式称为变压器耦合。最大优点是能够进行阻抗、电压和电流的变换,特别是阻抗的变换,在功率放大电路中 常常用到。由于变压器对直流信号无变换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隔直作用,使各级放大电路 的静态值互不影响。缺点是:变压器体积和重量较大、高频性能差及价格高,而且也不能放大缓慢变化的信 号,对直流信号根本无法传送。(三)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在多级放大电路中,不管何种耦合方式和何种组态电路,由于各级
24、是互相串联起来的,从交流参数来看,前一级的输出信号就是后一级的输入信号,而后一级的输入电阻即为前一 级的交流负载,因此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即Au=Au1XAu2XXAun(3-4)其中,n为多级放大电路的级数 c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一般来说,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级(第一级)的输入电阻;而多级放大电路 的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级(最后一级)的输出电阻。二、负反响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反响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关系式1.反响的基本概念讲解前置放大电 路的制作。掌 握 多级 放 大 电路 的 耦合 方 式 和分析方法。图1-2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K知识链接U
25、一、半导体基础知识(一)本征半导体纯洁的、不含其他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纯硅和纯楮都 是晶体,其原子最外层轨道上有4个电子,这些电子称为价电子,它们同属于4价元素。(二)杂质半导体掺入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根据掺入杂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载流子以电子为主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N型半导体;载流子以空穴为 主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1.N型半导体2.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3价杂质元素,如硼、钱和锢等,就形成P型半导体。这种 杂质因能够吸收电子被称为受主原子,这种掺杂使空穴的浓度大大增加,这种以空穴导电为 主的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 电子技术 基础 教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