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方桩施工组织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预制方桩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预制方桩施工组织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预制方桩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设计混凝土标号和混凝土坍落度,由实验室制定设计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由实验室根据设计混凝土等级、混凝土坍落度和现场砂石材料确定。混凝土浇筑每根桩必须从桩头一次浇至桩尖,施工缝不得间断。插入式振动器必须斜插入桩体,不能与钢筋碰撞,插入时要快慢。抗蜂窝现象: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振捣密实性,不会漏振。防止桩身变形:模板的形状尺寸,支撑牢固,支撑垫平整。 防止混凝土裂缝: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用级配好的石料,减少孔隙率,振 捣一定要压实,以减少混凝土收缩。浇筑、捶打后及时压实、养护。预制桩的养护年限不得少于28天。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外
2、表光滑密实,边角深度不超过lOnrni,局部 蜂窝和边角缺陷面积不超过桩总外表积的0. 5%,没有过度集中。预制桩的混凝土浇筑应密实,外表应光滑,预制桩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2-8钢筋混凝土桩预制允许偏差2. 2. 3方桩维护与运输序列号工程允许偏差(mm)(1)横截面边长5(2)桩顶对角线之差+10(3)保护层厚度5(4)桩身弯曲箭头高度不超过1 %。地桩长度 并且不超过20(5)桩尖中心线+10(6)桩顶平面对桩中心线的倾角3方桩从模板上拆下后,应立即浇水养护。预埋层堆高后,应用湿布袋喷水。预制方桩的 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吊装运至施工现场。平板运输。2. 3混凝土预制方桩
3、质量控制要点1. 3.1。减少温度裂缝,更容易控制预制桩的质量,加速早期强度,便于模板周转的使用。2. 3. 2.高效减水剂控制选择高效减水剂时,应考虑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模板的 周转使用和是否要求早强应该被考虑。Tw3和_rwl型臧水剂对水泥的吸附分散效果好,减水 效率高,早期强度高,对坍落度损失影响小。可以使用,但要严格控制用量,严禁过量。3. 3.3o模板质量控制 每组钢模板由两侧上侧模板和中间4块铁板组成的5根桩组成, 铁板每隔1m用螺栓定位。安装钢模前,校队的每块铁板都要安装好,防止弯曲。将固定铁板 的销钉插入到位,锁紧端模螺丝,将侧模与底模的间隙控制在5ram以内。底模的好坏
4、关系到脱模的难易程度。底模可以用铁板或水泥地板。用铁板做底模 时,要求铁板的厚度在8毫米以上。铺设时地面必须平整、压实,最好用沙子平整;平整光 滑,打桩时必须清理干净。打桩时,所有底模都应涂上脱模剂。下雨天特别难脱模,要用水 泥地板做底模,盖上塑料薄膜。20钢筋框架质量控制钢筋加工时,网片应点焊牢固,并注 意第一网片的位置,放置在距主筋端部5ram范围外。网格垂直于四个主钢筋焊接。放置钢筋 笼时,主筋应每隔1m垫上25 ram厚的垫板,主筋与桩顶之间的保护层应控制在30 ram。2. 3. 5o混凝土质量控制2.3.5. 1。混合比的测定混合比是实验室试验得到的,坍落度为3cm。2. 3.5o
5、 2材料计量控制原材料计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时需要称重 砂石。定时误差:水泥土1%,粗细骨料=2%,水和外加剂控制在=1%。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要求搅拌时间不得短于jl50s,同时加强坍落度检测,严禁坍落度过多。2. 3. 5. 3混凝土浇筑和捣打质量控制混凝土捣打包括振捣,浇筑顺序为:先定位中销, 再由桩顶推至桩尖,由专人负责。负责震动。由于坍落度小,为保证振动压实,在浇注顺序 先用高频振动棒跟踪振动,再换成小型板式振动器振动压实。最后,抹灰、找平、振捣时, 插入点间距控制在40/)ram以内,桩顶200ram以内。内,防止泄漏振动。脱模控制 脱模时,待混凝土强度到达设定
6、汁强度的30虬有外加剂的控制在6H, 未混合的外加剂控制在12H以上。撬的时候要小心,末端有轻微的裂痕。随后,另一端也开 始窥探。同时,移动桩,防止桩的吊装时间掉角。起吊时间根据桩长控制。一般2m的桩不小 于24H, 3m的桩小于36H, 4m的桩不小于48H。2. 3.7o质量评估和实践测试2. 3. 7. 1混凝土试块强度以国家标准为准。从每个工作台上抽取一组混凝土试块。养护 28天后进行强度试验。平均强度到达382MPao2. 3. 7. 2桩基施工时,安装端板时,外表平整度不得超过2mm。角落很好。2. 4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过程总体安排2. 4.1预制混凝土桩的制作图2-9预制桩生产流程
7、图(2)堆场布置与平整打桩场地应尽量选择靠近各打桩施工场地。地面应平整、压实,铺一层碎石,外表用水 泥砂浆抹平,上面铺一层隔离层,作为打桩的底模。(3)钢骨架生产JZHb-240-1515CG桩型和04G3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在招标文件中确定,材料被切 割。钢架纵向主筋宜采用长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或闪光对焊,纵向钢筋与箍筋的连接点宜 采用点焊或铁丝紧固。钢保持架插入模具时,用临时支架固定,防止钢骨架偏斜。钢架生产允许偏差见表2-llo表2-10预制混凝土桩钢筋框架允许偏差线工程允许偏差(mm)线工程允许偏差(mm)1主筋间距 57主筋与桩顶距离102桩尖中心线108钢网在桩顶的位置103
8、箍筋间距或螺旋钢 筋节距 209多节桩锚杆长度104沿纵轴的吊环 2010多节桩锚杆定位55吊环在垂直于纵轴 的方向上 2011多节桩预埋铁件位置+ 36吊环iWj于桩面的局 度0+10(4)打桩和立模的方法为了节省空间,浇注采用密筋法。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必须平整,模板支撑采用 钢脚手架杆和扣件。侧模板沿纵轴固定适当距离(一般为2m),上下限固定,保证模板刚度。 端模和侧模必须相互垂直。最外面的模板,在一定距离处,用斜支撑杆与垂直于地面的支撑 连接,以抵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5)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用JS500搅拌机搅拌。为保证工期,混凝土搅拌时应加
9、 入适量的早强剂。每根桩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从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中间不要停,用 插入式振动器夯实。振动器杆头与下桩及相邻桩的距离不得小于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且不得 大于40cm,桩顶与插入件的距离钢套尖端控制在30cm以内。混凝土浇筑后,采用高温蒸汽养护,制备相同条件下的试块。混凝土强度到达70%后, 继续自然养护不少于5天,混凝土强度不低于打桩前的设计强度。利用。(6)预制桩的验收桩材验收前,必须有桩材合格证和强度试验报告,并对桩材进行实物验收。验收工程如 下。桩径允许偏差为 5mm;法兰端对桩中心线的倾斜度W2mni;桩尖中心线W lOnrni;桩顶或桩尖不得有蜂窝面或裂缝;桩身不允许有
10、纵向裂缝;桩身混凝土浆料必须满浆;桩顶混凝土必须加筋(加钢筋网或钢纤维)。2. 4.2预制桩的吊运、堆垛预制混凝土桩要到达设计强度的70%才能吊装,到达100%才能运输和堆放。如果预制桩 的使用年限在一个半月以上,那么其抗锤击性更好。现场密排多层搭接法制作的混凝土预制桩 在吊装前应与相邻桩分开,因为桩之间的结合力较大,分开桩的工作应小心防止桩的损坏。桩体吊装时,应设专职指挥员,确保平安稳定,吊装不稳易折断桩体。吊点的位置和数 量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长度小于17nl的单节桩可采用两点吊装,18-30ni的桩可采 用三点吊装。混凝土预制桩运输时,两尖桩的支点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同时支点受力。
11、可采 用单点吊装短桩,运输时应根据两点吊装要求设置两个支撑点。2. 4. 3预制桩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步骤四:电焊接桩步骤五:再锤击、再接桩、再锤击步骤六:送桩图2T1施工流程图(1)计量与支付待测放桩位置经测监复测无误后,方可打桩。每天施工前,要检查要安装的桩位与相邻 桩之间的尺寸是否正确。设置一定数量的基准点,方便进桩高度控制。(2)底桩定位、定心、矫直底桩就位前,在桩身上标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从下到上依次标出桩长,以观察 桩的深度和每米的锤击次数.用单点吊机将方桩拉直,先将方桩顶部插入打桩锤下方的桩帽套 内,然后手动将方桩尖放入白灰圈内。矫直,一是使桩身垂直,二是使桩身、桩帽、
12、桩锤的中心线重合。用两台J6经纬仪,在 15m的距离处,在正交方向观察方桩桩身与桩架导杆的垂直度。此外,打桩机配备水平尺, 可随时测量桩身垂直度。(3)锤沉桩根据不同的桩长,选择配套的打桩锤,垫桩垫,桩垫为纸垫,厚度不小于100mm,使用 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必须更换发现损坏及时。桩帽或接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之间、桩帽与桩之间应设置弹性 垫,打桩锤、桩帽、给料机和桩身应保持在一个轴线上。必须控制底桩的垂直度(双向0.1%),桩的第一段在静压作用下会自行沉入土中。这个 过程需要慢慢控制,待稳定后再锤击。此时应经常测量桩身垂直度,如发现偏差与要求不符, 应及时调整纠正。确认
13、第一段桩的打桩质量良好后,转为正常连续锤击。为防止表土松软,柴油锤落下后,桩的整个断面被压入松软的土中,整个柴油锤也落到 地面或沉入土中,威胁人身平安,影响施工质量;其次,应检查桩帽中心线与桩身线是否重合 或偏撞。(4)桩当桩顶距地面约0.6T. 0m时,停止施工,接下一桩。连接第二节时,确保上节桩和下节 桩面对面,连接面平整。打桩时除控制第一段桩的垂直度外,其余段桩用垫片找平,以保证 桩的整体垂直度,并保证连接点受力均匀尽可能不破坏桩。两段桩的预埋件外表应保持清洁 平整,焊缝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本工程采用手工焊接方式连接桩身。接桩时,桩下段桩头必须设置导箍,以保证上下桩 段连接平直。
14、焊接时,应由两名焊工在桩的两侧对称焊接。焊工应将焊机的电压和电流调整 到合适的值。电极为E4303电极,直径分别为6 4. 00mm和6 3. 20mm。电极必须报主管批准后 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时,焊条必须放在焊条绝缘筒内。焊接时,将其从绝缘筒中取出进行焊 接,并随时盖好绝缘筒,防止焊条受潮。焊接的具体操作和要求按照FGJ94-94的有关规定。 实施。上下分段桩之间的间隙应填满铁皮并焊接牢固,然后沿圆周对称焊接6个点。上下两 段固定好后,拆下导箍,然后继续焊接。焊缝必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缝 自然冷却8分钟后,可继续打桩施工。焊接完成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并
15、经监督验收后,方可继续 施工。详细记录各接头的焊接时间,每桩隐蔽验收。(5)喂料堆进桩时,桩的起吊点应在打桩机3米范围内斜吊起,打桩锤应置于最低位置,不得同时 起桩和打桩。根桩或下班时应将打桩锤放在地面上,起落架应升到高于打桩锤1米的位置。(6)送桩、收锤在合锤之前,桩顶在给料机的帮助下沉入地面以下的设计水平。堆垛作业时,堆垛机与 方形堆头之间应设置12层麻袋或纸板作为衬垫。当方桩满水时,严禁打桩作业。送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桩身的垂直度,不偏斜。因此,应保证给桩机与桩顶充分接 触,导杆、给桩杆与桩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应缓慢打桩,将桩送至设计标高,桩顶标高偏 差控制在-50+100mm以内。给
16、料器设置在桩头上,与桩头的连接不牢固,锤击能量传递不顺畅,损耗大,给料器安 装后的穿透度较小。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此时的锤头标准一般比不送桩时小510mm。(7)空孔回填为确保人员人身平安和工程机械平安,对桩交后形成的地面空洞进行回填。回填到施工 外表。使用砾石回填有利于及时消散土层超孔隙水压力,加速土体固结。3. 4. 4施工质量控制(1)试验桩工程桩施工前,根据地质条件,选择3根相应直径的桩进行试打,并在试打中进行高应 变配合试验,获得相关控制数据(行程、最后三组、平均每阵贯入10次,最后1m沉桩锤数)。(2)跳跃桩距等于或小于2. 50D且帽下桩数大于9根时,宜采用跳绳施工。(3)桩位
17、允许偏差a)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单桩不大于80厘米,另一桩不大于100厘米;b)桩身倾角不大于0.5 % ;c)桩顶标高偏差:不大于土 10mm o(4)打桩控制标准本工程采用方桩作为摩擦端承桩。施工必须保证图纸要求的桩端承载层设计。停行标准 采用桩深和贯入双重控制标准(以设计院图纸要求为准)。(5)桩帽和垫层的设置本工程使用的桩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驱动能力。桩帽为圆柱形。桩头使用的圆 柱体深度为40cm,内径比方桩外径大3cm,有效防止桩帽过浅。桩头容易脱出,桩帽过深损 坏桩头。另外,套筒与方桩之间的间隙过大,桩容易发生偏心锤击。桩帽垫内的锤垫采用盘绕钢丝绳,厚度为20cm,桩垫采用硬纸
18、板,厚度不小于12cm,操 作人员经常检查,防止结块和粉碎,有效保护桩头。,防止桩头损坏。(6)保持桩身垂直,防止偏撞在方桩施工过程中,要求在打桩过程中桩身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以保证桩的垂直度,防 止方桩被偏心锤击破。用两台经纬仪90度交叉,观察桩架与桩身的垂直度。先看桩顶,再看桩顶。仪器中的十 字准线与桩顶的偏差应小于1.5cm,以保证桩架与桩身的垂直度控制在5% (桩全长)内,桩 应被指挥机器被反复调整。尤其要严格保证桩头段的垂直度,以保证其垂直导向效果。施工 过重时,每次施工时都要观察一次,如果倾斜度不符合要求,请指导操作人员及时纠正。(7)保证方桩接头的焊接质量桩缝有缝隙时,需用垫铁填平
19、并焊接牢固,焊缝应连续填满。每条焊缝焊接完成后,应 邀请检验员和监督员进行施工前检查。接桩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资格证和上岗证,使用的焊丝必须有资格证或保修证。焊接完成8分钟后即可进行锤击施工。严禁使用水冷或焊接后立即使用。2. 4. 5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根据施工经验,方形桩基的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点:桩位偏差或桩身倾斜率超过规范要 求;桩头劈开;桩身破损、断裂;打桩不符合设计控制要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就本桩基础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预防如下。(1)斜桩顶原因分析:a)打桩机导杆不垂直(导杆本身弯曲,施工场地不平整,场地承载力缺乏打桩机倾斜);b)插桩不当,桩底坡度
20、过大;c)开始打桩时,在桩身能站稳之前猛烈敲击桩身,容易使桩身倾斜、跑偏;或因偏心锤击,成桩速度过快;d)打桩时打桩锤、桩帽和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受力偏心;e)桩垫或锤垫不平整,锤击时桩顶面倾斜,导致桩身倾斜;f)桩帽过大,造成锤头偏心,桩身倾斜;g)多节桩施工时,连接不直,造成曲折;h)遇到硬障碍物时,使桩尖运行,桩身倾斜;i)先打的桩受到挤压,尤其是打桩顺序不正确时;j)先打桩过深,附近后打桩会向放桩方向倾斜;k)过紧、过松或倾斜的堆垛机也会导致堆垛倾斜。(2)桩顶断了原因分析:a)桩质量差;b)方桩打桩时,桩头出浆严重,形成空洞;c)桩役龄期缺乏;d)在搬运、吊装和堆放过程中损坏;
21、e)预应力主筋的墩头高于桩端面;f)打桩锤选用不当;g)打桩时打桩锤、桩帽和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受力偏心;h)桩帽过小、过大、过深、桩头尺寸偏差过大;i)桩帽内衬材料太薄或未内衬,或未及时更换;j)遇到坚硬的障碍物时继续重击;k)遇到较厚的硬层时,很容易折断桩头;1)在厚粘土层中滞留时间过长,易断桩头重新施工;m)如果给桩机尺寸不合适,可以倾斜,这样很容易折断桩头。(3)桩身破损原因分析:a)方桩在沙质土中施工时,下桩身可能会劈开;b)接桩时,接缝施工质量差导致接缝开裂;c)电焊时自然冷却时间缺乏,焊后立即施焊,焊缝遇水易脆;d)对接时仅用少量钢板填充接头间隙,锤击时因集中传力而损坏接头
22、;e)方桩制作时漏浆严重或管壁过薄;f)蒸汽养护系统不当,桩身混凝土变脆;g)打桩锤选择不当;h)桩帽内衬材料太薄或未内衬,或未及时更换;i)打桩时打桩锤、桩帽和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受力偏心;j)桩顶预应力值不够高,无法抵抗锤击时产生的拉应力,造成横向裂缝;k)方桩内腔充满水时进行锤击,容易造成方桩纵向裂缝;1)桩身自由断面长细比过大,下沉时遇到硬土层,方桩容易折断;m)各种原因桩身过于倾斜,造成偏心锤击;n)桩在堆放、吊装、搬运过程中曾出现开裂或断裂,但使用前未经仔细检查。(4)桩顶偏移原因分析:a)测量放样有误差,或小木桩位置错位未校对;b)打桩、找线工作马虎;c)先建的桩受到挤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预制 施工 组织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