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导写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导写及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作品的格调趣味与 作者人品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 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 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 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要求: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抄袭、套作。【材料解读】材料中有两处用典,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法 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
2、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是司马相如之后最著名的辞赋家,散文也有很大成就,他的思想对后世 创作影响深远,无数文人墨客都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为艺术创作和为人 处世的准则。这也充实了现实主义流派的内涵,锻造着历代文人的高洁品格,杜 甫、陆游、龚自珍等一大批诗人都以自身行为作了诠释。晚清诗人、政治家黄遵宪(1848 1905 )主张我手写我口,可以看作 是对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演绎,当然,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一种为 人为文的要求和目标,在现实中因为个体的差异,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正如元好 问所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 拜路尘。元好问(1190 1257
3、)是金末元初北方文坛盟主,也是杰出的文艺理论界, 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提倡自然、真性情。在上诗中,前两句引用的是扬雄语,但是提出光看文章并不能论断一个人的 人格,后两句是举例论证,晋人潘岳(字安仁)写出具有高逸情操的闲居赋, 哪知道他为了求官做,见到朝中重臣贾谧出门,竟然遥望路尘屈膝下跪。由此可 见,有时候文并不如见人,一个人的人格怎样必定影响其作品的好坏。这两个观点其实并非矛盾关系,而是从不同角度思考,最终都是倡导言行一 致,保持高洁的品行和人格。这对当下也是一种强烈的关照,小到个人,大到国 家,都具有积极的警示意义。浙江新闻客户端曾经报道过不能让雅好变成雅贿和雅腐
4、,一些 艺术家、官员在某一领域确实造诣很高,但是人格低下、违纪违法,自身遭到唾 弃不说,作品的艺术价值必然也受到影响。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挂着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的头衔,曾获中国摄影界最高奖金像奖,作品多次 举办展览并被收藏,但他的摄影器材都是商人赞助的,价值高达数百万,最终因 贪腐落马,世人对其及其作品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这是一道二元思辨类的材料 作文题,要求谈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二元,即”作品的格调趣味和作 者的人品,我们可将其简化为作品与人品”。两段材料引出的观点就是每段末这意味着后面的话。如果认为这两个观 点完全相反则是错误的认识。应该是
5、一致的,并不排斥背离的情形; 可能是背离的”也并不排斥“一致的情形。只有在去掉应该可能这 两个词之后,观点才完全相反,但去掉应该可能之后,就跌进了绝 对化的陷阱,成为谬论。所以读题,思维一定要精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中的此,显然是指两段材料段末这意味着后 面的话。这就对文章的立意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考生可在应该是一致的 和可能是背离的两种观点中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写作,也可以综合两种观点 辩证分析。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可以说对文体也作了规定,最适合写 成论述类文体。无论选择那种观点,对人品、文品的概念及其关系必须清晰,理性思维强。 将两者的关系说清楚是关键。找到合适论据是文章有没有力度的重要基
6、础,做到 这点可能比较难。【写作指导】作为一道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确地审清题意?这是我们指导学生考场应试 的首要问题。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学会材料作文审题四步走。第一步,提炼话题。材料作文审题时,最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易断 章取义。如本题,有些学生会只谈人品,甚至只谈性格的“褊急(气量 狭小,性情急躁)与澄淡(清淡高雅)等。应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提炼出人 品与文品这两个关键词来。其中后者,可以说是采取仿词的方法来提 炼的。抓住了这两个词来写,就保证了写作的大方向不错;第二步,界定话题。考场作文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材料作文更是。 要准确把握题意,便要准确界定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如人品,在本题里是什么意思
7、?显然,在本题中它具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从褊急澄淡高雅 等词语上可以概括得出,它应该是指人的性格特征与情趣爰好,而不是寻常所谓 的好坏善恶。再说文品,材料明确为“格调趣味、局促、悠远, 显然是从文章的审美风格而言的,与文章的档次高低关系不大;第三步,注意倾向。现在的考场作文,常常有题以载道之特点,题 目中往往蕴含着命题者的是非态度,限制了写作的方向。应该说今年的浙江卷在 这方面还是较为开阔自由的,它只提供了 统一与相离正反两种现象,这 给写作者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要注意的是,这种选择其实既体现了写作者的 态度,也体现了写作者思考的深度。一般的考生会二选其一,这不但是容易人云 亦云,而且本身就
8、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实际上人品”是复杂的,文品也是 多样的,这二者的关系不是可以简单判断的,所以应该辩证来看;第四步,留心要求。一个完整的试题,除了 材料还有提示和注 意”的相关要求,必须看清。本题虽在提出了 “明确文体这一看似宽泛的要求, 但如果留心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这一写作提示, 特别是阐明”这个文体标示意味极强的词,其实我们可选的文体就很单一了一 一议论文。如果没有留心到此,文章写作就可能有问题。【学生问题】1 .本材料要求围绕文品与人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分析, 而有些同学的作文抛开这一点不谈,大谈人品成就作品”文艺创作要有灵魂 等等,导致偏题、离题。2
9、 .论证时,所举事例与论点不符的情况俯拾皆是,致使论证不具备说服力。3 .层次不清,结构混乱,胡遣八扯的现象,在部分文章中很常见。4 .部分同学的作文书写潦草,随意勾画,让人一看就不想给分。【优秀题目】文品不等于人品知文知字不知心辩证看待文品与人品文品不等于人品知文知字不知心辩证看待文品与人品不以作品论人品以心画文,文如其人文辞多变,心性难辨言未必为心声,文未必如其人【精彩片段】L张抗抗笔下的牡丹不屈从、不附就、不媚俗、不逢迎,你何曾看到张抗抗 屈从、附就、媚俗、逢迎?舒婷笔下的木棉与橡树并肩而立,你何曾看过舒婷像 凌霄花般攀援,像鸟儿一样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顾城曾用心里的纯银打成一 把钥匙
10、,可他却用手中的利斧杀死了曾经的爱人;海子曾说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他缺自杀在冰冷的铁轨上。(周宁)2 .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不正是他高洁品性的印证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自 由天壤云泥之别。高尚的品行自能通过笔下文章来彰显,庸俗之人又岂可语于君 子?又怎会以文托高雅之志?诚然,范仲淹借岳阳楼以宣寄情志,赞赏巴陵胜状;欧阳修流连于醉翁亭, 醉后著文以抒怀;陶渊明采菊东篱,倚窗寄傲,以五柳自居。他们哪个不是 言其心声呢?(牛颖)3 .人世间百态如烟火,在笔尖的辛勤耕耘下跃然纸上,有眼前的苟且,亦有 诗和远方。在文字和心灵的碰撞下,一篇篇文章诞生了。言为心声,多少失意志 士吐出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模拟 作文 作品 格调 趣味 作者 人品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