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陵》纪录片解说词第十集:登峰造极.docx
《《大唐帝陵》纪录片解说词第十集:登峰造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帝陵》纪录片解说词第十集:登峰造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唐帝陵纪录片解说词第十集:登峰造极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渭河北岸,浩浩荡荡的大唐皇家陵区,群山起伏。与 大多如今颓败凋零的大唐陵阙相比,唐睿宗桥陵的规模和形制不但显得尤为崇厚, 而且以其精美绝伦的石刻艺术,获得了 桥陵石刻甲天下的美誉。然而,当我们翻开史籍,在字里行间,却很难勾勒出这位墓主的真实面容。 在一次次重要的历史瞬间,他留给后人的,始终是一个沉默的背影。在一次次关 键的决断时刻,有关他的记忆又留下太多的空白,隐藏在他身后的这些秘密,如 同这旷野上的石像一样,已经在这里沉默了千年。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七月,那是一个潮湿而炎热的夏天,但重新登上帝位 的李旦,却没有因此而产生一丝烦闷。在刚
2、刚和平化解了继承人问题之后,这位 年近半白的皇帝不但激情满怀地选择了 “景云”这个饱含深意的年号,作为自己 亲政纪元的开始,同时迅速启动了姚崇、宋璟为代表的一批德才兼备的务实派臣 僚,辅佐太子,展开了一系列针对中宗一朝弊政,拨乱反正的改革计划,大唐的 朝纲开始焕然一新,史称“景云之初,翕然复有贞观、永徽之风”。然而,正当这个历经变故的王朝,以一种生机勃发的姿,重新展示在世人面 前的时候,刚刚亲政不到十个月的李旦却忽然在一日朝会之上,表达了自己的隐 退之意。”朕,素怀澹泊,不以万乘之贵。今,欲传位太子,何如?在史料的记载中,这位以淡泊好让而著名的皇帝,似乎没有遗传母亲对权力 的无限渴望。为了让出
3、一再弃而复得的地位,李旦总是费尽了周折,但很少有人 知道,对于此刻的睿宗而言,栖身九五,并不可怕,而误入歧途的太平公主才是 让李旦真正坐立难安之人。精美文物和壁画里,我们仿佛依旧可以触摸到那个自信开放、壮怀激烈的伟大时 代。而这个时代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也成为激励一代代国人不断前行的自信与梦 想。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睿宗李旦的同胞妹妹,自幼颇受 武则天所喜。史称,太平公主,方额广毅,多权略,不管是相貌还是性格,都与 武则天酷似。早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便因武则天的宠幸而常常参与政事,神龙政变后,太 平公主被中宗加封镇国太平公主,开府治事,从此,走上帝国的政治舞台。公元 710年六月
4、,太平公主又因与李隆基联合共同诛灭韦氏,并于殿前亲手将李重茂 拉下御座。李旦即位之后,按照惯例大封功臣,又将其封邑增至万户,太平公主 自此权倾朝野。然而,随着姚崇、宋璟,在李旦的支持下相继拜相,辅佐东宫之后,以太子 李隆基为代表的新兴政治势力,在帝国政坛上登台亮相,崭露头角之时,这位颇 具政治野心的太平公主才赫然发现,李隆基的魄力和手腕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预 料。为了继续执掌帝国权柄,重新拥立一个昏睫懦弱的人,来取代李隆基的太子 之位,成为太平公主的一心所念。为此,太平公主一再发动麾下势力,散播舆论, 扬言太子非长,不当立。一时间,朝野上下,已是浮言四起,尽管李旦为此 特意颁布制书诫谕内外,平息
5、舆论,但太平公主却依旧置若罔闻,甚至光天 化日之下,将诸宰相邀截于宣政殿外,奉劝宰相,更易太子。“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对于曾经女主乱政的历史教训,姚崇、宋璟依旧历历在目,为了避免重蹈历 史的覆辙,姚宋二人不断向李旦提议,将太平公主调离长安,以巩固太子地位, 但这位素来情感细腻的皇帝,却另有所虑。朕,已无兄弟,唯有太平一妹,岂能将其远置东郡?此事,断不可行。”陛下!”一边是羽翼日丰、功高盖主的太子,一边是素来强势、权倾朝野的妹妹,几 乎是从李旦被拥立的第一天起,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个阵营的政治博弈,就开始 愈演愈烈。为了避免帝国的中枢再次陷入宗室相残的轮回怪圈,生
6、性温和的李旦, 不得不在这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之间,左支右细,勉力平和两方利益。然而,不到一年时间里,景云之初昙花一现的政治新风,最终在这种严重畸 变的权力结构之,灰飞烟灭。姚崇、宋璟,亦被太平公主再次排挤出权力中心, 贬谪边地,变革戛然而止,史载,自是,纲纪紊乱,复入景龙之世显然,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之下,李旦萌生了隐退之念,然而,在百官的劝谏 声中,李旦还是暂时搁置了隐退的想法,但重振朝纲的热情似乎已成,过眼烟云。 在两难的现实之前,五十岁的李旦开始在道教尊崇的无为境界中探求解脱之道, 有唐一代,道教一直被尊为大唐的国教,李氏皇族大多都是虔诚的道教徒,李旦 也不例外。大唐立国之初,面对纷乱日久的
7、中原大地,拥有一半胡人血统的李氏皇族需 要一位富有威望的汉人先祖来安抚天下人心,维护帝国的统治,在高祖李渊的巧 妙布局下,老子李耳成为了大唐皇帝的先祖,道教因此被奉为大唐的最高信仰, 但自从武周革命以来,武则天开始大力推崇佛教,制造舆论,道教也因此退居从 属地位。神龙革命之后,大唐政权几经波折,最终重归李唐王室手中,为了重塑李唐 正朔,自登基亲政之后,李旦便开始大力提高道教的政治地位,他不仅再次重申 道教为帝国的第一宗教,还亲自督建道馆,建醮祈福,以自己为表率,弘扬道教。这尊被誉为“天下第一钟的青铜古钟,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因其铸造 于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钟。在景云钟上,铭刻着这样一段骈体
8、铭文,字 形气格庄肃,奇伟有力。学者们考证这正是睿宗李旦的御笔亲书,在充满敬意的铭文中,李旦在宣扬 道教教义的同时,亦希望景云钟的渺渺仙韵能够让迷途中的臣民,彻悟宇宙的大 道,重寻生命的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虔诚的皇帝,必定曾在此,焚香顶 礼,渴求消解纷争,济世安邦之道。在大唐的历史上,道教的复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启李旦推崇道教之后, 声名显赫的大诗人,如李白、贺知章、杜牧、刘禹锡等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在中 国文学史上,唐诗的辉煌无可比拟,但或许,正是道教追求的神仙境界培育了诗 人非比寻常的想象力。司马承祯这位来自天台山的道教宗师,正是于李白、贺知章等并称为“仙宗 十友”的道教上清派,第十
9、二代宗师。景云二年的冬天,当这位隐居多年的真人 应召入宫的时候,李旦如获至宝。而在一番促膝对问之后,司马承祯独特深厚的 学识和素养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在夹缝中生存的皇帝李旦,希望司马承祯能 够留在长安辅佐朝廷,成为大唐的宗教领袖。史书没有留下更为详细的记载,但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旦挽留司马承祯,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自从姚崇、宋璟罢相之后,朝中原本心向社稷的一派主政官员,也逐渐在太 平公主的压力下被远离中央,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时至景云二年年底,主持帝 国大政的七位宰相已是五出太平门下,文武之臣更是大半附之。李旦知道,表面平静的帝国实则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矛 盾爆发的前夜,这位
10、当世的尊师或许可以指点迷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但在司 马承祯的一再请辞之下,李旦还是答应了他,归山修道的请求,望着司马承祯离 去的背影,李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但更为严峻的危机,仍然不期而至。景云三年的春夏之际,帝国的益州、幽州,相继发生叛乱,镇守当地的唐军 几乎全军覆没,帝国的影响力在削弱,衰退的迹象已经出现,但此刻的李旦,仍 然交困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争斗之中。陛下,这个征兆,预示着帝国,将遇大祸。皇太子,当为天子啊。公元712年七月,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大唐的天际,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天 文现象,但却让李旦陷入到巨大的惊恐之中。或许在太平公主看来,这个貌似清 心寡欲的哥哥绝不像他所表现的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唐帝陵 大唐 纪录片 解说词 第十 登峰造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