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铜陵市根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 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国大多认可周天子统一纪年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反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政治上希望维护周礼 周制。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说明其以周王为正统,即希望维护周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诸侯国的纪年情况,而且各诸侯国也
2、并非均采用周天子的统 一纪年,排除A项。当时中国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不 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杳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内容:维护周礼。然后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两者结合可以推论 得山孔子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其他三项,可以调动所学知识,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 均可排除。错选ACD三项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无法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2.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而老庄思想的 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哲学领域。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
3、两家A.互相吸纳融合B.具有优劣之分C.展开思想争鸣D.具有不同传统【答案】D【解析】上没有关于曹雪芹的记载” “对我有利者用之,不利者弃之”可得出其反应的是主观意识与 时代状况影响对历史真相的探求理解,故D项正确。20.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 对此,史学家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 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可见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周礼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答案】B【解析】备选项中“古书必然有争议”的表述太
4、绝对,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 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等 信息可得出其说明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历史认识可通 过考古发现、史料考证等方法,考古遗址并非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故C项排除;尽管周 礼中关于天子坐车的规定与考古发现不符,但不能据此就完全否定周礼的历史研究价 值,故D项排除。21.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 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D.大
5、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文人画并不追求一景一物的形似或客观地再现生活,它的基础是艺术家对人性和 宇宙自然秩序的深刻感悟,及对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体验与表达。A项意思是主上 太过宽爱,法令就无法立足,主上威信不够,下属就会反抗,属于法家的思想;B项是墨家的 主张“兼爱”:C项是道家的思想,认为道是万物之源;D项意思是圣人的道德和天地一样覆 载万物,重视人的品德,属于儒家思想,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22.牛顿(16431727)临终前说:“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 和贝壳
6、的小孩子。”牛顿这一言论实质上表明A. 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非常有限B.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C.工业革命没能严重冲击思想界D.基督教文明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反映了晚年牛 顿致力于神的研究,这说明当时的科技发展还十分有限,A正确;宗教改革与牛顿研究神学没 有直接关系,排除B;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 排除。23. 161()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 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
7、之正朔,毁灭我国 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B.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D.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答案】B【解析】A、据材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可知统治者并不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故A项错误:B、据材料”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 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可知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 解作用,故B项正确;C、材料无法体现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故C项错误;D、据材 料“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 可知当时中国科技发
8、展并未与世界保持同步,故D错误,故选B。24.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 第 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 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A.罗斯福新政是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主要的意思是科技革命,产生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成功典范,所以材
9、料要强调 的是科技革命,推动了干预机制真正走向成功,故B正确;材料将罗斯福新政干预的失败作 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干预成功的一个背景,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不是对材料全面的理 解,排除;材料中强调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生变化,但没有强调变化程度,D表述 不准确,排除。25.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京东、卓越、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 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 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5%,这说明A.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更新C.经济全球化极大推动科技运用D.信息技术转化
10、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答案】B【解析】【详解】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京东、卓越、苏宁易购相继成立,促进了中国网 络零售业的发展,说明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更新,故B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信息 技术改变企业经营方式,并非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科技发展 推动企业经营方式的更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周期 越来越短,排除I)。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 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
11、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 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 不虚伪欺诈。材料二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 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 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 蕊的行为。材料三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材料四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 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
12、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 “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3)材料三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4)材料四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 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答案】(17分)(1)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4分)(2)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普罗塔格拉提出了 “人
13、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苏格拉底主张研究人本身。(3分)(3)主张: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 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3分)(4)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 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 族国家开始形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1分)【解析】(1)依据材料-“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 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
14、在,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并结合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主张回 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归纳主张;第二小问结合所 学从人文主义宣扬的对人自己能力的尊重得到进一步强化角度回答。(4)第一小问新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从经济、阶级、科学发展、思想进步以及封建制度阻碍 等回答;第二小问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角度回答。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 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
15、还浸透着古代 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华夏者, 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 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放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一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天下观的内涵。材料二第二十三章 天下、国挛与价值支构:启蒙的历程一、“天下”的长灭华夏中心的“天下风”中国不“中”体制屈从近代国标体系 “礼仪”屈从近代国陆体系以上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 (2)依
16、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天下观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材料三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 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 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 的理念。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的努力。【答案】(1)在空间地域,中国是主体;在文明领域,华夏文明是中心,优于其他地区;在 思想上,
17、与儒学的价值观紧密相连。(2)变化: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 西方认以的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了解了世界的发展形势。(3)积极融入世界,加入APEC和WT0,融入全球化进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联合国为中 心开展多边外交;发展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上合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解析】【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还 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众星拱之
18、”可知传统天下观的内涵需要从空间领域、文明领域及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归 纳。(2)变化:根据材料“天下的破灭”到材料“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可知体现的是放弃 “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天 下观的变化背景需要从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 看世界等方面进行思考。(3)努力:根据材料“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的努力需要从对外关系、经济体 制改革及加入APEC和WT0等方面进行思考。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16世
19、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 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 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 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
20、命”;同时黄金、白 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 “价格革命”。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示例2: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 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16 世纪初,在德国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新兴资产阶 级反封建斗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民众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传播 和发展。(“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详解】紧扣“世界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铜陵市 枞阳县 20192020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