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 (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峡》导学案 (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导学案 (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三峡导学案第二课时回顾旧课1、翻译以下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什么?请默写出来。合作探究1、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的山有什K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2、“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3、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4、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讨论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三峡导学案 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