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docx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 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 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 省(执行),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 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辅臣 称首辅。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国家大权。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 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学校等事;
2、 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 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 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日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 部。(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 大理院。(6)
3、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 废,清有銮仪卫。(7)鸿胪寺:秦日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 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日鸿胪寺,清末废。(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 历代因之,明始废(9)太府寺: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学政、教授、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 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铳(记王忠肃公翱事 的作者)都曾任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成为学术上
4、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送东阳马生序:“有 司业、博士为之师J【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如今大学的副校长,协助祭酒 主管教务训导之事。【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 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 使,俾人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四、人的称谓【称庙号】庙号始于商朝,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 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 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福临。顿治)称世祖,玄
5、炸(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 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 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称尊号】尊号是为帝后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 死后追加。追加的亦可视为谥号。一般认为尊号产生于唐代,实际上早在秦统一 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 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般都要改变年号,叫改元。明朝以前, 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獐开 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管在位时间长短,基
6、本上只用一个年号,如明 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称谥号】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制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 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号为“武”。 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谥号为“文,这种溢法一直 流传了几千年直到19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亡。但是,谥法 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 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 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
7、,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 简称汉武帝。【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相如请得以颈血溅 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 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 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尊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 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欧阳修为欧阳永叔。【称号】号又叫别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 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
8、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 为杨诚斋;又如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 为聊斋先生。【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临川人, 故而人称王临川。【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 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 职9故称。【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名称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 ”因 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9、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 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卑微。窃,有私 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意思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 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 自谦辞有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毂(不善)。五、天文历法【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 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假设干颗恒星【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肌、天
10、权、玉衡、开阳、瑶光。排列如斗,故 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北极星】星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 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 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 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 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 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
11、,白虹贯日。”【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 以为命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 翻身已碰头J【月亮的别称】月亮在古诗文经常被提到。它的别称有:(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蛉,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蛤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
12、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东曦】古代神话中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 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 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出自星宿,天狼即天狼星。【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中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 星。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 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
13、汉女。”【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 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苏轼阳 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 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J【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 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 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 十二个地煞星。【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方法 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
14、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 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 多以农历为据。【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局部。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 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 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 三月:清明、谷雨 五月:芒种、夏至 七月:立秋、处暑 九月:寒露、霜降十一月:大雪、冬至二月:惊蛰、春分 四月:立夏、小满 六月:小暑、大暑 八月:白露、秋分 十月:立冬、小雪
15、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 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 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 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 季以此类推。【杜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16、。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 支纪法”。【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大局部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 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J(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 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4
17、)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那么四月花。”(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 “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指 农历十月。【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J(2)干支纪日法。如左传般之战:“夏四月辛已,败秦军于殷。”“四月辛 已”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 檀弓“
18、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脑、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初一叫朔,每月初三叫脑,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 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 与子颖坐日观亭。【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 的名称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帙、晡时、日 入、黄昏、人定。(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纪时法与地支 纪时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19、。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 对应关系见下表: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序数纪时23-1 点1 -3点3-5点5-7点7-9点9-11 点天色纪时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午未申酉戌亥序数纪时1-13 点13-15 点15-17 点17-19 点19-21 点21-23 点【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戌时一更一鼓甲夜19-21 点亥时二更二鼓乙夜21-23 点子时三更三鼓丙夜23-1 点、丑时四更四鼓丁夜1_3点寅时五更五鼓戊夜3-5点六、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20、。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指 中原地区。【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 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J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 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八荒】
21、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局部地区。【江左】江东O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O【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 曾语J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J【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准水东面。【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靖山、
22、 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故所指地域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靖山为 标准的“山东如汉书:“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 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J【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 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关东指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岭崎】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
23、越。古文中泛指 南方地区。【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 衡山。【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 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 名。【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 数。”【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 文化 常识
限制150内